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为时代新人 你如何理解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
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中国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015年1月19日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了解到,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把中国精神教育纳入其中。要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
(1)怎么看待中国人精神扩展阅读:
把握时代新人的精神内涵,首先要把握这个时代究竟对年轻人有什么要求,需要担负怎样的使命。青年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当代年轻人要把握当今局势,提升自我,才能顺应时代,行稳致远,健康发展。作为一个时代新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志气,立大志。理想信念非常重要。
第二,要有正气,明大德。就是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第三,要有才气,做大事。要有过硬的本领,去实现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能实现的。
第四,要有勇气,担大任。要具备奋斗精神,勇于担当。
第五,要有朝气,创大业。年轻人永远是一个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应该承担起创新、创业、创造的生力军,成为先锋,这也是今天赋予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责任。
第六,要有静气,成大才。学生要在面临各种各样诱惑和挑战的同时,静下心来读书,在校园里面,在知识海洋里面去涉猎所需的营养,唯有如此才能成大才。
Ⅱ 对于中国精神的感想!
写作思路及要点:结合实际的例子写出感想,最后做出一定的总结。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10月26日刘智远博士行”弘扬爱国主义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讲座,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爱祖国是一种自豪而神圣的感觉,每当我们星期一的早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内心热血沸腾,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唱着铿锵有力的国歌,歌声传遍整个校园。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名族的灵魂,我们用诗句来表达爱国,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爱国,是做人的基本品质,爱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警校生的我们,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具有爱国情怀,尊师重教,爱自己的家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
(2)怎么看待中国人精神扩展阅读:
让我们肩并肩,用我们的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我们要团结一心,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心变为爱国之志。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明天创造祖国辉煌,在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之心有小爱,也有大爱,小爱则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长辈;大爱则是:爱人民、爱党、爱国。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少年强则国强”
只有我们强大了,祖国才能强大,爱国的先辈为我们做出榜样,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爱国先辈们为自己的祖国而奉了己一生的传奇事迹;而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Ⅲ 你如何看待中国人的“工匠精神”
中国人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大国精神,引领着中国人工人的辛勤劳动,我要学习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学生来学习,对我们的学业和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成长中,要以这种精神来贯穿我们的思想和人生中。
Ⅳ 中国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精神的意义: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
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做法
弘扬“中国精神”极端重要,必须以凝聚民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建设、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既要注重传播方式的建设与创新,又要避免空喊口号,防止形式主义,杜绝高级黑、低级红。
一是注重具象化,深挖文物、自然和文化遗产等的精神价值,梳理、筛选、打造“中国精神”的可看、能感、启悟的精神标识。
二是注重故事化,善用人物、情节、细节讲好“中国精神”的故事。
三是注重市场化,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探索用经济效益验证“中国精神”的弘扬效果。
四是注重年轻化,用年轻化的话语和形式弘扬“中国精神”。比如,年轻人的网言网语,以及动画、漫画、音乐、快闪、游戏等形式。五是注重系统化,善于系统规划,注重顶层设计,形成传播合力。
Ⅳ 中国的奥运健儿在训练基地升起国旗,你如何看待中国人这种爱国精神
随着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日渐临近,无数国家运动员开始陆续赶往日本东京,并在比赛开始前抓紧时间训练,以望到时能够多多‘摘金夺银’为国争光。而中国代表团此次将有七百多人前往日本,是历史上出国比赛队伍规模最大的一次。就在10日,率先抵达目的地的中国帆船帆板队完成了熟悉场地等工作。14日,在神奈川县江之岛的帆船训练基地上,五星红旗第一次冉冉升起,周围响起悠扬的国歌,中国队员面簇立在旁边冷静庄严地看着这颇具神圣感的一幕。而当地日本人也被这场景深深吸引住了目光。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变化则更加巨大,智能手机让人坐在在家里就能了解天下大事,而网购和移动支付的出现更是完全改变了现在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可以买到自己的商品,一切一切都变得越来越便利。而薪资待遇提高后,人们也有了更多消费场景选择。无聊了可以去看场电影,沉闷了可以出去旅游,亦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加上完善的社会保障,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所有人都走在时代的顺风车上,享受幸福而富足的生活。想想日子过好了,我们能不感激国家?能不为国家感到自豪?在外人面前能不自信吗?
