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以外国人角度看中国股市,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哪里
美国股市和A股股市的走势这十几年来相差巨大,美股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连创新高,即使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6月份也走出了新高,A股市场的走势却一直很疲软,国际市场上一有负面信息影响A股就会暴跌,但在其他市场出现利好之时又滞涨。
A股股市和美国股市在投资理念、制度监管和惩罚执行等各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如果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
个人投资者数量远超专业投资者,重“投机”而不是“投资”A股股市的散户投资者占了九成以上,和国外专业投资者重视价值投资不同的是,个人投资者青睐于投机交易,大部分追求短线收益,高价值的股票拿不稳,低价值的股票拿得久。
对比美国股市的瑞幸造假案,美国纳斯达克板块已多次向瑞幸发了退市函,瑞幸也同时面临着SEC巨额罚款。类似的案例有当年美国安然事件的集体诉讼案件,当年美国SEC对安然开出了5亿美元的罚单,再加上来自投资人的巨额赔偿,最终导致其破产。
综上所述,A股股市里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制度监管和惩罚执行等都是外国人眼中不可思议的点。
Ⅱ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虽然说现在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看,但是我们对于别的国家若不亲身体会,是无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国对于我国也是一样。那么身为邻居的印度人看中国的话,他们又是什么感觉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国总是很喜欢把中国当做竞争对于,从而进行各个方面的对于。
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
其实对于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如何,这也是需要分差别的。那就是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和没有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对于没有来过的印度人看中国的话,大部分可能都是从网上所知道的讯息,所以对于中国经常是一种鄙夷的态度,认为中国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个人去印度孟买出差,感慨了一句孟买真漂亮,而那个人的印度客户则回答了这样的一句话:“不用担心,十年后上海也能发展成这样。”emmmmm??估计无数上海人都想说一句mmp吧,这就是偏见时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
但是若是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观的,能够充分知道两国之间的差距。顺便偶尔感慨一些中国的物价比他们国家要贵上一些,这也是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之一。当然了,其实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对于中国一无所知。
大多数的印度人仅仅能通过报刊杂志和媒体了解中国,所知道的东西,甚至不多于诸如成龙、长城和中餐等。不过一些印度人看中国时,仍旧持有积极态度,或对中国倾向于中立的观点。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十分可观中立的印度人,对于中国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国可观的评价与对比
1、对中国人的印象:我们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劳智慧且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一群人。中国人非常乐于献身于国家,且常常把国家置于优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会在一些节日遭遇诸如因为工资原因而引起的罢工或者是长时间的假期,这些因素都对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经济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对中国多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赞赏。对印度的民主制度来说,想要重复同样的经历可能要用很多年。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是相当美丽的,当人们表演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时,他们展现了适时地同步性。我们发觉诸如武术、舞龙这样的运动真的很美且令人着迷。
3、中国的产品:尤其是涉及到电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们在印多尔有Jail Road,同样地,大多数的印度城市都有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这样的手机牌子在工程师当中也很受欢迎。但不幸的是,有时中国制造常常被认为是劣质、便宜、山寨的同义词。
4、教育与娱乐:像成龙一样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欢迎,中国的动作电影我们都喜欢~我们觉得中国对于各种体育运动“从娃娃抓起”的态度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印度的教育从来不把目光聚集在学术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Ⅲ 为什么印度股市轻松完胜中国股市
印度股市轻松完胜中国股市的原因:
印度市场一直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但中国并没有。
印度股市受全球股市的影响比绝大部分国家的股市要深,它的涨跌起伏规律总是与全球股市相似,这是因为印度新兴市场更加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在发达国家里实现量化宽松政策之后释放的全球金融海啸帮助推高了印度的股票,但是却没有对拉高中国股市。
关于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改革的速度。近年来印度的经济改革由于其较弱的执行力而逐渐放缓,但是中国的改革形势刚好相反。因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掌控整个经济市场。这样的举措使国外的投资者感到害怕,这也使中国的投资市场受到一定影响。
