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什么叫中国支那

什么叫中国支那

发布时间:2025-02-23 02:36:05

A. 中国除了叫“九州”外,还有哪些说法

赛里斯(Serice),即“丝国”。公元前古希腊、罗马等地,以赛里斯称中国。

支那(Cina),即“秦国”。古代,粟特语(“Cina”)、印度、波斯语(“Sinai”、“Chin”)、希腊、罗马等语言中最早开始称中国为“支那”。
古印度孔雀王朝和中国秦朝大体同期,在孔雀王朝统治阶层(雅利安人)的文字--梵文里,称中国为“脂尼”(Chini)或“支那”(Cina)。这两个发音,源于对“秦”(Chin、Cin)的音译。
在中国唐朝以前翻译成汉文的印度佛经里,中国还有“脂那”、“至那”和“震旦”(Cinisthana)等称呼。震旦,一种解释为:“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另一冲闭解释为:“震”为“秦”的音译转变,“旦”,乃“斯坦”之意,震旦即“秦斯坦”(秦国)。
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唐朝大体同期,阿拉伯人将梵文对中国的称呼传到欧洲,成为拉丁文中的“Sina”。盎格鲁.萨克森人、德意志人从拉丁文中翻译了对中国的称呼,成为“China”。由于英文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则,“China”同“秦”的发音也就大相径庭了。
其他如印度的印地语、法语(Chine)、意大利语、阿拉伯语(as-Sin)中对中国的称呼,通常也都认为是从“秦”的发音转化而来的。由“秦”的音译演变而为“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马秦尼”、“秦那斯坦”。
也有人认为“支那”是“荆乐”一词的音转,“荆乐”是楚国音乐(荆乐)流传国外而得名。

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入主中原,西方又称中国为“桃花石”(Tabgac),即“拓跋氏”。

有辽以后,西方又称中国为“契丹”,如俄语称中国为“Kitai”,即从“契丹”音转而来。

17世纪末,彼得大帝派往清帝国的特使伊台斯则说,对中华帝国,邻近的民族称为“Cina”或“Tsina”,鞑靼人称为“中国”或“汉”,交趾称为“支那”,日本人称为“唐”,其他人则称为“高亚”。

多少世纪以来,支那和震旦一样,是对中国的溢美之称。梁启超曾称呼自己为支那少年。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唐朝文化,称中国为“唐土”。“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支那”本是从佛经里翻译来的,对中国“物华天宝”含有尊敬之意。但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者别有用心地把中国叫做“支那”,是对中国的侮辱之词。甲午战争后,在“日本胜利,支那败北”的狂呼中,和“chankoro”(清国奴)一起,“支那”代替了“Morokoshi”成为日本人对中国人蔑视的称呼。从此“支那”成了中国耻辱的代名词。二战结束后,应中国政府的要求,取消了这一称呼。现代日语正式称中国为“Chugoku”,是“中国”一词的音译,书写亦为“中国”。

另:古代中国和印度的高度文明和兴盛发达,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一直被西方国家称为“印度支那”。这个称呼也被中国人所接受,当年毛泽东就有过“印度支那人民加强团结”的宣言。近代,英国在海外疯狂扩张,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大英帝国”演变成“日不落国”,英语便成为世界性的语言。而后,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China”又在一些后来独立的国家,如庆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扎了根。

至于英文“中国”和“瓷器”同音,又有一番典故。一说是欧洲人见到精美的中国瓷器,立即叹为观止。他们不知道怎样称呼它,只好以其产地代替,最初称其为“chinaware”。另一说是中国江西昌南镇(现景德镇)以出产瓷器闻名遐迩,英文以“昌南”(china)的发音来称呼瓷器,“中国”和“瓷器”同为一词,纯属巧合。这两种说法都了否誉判饥定“中国”音译源出“瓷器”的论点。

中国名称的读音,还有源出“丝绸”的“丝”,或闽南话的“茶”等等其他说法,但大都考据或单薄或牵强。

“支那”最初来源于秦代周边各国对中国的称呼,日本侵略中国后才带上了侮辱的政治色彩。其实,过分的应该是“Chinese”,英语中后缀“-ese”表示“低等的”、“不重要的”、“弱小的”、“怪异的”、“带有疾病的”、“从虫子演变而来的”民族,如中国人、日本人(Japanese)、越南人(Vietnamese)、葡萄牙人(Portuguese)。后缀“-an”表示“优等”民族,如美国人(American)、加拿大人(Canadian)、英国人(Britain)、德国人(German)等。

