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以现金形式保存起来还是放在外国的银行里面
中国的外汇储备既不以现金形式保存起来,也不放在外国的银行里面。而是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的形式储备起来。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
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1)中国那么多的外汇储备怎么办扩展阅读:
中国外汇储备的使用:
1、通过外汇储备规模的减少实现部分外汇储备的市场化的民间运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银行向公众卖出外汇储备,收回人民币,卖出的外汇储备留在公众手中,由专业公司、部门或民间自主进行管理运作。
2、对属于非财政性资金的外汇储备部分,合理拓宽投资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汇储备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更为积极的投资组合策略,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
保守的投资是欧美的主权债和金融债,相对积极的投资会涉及其他信用评级一般的证券,更为积极的投资可涉及企业股权和不动产。在进行投资组合拓展时,要借鉴国际经验,谨慎选择。列举几个重视程度不够的资产运用方式。
3、对属于财政性资金的外汇储备部分,探索进行财政性使用,可以消费或者划拨。基本思路是让央行“铸币税”性质的外汇储备转化为财政资金。操作办法有两种:
(1)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外汇储备(虽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公众持有外汇储备的意愿下降,但公众为了资产多元化目的,仍然会对外汇有需求),然后用所得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财政部获得人民币资金,作为财政资金花掉,但这一办法要保证不会出现二次结汇。
(2)中央银行直接用外汇购买财政部发行的特种国债,财政部由此得到的外汇,可作为财政资金花掉。我国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对较低,财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汇进口相关物资和设备。
4、财政性地使用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部分直接表现为财政收入,可以当作财政资金使用。
‘贰’ 中国外汇储存在哪里
中国外汇储存在外国银行或者购买外国的国债。这里的外国银行包括本国的境外银行,也包括国内的外资银行。
外汇
从广义上讲,外汇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更具体一点就是货币在各国间流动,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用这种货币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以及财政部)采用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使用的债权。这些债权主要是在国际收支逆差时使用。
‘叁’ 中国赚的美元怎么处理
一部分投资,一部分作为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赚的美元,一部分是得益于我们的贸易顺差,有更多的美元结余产生。
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得益于外国的直接投资,我们一直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互利共赢,所以中国也成了资本世界中的一片净土,所以我们吸收到了更多的资本。
‘肆’ 中国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何花
有专家预测,本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储备达到这个惊人数字的国家. 中国是否需要这么大的外汇储备?瑞信区域经济学家陶东认为,按保守估计,中国有3,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就足够应付短期进口和债务的需要了.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或其它流动性强的证券,它们可以随时变现,但投资回报不高. 不仅如此,中国目前资金过于充裕的问题也和庞大的外汇储备有关.由于目前政策要求出口商结汇,人民银行从他们手里买入外汇的同时向市场投放人民币,进一步加重了资金过剩的问题. 庞大的外汇储备,虽然给中国筑起了一道经济万里长城,但也使得中国损失了大量的潜在收益,甚至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成为了烫手山芋.有专家学者建议,不如想办法花掉一部分外汇储备,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投资,除坏账和买黄金** 有人建议把这笔钱投入国内建设.中国还是个穷国,为何要自己勒紧裤带,把钱以低廉的利率借给美国消费者?但是,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40%左右,进一步增加投资只会造成经济过热. 还有人提议,拨款清理中国企业的坏账.瑞银的区域经济学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认为这么做没有必要,中国银行系统的坏账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国有企业最坏的日子也已经过去. 购买黄金,建立石油储备是否可行?根据安德森计算,中国只要拿出不到两个月新增的外汇储备,或者是目前外汇储备总额的2.5%,就可以买下全球一年的黄金产量,因而买黄金对目前外汇储备影响不大.购买石油储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增加社会保障** 花旗集团的区域经济学家黄益平建议,可拨出部分外汇储备,用来提高社会保障.中国内需不振的关键因素就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老百姓不愿花钱消费. 最近几年来,财政部投入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并没有下降.但因为过去欠帐过多,因此投资显得不足.如果要补上过去的欠账,必须投入比其它国家多几倍的钱.政策制定者明白增加社会保障能够解决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但他们未必愿意为了长期效益,而牺牲短期经济增长. 最近传出的上海社保基金被挪用的丑闻更提高了加强社会保障的紧迫性."社保最终国家要花一大笔钱,而现在正好有这个钱,何必不划一点过去?"黄益平说.划钱给社保,原来放在美国国债的美元,划去后还是投入于在美国国债,不过从一个口袋转到另一个口袋.这么做可以维护国家外汇储备的稳定性,也不至于造成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最重要的是,此举有望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值得政策制定者权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