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古代,哪种方式当上皇帝的难度最大
“皇帝”作为每个朝代的统治者和管理者,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拥有着主宰万千生命和荣华富贵的特权。这也导致了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有很多人都想做一做皇位,但是作为朝代的反叛者,成功几率很低。但是也有成功推翻当时的皇帝,自己做皇位的,今天咱们谈论一下哪些皇帝的难度系数比较大!
朱元璋一个真正的草根逆袭,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皇帝像朱元璋这样。朱元璋一生当过和尚、红巾军,在郭子兴等人的逼迫下,朱元璋只身率领24位将领独闯天下,最终战胜各路诸侯称为了皇帝,不要说朱元璋能从一个和尚成为皇帝,就算是现在我们能从贫民迈向成功就已经很困难了,由此可见朱元璋登上皇帝的难度系数有多么大了,难度系数5颗星。
B. 古代怎样才能当上皇帝
古代当上皇帝的方法有:
1、揭竿而起,造反成功上位。难度很大,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2、兵变,如宋太祖赵匡胤。
2、内宫争斗,手足相残,当上太子,甚至弑君夺位,唐太宗李世民,南北朝有多位这样的皇帝。
3、胸无大志,唯唯诺诺,甚至智力低下,被权臣扶植上位。如三国时的曹璜,唐朝宣宗。
4、赶巧了是独子,没有别人竞争,如明武宗朱厚照。
5、赶巧了皇家绝嗣,正好是近亲,如嘉靖皇帝朱厚熜。
C. 宋朝第一个皇帝是怎么上位的呀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D.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他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第一个是嬴政,始皇帝,他在秦国六世的基础上灭六国,一天下
E. 古代皇帝上位,发生过哪些趣事
古往今来,皇帝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争得头破血流都想得到的东西,但是,想当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当一个好的皇帝更不容易,那么你知道古代皇帝上位,发生过哪些趣事?我知道的古代有一个皇帝,他不想继承皇位,硬是被他的父皇打晕扛上皇位的。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确实有趣,有这样一个父亲也真是悲剧,不管怎样,后来赵桓还是硬着头皮登上王位,后来在逃跑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被乱马踩踏而死,结束了他的一生,被自己的父亲给打晕了,抬上王位,古代皇帝上位,原来这么有趣。
F. 古代的帝王都是怎么上位的!
中国太宗皇帝二世胡亥,中国太祖始皇帝嬴政去世前,立遗诏传位皇长子扶苏,可嬴政死后,胡亥却矫诏传命扶苏自尽,胡亥便成为了中国太宗二世皇帝。
汉太宗刘恒,汉太祖刘邦最不抱希望的儿子,可最后在兄长和侄子相继死于政变后,被群臣拥立为皇帝,又因为刘恒在位时,天下大治,功德直追太祖,遂加庙号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李世民以为自己功劳最大,虽杀兄逼父继承皇位,本想死后僭越称“祖”,向大家宣誓自己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可无奈高祖李渊余威尚存,唐高宗李治为了承认李世民继承李渊帝位的合法性,遂改庙号太宗。
宋太宗赵匡胤,烛光斧影,杀死兄长太祖皇帝赵匡胤自立。
辽太宗耶律德光,逼走兄长耶律倍,奉母命登基。
金太宗完颜吴乞卖,按照女真祖制,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兄长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之帝位。
看完你就知道了,很血腥。
G. 皇帝身边的宫女是如何上位的
皇帝身边的宫女可以说是古代最渴望出人头地的人了,为了能够不老死在深宫之中虚度青春,让自己能够从无数人当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青睐或者能够在后宫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人可以说是手段百出,无所不用其极。可能你会说,这宫女在后宫中除了侍寝之外还能如何讨上位呢?其实在这里方法还有三种,宫女要上位是个技术活。
