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人民党在印度是怎么样的存在

人民党在印度是怎么样的存在

发布时间:2022-06-17 19:55:57

㈠ 印度人民党的选举情况

1992年12月巴伯尔清真寺遭到与印度人民党有关的组织破坏,造成人民对该党强烈反弹。此破坏事件更引发全国暴力活动,造成数千人死亡。印度当代许多主张政教分离者对印度人民党产生了疑虑。印度人民党领袖为了缓和大众的恐惧、重拾对该党的信心并扩大其基础,因而展开一系列的“马车之旅”(rath yatras),亦即政治游行,游行中印度教神祇罗摩(Rama)被象征性地视作文化复兴的象征。
在1996年选举中,印度人民党跃升为人民院第一大党,并获总统邀请成立政府。然而,印度人民党无法在下议院545席中组成执政所需的多数,因此掌权时间短暂。1998年印度人民党与其盟友终于组成多数党政府,由瓦杰帕伊担任总理。同年5月,瓦杰帕伊下令进行的核武试验引起广大的国际谴责。执政13个月之后,联盟伙伴全印度安纳达罗毗荼进步联盟(All India Anna Dravida Munnetra Kazagham〔AIADMK〕)退出,瓦杰帕伊被迫举办信任投票,结果以一票之差败北。
印度人民党在1999年选举中以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NDA〕)成员的身份参选,NDA是由20多个全国性与区域性政党所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取得多数党地位,在联盟的294席位中,印度人民党就占了182席。瓦杰帕伊身为该联盟中最大党的领袖,因此再度当选总理。虽然瓦杰帕伊致力于解决长久以来与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地区的冲突问题,并使印度成为资讯科技的世界龙头,但该联盟在2004年的大选中惨遭挫败,瓦杰帕伊辞职下台。
该党在高级种姓之间和印度北部享有广大的支持度。试图吸引下层种姓的支持,特别是透过指派几个下层种姓党员担任党内重要职位。 政党的选举战略,既建立在政党的思想基础上,同时又会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在印度人民党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则是交替使用温和的政治策略和激进的印度教教派主义鼓动。
印度人民党的选举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1980年印度人民党建立以后,印度人民党的选举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初建时期,印度人民党试图改变其前身人民同盟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形象;由于1984年选举的失利以及印、穆教派主义情绪的增长,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人民党的选举战略以鼓吹教派主义吸引选民;在1993年邦选举中印度人民党的成绩并不理想,同时,国大党经济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平衡,印度人民党开始利用国大党政策漏洞所造成的社会下层不满,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将选举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政治经济问题。当然,印度人民党选举战略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单拳出击,而是两手并用。在关注政治策略的同时兼顾对教派主义的利用,反之亦然。而且,这三个时期选举战略的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逐步演变的过程,具有相辅相成的承继关系。
1980年印度人民党建立时,印度政治正处于分化组合的调整过程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理想加快了国大党实力下滑的步伐,地方政党、种姓政党和宗教政党实力明显增强,屡次问鼎地方政权,甚至在1977年问鼎中央政权。印度人民党领导人认识到:要想在政治上有所发展,必须加入反国大党阵营。加入反对党阵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修正其前身人民同盟的极端教派主义形象。于是,印度人民党提出“民族融合、民主、积极的世俗主义、甘地社会主义和价值政治”的五项政策原则。从总体上说,五项政策原则中既包含现代世俗政治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印度教传统主义色彩。而且,对五项政策原则中任何一项的解释都有很强的变通性,这样就为以后随着社会和政治气候的变化而转向政治教派主义鼓动铺垫了基础。 印度政坛最大的反对党印度人民党原计划于2013年1月15日推选出新党首,以备战2014年的大选。但推选过程却遭遇难产,未能按时公布推选结果。
在经过党内各派多轮的磋商之后,印度人民党仍然未能就合适的新主席人选达成一致,包括前任主席拉吉纳特·辛格和反对党议会党团主席斯瓦拉吉等人选都没有得到通过。而在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民族卫队”的大力支持下,现任主席加德卡里将有极大可能再次获得连任,并将于本月底左右正式宣誓就职。
但是在推选过程中,包括印人党资深领袖阿德瓦尼等人都表示了反对加德卡里连任,认为其能力平庸且政治敏感性较差,不适合继续领导印人党。此外,加德卡里还因为其家人可能涉嫌一家公司的经济案件,给党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党内关于推选现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莫迪为2014年大选时总理候选人的呼声变得更为强烈,包括阿德瓦尼等人在内均表示了对莫迪的支持。 2014年10月31日,人民党主席阿米特·沙阿要求中央邦党部把党员的数量增加至现有数量的4倍,使该邦党员数量从560万人壮大到2000多万人,并呼吁在从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党员发展计划中大幅增加党员数量。
2014年11月起,印度人民党已经在印度各地放上了这样的大型广告牌,其特别的入党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只需拨打一通无需接听的电话,就可以直接入党,而无论是在网络平台或是在街头的实体摊位,都可以直接登记。到目前为止已经吸引了超过一千万人登记入党。
印度发展党员实际就是为了选举,尽管打了电话就能成为人民党党员,但这并不能表示投票的时候就一定会投他们。此外,沙阿还要求基层工作者接触人民党尚未触及的地区的人们,包括电话亭、农村和边远的居住区。“ 将党员招收计划当做一个挑战,让政党影响较薄弱地区的人们加入到人民党中来。”

