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央行再次重拳出击 这3类人千万要注意
2月17日晚上7点40分,央行公布了“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令人震撼的是:央行在这份大约3万字的报告里,70次提到了“风险”,16次提到了“泡沫”,向我们传递了重要信号!
一、防止“以钱炒钱”加杠杆行为
在去年的季报里,央行提到了“风险”的次数在不断增加,二季报提到了53次,三季报里63次,四季报里达到了空前的70次。
报告提到,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
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
报告给出了具体措施,包括:
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风险,完善应对预案。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等等。
高度重视“资产泡沫”,尤其是楼市泡沫
在四季报里,央行非常罕见地16次提到了“泡沫”(主要是资产泡沫)。
对于房地产,央行在四季报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显然是下一步央行在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上的基本策略。“宏观上管住货币”,意味着M2增速很难再超过12%,在2017年多数月份会在11%左右挣扎,甚至逼近10%;而m2和m1的剪刀差也会收窄,维持低位运行。这对于楼市、股市来说,是个偏空的消息。
虽然央行强调了“因城施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贷会比较宽松,但缺少了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带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会比较缓慢,市场将逐渐呈现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局面。
央行报告还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在过去一年里从21万亿增长到了26.7万亿,占全部贷款比例的25%。去年个人房贷余额增长了4.9万亿元,而商品房销售是11.76万亿。即便考虑到供楼结束的因素(比如1万亿),纯新增个人房贷占新增销售额的比重也只有50%左右。这说明个人购房者的杠杆率不算高。
此外,由于CPI出现显着反弹,物价上涨压力上升,央行报告对物价问题关注度提高。如果CPI继续走高,则央行将有全面加息的压力。这对于股市、楼市将构成利空。
银行全面收紧融资,地产告别“高杠杆”时代!
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融资全面趋紧,具体包括四项:
1、禁止“配资拿地”等地产夹层融资
2、新增开发贷趋紧
3、拒绝给“五证不全”开发商提供贷款
4、暂缓存量信贷置换房贷等交叉融资手段
一些股份制银行如招商、兴业、交行相关人士也称,开始收紧房地产类贷款,包括个贷和开发贷规模都受到严格控制。
2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文件(以下简称“4号文”),强调对北上广深等16个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住宅项目的私募产品不予备案。
种种迹象给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2017年金融机构给到房地产的企业和购房者的支持相比去年将大打折扣,房企正在告别“高杠杆”时代。
一位交通总行信贷人士预计:“今年开发商的资金成本至少增加0.5个百分点。”
房贷紧缩,楼市进入寒冬,这几类人最惨!
最近,北京、天津、广州、青岛等一大批城市都有收紧房贷的举动,普遍把首套房按揭利率的85折变成了90折。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深圳等一大批热点城市的楼市正在入冬。
一些投资客仍然没有看懂2017年楼市,抱有幻想。倘若房价大跌,这几类人要悲催了:
第一种人:去年8月份以后,高杠杆杀入热点城市楼市的投资客。
这批人比较悲催,他们几乎在最高点杀入了楼市,而且使用了高杠杆。其中有些人连首付都是通过高利贷获得的资金,或者P2P的配资。如果买的是新盘,目前尚无法交易,只能死扛。如果是二手房,或许还可以斩仓出局。但如果是大房型,又是在一线城市,估计出手将非常困难。
第二种人:热点城市调控之后,高杠杆杀入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客。
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都是一个大坑。如果有人口增量,投资的物业比较优质,长线或许能保值。但如果是短炒,绝对会非常麻烦。最大的可能是,不仅现在找不到人接盘,未来也很难。最终,只能斩仓出局。
第三种人:热点城市调控之后,购买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的投资客。
