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面对疫情中国人做了哪些

面对疫情中国人做了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6 12:12:46

① 中国面对疫情的态度和理念有哪些

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同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展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风险时的全球治理视野,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有助于将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和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惠及世界,推进世界各行为主体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共建合作中探索自身的卫生健康构建模式并携手共渡难关,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助推世界发展、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等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事件中的实践价值。

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发展传递正能量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倡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际自由贸易规则和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等诸多事务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为协调和推进各项国际议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疫情在国内防控的迫切要求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级的发展趋势,全球治理实践中的全球性责任伦理问题凸显出来,即如何在全球疫情防控和建设卫生健康事业的差异视域中寻求伦理上的共识。世界各行为主体尤其是各国政府的行动取向表明了其应对全球性责任伦理问题的态度。中国政府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价值理念,在保证国内疫情防控顺利推进的同时高度关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与治理情况,为化解全球性疫情危机贡献中国的责任力量与经验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以保障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迅速作出周密部署,层层落实各项管控隔离措施,引导确立卫生教育等领域的立体化防控措施、主动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及时公布疫情进展,始终将命运与共的人类责任意识与全球性伦理理念结合起来,发挥中国疫情防控和全球安全治理的自觉性能动性,与世界各国并肩作战、共抗疫情。中国人民卓有成效的防疫斗争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防控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中国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面前采取前所未有的严格举措,以为本国及全球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于本国国民及国际社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家的高度评价。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疫情防控,充分统筹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在传递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履行责任发挥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人类共同利益和公共安全为责任意识来规范世界各国行为的伦理尺度,为维护全球正义,助推世界发展传递了正能量。

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风险时代的一个缩影。全球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密切联系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区域冲突、恐怖主义等现实难题,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基于密切联通、发展与共的世界市场,全球性风险的暴发概率、传播范围和破坏程度都在不断扩增,依靠少数强国主导的传统全球治理体系已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风险。

蕴含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等巨大理论能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智慧结晶,实现了全球治理从“抽象思维”向“实践思维”的价值转换,表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逐渐突破原有国际社会关系的壁垒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藩篱,开始从社会必然性、时代必然性和现实客观性的视野来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以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以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以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以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有力回应了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难题。

在治理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摒弃各主体国家在应对全球性危机时依托的传统“对立式”思维逻辑,用“类”意识反思、迎接和化解人类生存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风险与危机,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号召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全球性问题展开多边交流继而达成普遍共识并付诸一致行动。

中国政府在全球疫情防控和建设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的倡议中蕴含着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尊重,其强调风险化解与安全发展并重的治理观,将全球范围内疫情的普遍防控与持久安全的理念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了应对安全危机和规范社会风险治理的思维框架。这一系列主张打破了传统全球治理体系的窠臼,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塑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开辟了新的路径,彰显了中国智慧对构建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系的理论贡献。

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人类社会发展擘画新蓝图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会运行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人类思想认识的集体启迪和洗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防控和最终胜利或将成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人类向命运共同体大步迈进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人类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共同意识逐渐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同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倒逼了世界各国对人类基本生存和全球治理理论学说加以重视,这些理论学说构成了应对各国具体局部问题的必然要求,但疫情防控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安全和治理问题。

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下,我们除了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可贵,也更加服膺于人类共同命运之协同伟力,深刻感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逐渐认识到在世界各国疫情发展及其防控的差异性中寻求共性,树立整体长远的全球治理观和人类基本生命安全的底线伦理思维。

大厦巍峨,梁椽共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擘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绝非朝夕之功,也不能仅靠中国一己之力,它需要世界人民群策群力、勠力同心。唯有牢固树立“天下一家”的全局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旗帜下汇聚世界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战胜人类进步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谱写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政府和全体人民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的智慧力量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积极实践,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疫情防控态势向好、弥补发展中国家防控力度不足的同时,践行了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人文价值关怀,彰显了中国旨在构建多样文明、和而不同且共生共存的义利观和“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类胸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显露出全球治理中多元化的理论主张及各国所捍卫的社会利益立场与全人类共同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折射出人类共同面临危机、参与治理的现实境遇和内在要求。全球性的疫情蔓延及其防控工作为建立国际合作、保障现代人公共生活的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契机,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积极思考和有效方案。

由中国率先展开并推动的全球疫情防控以实现人类社会未来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明确把握全球疫情防控中必然牵涉到的人类文明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共同利益与各国核心利益、人与自然的伦理领域等矛盾关系,积极探索基于国际形势、防控全球疫情蔓延的现实路径,通过构建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要和价值共识的国际社会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基本生存的安全命运共同体与健康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密切关联起来,把全球疫情防控中的多元主体角色及其实践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在应对全球性安全威胁事件和国际卫生健康危机中践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19ZDA003)的研究成果)

