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军队越境挑衅背后动机为何对亚太局势带来怎样影响
印军越境,其目的有三个:一是阻挠中国修路;二是想乘机捞点好处;三是配合美国,在西线牵制中国,美国在东线(东北亚、朝鲜半岛)联动,让中国处于两线作战,美国有可能对朝鲜动武。
由于印度实力无法与中国抗衡,冒然越境,处于骑虎难下的处境。加上联合国、东盟不敢插手,美国迟迟畏缩不前,反倒三十万大军被中国五万人马,牵制在中印边境的中线段,进不得,退不得。曾谋求与中国谈判,遭到中国政府拒绝。
印度面临三个抉择:撤军、被俘、全歼。中国在八月份可修好公路,达成既定的目标与事实。九月初,印度不撤军,九月中旬,铁定要用武力解决。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畏缩,造成印度的被动,有迹象表明,印度被美国卖了。以印度的军事实力,中国要揍它,支撑不了一个星期。十月份高原地区寒冷降临,因此,战争会在几天内解决。对东南亚局势不会受到影响,速战速决。
Ⅱ 印度此次挑衅中国,有哪些目的
“从自身利益来讲,中国在南亚的行动并没有错误,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此举难以避免的负面后果,并有所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美日印三强遏华同盟。毕竟,对于冷酷无情的现实政治逻辑来说,单方面的啜泣,从来都毫无意义。”
中印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媒体猛烈抨击印度的决策者。个人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我们的国土主权的确面临着印度人的挑衅,我们必须对外摆明我们的态度。但是,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看,我们不能不全面审视印度的决策动机。因为,媒体单纯将印度人视为疯子和狂人,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绝非现实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印度政府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为了一片足球场大的荒地,而陷入与中国的盲目对抗,毕竟,今天的印度领袖或许残酷无情,但却绝不是一个盲目的蠢材。
实际上,对峙事件发生的很久之前,国内就应该意识到莫迪政府一定会有所挑衅,只要稍有俾斯麦式的外交视野,便能够预见到今天的情况——本人此前不断提出警示(文尾罗列文章)。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与所有大规模跨国合作项目一样,我们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带了一些地缘效应,并引发了外国的猜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南亚地区。
2013年之后,中国大举加强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边境冲突多年不断),并且在印巴争议地区喀什米尔修建铁路,以及在瓜达尔港设立可供军用的港口。这些不可避免地与印度的安全利益产生一些冲突。
中巴走廊的建设,在加强经济的联系的同时,实际上也意味着两国军事互助更加便捷,这强化了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和实力,考虑到印巴边境至今犹在持续交火,印度不可能对这一举措漠然视之;
Ⅲ 印度为什么非要在中国的边境上挑事
1.不服气:1962年的对印反击战将印度打的灰头土脸面子丢尽,印度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复仇”。
2.印巴边界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问题闹成了死仇,然而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良好使印度不敢对巴基斯坦动武,这使印度很恼火,中巴联合搞的枭龙战机经常在克什米尔停火线转悠。
3.我国捍卫主权:我国加强了对西藏边界的控制(怕印度搞偷袭抢我国领土)开始在中印边界地区建公路,令印度恐慌。
4.印度领土野心:印度有很强的领土扩张野心,印度想要将整个中印领土争议地区全吃尽嘴里,中国怎么可能答应。
Ⅳ 为什么印度敢在边境挑衅,它不知道我们有核弹吗
这是配合美国在搞事情,他们总会做出误判,认为中国会把重心放在东南沿海,认为中国会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捍卫领土的决心,中国不需要核弹,就能把印度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Ⅳ 印度为什么敢再次挑衅中国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
道理非常简单,列宁说过,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了。日光底下无新事,开启边衅不过是转移人民注意力和加强对军队控制的手段而已。现在的印度正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机,因此在中印边境挑衅不过就是为了转嫁危机。
Ⅵ 为什么印度挑动克什米尔,不怕国内经济动荡吗
印度制造克什米尔动荡应该与莫迪政府的对外强硬,体现民族主义自尊心有关,尤其是看到了美国改善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更让印度生气。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5日宣布向克什米尔地区增派3万多兵力,其目的就是莫迪政府已经在当天废除了印度宪法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370条款”。印度担心克什米尔地区出现动荡,也担心巴基斯坦方面找事。
可是想要报复巴基斯坦的印度,却发现自己的军火库中的弹药连10天的战斗都无法维持。印度紧急奔赴俄罗斯采购武器弹药,可是俄罗斯坐地起价,而且还需要长期等待,这一下让印度傻眼了,对巴基斯坦的报复行动也只能取消。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印度的经济虽然在表面上看着很好,可是印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必要的军工体系。这样的结果就是印度一旦爆发战争,印度依然受制于人。
Ⅶ 印度为什么又在边境地区找事,有何目的
前几年印度要求中国答应许多它的意愿,但跟中国的谈判始终陷入僵局。所以它就来挑衅,意思就是跟中国说“不要忘了撕破脸的的可能性”。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归根结底是利益博弈,博弈手段不仅仅是外交手段,还有军事手段。
