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锟为什么说,别说我是中国人
都是谣言,高锟先生09年获奖的时候已经老年痴呆很久了,绝不可能说这些话。另外他担任中文大学校长时还因为受聘中科院外籍院士而受非议,但他仍然顶住舆论压力为国家服务,无论国籍如何,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② 继去年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后,今年又一位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才都加人别国国籍了。
③ 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是纯中国人吗
高锟拥有英国、中国香港和美国国籍,香港允许双重和多重国籍
④ 高鲲 的国籍是
新华网快讯: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网站6日报道,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Charles Kao), 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 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三人分享。
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注意到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有一句专门的说明:
“Titles, data and places given above refer to the time of the award.”
完全可以解读成诺贝尔奖还计算获奖单位。由于高锟院士挂名还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就算一个获奖单位了,哈哈!香港中文大学赚翻了!
————————
可是他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不会给一个中国人外籍院士,是否当时高锟先生并没有中国籍或者中国香港籍?
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wjysmd/200906/t20090624_1808902.html
院士信息
高锟
高锟;(Charles; K.Kao),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上海金山。1957年、1965年先后获英国伦敦大学电机工程学学士、博士学位。1970年迄今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7-1996年任该校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高锟教授1966年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中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讯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讯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同时开发了实现光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经过权威认定: 高锟院士拥有美国和英国双重国籍,没有中国国籍。Charles Kuen Kao, British and US citizen.
⑤ 高琨是不是中国籍
额,算是香港行货吧
附:高琨简历:被称为“光纤之父”
高锟一九三三年出生于上海,住在法租界。高教授的父亲是律师,家境还算富裕,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而三楼就成了高锟童年的实验室。起初,他对化学最有兴趣,尝试自制炸弹。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和,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途人。
一九四四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做工程师,后被聘为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同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九六五年毕业。从一九六三年开始,高锟就着手对玻璃纤维进行理论和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设想利用一种玻璃纤维传送激光脉冲以代替用金属电缆输出电脉冲的通讯方法。一九六六年高锟教授发表了利用极高纯度的玻璃作为媒介,传送光波,作为通讯之用的基础理论。
⑥ 光纤之父是高锟还是赵梓森
高锟是“世界光纤之父”,赵梓森是“中国光纤之父”。
1966年,高锟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他当时的出发点是想改善传统的通讯系统,使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对这个设想,许多人都认为匪夷所思,甚至认为高锟神经有问题。但高锟经过理论研究,充分论证了光导纤维的可行性。不过,他为寻找那种“没有杂质的玻璃”也费尽周折。为此,他去了许多玻璃工厂,到过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及日本、德国,跟人们讨论玻璃的制法。那段时间,他遭受到许多人的嘲笑,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杂质的玻璃。但高锟的信心并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
后来,他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使科学界大为震惊。
高锟的发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获得了巨大的世界性声誉,被冠以“光纤之父”的称号。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在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说:“你的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模式,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与玻璃结合后,影像传送、电话和电脑有了极大的发展……”高锟此后几乎每年都获得国际性大奖,但由于专利权是属于雇用他的英国公司的,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很多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高辊 ,以一种近乎老庄哲学的态度说:“我的发明确有成就,是我的运气,我应该心满意足了。”
赵梓森,电信专家,1932年生,广东中山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光通信的发展史上,赵梓森院士留下了极为重要的足迹。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光纤,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由他作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开创我国光纤通信应用的历史;全部采用自制设备建成世界上最长的架空通信工程;最先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PCVD光纤制造技术和设备;在国内首次研制出SDH全系列产品。作为我国光纤通信领域的开拓者,他在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形成、发展和应用推广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使得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完)
你要看是“中国光纤之父”还是“光纤之父”,虽然他们都是中国人,但是称号还是有区别的!
⑦ 高锟接受的是哪里的教育
华人高锟“光纤之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人科学家高锟的发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因此获得了巨大的世界性声誉。不过,由于技术的专利权是属于雇用他的公司,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很多财富。一次,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华人科学家高锟说,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的好运,能做一件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这对我自己个人说,很满足。就像印刷机让所有老百姓都可以拿到印刷出来的书,可以增加知识,光纤把我们的知识时代,把我们所有的信息,所有要传送的资料,都可以很快地送给人家。所以华人科学家高锟很满足,我拿不拿奖,完全对华人科学家高锟是没有甚么意思。华人高锟“光纤之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将光比成水流,那么通过“管道”输送它的科学尝试,早有先例。其理论基础就是光在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折射,当入射角超过某个极限值,折射的光再也无法跃出边界,透明介质的边缘就会形成镜面,束缚原先四散奔跑的光,成为一道围栏;自此稍作变化,“围栏”便可形成一条输送光的管道。
