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榕树有多少平方

印度的榕树有多少平方

发布时间:2022-06-13 09:09:06

Ⅰ 榕树的 的详细资料

即孟加拉榕树(Ficus benghalensis)或印度榕树(F. indica)。
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即无花果属)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着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冠以榕树名的不只有细叶榕,屈指一算,还有八九种,如高山榕、柳叶榕、垂叶榕、金叶垂叶榕、菩提榕、印度橡胶榕、大叶榕、金叶榕、花叶垂叶榕等。这些榕树四季常青,姿态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良好的生态效果,广栽于南方各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高20-25米,气生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颜色呈淡绿色,长4-10厘米,宽2-4厘米。花序托单 榕树---福州森林公园千年古榕王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扁倒卵球形,直径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时黄色或淡红色; 雄花和雌花同生于一花托中。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习马来西亚也有。
生长茂密生命顽强 [编辑本段]用途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渔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编辑本段]中药特性【性味归经】

叶:微苦、涩,凉。
气根: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
叶:清热,解表,化湿。用于流行性感冒,疟疾,支气管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
气根:发汗,清热,透疹。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叶3~5钱,气根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Ⅱ 榕树简介

1、介绍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Linn. f. ):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2、分布广

榕树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直至加罗林群岛。榕树被评为福建省省树,榕树也被福州、赣州评为市树。

Ⅲ 印度榕树"独木成林" 树冠直径411米是怎么回事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6日报道,印度一座植物园中的一棵榕树巨大无比,远看犹如一片森林,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如下图:

同时,在印度的安得拉邦,还有一棵更大的榕树。这棵树大约占地1.9万平方米,据官方记载,其树冠为世界最大。

Ⅳ 文中对印度榕树的说明,与现实生活一致吗

那棵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榕树,使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我们也在其中。
榕树的特点,在于它的气生根,是榕树树干上垂挂下来的大大小小圆柱状的不定根。它们有的悬在半空,有的
下地入土,由于这些气生根入土后又起了支持作用,因此榕树树冠广为发展,形成“独木成林”的壮观场面。
我们走到跟前一看,没有主干,简直就是一片树林,由篱笆围住。木刻的说明上写着:本榕树年龄为250岁,高达25公尺,覆盖面积4856平方米(20亩),有2800根气生根。榕树在历史上两次被雷击中。1919年的那次雷击后,主杆被毁。
我们暗暗称奇。想绕树一周是不现实的,只是走到某一点,我们确定了几十米纵深处的圆点、原树干处。那里竖着一个石头纪念碑。
大榕树附近的池塘里,我们看见了哪些举世闻名的大荷叶。直径有一人高,真可以睡人了,所以称为睡莲。
在返回植物园大门的路旁,有小船出租,是脚踏的那种。于是我们就上了了船。小郭身体还很弱,所以就由我来撑船。没想到这里湖连着湖,踩了一个半个小时也没到头,只好返回。
网上的资料,望采纳。

Ⅳ 大榕树的所有资料

大榕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以“独木成林”而闻名。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

1、孟加拉国大榕树

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 林的奇观 。

2、福州大榕树

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种子萌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它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 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 的奥秘。

3、阳朔大榕树

大榕树位于高田乡的穿岩村。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树高17米,树围7.05米,硕大的树冠覆盖2亩土地,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气根如老人胡须在风中飘拂,树干有的贴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飞龙破雾,是罕见的奇树。

(5)印度的榕树有多少平方扩展阅读:

阳朔大榕树的传说:

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

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当年刘三姐抛绣球给阿牛哥,与阿牛哥私订终身就是榕树作的媒。起初,三姐有情,而阿牛哥无意,三姐又借山歌表情达意,但阿牛哥仍不能会意,于是三姐约阿牛哥到榕树下,抛出一个绣球给阿牛哥,阿牛哥不敢去捡,三姐就托榕树把自己的心思悄悄告诉了阿牛哥,阿牛哥这才捡起绣球与三姐订下了终身。

Ⅵ 关于榕树

1、介绍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Linn. f. ):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2、分布广

榕树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直至加罗林群岛。榕树被评为福建省省树,榕树也被福州、赣州评为市树。

Ⅶ 榕树简介。

榕树是大乔木,高达15-25米,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细叶榕作为行道树树种,是因为这种榕树树冠较大,而且生长期间枝叶繁茂,病虫害也更少。

