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评价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对中国建筑的看法
比中国最早的古都新郑还要早一千年的克里特岛迈诺斯王国的国都诺萨斯城,就比中国十九世纪时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壮观百倍。欧洲那种哥特式、希腊式、罗马式各型建筑,像雅典的万神殿、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古中国从没有产生过。
Ⅱ “对中国建筑的看法”论述形式的,谢谢大家了
中国建筑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与国内政治风云中夹缝求生步覆蹒跚。现代主义从来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建筑长期处于民族主义与折衷主义的两难境地而无所适从。梁思成先生的一生便是整个近代中国建筑发展史的缩影,有过停滞与迷惑,也有过进步与抗争。
在哲学方面,印度哲学中有一种苦苦修练自身以达到普济众生的救世主义,禁欲与苦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贫苦大众“脱离苦海”。佛教的创造人释迦牟尼和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圣雄甘地,这两个相距几千年的圣人,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那是一种甘愿“以身侍虎”的慈悲胸怀,是一种即使赴汤蹈火也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坚定信仰。只有在这样的国度,贝克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实现老百姓“梦想之屋”的“救世主”。
中国的哲学要么是入世的儒家,要么是出世的道家。墨家是代表穷苦大众的,但影响太小,而且本身有偏颇之处。出世的道家自不必说,入世的儒家关心的也只是建立起一个维护封建统治的道统,知识分子可以在其中修身治国平天下,这就使中国社会缺乏一种关心劳苦大众的胸怀,多的是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两面派思想。房屋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梁思成先生“住者有其房”的理想似乎已被遗忘。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奏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音。但是总的来说,理想多于实践,意识多于行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尽管大部分不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居住条件还十分恶劣,也鲜有人过问。这成了社会和建筑界的盲点。单从这一点来讲,现代主义建筑的课我们还需要补修。早在20世纪初,柯布西耶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纲领性文献《走向新建筑》的序言中就写道:“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体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陈志华先生对这句话的评价是:“整本书的精髓!就是它使这本书成了划时代的着作。”
与柯布西耶大声呼唤的时代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是一个追求“豪华壮丽”的时代。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二十多年,关闭了几十年的国门一下子打开,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东西扑面而来,人们变得有些无所适从。穷惯了,便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都追求豪华,表现“富有”,什么都要跟国际“接轨”,连原来中国建筑适应国情的建筑观也都丢弃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观是讲究逐步发展的,是一种有利于“生”的建筑观、环境观;是一种“适形则止”的规划观、设计观;是“卑宫”、“陋室”的经济观、道德观;是一种讲求“气韵”的艺术观、审美观。这些东西都不想要了,嫌太穷太小家子气。我们现在要的是堂皇、气派、标志性,要的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要的是高技派,“欧陆风”……不一而足。这是实践,那么理论呢?国门刚刚打开,现代主义还没学好,各种主义,什么后现代、解构、新理性主义……等等蜂涌而至,应接不暇。我们只用了二十年就把西方几百年的建筑流派都过了一遍,最后发现一切都很茫然,有点消化不良的样子。建筑哲学的贫乏导致了建筑实践的迷茫。世纪末的最后一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于是我们把文章越写越大。但是,老百姓的房子呢?穷人的房子呢?老少边穷地区的房子呢?谁在关心?即使有一些探索,也局限于一批从事传统建筑研究的建筑师。他们专注于官式传统,缺乏对下层老百姓的关心。
我们的社会现实纷繁复杂,不尽人意;我们缺少现代主义的洗礼,缺少基本的理论框架;我们的创作思想很不严肃,很混乱……这都有其历史原因,因为我们被封闭了很久,因为我们处在转型期。但我们是否应该从最基本的房屋,老百姓的房屋,而不是从宫殿庙宇开始做起呢?最关键的是广大的居住建筑,而建筑师顾不上或是不愿管。
也少有人去研究地区建筑应有的气质,少有人去研究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广州的一批研究亚热带建筑问题的建筑师应该属于少数的例外了。大家都在大谈风水、折射、隐喻、可持续发展,还有谈得最多的文脉(Context)。殊不知Context的本义就是一个地区的前因后果、上下文,就是那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
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向贝克学习。
还有材料。中国人几十年来不重视材料(当然用木材的老祖宗除外),改革开放以后就更不得了啦,到处乱用材料,追求高级材料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在砖墙外面做粉刷,拉毛,贴瓷砖铝板花岗岩……,贴这个贴那个,明明是砖墙,偏要往高级材料上做,越做越假,如同抹上厚厚脂粉的女人。其实材料本身并无高低之分,昂贵的材料用得不好一样不行。很多人不知道砖墙之美,他们对国内为数不多的老式清水砖墙建筑视而不见,必欲拆之而后快;他们也没有机会去看看沙利文、赖特、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康所做的清水砖墙的效果,那种肌理和色彩;他们不知道砖墙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是可以透气的,是美的,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
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对构筑技术率直的表达,这应该是建筑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张永和说得好:“本来正是在建造里面有艺术,在使用里面有艺术,而不是另一堆叫艺术或者说根本叫美术的东西附加在建筑上。”这就是建筑美的实质。安藤忠雄式的清水混凝土大家开始接受了,但是太贵,我们做不起。但是柯里亚,贝克式的清水砖墙呢?我们做得起,但我们认为那不美,需要用别的“高级”材料贴起来!做假的劣根性也体现在建筑上了。
在中国,建筑师的自我感觉有时是不错的,很容易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是凌驾在一般人之上的某种“专家”。他们大笔一挥,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房屋的使用者,那些普通的住户(当然长官和老板的意愿是不敢违背的)。在这种心态下,要他们向老百姓的房子学习,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正是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向贝克学习!
