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公司并购海外黄金矿山有哪些

中国公司并购海外黄金矿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0 08:36:20

Ⅰ 海外并购的相关信息

适合中国企业的Mini尽职调查
正式进入并购流程后,以最少的成本减少并购风险是关键性原则。
所有企业都必须有风险意识。尤其是在并购项目中首先考虑的应是风险,而不是收益。设计一个项目的交易结构,应先把项目中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找出来,提出解决方案。若无风险控制能力,并购项目的成功就难以保障。
并购顾问发现,在中国中小企业在德国进行并购时,企业普遍会直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纵观中德并购项目,在欲收购德国企业的中国企业中,竟有高达50%以上的中国企业在进行完详细尽职调查后最终依然选择放弃收购,原因是尽职调查结果不尽人意。详细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商业、税务及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尽职调查内容,费用极为高昂。企业一旦放弃收购,就意味着浪费了一大笔资金,且白白投入了企业宝贵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因此,进行一个前期初步的调研是切实有必要的,只有基于一个合理的调查确定项目的可操作性后,企业方可放心大胆地继续执行收购计划。
根据多次跟踪并购的经验,制定出了针对中国企业的Mini尽职调查服务项目。Mini尽职调查是在买方签订收购意向书及进行真正的尽职调查前所进行的初步前期尽职调查,旨在:
1. 判断项目质量,直接确定并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企业节省日后不必要的支出;
2. 给企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办法,推动项目的进一步实施。
3. 结合该Mini尽职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财务及税务风险规避。