产中国台湾、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及沿海岛屿)、广西、湖北(武汉至十堰栽培)、贵州、云南(海拔174-1240(-1900)米)。

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九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东部直至加罗林群岛也有。

生长习性:

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

榕树虽能年年结实,但种子非常细小,脱粒也非常困难,因此多采用扦插或压条繁殖。

Ⅷ 榕树主要生长在什么地区榕树一般有多高

榕树主要生长于海拔174-1900米的区域,广泛分布于中国台湾、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份。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 Linn. f. ):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榕树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直至加罗林群岛。榕树被评为福建省省树,榕树也被福州、赣州评为市树。


榕树是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约8毫米。

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雄花无柄或具柄,散生内壁,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Ⅸ 印度榕树的介绍

印度榕树是一种在印度和亚洲一些地方有一种形状奇特的树,枝条上生有气根,垂入土中即变成新树干,覆盖面积可达数英亩,树下可容数千人歇荫。印度商人往往把它作为集市场所,从事各种买卖活动。英国人把印度商人称为banian,也将这种树取名为banian,一般多作banyan,汉语通译为“印度榕树”。banian / banyan源自梵语vanij(商人)。据另一说法,banyan是因印度商人在这种树下建造宝塔而得名。

Ⅹ 关于独木成林与榕树,满意的追加100或200分。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 L.f.),桑科,常绿乔木。榕树根据用途可分为绿化树、榕树桩盆景、榕树瓜(地瓜榕、人参榕)盆景。由于榕树根系发达,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块造型独特,令漳州人对榕树情有独钟。以植物生理学对榕树进行科学的栽培,使榕树根块较快成长,并控制其枝桠的成长高度,栽培出不同规格、不同风格、形态各异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术加工相融并琢的培育方式。为榕树盆景的观赏价值提升,并成为漳州继水仙花之后又一独特花卉 。从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规格盆景。形态自然、根盘显露、树冠秀茂、独特风韵的人参榕,观姿赏形,令人妙趣横生,心情愉悦。适宜摆设居家、办公室及公共场所。近年来风靡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本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占据盆景市场较大份额,是一种高档的时尚花卉。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尤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我国榕树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云南分布67种,西双版纳有44种,占中国已知榕树总数的44.9%,占全世界的5.5%。

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绞杀、老茎结果等多种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生长在西双版纳的44种榕树具有大板根的有17种,能形成各种气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种。绞杀现象是榕属植物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而独树成林则是某些榕树由绞杀阶段向独立大树过度转变时长众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热大雨林特殊景观。

榕树是野生食物的重要来源;在西双版纳地区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树主要有木瓜榕、苹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脉榕、黄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帮助人体消化的纤维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认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可使人健康长寿,也可为少女保持体态轻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在榕树中有9种植物被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药用的部位包括根、树皮、叶和树浆等。

榕属植物中,有17种为具有板根的大乔木,有26种具有气生根或支柱根,有8个种具有老茎生花果现象,有24种在幼苗阶段是附生植物,其中有21种随着榕树的生长,通过绞杀植物阶段发展成为乔木或大桥木,以致形成独树成林,这些特殊的生态现象构成了园林景观。许多榕树有开展的树冠、浓蔽的树阴,一直是传统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树、垂叶榕、榕树等。榕属的一些种类已成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培育出叶色、形态各异的园艺品种,垂叶榕、榕树已有十多个园艺品种。

榕树的很多种类具有板根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绞杀现象,景观奇特雄伟,反映了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而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该园占地约15亩,已收集榕属植物近103种,园内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树包塔、独树成林、绞杀现象等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已使该园日趋成为一个接近于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态公园,给人们以奇而美的享受。
榕树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气候潮湿,雨水充足。
榕树 ( Ficus microcarpa 又名:细叶椿、小叶榕)
形态特征: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扁倒卵球形,直径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时黄色或淡红色; 瘿花和雌花同生于一花托中。
生长分布: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西马来西亚也有。
用途: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树能"独木成林"。 榕树是属于桑科的常绿大乔木,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的树冠 之大,令人惊叹不已。 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 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 林的奇观 。巨大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1万平方米之多,曾容纳一支几千人 的军队在树下躲蔽骄阳。 在我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 积约15亩,可让数百人在树下乘凉。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和浙江的南部 都有榕树生长,田间、路旁大小榕树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农民和 过路人休息 、乘凉和躲避风雨的好场所 。福州市的榕树特多,所以称为 "榕城"。 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种子萌 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它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 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 根,加强了大树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这就是"独木成林" 的奥秘。