由此,从1841年开始,有科学家尝试利用玻璃棒甚至是水柱,制造传输光的管道。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一条条传导着光线的水流组成一道缤纷的瀑布,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其后,玻璃光纤被用于胃窥镜,传输光的游戏由此拥有了更实际的意义。
光,也许是最平常却最不平常的东西。它时刻在人身旁,很久以来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高锟,也许就是又一个与光游戏,并作出巨大成就的人。
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后来离开英国,1987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退休。同年,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学础告诉记者,10多年前,中国香港科学家高锟就被公认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但直到高锟之前,光纤的实际价值也仅限于医疗等有限领域。
科学家曾经考虑过将光作为通信信号的传输载体,因为制备玻璃光纤的材料几乎就源于砂石,那远比铜廉价。那是在1960年代。但几经努力,结果却让人失望。光在玻璃光纤中传输,会剧烈衰减,1公里之后就会衰减到100亿分之一——按此计算,如果经过一条1公里长的输水管,“水立方”满满一池的水将只剩下一滴。
刚过而立之年的高锟,就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主流的科学家都认为,基于如此高的损耗,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华人高锟“光纤之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伟大的发现,往往就蕴藏于对于“不可能”的否定。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家境应该属于不错。他小时候住在法租界,父亲是位律师。据报道,童年的高锟对化学最感兴趣,小小年纪的他曾经自己做土炸弹。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小小年纪就曾成功地装了一部收音机。
1948年,高锟 国籍离开上海,举家迁往香港。他曾考入香港大学,但当时的港大没有他感兴趣的电机工程专业,于是高锟 国籍辗转到英国,就读伦敦大学。毕业后加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任工程师,同时攻读伦敦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公司,高锟 国籍带领着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选择了光纤通信研究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高锟的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于1966年7月发表。不过,当时人们还无法制造出可以达到高锟要求的那种“超纯净玻璃”。为此,这位物理学家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布道者”的角色。他四处拜访玻璃工厂,宣扬他的理论,激励大家一起开发超纯玻璃。
高锟以及通信界都没有等待太久。4年后的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玻璃制造工艺,首次迈过了“20分贝/公里”门槛。之后,技术不断进步,到后来,每公里光纤的衰减被控制在5%之内。
成名之前,高锟曾遭受到许多人的嘲笑,但高锟的信心并没有动摇。他说: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
在他成功之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初出茅庐的他能扛下当时条件下那股强大的质疑。2004年,他在接受马可尼基金会采访时说,那时公司里的氛围十分宽容:只要你别花太多钱,就可以继续下去。而他,这个从小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的人,则开始了对传统思维的挑战,这种探索的过程给他带来了大量的乐趣。
围绕如何降低光在光纤中的剧烈衰减,高锟做了大量研究,排除了一系列影响因素。最终,他证明,玻璃中的离子杂质对光的衰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发现了最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光的波长、或者说颜色。他预言,只要每公里的光衰减量小于20分贝,也就是只要保留1%,就可以用于通信。
华人高锟“光纤之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的价值,在于揭示出某种技术的极限,如果这种极限是可以实现的,那就意味着为新技术开启了一扇大门。
⑧ 为什么每次拿诺贝尔奖都是华裔而非华人
其实我们比谁都在乎诺论 关键字:诺贝尔奖,诺奖,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7日在香港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从高锟获奖引出“中国离获得诺奖又近了一步”之论,证明中国人其实非常看重诺贝尔奖。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7日在香港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10月8日中新网)
“20年内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话杨振宁先生反复说了很多遍了,我记得,他最早说这话的时间是2000年。那一年,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杨先生语出惊人:“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有望实现这一梦想。”而且,杨先生当时还预测,说是数学、生物两个领域最有希望率先得奖(2000年8月9日《甘肃日报》)。2000年到现在,9年过去了,如果准确点,杨振宁先生今年应该说“11年内中国人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先生每年都重复“20年内”,其实和我们说的“总有一天”,是一个道理,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期盼力度,“总有一天”会把诺奖盼到手的。
这不,又有人说“中国离获得诺奖又近了一步”。其根据是,去年获得诺奖的钱永健虽是华人,还是钱学森的堂侄,可钱永健既不是中国生,也不在中国长,中国话一句都不会说。今年就不同了,获奖的高锟不但出生在上海,任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而且在1996年就被聘为了中科院的外籍院士。
我们期盼中国人获奖,这一心理可以理解,可说高锟获奖,比钱永健获奖,让中国人离诺奖更近一步,还是过于矫情了,因为二人终归都属于“美籍华人”。如果要说“更近一步”,为何在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二位先生获奖后,中国人离诺奖没有“更近一步”?杨振宁先生在大陆生活的时间不是比高锟更长吗?
从高锟获奖引出“中国离获得诺奖又近了一步”之论,证明中国人其实非常看重诺贝尔奖。这些年,每到诺奖颁发,我们都只是远远地观瞧,心里不免感觉免酸溜溜的。为了掩饰这种失落感,有人指责诺贝尔奖有缺陷、不合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评不上),有人建议不要紧盯着诺奖(没有诺贝尔奖我们照样发展)。
诺贝尔奖评审是否存在问题,根本不必多说。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至今无人获奖,这一缺憾无法让我们不给予关注,毕竟它的权威性无可替代。我们对诺奖的期待无需掩饰,如果我们在期待中能正视自己的差距,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杨振宁先生断言的“20年内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一定会成为现实。
⑨ 为什么获诺贝尔奖的只有华裔而没有中(国)人
这个问题还得从最根基说起,中国目前较为落后。
落后导致很多方面受限制,比如说实验室的设备,备用金,体制保障等等综合原因导致人员流失,大量的优秀人才不得不前往国外寻求自己的人生。
而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义务的为你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资金供你为其他国家做贡献,研究成果必然进入他们的囊中。而国籍正是一个很好的制约方式。就拿高锟为例,如果他当时是我们中国国籍的话,他完全可以把研究成果带回来而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而他恰恰入了英国国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把研究成果带回中国的话,那么英国方面就可以法律制裁他了,这属于叛国罪。
还有就是我们中国方面的大环境还不成熟,如果你有一项研究计划,请问谁支持你的想法?谁给你出资金?谁给你提供最先进的设备?
从以上不难看出为什么诺贝尔奖为何至今没有中国籍人士获此殊荣。
⑩ 高锟算不算是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奖的人
高锟是英籍华人,不是中国籍,所以不算是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奖的人。
(10)高锟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扩展阅读:
汉语姓名:高锟
英文名:Charles K.Kao
性别:男
出生年代:1933年
出生地:上海市金山县(现金山区)
居住地:香港和美国轮流居住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10年获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2018年9月23日,高锟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