第一种就是女官,在宫中如果能够当上女官,那么之后就可以走上类似职场的道路,一路努力升官,最后甚至可以当上女中宰相,最着名的女官无过于北齐的陆令萱和唐朝的上官婉儿了,都是号称女相的存在,在宫中女官是有品级的,同时也很有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当上女官呢?其实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宫中的女官大部分都是知识女性,也就是说你得认字或者有一技之长,之后你就可能被拣选担任下层的工作,比如唐朝就有尚宫局,负责宫内的杂务,明清两代的女官也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从这些地方做起也是大有前途的,不过和后面两种相比,当女官的诱惑力明显就不够了。
第二种就特殊了,干嘛呢?服侍嫔妃或者太后。估计您心里可能会犯嘀咕,这服侍太后和嫔妃怎么上位?其实这里门道多得很,首先,服侍太后的人要是得了宠,宫内可是无人敢小觑,毕竟太后名义上是后宫权力最大的人,连皇帝都得让三分,而且太后有时候会让自己身边的红人去服侍皇帝,作为对皇帝孝顺的恩赏,太后身边到皇帝身边,这叫根正苗红,皇帝也不敢怠慢,所以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上位比一般的后宫女子更加的厉害,在后宫争斗之中往往也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贵妃身边服侍也有类似的效果,那些贵妃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往往也会把自己的心腹往皇帝身边塞,这样一来皇帝身边就有了自己的人,在宫中自然也是进退自如了。不过你要是服侍冷宫里面那些妃子那可就倒霉了,所以说,在后宫中那可是要看运气的。
要说最特殊的,就是第三种,第三种弄好了甚至可以当上太后,但是玩不好也有可能会丢了身家性命,那是什么呢?――靠儿子。
听上去这第三种很无厘头,皇帝都不让你侍寝,你怎么能有孩子?但是在后宫之中有孩子的还真的就不一定要侍寝,比如明孝宗亲就是皇帝一时起意,酒后乱性弄出来的,还有类似的有明光宗也是这样诞生的,他们的母亲都是地位低下的宫女,并没有什么身份,但是皇帝一夜风流之后,瞬间就有了地位,但是听上去这不是靠运气吗?
其实也不是,皇帝一夜风流的对象往往是酒宴上的婢女,所以这些位置也是很多人争抢的对象,有了儿子即便出身低微那也是有了龙子龙孙了,对于这些女人来说那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即便不侍寝当妃子也是有机会能当上太后的,所以说对古代女人来讲,儿子那是最重要的,毕竟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怀了龙种,宫女们上位的几率就很大了。
唉,由此可见,宫女上位是个技术活啊,一般宫女还真是玩不转。
H. 皇帝是怎样当上的:历代权臣篡位过程详解
当然,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之后,“禅让”完全变成了一个僵死的历史概念,此后的朝代更迭,似乎非革命不可——商克夏、周克商、秦灭周、诸侯灭秦都没有经过什么“受禅”流程,直接把丧失统治资源的前代天子赶下台就是。但自从汉朝以后,情况发生变化,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官方学说,天子的地位日益拔高。在《周礼》中,天子的地位还只比诸侯高一阶,所谓“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是也,也就是说天子与公的差距,与公和侯的差距相当,看起来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但到了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的深入人心,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天子已经成为“不可能犯错”的“活人神”,与诸侯、大臣的差距已经是无限大,更不用说与庶民的差距了。在这种情况下,连孟子说的“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都被当作“不当言论”加以批判,也就是说百姓连诛桀纣的权利也没有了,“革命”也再也不可能合法了。