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怎么中国扩大

怎么中国扩大

发布时间:2022-01-16 07:46:19

❶ 中国版图是如何一步步扩张的

我国如今拥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很多人都知道这么大的面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了,其中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才有了如今这么辽阔的土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对中国版图的扩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朝将东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东北虽说在历史上也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明朝时对东北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弱的。直到清朝统一了中国以后,才真正意义上的对东北进行了管理,朝廷当时定期的派送自己的官员去东北进行考察和管理,不少人都认为东北是满族人的嫁妆。

❷ 中国该怎样扩大内需

作者按:这是去年底,我为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在香山举行的扩大内需政策研讨会,提交的一篇书面发言稿。此文后来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评论版。今天看到,特发在此。 重读本文之后,我认为仅有以下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扩大内需放到促进民生的高度,并将民生促进目标放到经济增长目标之上,中国才有可能形成依靠居民消费拉动的经济健康发展。 (正文)扩大内需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热点,但是对于怎样扩大内需,则见仁见智,而目前政策多侧重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消费的政策除汽车、家电外,多数乏善可陈。在促进消费方面,现有政策侧重于刺激城乡居民扩大消费支出、减少储蓄比例,缺乏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消除过大收入差距、完善社保体系扩大居民消费的长远观点。这样的思路和政策,即使短期实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可能得不偿失,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恶化。 一、国内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一种理解投资也是国内需求,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可以迅速扩大内需。这是一种短期的观点。从短期GDP核算的观点看, GDP增长可以由于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开工而明显加快。但是这个项目对于长期的民生究竟有没有用?如果没有,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GDP增长,但一个必然结果是项目建设所需的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如果有,则要考虑现有的财力能不能支撑这个项目的投资。例如一些政府项目采取收费的方式,则应该从商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收,否则可能给银行带来严重的信贷风险,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严重隐患。 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看,一些直接服务于民生的投资项目,如安居工程、廉租房、社区医院等,本身应该属于“持久”消费的范畴,只是在施工期间被列入固定资产投资,在试用期间被看作固定资产;一些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投资,终极仍然是为消费服务的,投资需要获得消费的长期支撑。 在不考虑进出口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缺乏国内居民消费拉动的“扩大内需”,注定无法达到目的。而且,没有消费的支持,任何投资都将变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在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扩大出口虽然可以解决国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但外汇储备对于国内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外汇储备的利用是否合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水平的提高。 因此,必须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正确地、科学地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限制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否则,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破坏。 二、增加就业和收入水平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 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设法让老百姓扩大消费支出,较少考虑扩大政府转移支付和城乡居民的增收问题。这是一个严重的悖论。扩大内需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形成居民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而扩大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工资水平。反之,不能扩大就业的GDP增长,以及虽然能够增加就业,但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则不能起到扩大消费的目的。 由于货币投放过多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和证券价格上涨,可以拉动房地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以及由于居民金融资产升值而扩大消费支出(而在证券价格下跌时大幅度减少消费支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推动GDP的增长,但这个GDP增长过程并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如果在我们的GDP增长中,这些不能扩大就业的GDP所占份额过大,则这样的GDP增长将失去提高民生水平的应有之意。 即使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刺激,拉动了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但若就业局限于建筑施工等低工资水平的体力劳动范畴,而集合知识技术的创意型经济不能得到发展,则扩大就业很难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 因此,应把扩大就业特别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成扩大内需的关键因素,舍此没有别的出路。 三、把消除贫富差距做为扩大内需的战略手段 一些人把中国当前需求不足的原因归到美国金融危机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中国依靠房地产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终将自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经济矛盾的显现,但此后中国“保增长”的一些列举措,恶化了已经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工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和高房价的走向,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解决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问题,根本上需要依靠消除贫富差距,使广大的城乡居民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❸ 为什么中国要扩大开放

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扩大自身经济规模,同时有利于带动其他国家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

中国如何扩大内需

1、朝老百姓口袋里塞钱是治本,只有人们的口袋鼓了,才有内需的提升;尤其是低薪一族和农民,他们需要购置的东西很多,手里没钱就买不了。一旦他们的口袋鼓了,内需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2、加大社会保证力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有些人手里有钱也不敢乱花,生灾害病啦,儿女读书啦,安享晚年啦,飞来之灾啦,碰上哪一个灾难,都需要用钱。如果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谁挣钱还不知道花呀。
3、家电下乡是治标。方便群众消费,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对部分群体实行补贴政策,客观上也对刺激消费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❺ 中国国土面积怎样才能扩大

大多数是填人工岛,还有一些是极个别火山形成,还有的就是其他国家归还的。

❻ 现在还有没有办法增大中国领土

明着办不到,但是可以暗着办到
新变异殖民主义可以办到!利用撒钱,技术彻底让一个落后穷国家中国化(说白了就是成为穷国的衣食父母,没有中国它们都活不下去)!表面看上去不是中国的,实际完全被控制,领土自然可以随意用 只能针对弱国,例如非洲,但是风险很大,而且对人民毫无好处可言,重要的是某人也很想这么干!这样还可以对抗美国