印度的投资市场包括了许多利益导向型的上市公司,例如像塔塔汽车集团和印孚瑟斯(Infosys)。而中国的投资市场很多都是属于政府拥有型的,缺乏利益导向型的企业
印度的经济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中国经济已经过了加速阶段,所以印度的投资市场打败中国市场也是合乎情理的。
Ⅳ 国外讨论: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我去过德里。孟买。等印度大城市。面貌很破旧。但新兴产业很兴盛。
印度人看中国。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列强。是个时刻想摧毁他们国家的敌人。
也许是62年那场战争。中国军队铁血的形象。以及中国建国后与很多国家都发生过战争,让印度人认为中国人很冷酷。他们不理解为中国人的自我牺牲,吃苦耐劳。
总之。印度人眼里的中国是。列强。敌人。畏惧害怕。又刻意贬低中国。汗
Ⅳ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股市
你好,外国人很少关注a股市场,
对a股市场的定位肯定是投机,不规范,缺乏市场化的市场。
Ⅵ 如何理解中国股市(1)
���咀陨砣聪�г谌嗣鞘右爸�小�
引发这轮争论的是《九条意见》的实施和大型公司在上海和境外市场挂牌上市的可能性。例如,中国的评论家们花了很多力气来讨论中国A股市场在处于目前低位的情况下,估值却依然高于海外市场的原因,从而引发了对海外市场及其估值水平的分析。还有人谈到了定价权的问题。种种言论均指向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低股价,宣称这是因为国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评价甚低,而在中国这种模式却获得了本地投资者的认可,因而取得了较高的公司估值。还有观点认为,由于国外市场上的“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所以中国企业得到的估值水平较低;而国内市场的“定价权”掌握在中国投资者手中,因此股票的估值水平较高。这种视角同样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但关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弱点是,无论是政府、投资者、研究分析师还是评论家,他们都缺乏对公司创造市场这一理念的关注。问题的关键是公司是股市的根基所在。股市的存在是为了评估公司的价值,而非股票。但在中国,情形却是背道而驰:市场存在是为了评估股票的价值,因此讨论也就不可避免地围绕市场估值和定价权而展开。
这一根本缺陷可追溯至中国进行股票和控股公司试验阶段之初。在20世纪80年代,股份制改革在全国取得了迅速发展。当时很多人根本弄不明白,公司提供给投资者的所谓“股票”的这种小纸片究竟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的是,股份有限公司所预设的运营目标完全不同于国有企业: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产品的产出数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公司运营进行根本性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会计操作惯例。
1992年,《股份公司规范意见》的颁布奠定了今日中国公司的法律基础。直至1993年中期,财政部才要求国有企业采用以国际会计标准(IAS)为基础的通用会计准则。而在此之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没有股本账目,会计操作实务只是为了满足国家计划的需求,因为国家是惟一的投资者。那么出售给非国家投资者的又是什么呢?只要了解了老式会计惯例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说明的方法,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长久以来公司总是得不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1993年之前,中国会计操作惯例同前苏联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样,以规则为导向,而非以会计准则为导向,所采用的概念是“资金”、“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以规则为导向”意味着制定一整套高度具体化的会计处理准则来满足所有的情况。不同于从会计准则出发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师们所需判断的只不过是某一会计项目应该放到哪一个具体条框中。在资金账务处理中,“资金用途”意味着使用具体资金获得具体资产,而资金来源是获得此类资金的专门渠道。资金分为三类:固定、流动和专项资金。这三种资金类别实际上是分离且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它们代表的是一个企业业务的不同方面。公司没有一个西方会计和现代公司所理解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固定资金”按照西方国家的理解是属于国家预算并投资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流动资金”可以理解为营运资本,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现金;而“专项资金”指的是用于诸如重大革新的折旧款项。企业被要求严格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因此企业不得将某一具体用途资金挪为他用。这种会计做法对中国股市的发展及市场参与者对股市的理解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当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化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在老式会计系统中以固定资金出现的国有资产成为国有股,国有企业投入的资产成为法人股,而最终由自然人投资者投资在公开发行中的现金成为A股。现金永远是现金,因此A股可以进行交易,但是对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所代表的公司资产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政府对此类交易设置了种种限制,以确保国家不会失去对其所投资资产的控制权。《公司法》第四条明确指出:“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这充分说明国家不明白股票究竟代表什么,或者股份公司究竟是什么。