2009上半年我国企业重要海外并购一览表 行业 金额 公司 被收购公司国别 备注 能源 4亿英镑 中化集团 英国 中化集团正在与英国油气公司Gulfsands Petroleum Plc洽谈收购事宜,最高出价4亿英镑(6.514亿美元)。
Gulfsands与中化集团正在并购的Emerald Energy为叙利亚东Khurbet油田的合资伙伴。如果对Gulfsands的并购成功,中化集团将拥有东Khurbet油田的全部权益。 8.75亿美元 英国 8月,中化声明称,以8.75亿美元(约59.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现金收购Emerald能源公司,交易溢价约11.%。
Emerald能源公司为一家在伦敦上市的油气上游企业。 —— 印尼 中化集团宣布,该公司与印尼一家私营石油公司Pt. Sele Raya成功地交割了印尼勘探区块的工作权益。 这是中化公司第一次收购海外纯上游勘探资产。 17亿美元 中石油 加拿大 中国石油同意斥资19亿加元(约17亿美元),向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Athabasca Oil Sands Corp),收购旗下位于加拿大西部省份阿尔伯达东北部地区的Mackay River及Dover油砂专案的60%开采权益。 410.3亿美元 澳大利亚 26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有条件批准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于上周签署的LNG(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
8月18日,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计划从后者处每年购买225万吨的LNG,协议期限为20年。该协议交易量高达4500万吨,总价值500亿澳元(约合410.3亿美元),为中澳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 100亿美元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私营企业M erapoh在吉隆坡媒体会上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在马来西亚向一价值100亿美元的炼化项目投资,并同意在20年内收购该炼厂生产的油品。
此炼厂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的吉打,日炼化量将达35万桶,项目仍在等待有关环保部门批准,预计9月出结果。 —— 日本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49%股权。 10.2亿美元 新加坡 —— 加拿大 法国道达尔集团4月宣布已将其在加拿大“北极之光”油砂项目的10%股权,出售给中石化集团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但并未披露具体交易价格,至此中石化已拥有了此油砂项目50%的股权。 30-50亿美元 中海油 加纳 8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证实参与竞购非洲的油气企业Kosmos Energy的油田。
Kosmos Energy拟出售的油田资产位于加纳,交易价值将达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该离岸油田是过去10年来西非发现的最大油田之一。 189.51亿元人民币 兖州煤业 澳大利亚 8月13日,兖州煤业披露收购澳洲煤矿,交易收购价为每股16.95澳元。总收购代价约为33.33亿澳元,折算为人民币约189.51亿元。 1.04亿元人民币 神华 澳大利亚 7月,神华证实收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的6处农田,预计成交支付金额为1873万澳元(折合人民币1.04亿元)。中国神华的目的不是做个悠闲的“农场主”,而主要用作开矿和煤矿的缓冲区。 钢铁 1.62亿澳元 鞍钢 澳大利亚 2008年11月时,鞍钢宣布拟斥资1.62亿澳元,以0.85澳元/股的价格认购金达必新发行的1.9亿股股票。这项议案在金达必公司股东大会以及FIRB的批准。加上之前购买的股票,鞍钢集团完成认购后将合计持有金达必36.28%的股权,从而跃居其第一大股东。 12.718亿澳元 华菱 澳大利亚 华菱钢铁在注资FMG公司,交易价值12.718亿澳元,华菱拥有17.3%的股份以及一名董事,华菱成为FMG仅次于董事长Andrew Forrest的第二大股东。 2.4亿美元 武钢 加拿大 中国武汉钢铁集团与加拿大专营勘探开发的矿业公司Consolidated Thompson Iron Mines Ltd.达成交易意向,武钢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LM公司19.9%的股份。 有色金属 13.86亿美元 五矿 澳大利亚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经OZMinerals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五矿100%收购OZMinerals公司主要资产的交易获得成功。此次交易将有效增加我国锌、铜、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 1.4亿美元 广晟资产 澳大利亚 7月1日,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铜矿上市公司泛澳公司,广晟资产以1.4亿美元认购泛澳公司4.6亿股新股,每股作价0.395澳元,约占扩股后19.9%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4500万澳元 中金岭南 澳大利亚 2月,中金岭南公司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PERILYALIMITED50.1%股份,价值4500万澳元。Perilya公司旗下共有三个矿山,按照已探明的情况估计,三个矿山的锌储量约222万吨,铅约141万吨,铜约20万吨。 900万美元 中色国际 英国 中色集团旗下的中色国际与英国恰拉特黄金公司签署协议以收购后者19.9%的股份,交易金额900万美元。 农业 —— 中化集团 澳大利亚 7月26日,中化集团公司称,其正与澳大利亚农业化学集团新农公司(NuFarmLimited)就潜在收购项目进行前期探讨。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农业化学公司新农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除草剂、草甘膦等农药产品,属仿制农药类别,公司销售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现有市值为24.25亿澳元,合135亿元人民币。 家电 —— 苏宁 日本 苏宁电器宣布认购LAOX定向增发股份,持有LAOX公司27.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这一有近八十年历史的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 服装 —— 上海中服 意大利 上海中服进出口有限公司与皮尔·卡丹公司中国地区代表在上海宣布,上海中服整体收购皮尔·卡丹大中国区(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商标所有权。 汽车 20亿美元 吉利汽车 瑞典 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汽车。