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一般来说都在风景区旁边,远离中心城市。这类房子多是“美丽的陷阱”,环境非常诱人,但利用率非常低,无法转嫁房地产税。被运营商托管之后,回报率很低,也很难监管其真实收益。如果没有过度加杠杆还好,过度加杠杆的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商业地产也大多过剩,虽然租售比高于住宅,但上涨的动能比住宅差很多。
从去年开始楼市进入了明显的博傻阶段,很显然后面的傻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㈡ 币圈炒合约,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的辛酸往事
辜负了十几岁的日子,就别再糟蹋二十岁的人生了,给三十岁的自己一条活路吧。
大家好,我是小胖尺,咫尺天涯,相思你好,天涯明月,相思到老。
我们都曾经历经无知的年代,那时我们频繁的止损、勤劳的亏损、义无反顾的爆仓。我们被贪婪所主宰,狂热驱使着我们、幻想鼓足了我们的勇气,我们挥舞着杠杆讨伐四方,在币圈合约交易疆场上开疆扩土……然后就是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抱头鼠窜的败下阵来。
合约的魅力在哪里?凡是接触他的人都像着了魔一样,为做合约他们抛家舍业、债台高筑、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最终闹得众叛亲离、妻离子散,成了孤家寡人。就这样合约交易使所有人都抛弃了他,而他却痴心不悔、一往情深的为之颠三倒四、沉溺其中。
合约何以惑众?有些人笃信因果、懂点逻辑,也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有不少口吐莲花、命理痴迷……遇到这个问题都会三缄其口选择躲闪和回避。
合约的魅力所在乃打破了人生的局限、格局、窘境。一倍杆杠就是一重天,十倍杠杆构筑了平行空间。合约对我们平凡的生命而言是一次超越。合约亦真亦幻、似梦似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在真实与梦幻之间,在苟且与憧憬之间……合约,不仅仅是一块儿现实的补丁,更是一个不断超越、冲击现实的梦境。
开始是勤奋的止损,频繁的止损是交易的一大陋习。很少有人因为自己在交易中频繁止损而去反省、自责,他们以为交易而频繁止损是天经地义的。真正的交易者想成为赢家,首当其冲的必须纠正、克服、杜绝频繁止损。我们应该怎么去止损呢?你想合约交易中有所成就、出人头地,你就应该这样的对待止损:就是在每一次止损之后,他都应该静静的坐下来,均匀的呼吸,目视着盘面行情的月图、年线,任时光流逝,一天、两天……在一个星期之内,不允许再去操作账户进行交易。
这不是一种惩罚,这是一种训练。如果你能够这样做并坚持下来,你交易的收获、进步,内心带来的深刻感悟会远远超过无数次频繁的止损。你会在观察行情、币种的月图、年线中深深地震撼,心灵、观念被无情的冲击、涌撞。交易把你囚禁在昏暗、闷热、烦躁的交易室里,在孕育良久之后,交易的场景会真实的再现于眼前,刹那之间你感到门窗开启,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你会在交易上突破了一大截。
做合约要懂得认输,认输是交易层次的提升和境界的升华。你频繁止损无法掩盖你的失败、亏损、错误,你只有停止交易去反思、心悦诚服、冥思苦想、不断反省才会痛定思痛、大彻大悟。
交易的经历就如人生成长的过程。频繁止损说明什么?说明技术分析靠不住,至少是你的技术分析不过关、靠不住。止损是技术分析核心的内容,为什么?因为技术分析本身就是靠不住的,靠得住还会有人在技术分析书籍中大谈特谈止损吗?我们都知道乘坐民航航班的乘客和乘务员是不配备降落伞的,因为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很高,出现失误的概率极小。如果航运如同技术分析,空姐们的身体浑身上下都应该是降落伞包裹着,乘客也会寥若晨星。
谁能够知道十年之后自己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行情,你能知道半年之后行情的大体位置吗?不可能,那么你不是白活了,技术分析你不是白学了。是的,这些我们无能为力,我们都是无法预测获知的,包括什么稀缺资源在未来会涨到20倍,什么收藏会大幅贬值。不要说这些了,就是与我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房价我们也无法预测,北京的房价肆无忌惮的涨了十倍,十年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因为技术分析靠不住,你重仓或从事短线交易,你不频繁、勤奋的止损都不行。频繁止损和亏钱、爆仓一样,对账户而言都是一场浩劫,无非是许多人能够接受的止损,构成了无法接受、触目惊心的亏损。大多数交易者的账户的损失、创伤都是频繁止损带来的。
学合约非得用钱吗?显然不是,与其用钱而笨手笨脚、担惊受怕的学习合约,不如踏踏实实的研究行情走势,币种的涨跌和未来的预期。中国人小时候都学过书法,与其在价格昂贵的宣纸上龙飞凤舞的胡划拉,不如在旧报纸、包装纸、废纸上大大方方的、一笔一划的练字,这样既省钱又保有好的心态。还有好的方法就是开一个模拟账户,做模拟交易。
很早以前有一个学习合约的朋友,我到现在也想不起我们是怎么认识的。那时我们都做着实盘账户,他很少操作,也很少发言,谁谈论行情他都静静地聆听,做合约的人都有一个感觉日子过得太快,这样一年多过去了,频繁止损的不再止损了,努力亏损的也疲惫下来,任性爆仓的都离家出走了。