这种方法从一开始起就产生了只关心自己投资利益的不同投资者类别。被人为分割的中国证券市场自此开始形成,而公司自身却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然而这也是非流通股必须成为流通股的另一个原因。只有到那时,股市才能确立正确的重心,为其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我们不妨看看印度股市的情况。
近年来,鉴于其软件行业的成功且西方跨国公司在各个服务领域采用外包策略,印度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该国GDP增长迅速,由于政府放松监管,已开始吸引一定数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总体而言,印度还无法与中国接近两位数的持续经济增长媲美,更不要说后者巨额的外国直接投资了。
但印度在某一方面仍然远远超过中国。印度证券交易所的50大企业指数随着经济增长一路高涨,最近甚至企及历史新高。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繁荣和股市衰微却背道而驰,后者最近已接近6年低位。2002年初市场崩盘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无须就相关问题及解决方式做进一步讨论。但有一件事确凿无疑,即市场已经崩盘,几乎整个证券行业都已萎陷,这与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繁荣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本该是神话般的成功典范却陷入尴尬境地。更糟糕的是,中国运转失灵的资本市场无疑已成为中国绩优企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巨大障碍。
为什么会成为障碍?毕竟中国企业还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能通过海外股市融资。让我们以印度为例来解疑答惑。2005年,印度一家名为Jet Airways的航空公司在印度股市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国内外投资者对该公司均抱有浓厚兴趣,预期3.5亿~4亿美元的上市股票将产生极高的超额认购倍数。公司承销商包括德意志银行、花旗、汇丰、瑞银、美林等多家大金融机构。公司账目由德勤进行审计。
这家公司的吸引力何在?Jet Airways 是印度航空业最大的成功企业,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该公司始建于1993年,最初只有4架波音737,而它只用10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占到42.3%。Jet Airways 实际上超越其国有航空竞争对手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过去5年的公司收入增长率达到两位数,2004年收入达到8亿美元,税前利润4 200万美元。Jet Airways的业务策略和高效管理使其得以从数年前印度航空业解除管制中获益匪浅。该公司目前已着手进行国际拓展,并且看来已为保持海外竞争力做好了充分准备。
Ⅶ 印度国内也有股市,和中国的比怎么样
中国与印度都是“金砖四国”成员,对比中印股市发现有很大的相似性。2000年,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从6150点开始调整至2594点,最大跌幅为57.82%,从2001年的2594点进入新一轮牛市,到2007年10月30日创出20238点的历史新高。而上证综指2001年的2245点调整至998点,最大跌幅为55.54%,从2005年的998点进入新一轮牛市。中印股市进入牛市前的调整幅度差不多,只是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印度孟买Sensex指数都领先上证综指“半步”。对比后还发现,印度孟买Sensex指数的高点6150点是上证综指2245点的2.74倍,而低点2594点是上证综指998点的2.60倍,2.74倍、2.60倍相差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与上证综指今后的高点也存在2.67倍左右的关系。
Ⅷ 看看老外怎么评论中国股市了
很明显,诸外国里最了解中国的非中国的老冤家对头日本莫属了,今天就看看日本网民如何看待这些天中国股市变动的吧——
n__***** | 1日前(2015/07/04 09:58)
まあ、実际はどうあれ、皆が‘もうやばいかも’って思って行动に移れば、あっという间に下落しますからねえ。
【不管如何,当所有股民认为“这下可能危险了”,并开始出逃,指数下跌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
shi***** | 1日前(2015/07/04 09:55)
根拠のないバブル、元の2000まで戻るだけ。
【(前段时间暴涨)本来就是毫无理由的股市泡沫,其结果必然是重回2000点。】
——————————
モンキージャッカル | 1日前(2015/07/04 10:14)
最近、北京の空が青いそうだ
工场の稼働率が低下しているからじゃないかと思った
実体経済は相当悪いんだろう
前回の株バブル崩壊は6000p→2000pまで下落した
暴落はまだこれからだろう。
【最近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从这点是否能推断出是因为中国目前工厂的开工率降低呢
实体经济恐怕相当萎靡
中国上次泡沫崩溃从6000掉到2000,前几天暴跌貌似只是开始吧】
————————————
ush***** | 1日前(2015/07/04 12:18)
田舎のゴースト新筑マンション群や、银行以外からの债务の返済がやばいって话を闻いたのもう1年前だったんだけど…
そのあと、いつ来てもおかしくない暴落が来ただけ。损をしたとかなんとか言っても、まだ大丈夫と思ってた人の自业自得でしょ。
【中国农村(这里指的是三四线小城市)到处都是空置率奇高的鬼楼,还有除了银行之外的债务问题也非常严重——而且这都是一年前就爆出的消息了。其实这样的情况出现后,无论什么时候股市暴跌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几天的暴跌只是该来的必然到来了而已。】
Ⅸ 人在印度怎么炒中国股票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在网上开户就可以了啊。不过网上开户时要注意一下你开户选择的是否是正规券商的网站。
Ⅹ 在中国定居的印度人,都是怎样看待中国的
在国内定居的印度人,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这几年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国内也相继涌现出一批经济强市。很多外国友人都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十分好奇,纷纷前往中国旅游,见识中国的变化。
对此驴友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说说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