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衰退的原因
一、国家垄断行为直接威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1、国家垄断了资本市场。所有的资本市场都由国家垄断占有,资本的投入与运作全由政府决定和施行。与之相伴生的是官僚资本的飞扬跋扈和横冲直撞。
2、国家垄断了主要产业。比如石油、煤炭、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盐业、烟草业,还有银行、金融、保险、邮政、电信、新闻出版业,汽车飞机轮船制造业,铁路公路水道运输,航空航天业等等。这些高利润、高回报率的行业都被国家所垄断,民营资本很难进入,即就是近来像银行和保险业在政策上有所开放,但由于准入门槛太高而让人望而却步。
3、国家垄断了人力资源。在前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人都被纳入了国家管理体系中去了,如九0年代以前一个时期,整个人才资源全部被政府垄断,大学生乃至中专生毕业后全部由政府划拨到基层一线,干得有点名堂的不是做了官就是谋了企业管理层的职位,干得不好也在机关单位混个办事员职位。个人从来没有自主创业的权利和择业的自由。近年来虽然人才市场建立了但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健全,加之我国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和专业人才因为就业压力大而被一些国有企业低薪吸纳,摆脱不了体制的束缚。而高层次人才、特殊行业的专业人才更是被绑定或军管。甚至没有了人身自由,除非这些人出国留洋或混迹于江湖之中。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直接威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开原则。
1、法律制度不健全。如这几年愈演愈烈的房地产行业的“官商”圈地与囤地行为,直接推动了楼市泡沫的恶性膨胀。房地产商与银行银行抵制政府调控法令与政策谋取暴利的违法行为触目惊心。还有象外资与内资企业在某地行业的准入门槛及政策优惠不一等都暴露出法律制度上的疏漏与真空地带较多。
2、司法制度不严,执法不力。在监督企业经济行为约束企业非法经营活动及打击经济犯罪方面缺少震慑力和权威性,出现了吃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不正常经营现象。轰动中外的厦门远华案及近年来的企业领导人经济犯罪案即是明证。
三、政企不分直接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及公平与公正原则。
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过程中,被一些把持决策权或管理权的原企业负责人或实权人物所操纵,暗箱操作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非法的勾当,以低于原资产公值的甚至几分之一的价格“收购”了国有企业的资产。这种掠夺式的行为直接催生了官僚资本的怪胎,社会灰色收入者阶层由此产生,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即严重失衡,其不良影响力不仅仅限于此。
2、官商勾结,权力寻租,滋生了了腐败的温床。在这种体制中,官亦是商,商亦是官。权力入股,无本分红。批条子、盖章子的即可坐收渔利。官员以出卖公共利益攫取个人利益,怎能不滋生腐败呢?这也许是越反越贪无法根治腐败的缘故,这也是中国式的腐败特色。
3、企业决策民主化受到践踏。由于封建家长制的意识影响,企业主像小脚媳妇一们,每事都必须向请示婆婆,所以许多好的企划与改革方案不能实行,反而在一些上级行政部门的瞎指挥下,失去了发展机遇,甚至因决策不当而亏损破产。这种唯上司是从的行政管理方式使企业行为盲目化,非科学化,不积适应市场经济的决策民主化要求。
四、城乡有别的双轨发展政策直接挫伤了占我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广大农民的经济建设积极性。
1、公共资源的80%被各类大中小城市所占有,而农村占有少之又少。比如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都和城市倾斜。农村水、电、路等关乎农民基本生存问题的基础设施还未完全解决。而反观城市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场超市连片累巷。相反一些西北贫困山区人家买个针头线脑也要跑上几十里山路。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个媳妇也无一间像样的洞房。
2、城市消费能力的过剩与农村消费能力的疲软形成极不平衡的悬殊现象。由于农村经济的极端滞后,导致农民实际消费水平一直停留在温饱线上下,余钱极其有限,电脑、汽车、住房、装修、娱乐、旅游等高端产品无力消费,诸如此类商品在农村很难有消费市场,而城市的消费市场已趋于饱和。这种“有钱人能花无处可花,没钱人想花无钱可花”的畸形消费市场状况不能不叫人忧虑。因此,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明显。这也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加剧的直接原因之一。
B. 为什么经济下滑,老百姓的钱少了反而会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Stagflation)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滞胀的原因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就是:根据增大的菲利普曲线方程 I=E-e(u-u*), I是实际的通货膨胀, E是预期通货膨胀, e是参数, u是实际失业率,u*是自然失业率. 当大家预期通胀很大(就是E很大). 这时候即使失业率很高(u-u*很大), 理论上应该通缩(I是负数). 但是由于E很大,所以I是正,实际通胀发生. 失业率和通胀就会同时存在了。想要了解更多专业的知识可以到微淼进行学习,微淼财商教育等教育机构在创办之初就以财经知识、财经应用能力和财经价值观为核心组建导师团队和课程创新。目前,微淼财商教育设置了小白营与进阶课相得益彰的财经素养教育体系。C. 造成中国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并不否认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中国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连续十八个季度的增长减速,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续长达四年多的增长减速是不曾有过的。
在这种状况下,大家对中国发展的前景有很多忧虑。
尤其在国外有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内部的结构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内因要解决起来相当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结构性改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难推行。
按照这种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继续下滑,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总爆发,从而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3)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下滑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日常维系,实现上下贯通,重塑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运用,打通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通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渠道,形成日常维系的沟通模式。
二是运用情感表达,实现情感共鸣,发挥新媒体的情感传递功能。新媒体形态多样,进一步细分各种新媒体特点又各不相同,博客擅长分析,微博擅长表达情感。
三是促进理智沟通,实现矛盾化解,展现新媒体的理性交流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情感表达,还需要理智沟通。
四是强化深度培育,实现舆论引导,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偏于理性认识和深度培育的内容,使用新闻网站进行主题宣传效果较好。
D. 2020年中国GDP增速2.3%,经济放缓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2020年中国GDP增速2.3%,可以说这个增速是正的,都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与我们之前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关系,也与去年的疫情有关系,多方发力还能保持百分之二点多的这个增长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现在并不是特别的迫切需要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因为我们这个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并不需要更大的经济总量,我们只是希望实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惠及普通的群众,更多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说去年也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没有提出什么经济增速的目标,也是为了停下来想想我们接下来的路应该继续怎么走。
E. 经济下滑的原因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并不否认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中国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连续十八个季度的增长减速,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续长达四年多的增长减速是不曾有过的。