今后的天子,即使真的比桀纣还残忍,臣子也必须尊之为君父,他的一切过错都是因为奸臣蒙蔽、因为贪官害民,因此臣子们只有“清君侧”的权利,没有“革命”的权利。等到桀纣周围的“乱臣贼子”被肃清之后,江山还是要由桀纣坐的,汤武只能乖乖的继续北面称臣,决不能就此取而代之,更不用说“放桀于鸣条”“诛一夫纣”了。 但是以上毕竟只是理论,当臣子真的“清君侧”成功,掌握大权之后,谁会真的甘心把大权再交给天子?天子的尊位令人垂涎欲滴,但儒家的道统同样不可侵犯,要是真敢明目张胆地“革命”推翻之,岂不给了更多觊觎皇位的人以把柄,说不定明天就有更多的人起兵“清君侧”,诛杀你这胆敢篡位的乱臣贼子。因此最保险的方法,莫过于请天子仿效尧舜之道,“禅让”于我家。这也算给了天子一个大高帽子——“革命”是用来对付桀纣的,我不但不把你当桀纣看,还给你一个当尧舜的机会,让你显示一下高风亮节;不过你是尧舜,我却是大禹,不求有你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只求能够传之子孙,江山永固。当然,天子的思想境界多半没那么高,但这个禅位诏书你不写,自然有人写,只要盖上你的传国玺就够了。 因此,汉朝以后,中国改朝换代的一般流程就变复杂了,由原先的“革命”一步,变为“清君侧-当权臣-受禅”三步。第一步“清君侧”的步骤各各不同,但都惊心动魄,令人目不暇接。但第二、第三步就纯属例行公事,开始还有点新意,到后来改朝换代次数增多,干脆就公式化了,甚至闭上眼睛都背的出步骤了。 尧舜禅让的事情已经过去上千年,谁都说不清了;更何况当时的“天子”不过一个部落联盟领袖,你让我我让你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搞的太正式太隆重。汉朝以后的“禅让”和尧舜禅让根本不是一回事,是既欺天又欺人的勾当——欺天无非是捏着鼻子哄眼睛,欺人则需要多加考虑,虽然肯定骗不过士大夫,但至少要骗过小老百姓,否则天下就别想安稳。至于士大夫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地主,仅仅靠一个禅让的把戏是骗不过的,还要让他们看到实惠,才好死心塌地效忠新朝,所以曹丕篡位之后才会急急忙忙地推行九品官人法,赵匡胤政变之后才会信誓旦旦地说“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反观王莽当年“受禅”,戏演的是不错,贤良文学妖魔鬼怪市井之徒依次露面,搞的大家云里雾里不由得也就信了,可惜他老人家上台之后就削弱自己的执政基础,今天搞什么“王田、奴婢不准买卖”,明天又胡乱铸钱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从高级知识分子到底层小民全得罪光了,这样戏演的再好也没用,还是得完蛋。 所以说,受禅永远只是个形式,是一台戏。受禅的戏演好了,对于争取民心、巩固统治有很大帮助,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就好比万里长征走到了最后几步,马上就要登堂入室了,无论你是爬着进去的还是走着进去的,好象都不太要紧,只要进屋子坐稳了就行。当然,如果你是堂堂正正气宇轩昂的走进去,坐稳的几率会稍微大一点。 权臣受禅,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步骤越来越多,每个步骤之间的间隔却越来越短,甚至最终跳过某些关键步骤,直奔主题也有: 1、位极人臣,总揽朝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本来东汉已经改丞相为司徒,地位大大下降,董卓、曹操恢复这个官职,完全就是为了满足自己专权的需要而已,可以说是“因人设官”。也有不当丞相而当大将军的,如司马氏父子就是以大将军身份专权。但只有一个显赫的名号还不够,必须保证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东汉、魏晋的朝政大权都由尚书台掌握,因此权臣一般都要兼任“录尚书事”的职务;到了晋朝以后,还产生了“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个称号,能够合法地掌握朝廷内外的一切军权。因此从刘裕到李渊的几代权臣,可以不当丞相,可以不当大将军,但必须当“都督中外诸军事”,把兵权切实抓到自己手里。 为了显示权臣的尊贵地位,自魏晋以来又新增了“假黄钺”“使持节”两种新称号,黄钺和使节都是天子之礼,人臣假借这些礼节,也就假借了天子的威风,虽无九锡之名,却有九锡之实。