我们从一个不是印度人的印度建筑师身上可以发现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点事情:
(1)真实地表达材料与建造;
(2)去农村(在云南这样的省份就应该去少数民族地区)向老百姓学习建筑,然后替他们做设计,帮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
(3)反对铺张浪费,做一点经济的建造,为你的客户节省一点钱;
(4)一方面向老乡学习,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起来。把建筑学植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植根于普通的住宅,这才是真正的本土建筑,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建筑。
参考文献:1“Baker of India”,Gerard Da cunha.
2“Enriching Identities-The Architecture of Laurie Baker”,Mohsen Mostafavi
3“Architecture and the people”,Laurie Baker
4“Cost-Rection Manual”,Laurie Baker
(以上见a+u,363,00:12,Feature:Laurie Baker)
5 《中东中亚新建筑》,林鹰,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6 《建筑是不适合幽默的-张永和VS栗宪庭》,《艺术世界》,2001年5月号。
7 《走向新建筑》译后记,陈志华,《新建筑》,1986年第3期。
Ⅲ 怎样看待中国建筑发展前景
道路是光明的,前途是曲折的。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绿色建筑产业化奠定基础。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 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
Ⅳ 中国传统建筑流派有哪些,如何区分它们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人的穴居、巢居至发展到今天,建筑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当时自然环境、社会科技、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庭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它的发展过程同样体现了文化诸要素的作用。门户在建筑学上是指正门、房屋的出入口。宋·刘攽 《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走进各处厅房内也许你会发现,虽然牟家曾经富甲一方,但房间里的布置和装饰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奢华,反倒处处充满浓郁的胶东民居风情。
Ⅳ 说说你对中国建筑行业的看法
分享一个我个人的经历吧
大三暑假去工地实习,结束之后完全接受不了漂泊不定的生活,遂放弃施工。
之后考虑本行业还要设计院,实习半年之后发现工作强度惊人,而且设计院的工资发放方式实在过于落后。对本行业心生退意,准备考公。
考公期间整理了好久好久资料,上午睡觉,下午起来学习到十点,这样复习半年,好在最后省考成功上岸吧。
Ⅵ 帮我写一份“谈谈对中国古建筑的看法和认识”800字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大体上是工匠之间口传身授,然而匠人社会地位 低下,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于文字,虽然多有经典作品,可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人微自然言轻,几千年来建筑学方面的专业着作屈指可数。现在我们对于中国古代那些辉煌一时的建筑,除了考古的证据,更多的是从文学作品中来玩味体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既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充满人性关怀的一个凄婉追求,也成为对于一代代建筑工官、工匠默默奉献的最嘹亮的赞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研究中国古建筑,并不能只看建筑,还要看城市。因为建筑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财产分配模式、宗教信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人口结构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要站在城市这样的宏观角度,才能够分析。我们古代的城市规划是非常发达的,城市 规划的基本思想历代都在探讨。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赵红军所提出的看法,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前现代城市的基本区别在于,中国的城市是消费性的城市(消费农村剩余产品,有去无回的进贡形式),欧洲的城市大多是生产性的城市(与农村进行产品互换,贸易为主);欧洲的城市大多起源于贸易,而中国的古代城市更多的起源于统治需要;中国的城市中心,被官府和衙门占据,而西方城市更多的是以宗教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中心。我们不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的话,中国古典的城市规划,确实为当时的人民提供了一种心灵上安宁,使用起来心安理得的城市空间。
Ⅶ 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建筑
我觉得很好,我们现在的建筑都挺好的,很符合我们的审美。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