② 疫情之下中国的具体做法

1、指挥体系集中统一

第一时间建立了权威高效、协同联动的战时指挥体系。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

各地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2、全国一盘棋

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由于当时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医疗卫生资源奇缺,在统一指挥下,统筹调度全国医疗资源支援湖北,各地数万名“白衣天使”紧急集结、驰援湖北;

建立了16个省份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对口支援模式,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

3、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果断应对,坚决施策

以雷霆万钧之势,多管齐下,共同发力阻断传播途径、控制和消灭传播源、隔离易感人群和感染者。各地春节期间取消各类大型活动;居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核查登记小区来往人员和车辆;

特别是湖北13地先后宣布“封城”,进入全面战时状态,这在世界防疫史上绝无仅有。同时,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眼实验室和十几座方舱医院神速建成,“基建狂魔”实力确保疑似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4、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协调能力。

战“疫”是一次人民战争,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配合。从国务院、省市各级新闻发布会,到村里的大喇叭、社区的明白纸,防疫要求迅速传播到家家户户;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共战疫情,戴口罩成为出门必备,一声令下全民减少外出活动,都宅在家,足以把病毒“闷”死;

基层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疑似,严防死守;防疫物资、应急物资企业加紧生产,蔬菜等食品供应保障超前谋划;“健康码”等信息平台适时启用,大数据、高科技为抗疫赋能。

5、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

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

③ 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举世瞩目的行动

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开始,一场疫情牵动了整个中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期间,中国创造了许多奇迹,而且,这些奇迹让世界惊叹。

下面列举几例:

1、创造了十几亿中国人总动员的奇迹

在抗疫期间,国家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希望所有中国人能待在家里的尽量不出门。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但十几亿中国人却很重视,大家都自觉的待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防护。在此期间,听到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虽然窝在家里难受,但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必须自觉待在家”,体现出了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感。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近14亿人能够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情,不敢说只有中国能够做到,但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国家不多。

当来中国考察的世卫组织成员看到空荡荡大姐头时,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世卫组织总干事表示:“中国的强大动员能力和行动能力,民众的大局观念、奉献精神和乐观态度尤为可贵”!这种强大的动员能力同样让其他国家的人觉得难以想象,认为是个奇迹。

2、创造了短时间内建起一座医院的奇迹

近些年,中国被认为是基建狂魔,疫情期间再次体现。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拥有1000长床位的火神山医院便建设完成。同样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拥有15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美国《时代》周刊、英国《每日邮报》等多家外国知名媒体都相继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且几乎都用了不可思议的语气惊叹两座医院的建成。也有外国网友评论称:“在美国可能要建10年吧”。

这两座医院的快速建成,让不少外国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认为简直就是个奇迹。

3、创造了大团结的奇迹

由于在此次疫情中,湖北、武汉属于重灾区,为了帮助湖北尽快摆脱疫情的折磨,全国各省都相继派出医疗队伍驰援湖北。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派出精锐的医护人员数量达到了4.2万人,分布于湖北各地予以支援。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湖北人民的医疗和生活,全国各地纷纷向湖北捐赠各类物资。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止到2月28日,全国累计向湖北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54.13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17.96万吨。

中国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同样让世人所惊叹。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表示:“中国展现出非凡的团结行动力”。英国智库创始人之一的马丁雅克表示:“中国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把团结刻在了骨子里”。

结束语: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过,这些只是在外国人眼里觉得是个奇迹,对于我们自己而言,都是需要做的事。况且,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创造奇迹,而是希望在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尽快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欢迎大家补充。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④ 中国走在全球抗议工作的前列,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哪些贡献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增加信心和全球抗击新冠肺炎,与各方共享知识和经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缓解在其他国家流行。中国是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受害者。通过探索、讨论、斗争和牺牲,中国已结转其制度优势,依靠集体努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科学和精确的方式,因此率先阻止流行病的扩张和购买其他国家准备防疫宝贵的时间。各国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借鉴中国的经验。

Rasdam Isa表示,中国抗疫医疗队访问马来西亚得到马来西亚人民欢迎。双方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对抗新冠肺炎。Rasdam Isa说,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世界经济要从危机中复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国内消费的复苏将为中国经济提供重要动力,也将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积极信号。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⑤ 疫情下,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

