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国的军事战略是什么
我国目前已经从过去的近海防御转化为积极防御。主要表现为:1、由于我国经济改革以来,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过去提供的安全能力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安全要求。2、台海问题已使我国失去对遍遍的信任。无法相信没有擦枪走火的可能。3、我国军事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改革的成效使我们有能力改善战略备战和部署。 现在的形势是,台湾的毒派仍然掌控着台湾政局,并积极向独立靠拢,战与不战尚属未知。日本靠着美国的支持,不断向其周遍地区行不义之事,中国也为此蒙受不快。美国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东亚,目的十分明显是朝中国来的。朝鲜虽然对六方会谈流露出善意,但美国却不领情,体现出朝韩核危机难以善了。总之在中国周围事事多是那么混乱和多事。 我国的综合国力由于经济的提高而壮大,军事技术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因该看到,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时间和自身努力加以缩短。因此,虽然提高了,但还难以由防御战略转为进攻战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美国的挑唆,以及自身安全的忧虑,东南亚国家也对我国的战略目的十分关心,使得我国为了保证经济大环境的要求,即使有能力也不能行使防御以外的策略。 总结,由于地区形势的混乱和多变,以及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有能力也必须提高自己的战略要求,然而周遍小国对我国的犹豫,以及我国的能力问题决定了我国还不能由防御战略转为进攻战略。 重点 是为经济建设护航。确保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
Ⅱ 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建设与运用军事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对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全面、全过程的运筹与指导。
Ⅲ 我国的军事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最终体现国家利益。国防战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国防建设的发展,乃至战争胜负、国家存亡、民族兴衰。50年来,新中国的国防战略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最高原则,坚持从国家大战略的高度来运筹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行动。因此,新中国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行动,始终立足于维护我国周边和平与世界和平,赢得和慑止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这一立足点出发,新中国的国防战略坚持了以下重要原则:(1)服务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对外基本政策。(2)着眼于创造相对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3)推动国际战略格局向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战略调整,是一种关乎全局的指导方针的调整。新中国国防战略50年走过的历程表明,适时地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调整,对于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根本的推动作用;而违背客观实际情况的战略调整,则会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问题,是对战争危险的判断问题。科学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恰当判断战争危险,是实施正确战略调整的必要前提条件。在未来的国防建设中,我们仍然应该把握这一关键,以赢得克敌制胜的战略制高点。
Ⅳ 中国国防实行的是( )的军事战略。
积极防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但在不同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有所不同,而且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发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军事战略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背景不同,内容不一样,对战略方针的表述不尽一致,但都没有离开积极防御这个总的大纲。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穿到中国各军、兵种的战略中。在继续重视陆军建设的同时,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为重点的作战力量建设,谋求作战力量结构协调发展,提高夺取制海权、制空权以及战略反击能力。推动火力、机动力和信息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Ⅳ 我国国防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我国新时期的战略(即军事战略)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建设与运用军事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对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全面、全过程的运筹与指导。
Ⅵ 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是什么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说,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
白皮书说,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确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并根据国家安全角势发展变化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1993年,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2004年,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白皮书说,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根本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决定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坚持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注重深远经略,塑造有利态势,综合管控危机,坚决遏制和打赢战争。
Ⅶ 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
我国的国防战略如下 :
1、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2、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4、确立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
6、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
7、依法从严治军。
8、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 。
9、确立科技强军战略,进一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
10、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最终体现国家利益。国防战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国防建设的发展,乃至战争胜负、国家存亡、民族兴衰。
(7)中国的军事战略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最终体现国家利益。国防战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国防建设的发展,乃至战争胜负、国家存亡、民族兴衰。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基本政策以及军事斗争的现实需要决定我们仍然坚持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根据和平时期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积极防御战略,实行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辩证统一,着重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军事战略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国防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