B. 为什么中国叫China

1. 梵文(或者说泛印度文化圈)在很早就把葱岭以东的某大国叫 Cīna (音近普通话“基那”)。据说书证可以早到先秦时期。很多人认为这是“秦”的对音,或者也有如音韵学家郑张尚芳“支那”真正的来源一文所说,是晋的对音。都认为此词原本就是指中原王朝的。但是看玄奘记录的唐代印度各地关于支那的传说,如“汉日天种”、“汉持来”什么的,没事就送个公主王子往北印度,感觉并不一定是中原王朝。

2. 不管怎么说,随着印度文化圈的扩张,Cīna 一词在后汉六朝之际,肯定已经固定指中原王朝了。所以印度文化圈或者曾为印度文化圈的南亚、东南亚各国,历来都把中国叫 cina 或者其语音变体。并且随着佛教在东亚盛行,反过来进入汉字文化圈中成为支那、脂那、至那、震旦(来自 Cina 派生词 Cin(a)stan(a) ,又是支那又是斯坦的)等词形。
3. 虽然印度佛教学者并不对中国有什么特殊的感情(高看之便是象、宝、马、人四世界主之一的“人主”,低看之就是 mleccha,也就是“边地”),但是 Cina 的音译词,在汉字文化圈始终是富含褒义的,比如“文物昌盛之大国”之类意蕴,这种褒义在现存的“震旦”用法中还可以管窥;不过,因为是带有异文化性,又是固定指地理-文化区域,自然不存在王朝国名带有的帝国政权与文化地区裹绞不清的缺点,或者“中国”一词带有的儒家传统“天下”观、“华夷”观的潜台词。
4. 在早期,印度文化圈几乎完全隔开了东北亚与世界其他地区,因此其他地区了解中国几乎必然经过其中介。又因为伊朗语缺乏c(如上所说,读拼音j)这种塞擦音,所以他们就把Cina读成了Sina,并作为中介借给了希腊语、拉丁语等欧洲地区。这就是英语高阶表达中,汉的、中国的一意常用Sino-这一词根的来源。
5. 物换星移,当马可·波罗顺着已经突厥化的丝绸之路到达大汗之国的时候,他并没有关于 Cina 或者Sina的任何知识。他只知道汗八里附近的国土叫 Cathay,大江以南的新征服国土叫 Manji。前者来自契丹,Qitay;后者来自北方汉语对南方人的蔑称“蛮子”。
6. 又数百年后,耶稣会士从海路来到广州湾,深度接触了这个东南亚向导称作 Cina 的国家。这些西儒游历南京、北京以及帝国腹地,知道他们自称大明国,或者中国,也就是 Middle Kingdom。Cina 这个词又一次传入西方,成为现在泰西各国使用的 China 等词形。不过他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应该在欧亚大陆东端出现的,那个马可波罗记录的大汗之国在哪里?莫非那个富饶的大汗之国,只是大明北边鞑靼人的一部分?南来的利玛窦等人不禁猜测。
为了寻找 Cathay,葡属印度派遣另一支探险队从中亚出发寻找,随着突厥人的商团,他们在北京与利玛窦会合了,并且,当时的突厥人还按其传统称北京为汗八里,叫中国人黑大衣。
7. 这样,欧洲世界对东亚地区的地理知识终于基本理清。马可波罗的Cathay就是现在耶稣会兄弟所在的 China,Sina 显然是 China 一词的希腊形式,在学术使用中也得到了复兴。欧洲各国之称呼中国为 China,就此定型。

C. 老外们都怎么称呼中国

1、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开始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人士中,也出现了以“支那”自称的一部分。

虽然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梵文,但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便开始带有辱华的色彩。日本战败后,“支那”这一词从日本的政府公文、教科书中消失,重新称呼我国为“中国”。

2、契丹:来源于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12世纪,辽国被金所灭,辽国贵族在西北地区建立了西辽,并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国家有文化交流,这些国家也将契丹当成了整个中国的代表。

在英文的古诗中,也有意为“契丹”的“Cathay”一词出现,代指中国。后来,随着蒙古人的西征,“契丹”这个称呼传到了中亚、东欧的部分地区。因此,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国家,今天仍将中国称为“契丹”。