❼ 中国下一步将如何扩大对外开放

11月2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进展情况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下一步商务部扩大进口方面集中在三方面:完善扩大进口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改善供求关系和贸易便利化条件,加快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完善进口管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王炳南指出,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在精心组织筹备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同时,要继续狠抓国务院已经出台的上述文件和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政策举措,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和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❽ 中国的版图是如何扩展的

中国历史由华夏族-汉族经历变迁,中国的版图随之扩大。
中国的版图由最早的两核心:1、西部核心:关中地区;2、东部核心:河洛地区,逐渐扩展到东中原地区和西中原地区,进而扩展到南方地区、东北地区、新疆、青藏、外长城等地区,
一、西中原地区和东中原地区 西中原地区和东中原地区是中国的核心地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二者以黄河山西段为分界线。
1、西中原地区
包括关中、陕北、河南(内蒙古段)、秦陇、河西走廊等地区。其中关中是这一地区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核心地区。长安,常常作为这一地区中心。 历史上,秦(战国)、前秦(中期)、北周(前期)等王朝以西中原地区为领土。 河西走廊是西中原地区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位于乌峭岭以西的地区,是联系中原和西域的通道。河西地区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区域,常常“游离”中原地区之外,被割据势力盘踞,例如:三国时期的西凉兵团、十六国的前后凉。
2、东中原地区
黄河以东、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部分。 这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最初核心地区是河洛地区,河洛地区又以洛阳为中心,近1000年中,以北京为核心的幽燕地区得到发展,成为东中原地区的又一个中心。 历史上,山东五国、前燕、东魏、北齐等以东中原地区为领土。
西、东中原地区统称中原地区,是南北对峙时期北方政权的土地,例如:前秦(后期)、北魏、五代、金等。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关中地区与河洛地区长时间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但其余地区发生了变化。东中原的发展状况明显后于西中原地区,东中原的山东、河北进而发展成为中心地区,而西中原除关中以外的地区(陇西、河西、陕北)开始没落。

❾ 在中国如何扩大内需

中国消费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就业市场的改善和工资的提升,后者主要受到供给能力释放过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然而,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条件下,由OECD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外部需求扰动也对中国企业利润状况和就业条件产生明显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OECD工业生产的反转无疑将减缓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减缓中国企业的利润下降速度,但这不大可能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的趋势。如果未来中长期内的经济调整过程不能通过及时降息等手段来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就业市场条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难以真正启动。
零售增长来源于供给能力释放
带来的就业扩大和工资上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零售增长率有3次显着的加速(图1),分别是1995-1996年、2000年和2005年以来三段历史时期,其中2000年的加速达到的高度略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从理论分析看,零售的增长应该来源于就业的扩大和工资的上升;在中国经济迄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剩劳动力的条件下,就业市场的改善当然依赖于经济的增长,但更重要的机制可能在于:固定资产投资急速扩张,经过一定时期的滞后形成了供给能力的释放,供给能力的释放需要扩大对劳动力的雇佣,从而形成了就业的扩大乃至工资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能力释放的后期,部分企业会由于竞争加剧和经营恶化而裁减员工和降低工资,这一过程最终会形成就业的恶化、消费的减少和投资的下降,并迫使经济进入衰退过程。
对比经验数据看,1995-1996年的零售加速过程,在1992-1994年期间确实存在明显的投资加速;供给能力释放的转折点开始于1995年(滞后于投资扩张大约3年左右);在供给能力开始释放的过程中,形成了顺差的扩大、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和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
需要注意的是,1997年企业盈利已经下降到很低的程度,而法定利率水平却居高不下,从而形成了就业恶化、零售下降、投资回落和顺差被迫大幅度增长的局面,并使得经济由此进入低迷阶段。
2004年底以来的零售加速,经济过程与1995-1996年前后具有惊人的一致性:2002年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投资加速;供给能力释放的转折点大约开始于2005年初。

