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规家训家风有哪些
家风、家规、家训
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
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
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1
、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
不可无故拖延。
2
、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3
、每天坚持看书
2
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
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4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
量)
,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5
、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
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
6
、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7
、
要孝顺父母,
懂得感恩,
珍惜幸福生活,
遵从父母教导,
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
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8
、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
帮助过的人,
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
憎恨虚伪、
丑恶的不良现
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9
、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0
、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
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1
、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
,
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12
、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
哗,不可嬉戏打闹。
13
、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
不可轻言放弃。
14
、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
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
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
、玩电脑。
本规范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
评、
警告、
面壁思过、
书面检讨、
抄课文、
做家务、
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权利、
适当体罚等。
三、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举止行为
一
.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
终身服膺。
二
.
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原网址http://wenku..com/view/cc2222b384868762caaed592.html?from=search
Ⅱ 如何进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敖育
这一般都是大的家族流传下来的,也盛行于大家族。对于一般家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就可以了!
Ⅲ 如何立家规正家风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如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家规家风,肯定是儿女不才,家庭不睦,道德滑坡,风气低俗。没有良好的“家规”的约束,甚至还会触犯“国法”。
中央电视台今年春节期间连续搞了关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家规、家风的地位作用很有意义。
家风通常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从某种程度上讲,家风是家规的外在表现,家规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等。传统家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终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主要包括: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勤劳谦敬、勿贪勿奢、励志勉学、习业农商、治生自立、崇尚科技、拒绝迷信、审择交游、近善远佞、宽厚谦恭、谨言慎行、和待乡邻、救难济贫、洁身自好、力戒恶习、养生健身、严禁乱砍乱伐等方面的训导。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传统家训家规的内容有些缺陷,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先人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认识上的偏差,过于放大家规家训中糟粕的内容,而对其合理的成分视而不见,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造成了“家无家规”的现象。由于缺少了家规的道德约束力,以致一些家庭出现了不赡养老人、赌博酗酒、好吃懒做、婚外别恋等等不良现象。
也有很多家庭平时也注重孩子的学习,望子成龙,但忽视了很重要的习惯养成、道德培养方面内容,“家规”内容不够全面。
还有一些家庭对于“家规”或多或少地有些感悟,有些只言片语,但总结提炼不够,不能形成系统全面的经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加之固化,因而随意性大,不能以一以贯之。
为此,在现阶段有必要重新认识“家规”的地位作用,在继承家规这一传统道德遗产时,赋予家规以新的、适合时代的要求内容,使之能够与时俱进。要鼓励每个家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结合家庭自身的情况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的 “家规”,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为本”、“止于至善”、“宽厚谦恭”、“克勤克俭”等成为每个家庭的闪亮名片。
“家规”既要精心制订,还要善于亮出,更要身体力行。提倡将“家规”悬挂在家庭的显着位置,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家庭的每个成员,遵德守礼,良言善行,从而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以良好的家规家风,形成全社会和谐良好的风气。(黄剑均)
来源:江苏文明网 编辑:邱雪莲
Ⅳ 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是什么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发扬传承。当然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文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个性等都应该有所体现。
着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息,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
一个温暖的家庭,亲人间的爱、奉献和包容会造就一个有温度的人。 温暖的家庭首先会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诚信友善等等。
温暖的人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因而要营造积极地情感氛围。自由地去表达爱吧,亲人间的爱,朋友间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山川河流之爱„„尽情释放生命的热情,把快乐与自信带给周围的人。靠近我,温暖你。
当然还要有认真的学习氛围。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尊重知识,热爱阅读,生活的乐趣将会成倍的增加并且充满希望。
节俭的生活氛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有温度的家庭会明白,懂节制方能持久。
其实,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
Ⅳ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作文(500)
一
Ⅵ 关于如何给孩子订立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