Ⅱ 中国有稀有矿资源的上市公司 有哪些要自己拥有矿山全资产权

中国拥有稀有矿资源的上市公司有:锡业股份、厦门钨业、东方钽业、稀土高科、有研硅股、宝钛股份、山川股份、力源新材、吉恩镍业、贵研钯业、北矿磁材、紫金矿业、中金黄金。其中自己拥有全资矿山的是锡业股份、稀土高科、吉恩镍业、贵研钯业、北矿磁材、紫金矿业、中金黄金,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
拓展资料:
七大铜矿上市公司对比:1、紫金矿业是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中国最大黄金生产企业、中国第二大矿产铜生产企业、中国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2019年矿产铜产量和资源量全球分别13 位、7 位。2020年矿产铜 456004 万吨,同比增长23.29%,2021 年、2022 年公司矿产铜产量分别约为54-58 万吨、80-85 万吨,据此测算,公司于2025 年有望达到全球第5 位铜矿企业产量规模。2、洛阳钼业是中国矿业公司中最具备行业定价权的综合性矿业龙头控制铜资源量增长22.2%,约为中国保有铜资源量的 30%,控制钴资源量增长148%,超过嘉能可成为全球第一,占据全球钴资源量的近20%。2025 年将具备50 万吨铜、5 万吨钴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前十的铜矿生产商和世界最大的钴供应商。3、云南铜业 是中铝集团铜产业板块核心企业。截止2020 年6 月底,公司保有铜储量475.05万吨,矿产铜产能10 万吨。公司2018 年完成迪庆有色的收购和并表,旗下普朗铜矿成为公司单体产量最大的矿山,普朗铜矿现有设计产能是1280 万吨,目前已经达产达标,满产状态下铜精矿含铜年产量可以超过6 万吨。另外,公司阴极铜年产能达到130 万吨。4、江西铜业。公司是国内最着名的铜矿生产企业之一,国内最大的铜精矿生产商,阴极铜产量居全国首位、世界铜行业第二。截至2019年底,公司100%所有权的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915.4万吨;黄金281. 5吨;银8347.7吨;钼19. 8万吨;联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资源按本公司所占权益计算的金属资源储量约为铜443.5万吨、黄金52吨。

Ⅲ 我在刚果(金)科卢韦齐有仓库专门收购和囤积钴矿石,想卖给国内,请问有哪些公司可以收

亲,你真的在刚果金科卢韦齐收矿石吗?很难想象你都已经有库房了才想起来问销路!
俺就豁出被网络删除的风险告诉你吧!
你也不用在国内找销路了,就在加丹加打听一下吧。
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洛阳钼业、金川国际、中铁资源、紫金矿业、鹏欣资源、万宝矿产、华刚公司、中色集团、盛屯矿业。
这些都是在刚果金开发矿产的中国企业,有国企有私企,在科卢韦齐都有工作地点。

Ⅳ 求09 10年中国企业并购外企和外企并购国内企业的案例

2009年
2009年5月,中国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周二与澳大利亚铜矿生产商--泛澳公司(PNA.AX: 行情)签署入股协议,投资约合1.4亿美元获得泛澳公司增资后股本的19.9%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泛澳公司主要矿山为位于老挝的Phu Kham铜金矿,矿石储量1.46亿吨,2009年预计生产铜精矿含铜6.5万吨、生产黄金6.5万-7.5万盎司.该公司在老挝和泰国还有铜、金勘探项目.
2009年6月6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与赞比亚政府签署了卢安夏铜矿股权转让协议,成功收购卢安夏铜矿。2008年12月19日,在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卢安夏铜矿公司宣布关闭铜矿。接管卢安夏铜矿之后,中色公司立即开始准备铜矿的复产工作,在2009年12月22日重新启动恢复生产,计划在30个月内达到年产出铜金属3万吨,最终使年铜金属产能提高到7万~8万吨。未来5年内,中色集团将投资4亿美元还扩大生产,为当地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
华东有色局1.8亿元控股非洲铜矿。2009年9月14日,华东有色地勘局宣布以1.8亿元人民币控股非洲铜矿。华东有色旗下一全资子公司与非洲铜矿威士利国际公司(Weatherly International Plc)达成股权购买协议,根据协议,华东有色将出资1610万英镑(合1.8亿元人民币)控股威士利国际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中非基金提供融资。威士利公司纳米比亚项目位于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上,已勘明的铜资源逾36万吨,尤其在纳米比亚铜资源开发方面具有探、采、选、冶一条龙生产与加工能力。并且已勘探面积仅占矿权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因此,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
紫金33.68亿元收购澳洲铜金矿公司。2009年11月29日,紫金矿业与澳大利亚印德菲利资源公司(Indophil Resources NL)签署《收购履行协议》,以每股1.28澳元的价格收购公司全部股份,收购总金额约为5.45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33.68亿元。目前,印德菲利资源公司已安排收购另一家公司持有SMI的A类股3.27%的权益,此次收购完成后,该公司将持有SMI的A类股份37.5%的权益。SMI作为“承包商”有权勘探和开发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世界级铜金矿床坦帕坎(Tampakan)铜金矿项目。除坦帕坎铜金矿外,印德菲利资源公司于菲律宾还拥有其他勘探项目,包括3个特许土地权及16个处于申请阶段的土地权,分别位于菲律宾的吕宋岛北部及南部,棉兰老岛中部及东部。
2010年
紫金矿业公告与中非基金共同出资收购Copperbelt所持有的Platmin全部股份及Copperbelt集团应收账款,总代价2.84亿美元,其中紫金出资1.70亿美元,股权占比60%,对收购资源权益占比40.8%,收购截止日最迟不晚于2010年7月30日。 本次收购将增加紫金的铜权益资源量185万吨(JORC标准),约17%。2013年投产后预计年产铜约8万吨,钴约1万吨。使公司铜的权益产量增加3.3万吨(较10年增加33%)。Deziwa主矿段将设计露天开采,选冶采用传统工艺,项目服务年限近20年,资本开支为4.66亿美元。紫金本次同中非基金联合收购,因此在政府审批流程上得以简化,增大了收购成功的可能性。