小资料
福州市市树——榕树
福州植榕历史悠久,据宋乐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宋福州太守张伯玉为防旱涝又编户植榕,呈现"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榕树便成为福州古城风貌特征之一。榕树叶茂如盖,四季常青,枝干壮实,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征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根据广大群众的举荐,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届34次会议通过以榕树为省树的决议。
北宋福州太守张伯玉植榕

张伯玉(1003~约1068年),字公达,建安(今建瓯县)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登进士第。以后又登书判拔萃科。庆历元年(1041年),出任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接着以秘书丞为太谷令。他爱民勤政,广兴水利。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节,荐于朝廷任职。皇佑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当时陈执中为相,伯玉说:“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陈执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仁宗皇帝惋惜伯玉,离京前,赐银钱五万。至和年间(1054~1056年),伯玉任严州副知州。嘉佑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伯玉兴学育才,作出很大成绩。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编户浚沟七尺,植榕绿化。数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伯玉植榕声名盛极一时。伯玉多学而博识,文章为曾巩叹服。他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官终检校司封郎中。着有《蓬莱诗》2卷,已佚。

绿色主义——榕树
南方的树,以榕为记,有一本书上说是榕不过吉,吉安以北,就不见了,这是地理上的限制。我所在处,榕树是市树,配以水塘风荷,应该是很美的。看了广东云南那些榕树,有个发现:这里的榕树,多是女的——没有胡子。到有一天,见到一棵男的榕树,长着关云长式的胡子,美髯公呵,赶紧把学过林的找来问,答曰:是品种不同。原来不是性别。
从此也就注意榕树的特色了。当出现一棵太不同的榕树,就预想其为另一品种,和人一样,太有个性,总是另类。也就认得了几种:小叶榕,高山榕,人参榕。人参榕是做盆景的上选,根肥如人参,如萝卜,总觉得是转基因一类,我不喜欢。
榕树是一种大树,有一种铺天席地的气象。傍着树,可以支架棚房,那是乡间小茶馆,树下几张竹椅,几张小几,茶碗和茶壶,江声和蝉声,是久违了的童年。榕树看去就是一座绿色的大山,褐色的树干,想起的是山道弯弯,若树上有洞,有凹,长出点菇蕈,红黄花色,就是赴墟回家的一把把小伞。
榕树最美在根,盘根错节,起伏不定,根与树没有根本的区别。最有意思的,是有气根的那种,常常让我往学业上想:说根深叶茂,自然没有问题。但有时候,有些东西,不是一次能学完的,练好武功打天下,闭关多少年,往往仍不敌高手。倒是边做边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就喜欢那榕树,哪里有营养,就伸一枝根下去,不仅汲取养份,弄不好,剑走偏锋,副业成了主业,让人弄不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也顶好?听说广东新会的小鸟天堂,那榕树就找不着最初的根了,人家不作栋梁,也自自在在营造了天堂。
榕树的很多种类具有板根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绞杀现象,景观奇特雄伟,反映了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而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该园占地约15亩,已收集榕属植物近103种,园内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树包塔、独树成林、绞杀现象等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已使该园日趋成为一个接近于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态公园,给人们以奇而美的享受。

矗立在金宝河畔,它的树围竟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
通常,有萌生能力的树木,只能从根部或树桩萌生下一代的植株,然而榕树却能够在生长期间,通过其气根繁衍出下一代的树体,继而又由第二代树体上的气根繁衍第三代树体。小鸟天堂古巨榕为桑科榕属植物中的水榕,天马河一带水土肥美,气候温和,确实十分适宜水榕的生长。榕树的气根从干枝萌发出来,千丝万缕,远看似长须随风轻舞。这些暴露在大气中的不定根,有极旺盛的生命力,依赖母体的营养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养分不断伸长向下,有的垂直朝下生长,有的缠绕枝干延长。气根的尖端伸到土中,地下部分迅速长成根系,地上部分长成树干,下垂气根入土生根,复成一干,形似支柱。缠绕枝干的气根,其尖端生长点伸进腐朽的树体,或遇到树凹,或在表皮破损、局部腐朽处,均可生长。这些千丝万缕的气根粗细不一,枝干交织,像藤蔓一样同根共生,形成这种木本植物世界中最独特的“连体生长”现象。