㈡ 印度的政党有哪些

主要政党有国大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

1、印度人民党

印人党全称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Party),成立于1980年,1996年成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并执政13天。1998年与其他地方政党联合,执掌联邦政权。2004年败给国大党,2014重新夺回政权,并于2015年党员已经破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党。

印度人民党的根源可溯及印度人民同盟〔BJS〕,一个1951年由慕克吉创立,当时是印度教准军事团体“国民志愿部队”〔RSS〕的政治派别,鼓吹要依据印度教文化重建印度,并且呼吁组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1977年,在瓦杰帕伊领导下,结合其他3个政党组成人民党,并掌握政权。但因党派之争与内部不和,政府于1979年7月垮台。在1980年重建并正式成立。

他们主要遵循印度教价值观与整体人文主义,以印度教作为思想武器。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是遵循这一指导。在经济方面实行较现实的政策,如经济自由化政策和实行实用主义。教育上贯彻宗教主义。

2、印度国民大会党

印度国民大会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印度国大党或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为印度现存历史最长的政治组织,也是印度主要政党之一。

1918年发生分裂为英迪拉派与社会主义派,英迪拉派脱离该党,建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1981年10月,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国大党(甘地派)为真正的国大党。目前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

19世纪中叶,印度逐渐出现近代工业。英国当局对其采取扼杀策,实行残酷的压迫与掠夺,导致印度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为防止革命爆发,英国镇压工农运动,竭力说服印度上层社会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立一个改良主义的政党。

经过积极活动,成立改良主义政党一事进展十分顺利。1885年12月2日,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大会在孟买举行,国大党正式成立。

(2)人民党在印度是怎么样的存在扩展阅读

在印度大选期间,一组极简主义的-通常是手工绘制的-标志和候选人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电子投票机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选举。这些符号帮助数十个参政党彼此区别开来,同时也使选民更容易在一个人口约四分之一是文盲的国家做出选择。

尽管政党符号代表价值观或意识形态是很常见的,但印度的制度在一个重要方面有所不同:政党必须从选举官员控制的预先存在的名单中选择,而不是自己设计徽标。

2019年3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一位穿着印地安国民大会(Inc)党标志的服装出席者

印度选举委员会(ECI)目前拥有数千个符号库。这些图片代表了印度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堆轮胎和一部留声机,到一辆自动人力车,甚至一名板球运动员。

缔约方必须按偏好顺序选择三个符号,然后由ECI分配一个符号。一旦一个图像被“预留”,它就不能被其他任何一方使用,让新进入者从“可选择”符号列表中挑选。

㈢ 印度有党派之争吗,中国可以从中得到什么

印度确实有党派之争,但是印度是民主社会,如果哪个党出卖国家利益,肯定会失去政权,所以你可以看到无论印度是哪个党统治,他们对外是一致的,保卫自己国家领土和国家利益(当然难免私人利益,但印度官员与中国不同,他们的高官是不敢随便贪污受贿,越是高层越清廉,因为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印度媒体是独立机构,不受政府和党派的约束,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料都敢报,针针见血。中国呢,大家都明白,官越大,房子越大,钱却多,子女移民的越多)。
中国对争议领土的态度一般是口头抗议,什么“自古以来,某地方是中国的”,而印度、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在乎谁占就是谁的地方,原来中国一直声明锡金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印度实际占领,并移民。中国于2005承认“锡金是印度不可分割的邦”。俄罗斯占日本的岛屿,韩国占竹岛/独岛,靠的不是软绵绵的口头抗议,而是实际行动,而中国政府呢,最后一般都把争议领土送给对方,至少是默认,比如藏南地区(世界多数国家也承认是印度的邦,印度对其实际控制和管理,那里的老百姓从来不知道中国对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㈣ 印度人民党的起源

印度人民党的根源可溯及印度人民同盟(Bharatiya Jana Sangh〔BJS〕),印度人民同盟是在1951年由慕克吉(Shyama Prasad Mukherjee)创立,当时是印度教准军事团体“人民志愿部队”(Rashtriya Swayamesevak Sangh〔RSS〕)的政治派别。印度人民同盟鼓吹要依据印度教文化重建印度,并且呼吁组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1967年印度人民同盟在印度北部的印地语地区获得相当多的支持。10年后,这个政党在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领导下,结合其他3个政党组成人民党(Janata Party),并掌握政权。但因党派之争与内部不和,政府于1979年7月垮台。印度人民党正式成立于1980年,起因于人民党联盟的领导人想要禁止获选的印度人民同盟官员加入“人民志愿部队”(“人民志愿部队”的批评者一直指控它是政治与宗教的极端派,尤其是因为它的一名成员暗杀了甘地),人民党联盟内部的不满分子从中分裂。印度人民同盟后来自身重组为印度人民党,由瓦杰帕伊、阿德瓦尼(Lal Krishan Advani)与乔希(Murali Manohar Joshi)领导。