Ⅷ 印度为什么出现大规模抗议呢
新德里冬天的寒冷没能阻止印度农民抗议的激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郊区,越来越多的印度农民在此集中,抗议政府今年通过的三大农业改革法案。
这些农民大都来自印度的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等。这些地区都是印度主要的农业产区,也是印度农业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从2020年11月下旬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坐着马车、甚至徒步,向首都新德里进军。农民预期他们关心的问题不会得到快速解决,出发时就准备好持久抗争:干粮、炊具、帐篷、被褥等,随身携带。在抗议的间歇,这些农民会就地生火做饭,晚上就睡在拖拉机上,或者蜷缩在简陋的帐篷中,条件相当简陋。但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这些困难也就无所谓了。
印度农民如此大规模的抗议,要做到中规中矩,不越雷池,几乎是不可能的。为引起政府的注意,这些农民已经数次试图进入首都新德里,频繁与当地警察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据印度媒体报道,在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中,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寒冷、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已有数十位农民丧生。
但抗议的农民没有因有人伤亡而退缩。“我们不会回去,除非政府撤销改革法案。”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说。
(在孟买举行的农民抗议集会)
为减少此次抗议事件的影响,印度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和农民代表进行了至少10轮会谈,但尚未取得结果。最新进展显示,2021年1月,印度政府表示,可以暂缓农业改革法案实施18个月,但前提是农民代表必须和政府就法案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印度政府总理莫迪2020年9月份在农业改革法案通过时,曾表示,这是印度农业产业发展的“分水岭”,对于国家向前发展是“历史性和必要的”。但农民代表对此不认同。“这事关我们农民的利益,政府为啥就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推出这些改革法案?”
尽管印度农民抗议运动已经历时两个月,尚未没有看到平息迹象。而印度的其他一些农业产区的农民也开始对北方农民的抗议进行声援。2020年12月份,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的农民分别在孟买等城市进行集会,呼应首都新德里的农民抗议运动。
Ⅸ 印度为什么总喜欢对中国挑事
印度与中国是近邻,双方有些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是正常的。中国经济发展很好,不想因为印度这点事来拖慢自己的脚步,印度挑事的地方很偏僻。虽然说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但是不至于反应过度,能和平解决最好。
印度那个国家又穷又乱,就指望和中国扯事情好让美国支持点钱,打印度赢了也没什么利益,打了不就正中敌人下怀吗,印度挑事总有它的阴谋在里面,越界而已,住又住不了人,挖也挖不出什么东西,况且还没说让给他们呢。小流氓就是要搞事情,别理他们就行,到时候风头一过,反手给他一闷棍,打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还没打网上就这么乱,打起来还得了,乱起来说不定还有人起哄造反。
Ⅹ 为什么印度作为侵略者的一方,民众群情激愤的要抵制被
1962年中国与印度打的那场仗,实际上吃大亏的是印度,下面我就说说印度都吃了那些亏。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0万平方公里,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它的面积相当一个云南省!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都不答应的道理了吧。最近大家对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中国军队主动撤军至战争前的实际控制线一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在领土上吃了大亏,便宜了印度。我曾经有一本珍宝级的书,叫《中印边界战争》,后来叫人偷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些不广为人知秘密。大家都知道,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两条战线,东线又有两个战场,亚东战场一线和达旺战场一线,东线是成都军区打的,西线是新疆军区打的。先说东线达旺战场,为什么先说它哪?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国人最熟悉的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中国军队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了达维尔准将,打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在这期间中国军队紧急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战争物资的供应。中国军队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达旺,但拿下达旺后,一清点战果,发现俘虏的人数与打垮的印军数量相差太大,达不到战前定下的要打出30年边界安全的目标。正好这时藏民来报告说,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战机显现,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公路迎击印军,另一路 沿贝利小道堵印军的后路。结果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个战士击溃印军一个炮连,缴获四门大炮。八个战士俘虏180印度兵。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本来这是一个从贝利小道穿插过来的加强连,等从深山密林钻出来一看漫山遍野的印度兵。