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的灭九族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的灭九族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2-06-10 05:04:58

❶ “诛灭九族”是什么意思

诛灭九族:古代刑法名。其中“九族”涉及中国传统的礼法制度。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有如下两个说法:

  1.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①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②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③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2. 是从本人算起向上四代,向下四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❷ 家灭九族是什么意思

灭九族,古代刑法名。将九族之人杀掉。九族一般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也有一种说法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❸ 古代的【诛灭九族】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诛灭九族】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创造的一种恐怖刑法。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详情如下:

(3)中国古代的灭九族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古代“诛九族”案例

蓝玉,安徽近远人,是明朝开国将领。他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位高至大将军。常年跟随姐夫常遇春外出征战。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蓝玉也算是太子妃舅父。

曾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年觊觎皇位的燕王朱棣交恶。蓝玉早年跟随姐夫常遇春,曾力破敌军,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获得大胜,俘获敌方官吏三千余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缴获金银珠宝、翡翠、玉石等无数,牲畜十五万余头,并把对方的粮仓储备等一一烧毁。

北征大捷,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大喜,连忙夸赞,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趁势攻占了哈剌章营,俘获六万多人。班师回朝后,被晋升为凉国公。

蓝玉屡立战功,朱元璋对他十分满意,并对他进行了多次嘉奖。正因为这样蓝玉开始慢慢自大起来,居功自傲,开始蓄养庄奴,并收了许多义子,横行霸道。

蓝玉还抢占民田民屋,被御史查问后,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还有一次,蓝玉北伐南返时,深夜抵至喜峰关,守关官吏因为没能及时打开城门迎接,蓝玉一怒之下便派兵破门而入,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

发生的这一切事情让皇帝十分恼怒,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诛杀蓝玉,并诛九族。据《逆臣录》记载,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为了提现皇帝的“仁慈”,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剥皮留全尸,并把尸体送给了蜀王朱椿王妃用作“留念”。

❹ 中国古代有"灭九族"的大罪,九族是指哪九族

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族诛的一种,从古代族诛的实际情况看古代九族应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这里的族人指直系亲属和配偶)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❺ 诛灭九族是什么意思

意思:杀光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的所有亲属。

读音:zhū mièjiǔ zú

九族: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

引证:先秦·左丘明《季梁谏追楚师》: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翻译:所以能够忠心从事三时的农作,讲习五教,亲和九族,虔敬地祭祀鬼神。于是人民都很和睦,鬼神也就赐福,他们一举一动都有成就。

例句:凡是附逆者诛灭九族,震慑其他有些异心的野心份子。

(5)中国古代的灭九族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近义词:

1、灭门绝户[ miè mén jué hù ] 全家死尽,无一幸免。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例句:叶江玄听着傲珊的一条条建议,还要给他灭门绝户,浑身都打颤。

2、灭门之祸[ miè mén zhī huò ] 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为古时抄家灭族的极刑。

出处:唐·岑文本《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翻译:皇太子是国家的副君主,一旦失误,也会有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

例句:很多人被迫远离家园,甚至遭到灭门之祸。

❻ 古代的灭“九族”中,这“九族”包含哪些人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从被认为是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到现在的各国制定的法律,当有人犯罪时,就会受的法律的制裁。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想要依靠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全国那必然会引起大乱。就像秦始皇和商纣王一样。这种株连九族的残酷刑法是可以有更好的东西去替代的!我们要按民心去治理,千万不能依靠这样残酷的方法。

❼ 灭九族是哪九族


诛灭九族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如一个大臣犯了重罪,可能会被皇帝诛灭九族,洪武年间的胡惟庸,就因犯法被朱元璋诛九族。九族指一个人的亲属,具体指哪些亲属,大致有二种说法:
一是指一个人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人,分别是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二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之子(姨姨的子女);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诛九族始于秦变法之后,是一种相当残酷的刑罚,一个人犯罪,自己的所有亲属都会受到牵连,并被皇帝处死,是一种很惨无人道的刑罚。随着时间的演变,九族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人们常用九族来泛指与一个人有关的所有人。