相传朱元璋被元朝骑兵追赶,后弃马爬榕树借助气根隐身才得以逃脱。朱元璋称帝之后,感于榕树救命之恩,专门册封此榕为“榕王”,并建庙养僧,号“榕王寺”。一时,崇榕之风遍及全国。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种有榕树,有道是“无榕不成村”。每逢盛大的传统节日,喜欢采撷榕枝扎彩楼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用榕枝蘸着雄黄酒洒在庭院以驱“五毒”;如向亲友贺婚时,传统的贺礼上要放一桠箍着红纸条的榕枝,红绿相间分外耀眼,以此寄寓爱情、友谊像榕树万古长青。台湾南投县南投镇人认为榕树有男女之分,高大的叫“大树公”,稍矮的称“大树妈”,人们常带小孩前往拜祀,然后取一片榕叶用红线穿起来挂在小孩脖颈以示吉利。

相传,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在闽南沿海操练水师,见海岛草木稀疏,就号召将士趁隙植榕。今天,在闽南海岛犹存这种生命力顽强的古榕。闽南、台湾方言“榕公”与“成功”同音,多情的闽南人逢年过节总要到这些古榕下,摆上供品奉祀“榕公”缅怀郑成功。当年背井离乡的同胞也没有忘却故乡的老榕树,他们每归故里总喜欢与亲友相聚在榕荫下,回忆辛酸往事,畅谈家乡新貌,增进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榕树,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福州植榕树的历史大约源自北宋郡守张伯玉,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这位建瓯人知守福州,号召福州人按编户植榕,把珍爱绿色义务植树落实到每家每户,才有后来福州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可是大榕树盘根错节气须长垂的样子,不但遮风挡雨特别长寿,还显得神秘到一个境界,以至于福州先民把榕树也当作一种神灵来敬仰;在福州,就有几尊神灵与榕树相关。

照天君
祀庙:原茶亭接龙亭,2000年原址改建,迁到乌山道山观玉皇阁,2004年又迁到东门金鸡山公园
照天君的标准履历是:原名照天柱,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生于连江,16岁出家;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易俗里(今东门外东岳庙附近)建“报国资圣禅院”,被聘为住持,信众称为“照上人”;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寺院被封流落江湖,靠卖卜悬壶为生,经常在大榕树下坐禅;闽永和元年(公元935年)皈依道教,当时天下四分五裂,战事蜂起,南唐兵由闽北直逼福州,新登位的王延政(王审知之子)政权内部出现叛乱,照天君慈悲为怀心忧万民,日夜奔走指引灾民逃离险境,终于劳累过度在经常传道布施救人的接龙亭榕树下坐化登仙;登仙后镇守南天门,称“南天照天君”。
关于挂红灯笼的传说是:当时闽王为镇压叛乱调闽南驻军来攻福州,兵临南门城下,照天柱得到消息后,为拯救百姓免遭战火,便连夜赶到城门,将红灯笼高挂在榕树上作为信号,提醒百姓迅速逃离;攻城部队见榕树上挂有红灯,以为树下四周有伏兵,不敢冒然进攻,便掉头转向东门,避免了一场灾难。于是挂红灯纪念照天君。

裴仙师、裴真人、督署裴真人
祀庙:鼓楼肃威路裴真人庙
裴真人姓周,名简洁,生日:三月初十,祖籍浙江绍兴,职业福建督署衙内师爷幕宾。生前辅政多施恩泽于民,宋英宗皇帝赐给非衣(毛衣),后弃官学道,称非衣道长;广宣教义教人从善,从学者众,其后于督署大榕树下羽化升仙,尊为“霞府福建师广化大道端品袭大真人”。如今大榕树还在庙后院,仍然枝繁叶茂,号称“榕城第一古榕树”。
在祭祀裴真人之前,这棵榕树下原来供奉狐仙,现在的裴仙宫,是道教正一派的道场。

