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

发布时间:2025-02-23 08:18:51

A. 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应该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一个真实的中国,就是一个渴望安居乐业、与全世界人民和平相处的中国。
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首先,要对自己国家和人民负责任。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中国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存发展的种种压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让人民安居乐业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责任,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尽责任的基础所在。
其次,“大国责任”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情感,而不应该是过高的期望,盲目的要求。中国要通过履行巩固自身实力,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遵循各项国际规则这些“大国责任”来做到一个真正的“负责任大国”。
最后,“大国责任”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涵盖了许多内容。例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疾病流行都需要整个世界的共同面对。“大国责任”就是以尊重整个人类发展为前提,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严格遵循国际规则,履行各项义务。

B. 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的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C.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正是与这一时期世界形势的新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国际形势由剧烈冲突向相对和平局面的转变,给每个国家和民族集中精力进行建设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二是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对当代世界主题的不断探索和正确回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时代依据。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同一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发展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使社会主义社会在前后相继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我们必须从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阶段问题。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从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看,我国生产关系不成熟的状况短时间内还难有根本的改变;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完善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任务还很艰巨。
3.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据。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义的基本依据;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基本依据。总之,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是我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也是社会主义必定在中国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基本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历史地讲,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1956年“以苏为鉴”,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党的八大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没有成功,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一探索再续起于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进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反映在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

阅读全文

与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庆中国摩楼盘怎么样 浏览:414
美国为什么制裁伊朗真实原因 浏览:631
为什么伊朗新冠死亡率较高 浏览:718
印尼什么行业挣钱 浏览:58
如果中国发现了现金怎么办 浏览:240
英国鸦片走私造成了什么 浏览:212
印度菜的灵魂有哪些 浏览:193
意大利人为什么喜欢和父母住一起 浏览:191
伊朗免签注意什么 浏览:539
在越南的华人怎么打疫苗 浏览:100
印尼檀香木包浆什么样 浏览:683
怎么开拓越南市场 浏览:210
印度生产力为什么这么大 浏览:932
伊朗被炸死的是用的什么武器 浏览:556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女人漂亮 浏览:982
印尼一年产多少燕窝 浏览:309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火 浏览:507
特选印尼黑酸枝木是什么 浏览:292
到伊朗打工有多少人 浏览:941
40hq能装多少吨英国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