散伙的当晚,他在饭后和我讲:这一年多来我的感受比你们谁都深刻、丰富。每个人痛不欲生的谈论亏损的时候,我都是感同身受的倾听,而你们则不然,因为你们都沉浸在各自的不幸遭遇当中。每一次你们亏钱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仿佛都是自己的财富在增长,现在我这个当初最没钱的人,却成了咱们当中最有钱的了。我看做合约很简单就是拒绝、避免频繁交易、频繁止损,择机轻仓做一下趋势,然后赚了钱空仓等待更好的入场机会。做合约首当其冲的是避免亏损,要想避免亏损只有节制、谨慎交易。你们当中亏得最少的,也是交易次数最少的,而不是技术好的。
我还记得他一次发自内心的表达:做合约的人都是欠的,欠抽、欠揍,因为有了点小钱就手痒痒、浑身上下不自在、想入非非了。让杠杆一顿七上八下的臭揍、修理就都踏实了。以后,他通过我的账户进行交易,做得有模有样,相当不错。我不得不暗自哀叹:我们这些人等于管饭供着他学习合约,每人都成了他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自己做了反面教材却茫然不知,说起来无比的悲哀呀。
在合约交易中没有一个亏钱的人不是发奋努力、格外投入、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的。见不到一个散散漫漫、漫不经心、有一搭无一搭亏钱的。所以我们经常对亏钱的交易者说,不要太努力了,悠着点。
是的,满足于贪婪的才是最有市场的。大家都是为了追逐贪婪而努力,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每一个初学者成长为习以为常、家常便饭的输家之过程都是如此的相似、如出一辙。我们都曾经为了亏损不懈的努力,我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因为每一位输家的痛不欲生的经历都是我的铭心刻骨的过去。我们都是赔了大钱好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人家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王国维的形象比喻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艺术创造的艰辛苦旅,实际上也是对人生进击的综述总括。做合约也大致如此,主宰输赢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的理念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如影随形、灯火阑珊,只是我们那天才能抓住他而已。
最后还会任性的爆仓,爆仓都是杠杆惹的祸,可是这个叫人魂牵梦萦、心荡神驰、魂不守舍的杠杆有几人愿意去掉能。
爆仓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主观上一意孤行、孤注一掷,不听忠告、不留退路。其次客观上是逆势操作,重仓交易。没有一个爆仓的交易者不是逆势和重仓的,如果逆势轻仓交易暂时不会有爆仓之虞,如果是顺势重仓更是可贺可喜的事情。这里面要谈的一个话题就是前面讲过的认输,合约交易与我们相生相伴的就是认输。
认输是赢家交易的核心内容,认输是一种乐观、从容的交易态度。交易者只有第一步做到认输,才可能在下一步做到顺势而为,不认输就会逆势操作。逆势操作很好判断,就是和趋势相反的操作。比如我们见到过的许多大行情,即便你做进趋势并浮盈加码,遇到大级别的调整也很难承受,有些虽然顺了大趋势,但是也在调整势中阴沟翻了船。这也是趋势难做的一个方面,都是葬身于回调中。
在我们的交易过程中,遇到了亏损处理的方法最好是减仓,如果还亏损就要再次减仓,直至平掉整个仓位。而有许多人的操作恰恰相反,遇到亏损反而会加仓,这就是不认输,想快速回本的错误观念在作怪,从而忽视了风险。亏损后加仓操作,最坏的结局就是爆仓。
亏损减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做合约的人,他可以亏钱,但是他有着与十倍杠杠不相上下的强大的自尊,认输对于他们是难于上青天的。许多交易者遇亏损不认输,不断加码,然后就是死扛,最终就是爆仓出局。每一个爆仓的背后都有一个一意孤行、自以为是、死不认输的病态的贪婪灵魂在作怪。
十倍的杠杆如梦如幻难于取舍,杠杆对合约交易而言名副其实是把双刃剑,很类似聊斋志异里的画皮,一面是天使般的妖冶、娇艳,一面是魔鬼般的狰狞、残忍。频繁的止损就是被杆杠频繁的抽打,努力的亏钱更是被杠杆一顿一顿的、不间断的臀杖刑罚,任性的爆仓就是被十倍的杠杆一顿无休止的、雨点般的杖择而一命呜呼。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我是被币乎选中的女人--小胖尺,币乎第一打油诗作者。望各位多多支持,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山与山难相遇,人与人会相逢,今天的你我,因文结缘,明天的你我,都是朋友,自从看了我的豪爽,我这个朋友你交定了。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打油诗。
不服不行
年纪已经不少,就是不肯服老。
每天找点快乐,哪有什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