❽ 灭九族 什么意思

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选自国文参考书第九课)

n 说法二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n 相关故事:

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却大大地发挥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总计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

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带孝、嚎啕痛哭,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统统杀掉。

以今日观点,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权”中势力极大,若方孝孺肯表态,文官系统就可收编,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门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这代表了当时江南民气,导致朱棣不得不迁都燕京(今北京)。

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关于九族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另一种认为是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为九族。n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选自国文参考书第九课)n说法二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n相关故事: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却大大地发挥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总计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它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带孝、嚎啕痛哭,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统统杀掉。以今日观点,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权”中势力极大,若方孝孺肯表态,文官系统就可收编,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门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这代表了当时江南民气,导致朱棣不得不迁都燕京(今北京)。

❾ “灭九族”,到底怎么回事

经常听人说起,以及在书里读到“灭九族”。在网上问答里,还有人问:灭九族,效果到底大不大?我相信他说的效果,一定是指如此滥杀是否真的具有强烈的震慑效果。族灭,本质上是一种“连坐”,所以说,“以子及父,以弟及兄,一人有罪,州里惊骇,十家奔亡”。亲友、宗党、宾客,都可能受到连累。

“灭九族”主要用于震慑“大逆不道”之人,包括谋逆、谋叛、谋反、大不敬等“恶极”之罪。这些,都是可以判处族灭之刑的。

然而古代刑法中,并没有“灭九族”这样的重刑。常见的是“夷三族”,即夷灭人父族、母族及妻族。此刑以秦汉时期使用较多,据我的印象,唐宋以后甚为少见。更别说灭人九族了!

事实上,“九族”不是刑法概念,而是社会概念,如云“睦九族”“序九族”等等,讲的都是儒家增进宗族团结的话。国家刑法里,是没有灭九族一说的。有人解释,说九族分别指父、母、妻的三族,三三得九,就是九族。如果是讲“收族”,可以讲得通,圣贤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做好事不怕扩大化。如果是杀人,这么杀法,灭门之祸就不知其底极了。至于说朱棣灭方孝儒“十族”,是九族之外再加一“师友”,就纯属胡扯了。顶多说是“瓜蔓抄”,不可说是按族谱杀人。


灭族一般用来制止或惩罚谋反者(包括预谋。其实谋反之谋,已有预谋之意,而不必一定要付诸行动)。但在实践中,灭族常常变成政治斗争、相互倾扎的工具,可悲的是,族灭者往往并没有谋反的实迹,却被加以谋反之名,他们其实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真正的造反者,却无“九族”好杀。试问黄巢、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宗族可能杀之?朝廷也不过派人去掘了他家祖坟,他们在老家没跑的宗族成员,也没人去抓去杀。

而且,一个人真要“干大事业”时,他会顾忌那么多人吗?他只会担心上下那几口子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直系亲属。灭人九族,族越多,血缘越远,甚至没有亲缘关系,他才懒得管,也管不着呢。

综上所述,灭族之刑在司法上主要体现为“灭门”,不是对宗族的滥杀,而其效果十分有限,历朝历代,该造反的造反,根本不耽误人家的大事儿!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的灭九族是怎么回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百香果们为什么要去意大利 浏览:526
中国有多少对列车 浏览:206
中国最漂亮山是什么山 浏览:412
意大利面怎么做造型 浏览:532
出差印尼买些什么 浏览:897
韩国在中国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浏览:812
意大利哪个国家确诊人数最多 浏览:986
中国被割了多少地 浏览:973
意大利进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浏览:490
印尼的天空在哪里 浏览:62
伊朗拐点是什么意思 浏览:523
意大利拉瓦洗车机哪里生产的 浏览:259
印尼虎内蒙怎么引起 浏览:555
伊朗闪电战斗机用什么发动机 浏览:108
英国贸易银元价格如何 浏览:133
伊朗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浏览:860
英国补办长期护照要多久 浏览:877
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什么 浏览:126
意大利语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7
法国意大利哪个给的时间长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