新的消费热点和“扩大内需”并不能使零售加速
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还经历过短暂的零售加速,对于这次零售加速,曾经有分析认为,2000年的零售加速来源于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是手机。
手机销售在2000-2001年期间,确实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使得这样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这样的说法不可能是正确的。在2002-2003年期间,中国还经历了汽车销售的爆发式增长。我们知道手机和汽车的销售都被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中,并且汽车的单位价值比手机高出许多,汽车的年度销售额也远高于手机的年度销售额。然而检查2002-2003年的零售增长看,这两年的零售增长率非常低。如果“手机说”(或“消费热点说”)是正确的,那么逻辑的预测是2002-2003年的零售增长率应该很高,2003年的数据可能有SAS方面的原因,但2002年以及2003年下半年零售的低增长无疑揭示“手机说”存在重大纰漏。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新的消费热点出现的情况下(例如汽车或手机),如果消费者的就业状况没有改善,工资没有上升,获取贷款的能力没有增强,那么消费者在增加了对汽车购买的同时,必然被迫缩减其他类别的消费支出,从而形成汽车消费对其他消费的“挤出”。
同样的过程适用于“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知道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倡导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并部分通过给公务员连续加薪的政策来实现。然而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零售并没有被刺激起来,基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盈利恶化和裁减员工的过程没有停止,就业市场的改善没有发生。

OECD生产反转难以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下降趋势
2000年的零售加速,我们认为是一次由当年全球经济加速带来的扰动。1999年底开始,OECD的工业生产开始显着加速,并在2000年达到接近5%的高增长率;这次外部需求的加速带动了中国进出口的加速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扩大;还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和工业品价格的回暖;全球工业品价格的上升通过固定汇率制度带动了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出口扩张和工业品价格上升改善了中国企业的盈利,带动了产出的扩大和就业条件的改善,从而带来了零售的加速。2001年全球经济扩张过程停止,并转入衰退,因此中国的零售扩大过程也趋于结束。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工厂和跨国公司生产链条的装配环节;我们知道OECD经济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非贸易的服务部门,这暗示中国需求外部波动的解释因素应该是OECD的工业生产(而不是OECD的GDP)。
中国出口增长率与OECD的工业生产确实保持高度同步,在增长率的变化拐点和趋势方面,这一特征尤其明显(图2)。实际上,相对于OECD的工业增长率,中国出口增长率波动的中轴在这十几年中经历了一定变化,特别是2001年以来,出口增长率的中轴似乎明显抬高,可能的原因也许在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跟随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刺激。
经验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也保持高度同步,期间的差异显然形成了贸易顺差的波动,而我们知道贸易顺差的波动可以用国内经济的平衡状况来解释(见《新财富》2005年11月号前沿)。
从2000年零售波动的情况看,外部需求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值得认真关注,那么,未来外部需求波动的趋势和影响如何呢?
OECD组织发布的工业领先指数(领先半年左右)对OECD的工业生产波动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图3,从历史数据看,其预测方面的失败主要在1991年前后,其原因仍然不十分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OECD工业领先指数已经触底反弹。如果我们相信这一指数的预测能力,其含义在于:OECD的工业生产下降过程已经趋于结束,并将见底反转;这也意味着中国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会太严重,并可能逐步反转。
困难也许在于我们仍然不清楚OECD工业的反转会持续多长时间,会反弹到何种高度?从外部预测的情况看,主流的判断倾向于认为OECD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在2006年至少将维持相当于2005年的水平,甚至可能更高。然而,对于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来说,考虑到中国供给能力的释放和未来工业生产的减速,结合此前的估计看,OECD工业生产的反转无疑将减缓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减缓中国企业的利润下降速度,但这不大可能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的趋势。
中国消费波动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就业市场的改善和工资的提升,后者主要受到供给能力释放过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内生性;然而,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条件下,由OECD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外部需求扰动也对中国企业利润状况和就业条件产生明显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OECD工业生产的反转无疑将减缓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减缓中国企业的利润下降速度,但这不大可能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的趋势。如果未来中长期内的经济调整过程不能通过及时降息等手段来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就业市场条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难以真正启动。
零售增长来源于供给能力释放
带来的就业扩大和工资上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零售增长率有3次显着的加速(图1),分别是1995-1996年、2000年和2005年以来三段历史时期,其中2000年的加速达到的高度略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从理论分析看,零售的增长应该来源于就业的扩大和工资的上升;在中国经济迄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剩劳动力的条件下,就业市场的改善当然依赖于经济的增长,但更重要的机制可能在于:固定资产投资急速扩张,经过一定时期的滞后形成了供给能力的释放,供给能力的释放需要扩大对劳动力的雇佣,从而形成了就业的扩大乃至工资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能力释放的后期,部分企业会由于竞争加剧和经营恶化而裁减员工和降低工资,这一过程最终会形成就业的恶化、消费的减少和投资的下降,并迫使经济进入衰退过程。
对比经验数据看,1995-1996年的零售加速过程,在1992-1994年期间确实存在明显的投资加速;供给能力释放的转折点开始于1995年(滞后于投资扩张大约3年左右);在供给能力开始释放的过程中,形成了顺差的扩大、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和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
需要注意的是,1997年企业盈利已经下降到很低的程度,而法定利率水平却居高不下,从而形成了就业恶化、零售下降、投资回落和顺差被迫大幅度增长的局面,并使得经济由此进入低迷阶段。
2004年底以来的零售加速,经济过程与1995-1996年前后具有惊人的一致性:2002年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投资加速;供给能力释放的转折点大约开始于2005年初。

