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人为何从不吃猫
1. 民间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已经孕育出了灿烂丰富的吃文化,天上飞的、地上走的,甚至是飞虫,都能够成为老百姓的口粮。这实际上是一种逼出来的无奈之举,因为在古代以农耕为主的低生产力农业社会,供给链十分脆弱,天灾或者战乱,都有可能断绝百姓的饭食来源,寻找其他可以代替农作物的粮食就成为了生存的必要。
2. 渐渐地,中国人基本征服了过去的各种动物,即便是古代被视作是战略物资、少得可怜的牛肉,也有大量的菜方传承下来,但是吃猫肉却很少见。那么,人们为何不愿意吃猫肉呢?难道是因为猫的数量过少吗?真相肯定不是这样的。
3. 猫在中国的驯化历史,已经有了三千年。在最初的《诗经》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记载,虽然不能确定这是否为猫,但是到了西汉的《礼记》中,写到:“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由此可见,猫在当时已经接受驯化,并成为了常见的家畜。
4. 其实看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下的内容,相信大家就明白了。尝百草的李时珍虽然认为猫肉可以“主劳疰,鼠瘘,蛊毒。”但是也一针见血地在注解中指出:“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说白了,就是猫肉的味道不够好,确实有着一股酸味,让人觉得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5. 此外,古人不喜欢吃猫的原因还有如下几点:首先就是猫不容易捕捉,野猫十分机敏狡猾,而家猫通常一般是宠物,不适合大规模圈养,比起猪羊等动物,它肉少且活泼好动。大规模养猫,很有可能卖的猫肉还没有饲料钱多。
6. 其次,猫含有寄生虫,猫是杂食性动物,从地里面的老鼠,再到各种虫子,它都来者不拒,因此非常容易感染弓形体、旋毛虫等寄生虫,从而传播到人的身上。
7. 当然,人饿极了,是什么都吃的。八大菜系中以盛产黑暗料理着称的粤菜,就有一道名为“龙虎斗”的菜,其中的“龙”指的是蛇,“虎”正是猫肉,有着健脾开胃的功效。
8.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人对于猫不太感兴趣,然而我们的邻居,靠近粤地的越南,吃猫却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可能也是战乱时候养成的一种让食的文化习惯。越南人十分喜欢吃猫,由于需求量过大,不单是越南山区的流浪猫被大规模捕捉,甚至很多民众家的宠物猫都被捕猎人偷偷地抓了过去。
9. 这么做的结果,也成为了1997年越南鼠疫爆发的原因之一。当时越南政府为了度过困境,明令禁止餐馆提供猫肉,以及商贩进行贩卖。然而,偷偷营业的餐厅依然不在少数,有的为了获得猫,甚至是从邻国走私进口。当然,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⑵ 号称“啥都敢吃”的中国人,为何不吃猫
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都有一个大胃王的称号,只是因为无论什么东西到达了中国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肴儿端上餐桌。
01
甚至于中国人还将外来入侵物种小龙家差点儿吃到灭绝,幸运的是现在人们都用人工养殖的小龙虾来供应餐桌,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那些野生小龙虾。然而很多人提出疑问面对什么都能吃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见他们去吃猫肉呢?
在当时社会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年代鼠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得了这种疾病的人非死即伤,所以当时的人也就没人敢再去尝试猫肉了。现代社会猫基本上都是作为宠物陪伴在人们的身边,它可爱的外表以及有趣的个性让很多人都爱不释手,面对如此可爱的猫咪,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下得去手将其吃掉呢?
⑶ 中国人为什么不吃猫
因为不好吃啊!不好吃的东西有谁会去吃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