泗洲佛、泗洲菩萨、泗洲文佛
祀庙:苍霞白龙路东金寺
这位泗洲佛也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根据清顺治年间周亮工所着《闽小记》卷三《僧伽》篇记载:

福州城内外,凡巷皆筑小屋,祀泗洲菩萨,人皆末晓其义,或有一二处求告祈签,往往灵验。予每问僧人,亦无知者。按李邕《泗洲普光寺碑》云:“僧伽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坐化。”

北方来的周亮工将福州人祭祀泗洲菩萨的情形记载在《僧伽》篇中,自然是认为这泗洲菩萨是唐代从西域来中土传播佛教的泗洲大圣僧伽(公元710年圆寂,“泗洲大圣”的称号是唐中宗给的);可是成书于咸丰六年(1856年)的《闽杂记·泗洲文佛》(作者:施鸿保)又有这样的文字:

福省城中街巷间,多供泗洲文佛,或作小龛,或凿壁为龛。有供像者,有供牌位者,亦有但凿四字壁上以奉者,犹吾乡之奉观音大士也。
僧伽未尝至闽,何以福州人奉之独虔,岂别是一佛号耶?

但是苍霞东金寺的泗洲佛却是肉身泗洲佛,传说是有一年大水泛滥,有一死尸流到东金寺边,寺僧用竹篙将其推出,不久,其死尸又流入;寺僧再将其推出,这样连续了几次。寺僧说:“你如果真是佛的话,就翻身给我看,我就收留你,供奉在寺内。”死尸果真翻了身,寺僧感到惊奇,就收留下来,并加以防腐处理,供奉在寺内。而且这肉身泗洲佛还是古田人,肉身会长头发和指甲,其姐每月都从古田下来,为其剪头发和指甲。月月如此,年年不断,过了几年,其姐向肉身泗洲佛说:“如果我老了,不能前来为你剪头发和指甲,怎么办?”讲了这话后,果真肉身泗洲佛的头发和指甲都不长了。福州评话中有段“泗洲佛得道白龙社,古迹两口眼镜池”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传说归传说,泗洲佛的信仰源头应该来自中原,唐以后传入福建,可是无论是野史记载还是故老相传,福州的泗洲佛都是住在榕树上,高僧僧伽到了福州怎么会改住树屋,这让我着实摸不着头脑,而且如今福州城内难觅泗洲佛的祀庙,无从考证,所以只能用一个传说来解释:

一泗洲人来福州为官,因病祈求泗洲神,忽见榕树现一道光芒,其病竟愈,以为泗洲神庇佑。遂在榕树置一小神龛,供奉泗洲神,因而相沿成俗。

李白有诗颂僧伽:““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僧伽歌》

小结
这几尊榕树神——或者与榕树有关的神祗——似乎是榕树崇拜拟人化的象征,人神寄托于物,是原始物崇拜的延伸,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意思的是,除了照天君,裴真人和泗洲佛都不是本土人物,五代衣冠南渡以来中原信仰与闽越先民信仰既冲突又融合——比较典型的还有临水娘娘陈靖姑斩蛇精降猴精——的结果,造就了福州民俗信仰中很有意思的特点;与此相仿的,还有被临水娘娘降服的猴精丹霞大圣演化成齐天大圣孙悟空,还有清嘉庆己卯年《重建珠妈祖庙碑记》里满族珠妈祖实际上是福州本土“痘神”刘夫人(见《几尊神》中关于英烈王的相关文字)等等,只是他们不属于榕树神这个系列。

阅读全文

与印度的榕树有多少平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买一只猪要多少钱 浏览:444
去意大利能学到什么 浏览:264
为什么意大利足球没落 浏览:644
古中国分多少个国 浏览:43
有哪些胶水厂商在越南有工厂 浏览:952
美国为什么不救意大利 浏览:179
中国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浏览: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浏览:413
一般去意大利都代购什么 浏览:861
意大利刹车片品牌有哪些 浏览:164
意大利ac怎么发音 浏览:868
越南咖啡怎么冲水 浏览:754
小印度是哪个城市 浏览:113
印度为什么停止购买战斗机 浏览:280
如何办理中国移动英国卡 浏览:236
英国斯诺克纯手工杆多少钱 浏览:307
中国有多少个卫队 浏览:156
英国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浏览:446
1元换印尼盾多少人民币 浏览: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么关系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