Ⅰ 吴守立国学:揭秘传承千百年的家风家训,他们竟然有一个共同点
传承千百年的家族秘密,在中国,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信条,世代相传。家风中对“读书”价值的推崇,让“耕”与“读”成为家族文化的根基,滋养着子孙后代。
以曾国藩的富厚堂藏书楼为例,曾氏家族以“无一日不读书”的家训激励后辈。他深知阅读的力量,鼓励儿辈多读有益之书,强调学问之于个人命运的重要性。曾氏后人将藏书楼视为精神中心,家风熏陶之下,曾氏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东至周氏家族亦重视读书之德,其家规要求子孙七八岁入塾,朝夕不离书房,教导他们不要与邪僻之人交往。家风中强调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周氏家族通过持续的阅读,不仅使家族成员在学术、实业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更体现了家风对个人与家族发展的巨大影响。
钱氏家族同样传承了读书修身的传统,将其家训定为“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族内设立经费支持穷苦孩子求学,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钱氏家族的读书传统,不仅仅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更在于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
从古至今,“读书”始终被视为积累财富与智慧的方式。无论是曾国藩、周馥、钱氏家族的家风,还是韩愈、黄庭坚的训诫,都在强调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家族兴盛的重要性。在“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将“读书”融入家风,不仅为个人带来知识与修养的提升,更为家族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Ⅱ 关于家风家训的名言
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家庭内部的成员应当互相包容、理解与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老人如同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他们胸怀宽大,家庭的福报也因此而大。在家庭中,老人应当宣扬家风,父母要以身作则,夫妻间要共同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间要竞比家风。
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以修德免罪,另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家中的任何成员如果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应该外扬家丑。当家庭出现问题时,老人应当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有把家人教育好。
家庭内部的婆媳关系如同母女一般。当家庭出现问题时,首先是老人的行为有了漏洞。这可能表现为不守本分或过分。在家庭中,觉爱无架,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要明白对方的好处,赞叹对方的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果对方有过,要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教育孩子有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在于培德,把道德教育好。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要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则容易导致家道中落。因此,家庭成员应当根据角色的不同,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