Ⅳ 陈景河的突出贡献

17年前,陈景河刚接手时,那时公司靠买卖零星矿产品度日,年净利润不到5万元,资金匮乏,缺技术人才,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在困境中边干边摸索,陈景河根据紫金山金矿的特点,大胆采用了投资额低、生产成本低的堆浸工艺,在他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技术难题被攻克,低品位的矿山变废为宝,也让紫金矿业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的有色金属行业,陈景河已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参与创建的紫金矿业,把被一些专家认为没有开发价值的紫金山金矿,打造成了中国黄金生产领域的一个奇迹。从2001年到2007年,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增长了超过3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紫金矿业一举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矿业公司、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
由于福建上杭县位于南方,专家也做出了“南方潮湿多雨、紫金山地形险要,不适合采用堆浸工艺”的常规判断。但陈景河再次打破了这一常规,他根据紫金山金矿的矿石特点,大胆采用了投资额低、生产成本低的堆浸工艺,用700万元创造企业年处理5万吨矿石的能力。 1993年,成功投产后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正式更名为福建省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陈景河和紫金矿业的技术人员,经过了多次反复实验,对矿石进行“破碎→筛分→洗矿→重选”等多套工艺,攻克了矿业界的技术难题,使得品位低至0.9克的矿山变废为宝,成功具备了开发的可能。
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开发成本,是当时行业平均水平的10%-20%,大大提高了矿山的开采价值。”陈景河说,在此基础上,紫金山金矿储量大的优势开始显现,它从预计的可开采黄金5吨增加到300吨,再到500吨以上,创造了“越挖越多”的奇迹。
目前紫金矿业的矿石开采最低品位已经下降到0.3克、0.2克乃至0.15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景向记者透露,从可开采的数量上,紫金山金矿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最大,而且是全球最大的金矿之一。
在陈景河的坚持下,从1993年到2000年,紫金矿业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迅速奠定了其在国内黄金采矿业中的地位。紫金山金矿在可利用储量、采选规模、黄金产量、矿石入选品位、单位矿石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方面,都成为国内的佼佼者。 2000年,紫金矿业的总资产达到了约6亿元,年度销售收入约4亿元,已经是8年前的200倍。不过陈景河并不满足。
2007年,紫金矿业从 15年前总资产才352万元、利润才3万元的无名小企业,一举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矿业公司、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十强”第7位企业、中国成长百强排名前10名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名第2位的企业!
紫金矿业是中国矿产金产量最大的企业,2006年黄金产量为49.21吨,其中矿产金20.70吨,矿产金占全国矿产金总量的10.29%;2006年度黄金产品销售收入758,841.94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0.40%。2007年公司黄金产量为52.29吨,其中矿产金24.83吨,矿产金占全国矿产金总量的10.50%;2007年黄金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98,120.24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9.69%。作为以黄金为主导产业的矿产资源类公司, 按2007年黄金产量排名,公司在世界主要黄金矿业公司中居第10位。
2003年12月,公司在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成为首家境外上市的国内黄金生产企业。自境外上市以来,通过扩大生产和兼并收购,公司各项业务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度至200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21.43%,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98.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91.08%。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派发现金红利分别达26,282.62万元、42,052.19万元、94,617.43万元,派息率分别为62.50%、59.76%、55.51%。