北朝时期还出现“大冢宰”的官称(后来演变为吏部尚书的别称),也就是总领一切事务的意思,是最具有威慑力的一种称谓,当年杨坚篡位的时候,同谋就劝他一定要当“大丞相、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其中大丞相是政权,都督中外诸军事是军权,大冢宰则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在南朝,“大冢宰”的称呼较少出现,却多了一个“总百揆”的称号,也就是总领一切事务,与大冢宰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担任中央官职外,权臣还往往 兼任一些重要的地方 官职,如桓温、刘裕 等都曾兼 任 扬州、徐州、荆州等 重要 地区 的 州牧,营造 自己 的 根据地。不过 这种 情况一般只适用于 根基不深、地位 未稳 的权 臣,供他们 积蓄 力量 以谋 更进一步。若是像杨坚、李渊那样 威望 已足,兵力 已强的 权臣,根本就不需要兼任地方 官职,反正已经有 稳固 的 根据地了。 2、晋升 爵位,先公 后王 按照汉朝的法律和礼节,异姓只能 封侯,王、公都只封给 宗室(西汉没有常设的 公爵,只有 王莽 曾担任 过 安汉公),即使 像邓禹那样 大的 开国 功臣,都只以四个县封 为 侯爵。曹操 逼 迫献帝封他为魏公,开了人臣受封公爵之先河,怪不得荀彧无论如何也不赞成,最终因此被曹 操逼死。公爵与侯爵最大的不同,不是公爵的封地较大,而是公爵可以“建国开府”,拥有一套自己的班子、自己的根据地。曹操封魏公时,狮子大开口,一次就要了十个郡作为封地,几乎掏空了汉朝的膏腴之地;不过当时曹操已经有丞相府的一套 班子,倒也不需要另立魏国的 班子,所以直到受封魏王,才设置了魏国的文武百 官,如钟繇就是 魏国的相国。按照东汉制度,诸侯王的相国只能称“相”,相以下官 职有很多都不设立(如御史大夫、宗正等),有的官 职名称与朝廷不同(如王国的郎中令,朝廷叫光禄勋),而且这些官职都要由朝廷任命,诸侯王没有人 事权。但权臣 封王,从来不管这一套,官职 制度都和朝廷 相同,且根本不需要朝廷任命。南北朝时期封权臣为王,往往有“王国制度,一如 天朝”的附加说明,也就是说王 国 的各项制度都和 朝廷一样,国王 就是一个缩小了的皇帝。一旦完成 受禅,王 国的官 僚 机器就可以立即代替 原有的朝 廷,代为行 使国家职权。 不过,随着南北朝后期爵位泛滥,公爵逐渐普及,并产生国公、郡公、县公甚至乡公之分,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爵位了。杨坚、李渊专政的时候,已经是国公,只需要直接封王就可以了。而王爵也产生了亲王(国王)、郡王之分,一般封号一字为亲王(隋唐还没有亲王这个称呼,只是直接称“王”),二字为郡王,郡王封地狭小,甚至可以随意赏赐功臣(如唐朝就曾封许多功臣宿旧为郡王),也慢慢丧失了尊贵性。只有亲王的位置,始终不授予人臣,因此也就成为权臣 篡位 的最好台阶。曹氏、司马氏、刘氏、两萧氏、陈氏、杨氏、李氏篡位前,都曾经被封为王。 然而,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君主,往往不称皇帝而称“天王”,这种“王”不是爵位而是天子的称号,因此国公便成为天子以下的最高爵位。即使天子的称号是皇帝,权臣往往也习惯只封公爵,篡位后只称“天王”,作为韬光养晦之计,等到了一定时机再自称皇帝。如后秦、北周等一开始都是只称天王,到了内外安定,才开始称帝。 3、加以殊礼、追封祖先 所谓“殊礼”,就是人臣本来不该享有的礼仪,也就是天子才能有的礼仪,前面说的“假黄钺、使持节”,也可以算一种变相的殊礼,但那毕竟是加于官职之上的殊礼,不是加于私人的殊礼。殊礼当中,最经典最有名的当属“九锡”,即皇帝才能具备的九种车服礼器,《资治通鉴》中对此有详细记载。向皇帝要九锡,是曹操先开的头,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没“解放”,觉得九锡实在不是人臣要的东西,曹操为此失了不少人心,实在是得不偿失。但一回生二回熟,此后每次 权臣篡位,都有“加九锡” 这道程序,慢慢的也就见 怪不 怪了。一般加九锡 都在封爵之后,有时候封 公爵 就加九锡,有时是封了 王爵 再加 九锡,并无一定的标准。其实九锡本身并不珍贵,权臣 们要的 只是 个名分,因此往往 假意 推辞 再三,甚至“归还九锡”(如李渊),还可以得一个“ 揖让不已”的虚名,真可谓 名利双收。 九锡这项殊礼太复杂,一般人弄不明白,但以下几项殊礼却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剑履上殿”,即可以带着武器、不脱鞋子进入宫廷,享受与皇帝同等的待遇;“朝觐不趋”,在朝廷上以快走为礼节,但接受了这项殊礼的权臣却可以不慌不忙地慢慢行走;“赞拜不名”,皇帝和朝仪官对大臣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对权臣却特别允许不称呼名字,只称呼官职和姓氏。