3、如今比较普遍的称法为China,中国人则为Chinese。China其实来自“秦”(chin)的发音,加上的a是表示地域,China其实是指秦朝,同理Chinese则为秦人。名字的来源于我国古代影响力相当大的大秦帝国。

4、越南称中国人为船夫,船夫是尊称,在宋明时期,中国人常常乘坐大船,越南人羡慕中国有这么多船,更羡慕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于是用船夫称呼中国人。

5、印度则称中国人为震旦人,有可能是在翻译“支那”,即china的时候带一点自己的口音,所以就翻译成为了“震旦”。

D. 中国人在中间所以叫中国人

“支那”来自“China”的音译。 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以前称中国为“中国”或“清国”。前一名称虽然比较少用(因为日本国内本州中心地带也称中国),但显得更加尊重。 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后开始较多地用“支那”来称呼中国,这在当时的是含有贬义的,就像英语中的“Chinaman”。 不过“支那”这一名称本来是没有贬义的,它来自西域、印度等地对“秦”的音译。 战国时期和秦朝,秦国在西部威名赫赫,所以在印度西方国家等称中国为“Cina”,乃秦的音译(后缀-a表示国家)。英语中的China就是这样来的。 玄奘等人翻译佛经时,将“Cina”按梵语的发音音译为“支那”或“旨那”。 “支那”到了日本人嘴里之所以成了贬义词,是因为日本人本来可以将西方文献中的“China”一词译为“中国”却故意译为“支那”,这是显然认为中国不配用“中国”这个名称。

E. 为什么中国的英文名字叫China

先需要纠正一下:瓷器china其实是得名自中国China。英文中早就有瓷器一词(porcelain),为了突出这种瓷器来自中国,后来就由porcelain of china简化成了china。并不是说中国China得名于瓷器。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China一词并不是起源自英文。二十世纪之初,学界就曾讨论过China一词的起源。精通英、法、日、韩诸文的文僧苏曼殊指出,China一词起源于古梵文。就是古印度的语言,支那就是古梵文Cina的音译。

最早见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和《摩奴法典》中。苏曼殊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对黄河流域的商朝的美称。Cina的意思是智巧,因为古印度人羡慕商朝繁荣昌胜的文化。这点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一些论述里也有提及。

除此外,古印度还用Chinasthana来称呼秦地。Cina已经和China很接近了,而Chinasthana的前面更是一模一样。古代印度毕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欧亚都是有很高影响的。

从古印度的梵文Cina慢慢发展出法语的Chine和英文以及德文中的China,同时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认为China作为国名是起源于古印度人指称邻国中国的,但并无确切把握,因此同时认为该问题尚不明朗。毕竟几千年的事了。

(5)什么叫中国支那扩展阅读

除上面起源于古梵文之外,可信度较高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秦朝。通过战争,民族迁徙,文化传播啊这种途径,在波斯语中出现了Chin一词来代指秦国(秦朝)。

后来印度也受到了波斯这一词语的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Chinasthnana一词就有可能受到了波斯语的影响。而且古印度很清楚在东亚有秦国这个国家,佛经中的震旦一词指的就是秦国。关于这一种说法,有个例证就是俄罗斯至今在俄文中还在用契丹来称呼中国。

但有一点很值得怀疑的就是,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赐赏了秦(今天水),在古梵文中出现Cina这个词的时间要比秦国的诞生年代还早700年呢。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中国支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为什么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 浏览:424
伊朗向日葵节是什么 浏览:368
英国中小学生怎么选学校 浏览:770
澳门哪里有卖印尼虾的 浏览:679
签证延期英国怎么收费 浏览:713
意大利进口治疗骨刺什么药 浏览:635
印尼斗鱼苗怎么养 浏览:129
意大利歌剧为什么发展到全世界 浏览:393
最新一元人民币对印尼盾多少 浏览:375
印度起诉中国赔多少亿 浏览:806
占地风云越南怎么进 浏览:840
印尼语kamu什么意思 浏览:109
中国大使馆用什么车 浏览:190
印度人为什么不能娶老婆 浏览:916
印尼点的华人还有多少 浏览:420
英国华人使用什么软件看电视 浏览:403
中国模式怎么进行 浏览:369
印尼待遇怎么样 浏览:806
印度理工一年招多少人 浏览:933
越南凉山市gdp主要是什么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