2004年12月,公司被列入由英国金融时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共同设立的——富时指数集团FTSE矿山指数,这是中国第一家企业入选该指数;2006年3月被列入道琼斯中国海外50指数。公司被列入英国伦敦金银协会LBMA黄金供货商名录,黄金产品获准使用“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生产的标准金锭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销售。
他提出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要让紫金矿业走出福建,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竞争。陈景河对紫金矿业内部的员工声称,“要10年再造10个紫金”,即到2010年,紫金矿业的资产总额达到6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陈景河开始寻求资本的帮助,使紫金矿业走上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通过上市融资,紫金矿业如陈景河所愿走上了跨越式扩张发展的道路。通过在国内和国外收购矿产资源,紫金矿业已经拥有近百家下属公司,目前经营20个黄金矿山,集团年产金占国内黄金产量20.53%,同时还是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陈景河
到2007年年底,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接近150亿元,陈景河提出的“10年再造10个紫金”的计划,仅仅用了六七年,就造就了超过30个紫金的规模。
有色金属采矿行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但就是在这个传统行业里,陈景河和他的紫金矿业创造了“紫金现象”、“紫金速度”,被业界广泛关注。伴随着紫金矿业的成功奇迹,投资紫金矿业的股东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财富膨胀,紫金的“造富效应”成为同行业中的典范。即使经历了2008年A股的大幅下跌,到11月21日收盘,以紫金矿业4.26元人民币/股的收盘价计算,紫金矿业前10大股东中的所有自然人,均成为了亿万富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紫金矿业前10大股东中有5个自然人,分别为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恒兴实业董事长柯希平以及李荣生、胡月生、邓干斌3人,以其中持股最少的邓干斌计算,其身家也超过7亿元人民币,而陈发树持有的紫金矿业股票,市值超过了19亿元。“胡润百富”公布的《矿产富豪榜》中有4位投资紫金矿业的富豪上榜。身为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的陈景河也实现了他个人财富和价值的增长。目前陈景河持有紫金矿业超过1.14亿股,占总股本0.79%,这部分股票的市值超过4.8亿。
在陈景河的操作下,目前紫金矿业已经在加拿大、缅甸、越南、俄罗斯、蒙古、秘鲁、塔吉克斯坦斯坦、南非等国家拥有矿山资源,并在2007年入股英国伦敦上市公司RidgeMining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以要约方式成功收购英国伦敦上市公司蒙特瑞科,创中国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以及中国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的第一例。
2006年到2008年间,随着一个个国际的收购、并购案例的成功,再加上2008年4月25日成功实现A股上市,紫金矿业声名鹊起,集团的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规模更是扩大了。截至2008年12月30日,公司拥有总资产262.1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91.79亿元,企业的规模也由最初的矿产公司发展成为中国500强企业,控股公司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区和海外7个国家。
陈景河说,在国际化和“走出去”方面,紫金矿业仍将处于中国矿业企业的领军地位。
目前,紫金矿业的矿山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海外7个国家,陈景河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陈景河每年亲身去矿山,一看就是几个月,其工作量甚至不低于当年干矿山勘探的时候。