这三条都与上朝有关,有了这三项殊礼,皇帝和权臣在朝堂上就几乎没有区别了。后来发展的更不象话,竟然出现给权臣设立专座的“殊礼”,还允许权臣跟皇帝平起平坐,俨然一副太上皇的模样。由于这种殊礼实在太露骨,一般的权臣都还不敢使用。 另外一种殊礼是针对权臣家属的,如“王妃曰后,世子曰太子”,权臣的妻儿与皇帝的妻儿用一种称呼,唯一的不同是皇帝的妻儿叫“皇后”“皇太子”,权臣的妻儿叫“王后”“王太子”。其实在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妻儿本来就叫“王后”“太子”,东汉才慢慢改为“王妃”“世子”,这种殊礼可算是一种复古。 活着的人们都有了殊礼,下一步就轮到祖宗了。曹氏、司马氏还比较老实,到登基之后才开始大张旗鼓追封祖宗,后来的权臣往往在封王的时候就开始追封,不但按照诸侯的礼仪建立五庙,还追封祖宗为王、为公。古人质朴,没有追封一说,追封爵位就是从南北朝权臣开始泛滥的。 4、正式受禅,“既受永昌” 经过前面三步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坐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其实也不一定漫长,历史越是发展,“受禅”大戏上演的时间越是缩短。“受禅”的鼻祖王莽当年篡位花了几十年工夫,辛辛苦苦冒充大汉忠臣,从“安汉公”到“假皇帝”,再到成千上万人上表劝进,这出戏演的轰轰烈烈一波三折。曹操和曹丕父子从丞相到魏公、加九锡,再到魏王,最后受禅,也花了十多年时间,如果从汉献帝迁都许昌算起,更是经历了二十余年之久。司马氏父子也很有耐心,经历三代四人的专权,才由晋王升为皇帝。到了晋朝末年,权臣也还是比较耐心,桓温把篡位的任务交给了他儿子(结果失败),继承了“把篡位使命交给下一代”的传统。但是自从刘裕开始,权臣越来越没耐心,只要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掌握大局,决不把任务留给下一代。刘裕还算耐心,等了近二十年,到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才正式篡位;后来萧道成、萧衍、陈霸先等人越来越不耐烦,其中陈霸先更是创下了封王之后三天就受禅为帝的纪录,可能也是因为他太老,生怕到死还当不上皇帝。相对而言,北朝的权臣一般比较耐心,北齐、北周都是经过了两代人才正式篡位,杨坚也等了十多年,这与当时北方政局不稳有关,并非北人比南人善于忍耐。 5、受禅大戏,循环上演 这套“以受禅代替革命”的把戏,从王莽开始演起,经过曹丕、司马炎的发扬光大,遂成为一门“显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人政权更迭,都是以“受禅”形式完成。 北方的五胡本来比较质朴,不会玩汉儒的禅让花样,因此北方十六国的兴替,一开始都是直接“革命”,刘聪杀晋愍帝,石勒杀刘聪的子孙,冉闵又杀石勒的子孙,杀来杀去血流成河,一点也不像汉人的“尧舜揖让”一般温情脉脉。杀到后来,胡人也发现这样简单的“革命”副作用太大,难以收拢人心,试想想当初刘聪父子如果聪明一点,不让晋愍帝去当倒酒的仆人,而是恭恭敬敬地请他行“尧舜禅让之礼”,恐怕北方汉人的反抗也不会那么激烈。到十六国后期,北方胡人的权臣逐渐也学会了“受禅”大戏的演出方法,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可惜胡人君主大都有些剽悍之气,经常宁死也不陪权臣演戏。后秦王姚苌抓住了前秦王苻坚,本来想让他把传国玺交出来“受禅”了事,但苻坚脾气太犟,一句“五胡次序,无尔羌名”气的姚苌脸色发青,最后还是不得不暴力解决。 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大搞汉化政策,“尧舜揖让之礼”才逐渐深入人心,尔朱荣虽然不过一介并州契胡,一进京城也知道马上找汉人官僚帮他起草“禅文”,不过因为尔朱氏实力还不够,最终功亏一篑而已。后来东魏皇帝禅让给大齐皇帝,西魏皇帝禅让给大周天王,大周皇帝再禅让给大隋皇帝,轻车熟路,走的都是魏晋的一贯路线,南与北一般无二也。 魏晋南北朝直到隋末都是中国的多事之秋,经常是一代人见到好几次受禅,萧道成受禅时就有老人大哭“何期今日复见此事”,如果这位老人活的长一点,还可能三次见到“此事”。权臣篡位过于频繁,政局过于不稳,使皇帝的神圣性丧失殆尽,在臣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已远远不能和两汉时期相比。中国历史上皇帝权威最低落的时期,除了南北朝,大概就只有五代了。只要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还没有恢复,只要统一王朝的政治基础还没有成熟,“禅让”的大戏就要不停的演下去,直到社会经济已经可以承担一个新的中央帝国,儒臣们也已经准备好神化一个新的“受命于天”者为止。