Ⅵ 对中国精神的理解是什么
说来中国精神我觉得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国。
一看,诶其他三个国家前面怎么都有一个古字,独独中国没有。因为其他三个国家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文化的传承中出现了断层,独独中国没有。这就很微妙了。什么,在历史长河里,各种各样的文化如百花齐放一样在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但独独中国,一直把这朵花开到了最后。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民族亡的危机。比如说五胡乱华,比如说清军入关,这些都是中国民族历史上的危机。但是,每当中华民族在遇见这样的问题时总回有人站出来。
说起来奇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总是勾心斗角比较多。但是每当民族危机出现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拿自己的脊梁顶起这个民族的天。甚至总会有书生死沙场。我认为中国精神是难以明说的,但是总能从一些事情中品出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许这就是中国精神所在。
Ⅶ 你对中国精神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中国精神:
1、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中国精神它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可以从“源”和“流”两方面去考察。“源”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社会生活;“流”,一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二是当下人们在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精神的追求,这两种追求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今天的一种精神力量。
2、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
中国精神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它包含着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
3、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
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在,积淀这个词很重要,也很好,积淀在12个理念上:一个理念自强不息,还一个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和谐、居安思危、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7)怎么看待中国人精神扩展阅读:
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当我们徜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Ⅷ 新时代如何理解中国精神及内涵
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体现及由此展开的各种思想、理想和价值观;它是自我规定、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主体性过程。
繁荣、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和目标,这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和现阶段具体的基本国情是分不开的。它们是构成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它也是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本质力量、创造力和独特价值观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价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结束了被人践踏的历史,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8)怎么看待中国人精神扩展阅读: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那个时代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人价值规范实现民族精神。
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的有机统一,从而在民族、社会、人的有机结合的价值设置中构建了内生的中国精神。社会价值的概念是相对于个人价值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的深刻认识,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目的。
Ⅸ 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有哪些
中国人的精神就是温顺但又不怯懦,正直但又不屈服,勇敢但又不鲁莽,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是文学大家辜鸿铭老先生的着作,并且在书中,辜鸿铭也给出了答案,所言中国人的精神。
那中国人的精神是古老的中国式人性,最打动人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则“温顺”。
中国人的精神有: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也许是愚蠢的 ,但愚蠢中没有荒谬,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
中国人过着一种情感或者人性友爱的生活,一种灵魂的生活,以至于可能优势过分地忽视了这个由身体和灵魂构成的世界上的人维持其感观灵敏性,中国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
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的生活,它不像头脑或智力是一件坚硬、呆板、严格的仪器,用精神去思考,不可能做到像头脑或者智力的思考一样稳定而严格,中国人缺少精确。
中国人有礼貌,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这使他们很容易对他人的感受表示体谅,中国式的彬彬有礼,不像日本人的礼仪那样经过精心的准备,却令人愉悦。
中国人有极好的记忆力,他们记忆事情是用心而不是用脑,心灵具有同情的力量,能产生像胶水愉悦的作用,比坚硬而干巴巴的头脑或者智力能更好地保留事物。
Ⅹ 中国人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
中国人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其实这种狂的精神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猖狂,而是有敢于应对未来挑战,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而在如今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狂的精神,已经震撼了整个世界。无论是这一次面对疫情,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正确决策,还是我国在科技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非常羡慕并且为之敬佩。这种狂的精神并不是起源于现代,从古代的历史记载当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我们的先辈,他们就已经非常具有狂的精神。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极容易把这种狂想象成猖狂狂妄,但是在如今社会过程当中,我们也要从中挖掘这个狂字的另一层含义。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并不是要将这个狂表现出狂妄,而应该有自己的资本,有自己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