Ⅵ 中国十大金矿分别是什么

我国的金矿含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足的。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从目前开采量和产量来看,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十大金矿分别是,紫金山金铜矿,焦家金矿,三山岛金矿,贵州烂泥沟金矿,鹤庆北衙金矿,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夏甸金矿,新城金矿,玲珑金矿以及青海大柴旦金矿。

青海大柴旦金矿,这座金矿也是中外合资。玲珑金矿,他有亚洲第一金矿的美称。

Ⅶ 中石化的并购历史 哪些年都并购过哪些企业

(聚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中石油购澳大利亚天然气公司
兖州煤业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
吉利收购沃尔沃
华能10亿美元竞购印尼煤企51%股权
中海油中石化13亿美元购安哥拉油田
中国有色购英恰拉特黄金19.9%股权9月1日
中石油收购大阪炼厂49%股权9月1日
中资强势进场竞购欧宝保时捷9月1日
中投15亿美元收购加矿业公司股份9月1日
中石油联合BP中标伊油田9月1日
中服拟购皮尔-卡丹中国区商标权
四川腾中收购悍马9月1日
中石油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股份9月1日
五矿13.86亿美元购OZ矿业9月1日

Ⅷ 中国的大型黄金公司有哪几家

中国黄金 山东黄金 紫金矿业 辰州矿业 ....都是大型的金矿公司

Ⅸ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
2.吉利并购沃尔沃
3.中国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

4.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5.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

