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领土面积是多少
中国国土面积为959.6960万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陆地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
中国领土范围:
1、陆地领土: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附属各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包括钓鱼岛群岛、苏岩礁),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2、海洋国土: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领空为领土和领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长184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约为35989.76平方公里。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公里,陆地同14国接壤,与6国海上相邻。
3、国土面积: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 /
4、土地资源:山地320万平方公里,高原250万平方公里, 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平原115万平方公里,丘陵95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1)中国领土是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日前发布,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国土资源执法、科技与人才、测绘和地理信息8个方面,对2016年国土资源工作进行了全面扫描。
《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95.66万公顷,2015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3.65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9.30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4.35万公顷。
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906.82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51.97万公顷。2016年,全年开展并验收土地整治项目13406个,建设总规模为333.73万公顷,新增耕地17.58万公顷,总投资618.75亿元。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土面积准确统计数据已完成 将会择机公布-人民网
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发布-人民网
⑵ 中国领土怎么来的
地球诞生之日起,经过漫长的岁月,由炎帝之子孙繁衍生息,也是由于你祖先辛勤耕作,抵御外寇而得来的,所以你要懂得爱国,不要崇洋媚外,要抵制日货,打倒美帝!你懂吗
⑶ 中国古代领土是抢来的吗
中国古代的领土除了征服得来之外,其实大多数是挤占得来。通过战争直接去抢得的土地只是一小部分。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王朝是通过一系列战争抢得了四周民族的土地。但是,一国领土的扩大其实不止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搞种族灭绝这一条路。
中华疆域变迁史
中华疆域变迁史,泛指中华民族(包括汉族与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疆界的变迁历史,大致相当于现今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极其部分周边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尽管也出现过内乱、分裂、民族战争和改朝换代,但是以汉族(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实体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
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的华夏部落联盟。
⑷ 中国的领土是哪来的啊
我们的先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开拓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守住祖先留下的产业。
⑸ 中国领土的确定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⑹ 中国领土是怎么形成的 – 铁血网
祖宗打出来的。
⑺ 中国领土是怎样演变的
最开始由黄河流域开始,然后扩张,最后在元朝的时候达到最大。清朝领土也很大,但被侵略,然后演化成现在的领土样子。
⑻ 中国的疆域是怎样形成的
完成中原统一之后,统一边疆、开拓和安定边疆,进而实现中华大一统的任务至为艰巨。
中国广阔的疆域是通过历代王朝的开拓和巩固而实现的。历代王朝建立之初,都面临纷繁复杂的边疆形势,所以对中原王朝而言,首先是统一边疆和开拓边疆的任务十分艰巨。比如,西汉王朝前期在边疆经营上就遇到了全方位的挑战。早在秦朝时已纳入版图、设立郡县的东南、岭南、西南以及北方的河套、东北等地区,在秦汉更替之际,重新游离于中央政权控制之外。其中,东南和岭南的东瓯、闽越、南越三国,在汉朝前期虽接受汉朝的宗主地位,向汉称臣,但其内部事务独立,区别于内地的同姓王、异姓王这些“内诸侯”,故被汉朝称为“外诸侯”。而在秦朝时,这些地区已被纳入郡县制的行政管辖体系,分属会稽、南海、桂林、象郡等。汉初东南边疆的这种局面实际上是边疆经营上的倒退。在西南地区,秦朝时曾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拓展至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据有邛(今四川荥经县一带)、笮(今峨边县东部)、冉(今松藩县一带)等部族地区,向南又修了“五尺道”,从今天的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要地和据点,设置了行政机构。但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在云贵一带的行政机构退缩到四川盆地边缘,汉武帝之前也一直未能恢复对这些地区的行政管辖。在东北边疆,自战国后期,“七雄”之一的燕国就已将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真番纳入自己的疆域,设置过行政机构,但秦亡后,燕人卫满割据于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对西汉的东北边疆构成威胁。在北方和西北,秦朝统一后曾派蒙恬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重兵守边,在自己的发祥地陇右一带,更设立了陇西、北地两郡,并与西域保持着传统的交往关系。但秦末汉初中原动荡,匈奴趁机南下,不仅夺取了河南地,而且将势力伸人河西走廊,同时控制西域诸国,从北、西、西北三个方向形成对汉朝的战略包围。
⑼ 现在中国的版图在历史上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中国,是屹立在亚欧大陆的东方大国。自从秦朝以来,中国的国力就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其疆域面积也是世界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清朝鼎盛时期,中国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后来在近代不断丧失领土,到今天中国依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位居世界第三或者第四。那么,中国的疆域是如何形成的呢?小编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汉地的统一和巩固
汉地这个词,是清朝时期称呼汉族的聚居区,也就是当时的汉地十八省。今天我们将这一个地区称为“内地”、“华夏”,其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公里。汉地是中国的核心区域,是古代东亚大陆最集中的农业生产区,因而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口。不过在先前时期,汉地地区并没有得到统一。夏朝就活动在河南、山西一带;商朝的范围基本位于黄河中下游;而周朝的土地也基本位于黄河流域。
清朝鼎盛时期,中国拥有领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维持了100年,到了后期还剩下1100万平方公里。在清朝末期,清朝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阻碍,因此推翻清朝势在必行。然而日本等国却开始重新拿起“华夷之辨”来大肆宣传,试图瓦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人士初期也受到日本的影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来,孙中山也意识到这个口号的局限性,因此又提出了“五族共和”。从辛亥革命到北洋军阀建立,五族共和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1912年,清帝退位,宣布“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使得中华民国得以合法拥有清朝土地遗产,同时也粉碎了西方企图分解中国的阴谋。
⑽ 国家的领土是怎么来的
国家领土是领陆、领水、领空、底土。非沿岸国船舶能否通过多国河流的问题由有关沿岸国协议决定。国际河流通常由沿岸国组织委员会进行管理。通航水道由所属沿岸各国自行管理。
领土主权:国家在确定的领土范围内行使主权,包括对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事行使管辖权和对领土内的资源享有永久的所有权,这就是国家的领土主权。
领土的取得:
1、先占:国家占领了一块无主地,并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领”,就是在法律上取得的该地的主权;
有效占领:一是占领者以取得国的名义实行占有,对该地移民定居;二是在该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宣布主权,并行使管辖权力。
2、时效:指占有他国的靶场土地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受干扰的占有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3、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把部分领土主权转移给另一个国家
4、征服:是指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把战败国灭亡而兼并其领土的行为。
5、添附:是指领土因自然状态的变化或人工力量而增添的新部分
领土的变更
1、交换领土:为了便于边境管理和适应当地的历史条件,有关国家在自愿基础上交换其部分领土这是符合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原则的。
2、全民投票:在争议地区进行全民投票以决定该地主权的归属。
3、收复失地:国家为必得其对某些领土的历史性权利而收回被他国侵占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