I. 汉文帝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 薄姬 初封代王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薄姬是吴(今江苏苏州市)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公元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被宠幸过,在后宫争宠中属于中立派,为人谦和,谁知这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代王即位 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薄姬墓 诸吕被灭以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被否决。 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这是众人能接受的惟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 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颇为犹豫,又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薄氏不肯轻易让儿子去冒险。母子决定先让薄氏的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周勃向薄昭讲明大臣们立刘恒为皇帝的真意后,刘恒这才启程进京。 刘恒至京,丞相陈平等拜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祖长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刘恒再三推让之后,于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三十日,遂即天子位,时年24岁。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提出清除宫内的奸佞小人,于是和太仆夏侯婴进宫,用车将后少帝载出,然后拥护着法驾去迎接皇帝,当晚,刘恒进入未央宫。 汉文帝 从上述史实可见,文帝登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主观方面看:汉文帝并不是高祖得宠之子,母亲薄姬也不是宫中得势之人,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更何况刘邦在世的儿子仅剩两名,他又年长于淮南王刘长。他的自身条件,使他成为最佳人选。 从客观方面看:文帝即位,实际是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精心谋划的结果,是最高统治集团进行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是皇权体制的重新组合。在汉初,皇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构成。三大集团既有共同利益,又各有特殊利益,而每种势力的消长都可能引起皇权结构的变动。所以,任何势力过度追逐自身利益,都会打破均衡,导致冲突。诛除诸吕就是这种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因为文帝母族“薄氏谨良”,即软弱谨慎,对宗室和功臣两大集团构不成威胁,所以才得到他们的首肯。 皇权这种结构关系,使文帝不可能推动积极有为的政策。刘恒之“势”天生不足,必须掩饰自己的权欲,必须实行妥协的政策,以免刺激宗室、功臣集团出现过敏反映,诱发不测事件。
J. 在古代怎么才能当上皇帝
1、揭竿而起,造反成功上位。难度很大,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2、内宫争斗,手足相残,当上太子,甚至弑君夺位,南北朝有多位这样的皇帝。3、胸无大志,唯唯诺诺,甚至智力低下,被权臣扶植上位。如三国时的曹璜,唐朝宣宗。4、赶巧了是独子,没有别人竞争,如明武宗朱厚照。5、赶巧了皇家绝嗣,正好是近亲,如嘉靖皇帝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