6.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欧洲富通集团股权

7.中国国家电网成功竞购菲律宾电网运营权

Ⅹ 我国有哪些企业是跨国并购的,能否详细说明

[导读]跨国并购指向的产品价值链部门逐渐高端化。近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断朝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各国政府对外来资金放松了限制,降低了门槛,跨国并购作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一大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跨国并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对我国企业的跨国战略作初步研究。 一、我国企业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000年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只见于零散个案。那时,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仅有少数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操作。其中,1993年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公司、1999年TCL公司收购港资公司并切人越南市场,是其中典型案例。不过,即使是这些仅有少见的跨国并购,已经在企业发展和国际战略中初步显露出重要作用。进入2l世纪前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个案数量和并购总额都迅速上升。根据商务部Thomson Financial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从2003年的23.43亿美元增长2007年的到186.69亿美元,海外并购的年增长率高达80%左右。2008年,中国跨国并购总金额达129.58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30.6%。从并购覆盖面看,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主要由欧洲和美国组成,2003-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17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投资,全球覆盖率达71%。其中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如中国汽车企业、电器企业并购日本、韩国企业,亚洲地区的并购贸易额,从2004年324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8亿美元,占中国海外并购总额的45% 。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1.跨国并购指向的产品价值链部门逐渐高端化。近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断朝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1)销售网络。收购外方既定企业的销售网络。中国浙江万向集团曾经以代工方式,借助美国舍勒公司的销售渠道进入北美市场;1998年,当舍勒出现严重亏损时,万向的美国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两年之后,万向与美国LSB公司合作,以4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舍勒。由于舍勒以前为万向提供的主要是销售通路,因此,从直接效果来看,对万向而言,并购舍勒的关键意义就是舍勒的市场网络。当然,并购的舍勒资产还包括品牌、技术专利以及专用设备。完成此次收购之后,万向集团已经在美、英、澳、加等8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个跨国公司的构架。(2)技术专利与研发机构。我国企业收购境外技术专利和研发机构。惠州侨兴集团于2OO1年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飞利浦手机在法国的研发中心。为随后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类似地,近年海外收购重点指向对方的技术体系的中国企业还包括:京东方、杭州华立、上汽集团、上工集团,等等。(3)品牌投资与重组。近年中国企业境外品牌投资,还包括品牌收购。如2002年初,上海电气集团与美国晨兴集团联合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简称为"日本秋山"),并由此在获得"秋山"品牌所有权;至于在2005年交易的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双方还就并购后的品牌重组签有专项协议,即联想集团能够在并购后有权使用IBM品牌5年,并可永久拥有原来属于IBM的笔记本电脑品牌Thinkpad。 2.实施并购的主体仍集中在国有企业。目前,我国实行跨国并购的主体仍集中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如中信集团 、首钢集团 、中化总公司、中建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跨并购的现行军。他们为我国企业集团跨并购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同时这些企业与政府往往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使它们能在跨国并购中具有比较优势。 3.民营企业对资源型的跨国并购不断取得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源稀缺矛盾日益突出和我国民营企业资金实力上升与对外交往增多,我国民营企业的对资源型的跨国并购不对断取得进展。2006年,无锡通达集团公司正式收购南非盛堡矿业有线公司51%的股权,项目总投资291.12万美元,中方投资150万美元;2007年,我国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收购英国斯坦科(Stemcor)控股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萨维齐河铁矿90%的股份,总投资为1.08亿美元;2008年,河北邢台德龙钢铁公司透露,该公司将收澳大利亚(Cape Lambert)铁矿石公司70%的股权。2009年,吉利汽车收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玛"品牌项目,虽然没有最后签约,但已受到全球关注。 4.并购的产业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海外并购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l992年到2000出现的第一个投资高峰中,这阶段主要以窗口公司为主,行业则集中在一些能够在当地受到欢迎的产品, 如机电产品、纺织产。因此投资分布的区域也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总的来讲,此时的跨国并购主要是尝试性的, 此并购的规模并不大。以2001年进入WTO 为分界线,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了第二高峰,在第二高峰中.中国企业开始将并购目光延伸到美国、澳人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也不再局限于地小企业。2003-2008年中国企业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并购的比例分别为:45%、23% 、3O% 和4%。虽然亚洲的比例最大,但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并购的比例在上升。这一方而说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谋求国际市场、发展自身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问题 1.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我国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而政府还没有很好的转变角色,政府对外投资的微观管理方式还是以"繁杂的审批程序可以减低投资风险"的思维,还没有让投资主体自我管理,还存在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内容多,审批效率低等问题。除此之外,我国还未出台一部系统的,即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尽管商务部为促进和规范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方法》,该方法很大程度上明确并简化了审批程序、原则上强化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并规范了境外投资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为。但设计面还较有限,关于投资目标、投资主体、投资形式、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等方面尚待进一步作出研究。这就难以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规范和保障。这表明政府"走出去"的政策激励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 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拓展范围不够。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仍然主要集中在资源采掘、工业制造业领域,高度集中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型项目(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制造业),以品牌、技术专利导向的技术寻求型的拓展范围不够。