我国政府还采取了各种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计划,呼吁人们留在家中,减少疫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中国政府的这一政策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例如,韩国、日本和意大利现在都呼吁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呆在家里。疫情开始后,我们国家也通过不断的研究整理出了病毒株。我相信疫苗会在几个月内研制出来,而且随着我们医务人员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已经证实康复病人带有抗体的血液可以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康复病人的抗体在七天左右达到峰值,此时康复病人的血浆质量是最好的。

如果当时没有隐瞒和欺骗,现在中国的疫情很可能已经控制住了,而不是像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到4月底才控制住,而且因为确实发现得太晚了,而且又是在春运高峰。自2019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的到来,世界许多地区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和世界第一大国美国都受到了疫情的巨大影响。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但也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他连自己都管不好,更别说管世界,当世界的警察了。所以,这个时候,中国站了出来。中国为世界抗疫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的做法得到了世卫组织的极大肯定。

⑥ 中国为全球抗疫做了很多贡献,身为一个中国人你自豪吗

非常非常自豪。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热闹,全国人民夜不能寐、人心惶惶。去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疫情的突然来袭,党和政府迅速的做出反应,人民群众也积极支持。将伤害减到最低。

我始终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⑦ 中国为全球抗疫做了哪些贡献

中国为全球抗疫做的贡献有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中国用8天时间确定病原体,16天研发成功检测试剂盒;2020年,中国向世界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截至目前,中国正向80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

连日来,中国新冠疫苗运抵多个国家,受到热烈欢迎。中方积极兑现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正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外国政府和人民纷纷对中国表示感谢,认为中方提供的疫苗对其抗击疫情非常重要,中国为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7)面对疫情中国人做了哪些扩展阅读

蒙古国对中方助力抗疫和恢复经济表示感谢:

4月2日晚,蒙古国政府采购的首批中国新冠疫苗运抵蒙首都乌兰巴托。蒙古国外交部长巴特策策格在交接仪式上致辞说,在蒙古国抗疫严峻时期,中国先是无偿援助蒙方疫苗,为蒙古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中方又在短时间内提供蒙方所购的首批中国疫苗,助力蒙古国抗疫和恢复经济,蒙方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⑧ 在抗击疫情中,中国采取了什么主要措施

在抗击疫情中。中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上下一心,全民皆兵。统一指挥。及全国的力量。进行。疫情抗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实体现到了我党的优越性。

⑨ 世卫称中国抗疫有三件事很打动人,分别是哪三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 在当地时间7号的时候,表示跟专家组前往中国打动人的三件事分别是:
①中国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涵盖了所有的方面,并持续更新国家的指南;② 他在中国待的三周时间里,感受到的国人在外都是与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不会过于亲密,集体责任感很强!;③就算是一些风险已经降到很低的省市地区,当地的领导还在坚持采购呼吸机增设病床等为抗疫做准备。
以上便是中国抗疫很打动人的三件事。

⑩ 疫情时钟南山做了什么贡献

疫情的吹哨人,钟南山院士提醒中国人不要去武汉,并向公众说明了疫情的严重性。救治重症病人的专家,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救治了许多的病人。给民众踏实的感觉,民众在面对新冠就有了信心。

他是第一个肯定新冠病毒能传人的,帮助各地区实施出入管制,减少人们聚集。成功阻止了疫情的大蔓延。虽然武汉之外的地方疫情仍有爆发,但远没有武汉惨烈。

武汉封城引起的慌乱也因他的一句“只要全国人民联合起来,武汉是能渡过难关的”而平息,这一句话也令无数人动容。也是因为有了钟南山,全国人民像有了定海神针一样,信心满满地对抗疫情。中国有了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就更加有力量。


钟南山: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阅读全文

与面对疫情中国人做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秦始皇活了多少岁 浏览:92
伊朗人为什么会说英文 浏览:60
印尼额温枪执行什么标准 浏览:322
渔船撞越南之后怎么处理 浏览:42
英国怎么有核弹 浏览:39
去越南做奶茶怎么样 浏览:729
数字化怎么讲中国历史 浏览:698
中国疫情冠状肺炎多少例 浏览:394
为什么意大利是鼠疫传播途径有哪些 浏览:872
印尼首都到巴厘岛多少公里 浏览:685
委内瑞拉为什么要援助意大利 浏览:539
伊朗为什么向美国投导弹 浏览:384
印度小金刚菩提子如何盘玩 浏览:996
印尼紧急避孕药怎么吃 浏览:842
百度8月1日印尼新增多少例 浏览:187
中国电信20m宽带多少钱 浏览:549
中国部队有多少万军人 浏览:469
越南四驾马车权力分别是什么 浏览:401
南宁到越南怎么搜索火车票 浏览:189
与英国算账怎么算 浏览: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