在这种状况下,大家对中国发展的前景有很多忧虑。
尤其在国外有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内部的结构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内因要解决起来相当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结构性改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难推行。
按照这种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继续下滑,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总爆发,从而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但对中国的前景非常忧虑的人还是不少。中国常讲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持续的经济增速的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拿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一定有体制的落后性。中国还是一个转型中国家,必然也有体制的扭曲性,这两点都不能不承认。
从标准的理论来看,体制的落后性和制度的扭曲性也必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是重要的问题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些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
如果真是内因造成的,改起来很难,可能会像悲观论者认为的,崩溃难于避免。
如果不是内因,即使能改,要不是对症下药,忽视了问题的真正原因,采取的措施对解决造成经济下滑的原因没帮助,还可能恶化了经济速度的下滑。
所以,虽然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讨论,还是有必要正本清源把它弄清楚。
并不否认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笔者个人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
最明显的理由是:中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10.4%,2011年9.3%,2012年7.7%,2013年7.7%,同一个时间里,印度呢?2010年10.1%,2011年7.1%,2012年变成5.3%,2013年只剩下4.9%,和中国一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还厉害,总不能说因为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连带把印度也往下拉?
再来看,同样是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2010年是7.5%的增长速度,2011年接近崩盘了,2.7%。2012年完全崩盘,只有0.9%的增长,2013年才恢复到2.2%。增长的态势和中国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国严重,同样不能说因为体制机制造成中国下滑,把巴西往下拉得更厉害。
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这样、那样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像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3%,2011年 3.7%,2012年只有2%的增长,2013年恢复一点,不过是2.8%。
既然是高收入经济体,照理说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非常少,但是表现情形跟中国完全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国厉害。
新加坡,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是现在亚洲地区唯一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的国家,也是二战之后,少数几个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并超过美国的国家之一。
它在2010年增长速度是14.8%,2011年是5.0%,2012年是崩盘,1.3%。2013年恢复到3.7%。从这些高表现经济体来看,它的发展态势和中国一样,而且下降幅度比中国厉害。
F. 中国的经济为什么减速
经济减速,有各种影响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不景气的影响;二是国内经济进入各种矛盾叠加期,很多领域的深度调整,肯定影响着经济发展;三是消化产能过剩,压缩过剩产能,很多过剩领域做减法,在新的增长点没有显现时,会导致GDP产出的减少;四是保护环境,关停并转一批能耗高的企业,也是经济减项;五是虚拟经济的冲击,使实体店业态发生较大变化;六是多年来金融领域的庞氏骗局式的扩张,没有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的应有效果;七是不可否认,反腐中出现了一些消极发展的因素,很多地方有宁可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不作为现象突出等;八是科学经济决策方面,决策的科学性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G. 为什么中国GDP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中国2015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连续6年下滑,要从全球变革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的此轮下行,国际环境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问题不可忽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内部动力主要在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规范了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
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至2013年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都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了修订。
(7)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下滑扩展阅读:
年度数据:
年度GDP核算按照94个行业分别计算。农业包含的5个行业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包含的39个行业同时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包含的50个行业则采用收入法计算。
在94个行业中,对基础资料较充分的行业直接计算增加值,对基础资料不够充分的行业,通过比例系数推算法和相关指标推算法间接计算增加值。年度GDP生产核算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根据各种类型的资料加工计算得出。
主要资料来源有:
一是国家统计调查资料。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调查资料、服务业抽样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住户调查资料、价格统计资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统计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三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如财政部全国预算收入执行资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资料等。
H. 中国实体经济下滑严重,根本原因是什么
劳动法导致与周边国家比较用工成本过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贸易战导致已经弱化的出口更加雪上加霜。
上游产业原材料垄断拉抬物价飞涨。
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吸收了大部分投资。
科技创新太少,核心技术太少而山寨已经遇到天花板,科技改变生活、社会进步。
三驾马车的投资短时间难见成效,消费整体在下滑,出口量更大利润更少。
改革进入深水区力不从心。
资金人才外流严重。
中小民营企业没爹没妈,高层已经看到此问题发话了,效果拭目以待。
很多刺激经济招数不敢放开,担心一放就乱,如房地产。
个人建议
1.放开东南亚非洲等等低收入国家劳工进入中国务工。
2.活下去比面子重要,更何况我们需要韬光养晦,贸易中尊重游戏规则才能呆在朋友圈。
3.让上游产业市场化而不是行政化
4.房地产吸收的大部分资金对中国的基础建设、居住环境改变是天翻地覆的,并非一无是处,市场的让给市场,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5.创新绝大部分来自私企民企,国企扮演的是皇帝女不愁嫁。纵观历史横看全球,民企创新力是最强大的,政策大力扶持民企必将推升中国科技、经济成为超级强国。
6.降税 降税 降税。政府闲散人员太多太多。
7.改革这个不能妄议
8.给资金出路,股市、房市、宅基地。
9.民企领导已经发话了,行动中
10.还是降税 降税 降税。汽车、房产等大件消费不是限制而是应该鼓励,该放手时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