以品牌、技术专利等作为出资形式的跨国并购只发生在少数个别企业上面。这就表明我国以品牌、技术专利等作为出资形式的对外投资不足,与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的跨国并购相比,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在我国"走出去"战略中占据的地位不够突出。 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成功率较低。2000年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只见于零散个案。进入2l世纪前后,跨国并购异军突起,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个案数量和并购总额都迅速上升。新一轮的企业并购和重组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然而并购后成功率较低,一般认为只有3.5%左右。其主要原因,一是收购容易,经营难,我国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和国际化经营人才,要驾驭好被并购的公司并不容易。二是中国企业收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破产公司,收购本身所花的钱并不多,但要使这些公司正常运转则需要投入数倍于收购价格的资金。三是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并购之后的一大难题。 4.对我国跨国并购所配套的金融服务扩展不够。按照中央部署,面向"走出去"和对外援助相关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了法人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被指定为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的承保部门。最近几年,着眼于金融业国际化,客观上也有利于配合非金融企业"走出去"。但即使是这样,目前只有面对对外投资的法人贷款初步形成规模。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股权基金、股权贷款等金融品种和金融机制直接用于支持对外投资,境内股权融资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管道也显得非常有限。至于企业对外投资中需要的信用担保、货款保险等,目前只有少数得到金融主管层授权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并且在服务费率、效率等方面,和企业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应该努力营建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 1.尽快改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无法可依的局面。首先,要适应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需要,不断出台新的投资促进政策,并制定相应的促进法律法规。其次,要对我国国际证券投资的管理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按照有利于促进企业跨国并购的要求,重新修订形成新的国际证券投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面向所有经贸合作伙伴,继续加强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合作;除此之外,还要着眼于为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提供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 2.应运用激励措施给予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当从现行的以严格的项目审批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以日常的监管为主的管理方法。应让投资主体自我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过度或不透明的审批和报告。在我国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政府部门应定位在投资监管、投资促进和投资服务。在财政政策支持方面,应设立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对国家利益有重大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等,建立与完善中国的基金支持体现,发挥投资融资平台的作用。在税收方面,对"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能带动出口、开发自然资源和引进技术的项目更应辅以税收优惠政策。 3.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外投保险针对的是东道国的政策风险,而不是一般商业风险。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政治保障,但从其目前提供的服务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与出口业务有关的保险,对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业务仍相当有限。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位加重了海外企业应对风险的成本。我国应加大政策性风险基金投入,以便我国出口保险公司能够扩大承保范围和保险金额。 (二)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经营与管理的建设 1.实施跨国并购企业应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之一是获得先进的技术,但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并购而自动获得。欧盟国家对核心技术设置了技术壁垒。如法律和规定设定即使企业所有权的发生改变,其核心技术也仍然禁止向中国输出。这就是说要消化和应用这些技术需要一个磨合与转化的过程。我国的企业不能只依靠并购来获的技术,还应设立自己的全球研发中心。如华为设立欧洲地区总部→全球研发中心、联想集团总部移师纽约和惠威集团两次移师集团海外总部都说明了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重要性。 2.跨国并购企业应与国际的价值链接轨。最大的危机也许是最佳的契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通过兼并收购,进入全球行业的产业链,通过投资控股,可加快中国的产业与国际产业的价值链接轨。如我国机床企业就是抓住了通过并购实现与欧美的国际产业的价值链接轨。大连机床集团以近千万欧元的代价完成了对德国兹默曼有限公司70%股权的收购。沈阳机床股份公司重新启动破产的德国希斯。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了我国的企业在并购时应抓住被并购企业的价值链高端,通过并购有助于我国企业与国际的价值链接轨,同时除了能获得技术外,还能获得现成的研发团队、营销渠道和国际知名品牌等相关资源。 3.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应以品牌作为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除了技术上的需求以外,知名品牌应作为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世界工厂",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应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外需市场的重要载体。品牌的建立可以使我国从传统的初级产品形成有设计、有质量的品牌产品。通过跨国并购,可以为我国企业随后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我国企业就可以初步形成一个跨国公司的构架。当企业作为我国直接投资的实施者日益壮大后将有助于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扩展我国的外需市场。

阅读全文

与中国公司并购海外黄金矿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在中国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浏览:810
意大利哪个国家确诊人数最多 浏览:984
中国被割了多少地 浏览:971
意大利进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浏览:488
印尼的天空在哪里 浏览:60
伊朗拐点是什么意思 浏览:521
意大利拉瓦洗车机哪里生产的 浏览:257
印尼虎内蒙怎么引起 浏览:553
伊朗闪电战斗机用什么发动机 浏览:106
英国贸易银元价格如何 浏览:131
伊朗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浏览:858
英国补办长期护照要多久 浏览:875
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什么 浏览:124
意大利语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5
法国意大利哪个给的时间长 浏览:965
中国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浏览:497
北京意大利餐厅哪里最好 浏览:754
1965年印尼华人大屠中国做了什么 浏览:809
英国羊怎么防盗 浏览:984
在line上为什么找不到印尼 浏览: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