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的文物类有哪些

中国的文物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9 01:55:24

① 我国的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中国国家博物馆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4、利簋 西周早期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临 中国国家博物馆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6、虢季子白盘 西周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司 中国国家博物馆7、凤冠 明代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中国国家博物馆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9、晋侯苏钟(一套14件) 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 上海博物馆10、大克鼎 西周晚期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村 上海博物馆11、太保鼎 西周初期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天津博物馆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4、水晶杯 战国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5、淅川出土铜禁 春秋中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河南博物院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 淄博市博物馆18、铸客大铜鼎 战国 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馆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 大同市博物馆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北齐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 山西省博物馆23、涅盘变相碑 唐代 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24、常阳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7、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9、彩漆木雕小座屏 战国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鸭形玻璃注 北燕 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辽宁省博物馆32、青铜神树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34、摇钱树 东汉 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 绵阳市博物馆35、铜奔马 东汉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 甘肃省博物馆36、铜车马 秦代 1980年陕西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7、墙盘 西周中期 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村 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38、淳化大鼎 西周 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塬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39、何尊 西周 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村 陕西宝鸡市博物馆40、茂陵石雕 西汉 陕西西安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刻刻 陕西茂陵博物馆

② 文物类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③ 中国一般文物有哪些

马王堆素纱样衣;
越王勾践剑;
吴王夫差矛;
三星堆铜人像、青铜立人像、青铜太阳轮、青铜神树;
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
雅典娜胜利女神庙;
......

④ 中国古代文物有哪些

西安的兵马俑、西安的大雁塔、西安的秦始皇陵、西安的乾陵、洛阳的白马寺、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南京的明孝陵、南京的明故宫。

⑤ 中国着名的文物有哪些

中国着名的文物太多了。
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仅在不可移动文物中,最着名的无疑是长城和故宫,另外所有的皇家园林、帝陵、古代建筑、构筑物有很多都非常着名。在可移动文物中青铜器中的司母戊鼎、玉器中的金缕玉衣、书画中历代书画大师作品、瓷器中的斗彩鸡缸杯等等。
如果把中国着名文物一一列举,仅仅是列举最着名的,也肯定超过大四位数。

⑥ 中国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1、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2、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3、北朝红地云珠日天锦,古代经锦有一个显着的特点,花色和地色的织物组织完全相同,都是双层结构的复式平纹或复式斜纹,称为平纹经锦或斜纹经锦,依靠织物纵向彩条经线的颜色来显现花纹,是一种典型的“彩条经锦”。

平纹经锦是我国传统的织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纹经锦,隋或初唐时期的斜纹经锦,盛唐时期的斜纹纬锦、织金锦等。平纹经锦到了唐代数量已明显下降,大量出现的是隋代前后兴起的斜纹经锦。

4、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于南山。

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5、竹林七贤砖印模画,南朝。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

荣启期是早于“七贤”许多年的春秋时期人物,由于荣启期的性格和“七贤”极为相似,又被时人誉为“高士”,所以,砖画中安排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⑦ 中国有那些着名文物

1、青铜第一宝: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2、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高:6.7公分 深:3.5公分 宽:16.4公分 长:23公分。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着称于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于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3、书法第一宝: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不但对内容精心制作,而且外观设计也力求庄重考究。《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囊括了经、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二百余万页,一百五十三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等。

5、出土文物第一宝:秦皇铜马车

秦陵彩绘铜马车一组两乘,1980年出土于秦陵封土西侧20米处车马坑中,现陈列于秦俑博物馆文物陈列厅内。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是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

铜马车整体用青铜铸造,大量使用的金银饰件重量超过14千克,零部件达3000余个,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我国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铜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夔龙纹等图案,红、绿、紫、蓝等色彩艳丽丰富,生动描绘了秦代皇家属车的华贵富丽。秦陵彩绘铜车马是秦代宫廷舆服制度的真实写照,对研究古代车制更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⑧ 中国文化遗产有哪些

1、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由此成为全球首个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⑨ 中国文物有那些

: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
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
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还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金翼善冠。中国现存最为精致的帝王皇冠,其细金工艺登峰造极。该冠由前屋、后山、角(俗称纱帽翅)三个部分组成。此冠以极细的金丝编织得天衣无缝,空眼均匀。精美绝伦,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严肃穆气氛,堪称中国明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杰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该玺上有满文“天子之宝”阳文篆书,附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天子之宝匮”。原紫禁城交泰殿在干隆初年收藏39方宝玺,干隆十一年(1746年)将御宝总数定为25方。从剩下的14方中又选出10方,这10方宝文有的与25宝文重复,或者是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作用,所以干隆帝非常重视,将“十宝”存于盛京(今沈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出兵东北,盛京告急。“十宝”同其他国宝被送往承德避暑山庄,民国时送回北京。这方宝玺就是“十宝”之一。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鬲为古代炊具,此为燕国贵族伯矩所属。有盖,口沿外折,方唇,束颈,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状。此鬲造型别致,工艺复杂,以高浮雕修饰,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见,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干隆年间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用于宫廷陈设。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该器寓意太平吉祥。

现代作品白玉东方巨龙花薰。花薰共分为两个部分,盖钮为一条昂首盘龙;花薰盖部镂雕百花纹样,四个开光内分别雕有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之像。用料讲究大气、富丽典雅,为现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该器物由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特级艺术大师夏长馨雕刻完成,曾长期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后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这座高65厘米的观音像,是现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艺术品。此尊塑像头戴宝冠,广额丰颐,神态庄肃,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态自然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圆口、长颈、圆腹、平底,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一道,瓶腹饰满青花海水纹,在汹涌起伏的波涛之间,两侧各有一条白龙。此器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花绘大面积海水纹,以暗刻工艺留白做龙纹,制作复杂,工艺繁缛。

西汉虎牛铜案。西汉时期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此件虎牛铜案造型别具一格。牛头巨大而前伸,双角向前,项颈肥壮;设计者为处理由于沉重的牛头给整个铜案带来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连铸了一只紧紧咬住牛尾的猛虎。它是云南青铜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古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制造技术和艺术成就。

⑩ 中国的历史遗产文物都有些什么

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

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4、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5、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文物类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哪个城市被列车拉来了 浏览:548
我想去伊朗旅游怎么样 浏览:797
中国人寿财险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672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浏览:976
蝗虫是怎么被印度人消灭的 浏览:922
枪火意大利2手机版在哪里下 浏览:704
中国四个选择是指什么 浏览:777
中国国产动画有多少 浏览:215
中国和新加坡时差是多少 浏览:960
不会越南语英文怎么自由行 浏览:190
欧若为印度多少 浏览:791
意大利的润滑油在哪里 浏览:610
英国如何买国内药 浏览:667
印度联邦实力如何 浏览:131
英国王室延续多久 浏览:270
越南为什么人口增长过快 浏览:47
印尼什么插座标 浏览:967
百香果们为什么要去意大利 浏览:528
中国有多少对列车 浏览:209
中国最漂亮山是什么山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