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的民族是怎么划分的
一、中国的民族划分
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初至1979年告一段落。民族识别的理论基础是,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遗产,以及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三次民族工作高潮,其中首要任务便是完成民族识别。截至1979年,国家正式确定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并决定不再新增。
社会上有关中国存在55个民族之外的民族的说法较多。这些说法的来源包括:
1. 民族观念和知识的淡薄。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由于居住地域不同,同民族的不同支系可能被误认为是不同的民族。例如,阿诗马是撒尼人的一个支系,但很多人不知道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
2. 国家为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导致一些人声称自己历史上属于某个民族。然而,根据国家规定,中国不再增加少数民族。从理论上讲,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与汉族非常相似,因此不符合新增少数民族的标准。
3. 同一民族因地域或历史原因长期在不同地区生活,可能导致他们认为不同地域的应该是不同的民族。但从科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4.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还有约70多万人未被识别民族,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属于现有任何一个民族,但又不满足民族独立划分的四个标准,因此被归类为未识别民族。
民族识别工作至1979年,基诺族的认定才最终完成。民族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有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但这种情况极少,且民族的划分通常指的是“世居民族”,而非加入国籍即成为的问题。
二、汉族的来历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逐步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在陕西中部地区的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发生冲突,最终黄帝战胜炎帝,两部落结成联盟,华夏族的前身随之产生。
约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前1766年商朝建立,前1122年周朝建立。从周朝开始,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到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华夏族逐步形成,并区别于其他诸多民族,如夷、蛮、戎、狄等,但此时华夷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
春秋时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进一步融合,原本被排斥于华夏族之外的秦、楚等国家也被逐渐接纳。到了战国时期,华夏诸侯国间的征战导致夷、蛮、戎、狄等民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族体。此时,华夏族的活动地域也扩展到了辽河中下游、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地区等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随后汉朝取代秦朝,统治中国长达400余年。这一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和主体,加上汉朝疆域内被汉化的其他民族,形成了汉族。此时,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自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开始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移,到明、清时期,南方汉族人口已超过北方。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允许汉族进入东北地区。明朝起,汉族开始向东南亚移民,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B. 为什么中国有56个民族当初是谁分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传统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的划分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历史上的统治政府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存在并不认可,导致对于民族数量的统计并不准确。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的平等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开始提出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公开自己的民族成分。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项民族政策,新中国开始将民族识别工作提上日程。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群体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进行辨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民族的名称非常复杂,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报的民族有400多个。这些民族名称有的是自称,有的是他称,有的是一个族体不同的汉语音译,有的以居住区的地理名称得名,有的则以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命名。
从50年代初开始,党和国家组织了大批民族研究者和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对这些民族名称进行了科学的辨识。在充分尊重该族体人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至此,中国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加上汉族,共56个民族。
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族集团的意愿,在民族称谓上“名从主人”。如1963年4月将“佧佤族”改称为佤族,1965年10月将“癎亻童族”改称为壮族,1985年9月将“崩龙族”改称为德昂族,1986年6月将“毛难族”改称为毛南族。
C. 我国为什么要划分民族
划分民族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而定的,民族要素有四个:
1、民族共同语言;
2、民族共同地域;
3、民族共同经济生活;
4、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
新中国后,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民族的划分有利于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有利和谐中华的长远发展。
D. 为什么中国会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分呢
因为中国地大,人多历史悠久所以有这么多民族在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然后汉朝灭了秦国统一了中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概念产生了。也就是说汉民族本就是在民族对抗与融合中产生的。只是因为这种最大的民族对抗与民族融合是在汉朝时开始与形成。才以当时中原民族所建立的王朝"汉"为其代称,民族融合后,各民族人民都自称为"汉族"。
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