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传统文化遗失了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遗失了哪些

发布时间:2025-02-10 15:57:43

㈠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原因

一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字的颠覆。

中国文化注重以文载道,而道都承载在文言文中,新文化运动一大成就就是将文言文颠覆,白话文占据主流地位,这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但无疑使传统文化受了致命的一刀,割断了文言文,同时也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前人哲学、文艺精髓。

二是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那场全民族浩劫让人不堪回首,那个年代的人都经历过那场焚书坑儒似的浩劫。从名义上挖祖坟挖到批孔,从实际挖祖坟到将中国许多文化遗迹破坏殆尽,把各方面的人才通通下放到牛棚到田地,使得中国文化出现了一个断层,导致了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脑中已少有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

(1)中国传统文化遗失了哪些扩展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时代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锋或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银孙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凯运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㈡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清单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

“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道德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现在的教育还有多少是关于道德的东西。正如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所言,“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东西太多,比如审美情趣、传统智慧等,但我个人认为从中要汲取的最重要的内容还是道德。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而今天的我们对经典的了解,还剩下多少?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

现在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了解甚少了。

任侠之气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

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

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社会负责......这是古人给我们的最好的教育。《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于是,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日本漫画,听Twins,玩PUPA或Hello Kitty,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

诗词曲赋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有点迟了?

《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6000多首,这还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所背的还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慕上我们的浩瀚诗海呢?

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着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

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等。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孔融让梨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那个古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气得在棺材里跳起来。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

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课外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

没人会感激孔融。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传统文化遗失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贡木是什么档次 浏览:593
意大利撒丁岛绵羊是什么品种 浏览:240
海南菠萝蜜与越南菠萝蜜哪个好吃 浏览:574
印度有哪些伟大的企业 浏览:814
印度国家哪个州最富 浏览:715
我是怎么追到意大利 浏览:47
伊朗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894
印尼那边的pt是什么意思 浏览:862
哪里能够买到越南一年级书籍 浏览:400
中国在伊朗进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408
江西宜春中国银行在哪里 浏览:920
伊朗招牌动作叫什么 浏览:995
印度一头老虎杀了多少人 浏览:119
中国银行充话费怎么老是在充值中 浏览:550
越南证券公司如何申请 浏览:116
印度为什么会被英国人殖民 浏览:321
哪个电影网能看伊朗电影 浏览:172
29美元换印尼盾是多少 浏览:977
如何进入中国知网 浏览:112
伊朗寄中国的快递费是多少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