新的消费热点和“扩大内需”并不能使零售加速
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还经历过短暂的零售加速,对于这次零售加速,曾经有分析认为,2000年的零售加速来源于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是手机。
手机销售在2000-2001年期间,确实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使得这样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这样的说法不可能是正确的。在2002-2003年期间,中国还经历了汽车销售的爆发式增长。我们知道手机和汽车的销售都被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中,并且汽车的单位价值比手机高出许多,汽车的年度销售额也远高于手机的年度销售额。然而检查2002-2003年的零售增长看,这两年的零售增长率非常低。如果“手机说”(或“消费热点说”)是正确的,那么逻辑的预测是2002-2003年的零售增长率应该很高,2003年的数据可能有SAS方面的原因,但2002年以及2003年下半年零售的低增长无疑揭示“手机说”存在重大纰漏。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新的消费热点出现的情况下(例如汽车或手机),如果消费者的就业状况没有改善,工资没有上升,获取贷款的能力没有增强,那么消费者在增加了对汽车购买的同时,必然被迫缩减其他类别的消费支出,从而形成汽车消费对其他消费的“挤出”。
同样的过程适用于“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知道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倡导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并部分通过给公务员连续加薪的政策来实现。然而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零售并没有被刺激起来,基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盈利恶化和裁减员工的过程没有停止,就业市场的改善没有发生。

OECD生产反转难以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下降趋势
2000年的零售加速,我们认为是一次由当年全球经济加速带来的扰动。1999年底开始,OECD的工业生产开始显着加速,并在2000年达到接近5%的高增长率;这次外部需求的加速带动了中国进出口的加速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扩大;还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和工业品价格的回暖;全球工业品价格的上升通过固定汇率制度带动了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出口扩张和工业品价格上升改善了中国企业的盈利,带动了产出的扩大和就业条件的改善,从而带来了零售的加速。2001年全球经济扩张过程停止,并转入衰退,因此中国的零售扩大过程也趋于结束。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工厂和跨国公司生产链条的装配环节;我们知道OECD经济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非贸易的服务部门,这暗示中国需求外部波动的解释因素应该是OECD的工业生产(而不是OECD的GDP)。
中国出口增长率与OECD的工业生产确实保持高度同步,在增长率的变化拐点和趋势方面,这一特征尤其明显(图2)。实际上,相对于OECD的工业增长率,中国出口增长率波动的中轴在这十几年中经历了一定变化,特别是2001年以来,出口增长率的中轴似乎明显抬高,可能的原因也许在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跟随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刺激。
经验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也保持高度同步,期间的差异显然形成了贸易顺差的波动,而我们知道贸易顺差的波动可以用国内经济的平衡状况来解释(见《新财富》2005年11月号前沿)。
从2000年零售波动的情况看,外部需求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值得认真关注,那么,未来外部需求波动的趋势和影响如何呢?
OECD组织发布的工业领先指数(领先半年左右)对OECD的工业生产波动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图3,从历史数据看,其预测方面的失败主要在1991年前后,其原因仍然不十分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OECD工业领先指数已经触底反弹。如果我们相信这一指数的预测能力,其含义在于:OECD的工业生产下降过程已经趋于结束,并将见底反转;这也意味着中国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会太严重,并可能逐步反转。
困难也许在于我们仍然不清楚OECD工业的反转会持续多长时间,会反弹到何种高度?从外部预测的情况看,主流的判断倾向于认为OECD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在2006年至少将维持相当于2005年的水平,甚至可能更高。然而,对于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来说,考虑到中国供给能力的释放和未来工业生产的减速,结合此前的估计看,OECD工业生产的反转无疑将减缓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减缓中国企业的利润下降速度,但这不大可能改变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的趋势。

❿ 中国是怎么扩大资本主义

那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阅读全文

与怎么中国扩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btc是什么 浏览:370
到31日英国疫苗已打了多少人 浏览:512
印度尼西亚depok在哪里 浏览:620
中国森林有哪些鹿 浏览:365
中国人事考试网个人档案留多久 浏览:98
印度维加斯健身怎么了 浏览:319
中国银行外币怎么汇入账户 浏览:36
意大利工匠有哪些 浏览:363
中国现在哪里最穷研学 浏览:902
伊朗地毯什么价 浏览:142
印度椰蓉面怎么做 浏览:967
意大利为什么用italian 浏览:938
中国医生在哪个网能看 浏览:68
伊朗现在是什么军舰 浏览:818
伊朗钱币一元多少人民币 浏览:587
意大利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浏览:946
印度哪个领土有争端 浏览:159
美国打伊朗会怎么打 浏览:530
印尼三角盏多少钱一盒 浏览:772
中国民航各航空公司有哪些机型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