以为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印度军队,也就漫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虏,收都收不回来了,这个连有更重要的任务),就这半个连的30来名战斗人员,硬是在邦迪拉外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印军。印军打了几次冲锋死了几百人还是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师部的参谋向师长建议说,有一条几乎没走过人小路,可以突围,但就是不知还能不能走,师长破口大骂“XXXX,能走不能走就这一条路,不走还在这等死吗?还不快走”。印军丢弃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后面那半个连还穷追不舍,途中遇到那个连的副连长带的一个重机枪班在桥头阻击,打光所有子弹后,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印军蜂拥而过。这个连的任务本来就是切断这条小路,副连长带的掩护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任务,连长带的主力却光顾抓俘虏了,但念在阻击印军主力有功(别的穿插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降职使用,连长和副连长就地掉了个。中国军队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就在这个连吃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其中就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德让宗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教导员(副营级),这是中国军队在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当时一队中国士兵打的兴起,收不住脚了,只管往前打,突然一个士兵目瞪口呆地就不敢往前走了。后面的人上去一看,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德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到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的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 了。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亚东当时距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约110公里,是中国、印度、锡金三国交界的地方,历史上一直归西藏管辖。1890年时锡金还是西藏的属地,由哒癞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后锡金部落王被英国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务大臣与英驻印度总督签订加尔哥达条约,锡金脱离西藏(也就是脱离中国),后英属印度找借口发动战争趁机占了亚东。期间英国为了避开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美国政府警告英国,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英国政府已在加尔哥达条约及其他有关条约中予以认可,把英国弄个个大脸红。现在中国政府还在引用这一事例堵美国的嘴。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印度军队在这一地段并没有挑起事端,但驻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设防,中国军队突然间用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进展神速,当时考尔中将乘苏联援助还是由苏联人驾驶的米-8正在此地视察。还没反应过来,直升机就被中国军队缴获,害得考尔中将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个穿插的连队迷路, 劳尔中将就被中国人优待了。这架米--8直升机就是中国缴获的唯一一架印军的直升机,中国战后对外宣布归还所缴获的印军的一切装备,但这架直升机没还。战后一直以为中国从亚东撤军了,撤到了战前的实际控制线。巧了,今天央视10套正好播放了一段这一地区的片子,一看,这里现在叫亚东县,边界又回到了当时锡金脱离西藏时的地方,就是清政府设立海关的地方。PLA不仅没退,还前出了不少。真是大快人心。再说西线,西线地区广阔,也有个类似于麦克马洪线的XXX线,也是英国人搞得鬼,印度在现在的边界谈判中还在坚持这一条早已不存在的线,事关重大呀,近30万平方公里。西线中国军队反击时,印军在狮泉河(现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驻有一个连的兵力,整个地区是一个营的兵力,滚雷英雄罗光喜(四川人,不知大家还记得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斑公湖地区驻有一个半连的兵力。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战后中国军队是撤军了,但也没退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现在离狮泉河最近的边防站,从狮泉河出发,座两天汽车,再走两天路才能到达。离斑公湖最近的边防站,也有120公里以上。中印边界反击战时,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一段话,“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小学课本里写着哪,连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里就成了930万平方公里,凭空少了30万平方公里,你们不能让我背着卖国贼的罪名去见祖先”。大家看清了吧,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0万平方公里,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它的面积相当一个云南省!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都不答应的道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