㈤ 印度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

印度是多党制。

印度政党指的是印度的党派,印度是亚洲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政党较多的国家之一。政党体制为多党制。而且是政党林立、变数太多的多党制。

单就总理瓦杰帕伊领导的执政联盟来说,就由24个党组成。24个政党加入的执政联盟,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庞杂的执政联盟了。

印度1991年第十次大选后,有 7个全国性政党,即: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民联盟等。

(5)人民党在印度是怎么样的存在扩展阅读

印度政党是在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形成的。19世纪中叶,印度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缓慢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区性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开始形成。

1851年首先在浦那建立了德干协会,在孟加拉建立了英印协会;1852年在孟买建立孟买协会,在马德拉斯建立本地人协会。这些地区性政治组织通过请愿等活动。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民族改良运动逐步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运动发展为全国性运动。

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它是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也是亚洲殖民地的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政党。20世纪初,印度民族运动开始由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转变为民族革命运动。国大党也由民族改良主义政党变成民族革命政党,由“民族议会”政党变成有严密组织的群众性政党。

㈥ 印度人民党的简介

印度人民党1980年4月从原人民党(印度)分立,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支持者主要以城市的工商业者为主。现任党主席为文卡亚·奈杜。
印度人民党主张把促进少数派和落后阶层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实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对外关系方面,他提出“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反对偏向大国集团,主张邻国建立良好关系。
印度人民党主要支持者为印度教教徒和城镇中产阶级即城镇中小商人,自称现有党员约为350万,1984年的大选中首次获得了2个议席。在1989年获得了86个议席,1991年119个议席,至1996年获得了160个议席成为了第一大党。从1996年大选至2004年5月大选失败为为止一直位印度议会第一大党政党;第13届印度议会选举(1999年-2004年),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一举夺得人民院545个席位中占有356席。印度人民党第一次执政为1996年,但是一个短暂的政权(1996年5月16日—1996年6月1日),不到一个月时间,由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任印度总理,后被人民党取代;印度人民党直到1999年才算正式掌权。2004年5月印度第14届议会选举印度人民党败于国大党居第二位,瓦杰帕伊5月22日正式离任总理一职,印度人民党再一次沦为在野党。
印度人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中央机构有全国执行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作委员会。

㈦ 印度人民党代表的是哪一社会阶层的利益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 1980年 4月 从原 人民党(印度) 分立,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 印度人民同盟 ,现任党主席为 文卡亚·奈杜 。 印度人民党主张把促进少数派和萠后阶层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张实行民无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对外关系斠面,他提出“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叠对偏向大国集团,主张邻国建立良好兠系。 印度人民党主要支持者为 印度教 教徒和城镇中产阶级即城镇中小商人自称现有党员约为350万,从1996年大选 ??2004年5月大选失败为为止一直位 印度议会 第一大党政党;第13届 印度议会 选举(1999年-2004年),以“印度人氠党”为首的 全国民主联盟 一举夺得人民院545个席位中占有356席㠂印度人民党第一次执政为1996年,但是 ??个短暂的政权(1996年5月16日—1996年6 ??1日),不到一个月时间,由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任 印度总理 ,后被 人民党(印) 取代;印度人民党直到1999年才算正式 ??权。2004年5月 印度第14届议会选举 印度人民党败于 印度国大党 居第二位,瓦杰帕伊 5月22日 正式离任 总理 一职,印度人民党再一次沦为 在野党 。 印度人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因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中央机构有全国扠行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作委员会。

㈧ 印度人民党崛起是印度民族主义的复兴吗

可以这么说。但是准确的说,印度人民党是印度民族主义复兴的高潮。印度在1950年独立和连续赢得对巴基斯坦的战争之后,国内民族主义热情一直是高涨的。尼赫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之后发表演说,称当今世界不会有弱国的位置。从二十世纪末,印度一直声称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
印度人民党是一个极端的右翼政党,提倡宣传印度教主义,推崇实用主义。

㈨ 印度第一大党是哪个

人民党--印度第一大党
印度人民党((BJP)是印度实力最雄厚的政党,也是最有争议性的一股 政治势力。印度人民党竭力鼓吹将印度建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印度教国家,这一意 识形态明显地违背了世俗的印度宪法。

在1996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赢得了545个人民院(下院)议席中 的194席,崛起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领导人瓦杰帕伊企图组阁, 但遭到其他政党的一致抵制。瓦杰帕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组建起来的内阁最后只 存在了13天,成为印度有史以来最短命的一届政府。

在1998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牢牢守住了阵地,赢得了更多的议席, 但仍然未能获得压倒性多数。瓦杰帕伊在关键时刻与东、南部的地区性政党结盟 ,终于圆了自己的总理梦。

印度人民党通常被视为奉行民族主义路线的印度教政党,其权力基础是印度 北部、西部高等种姓的印度教徒。对于印度的1.2亿穆斯林而言,印度人民党 的崛起是一个不祥之兆。

1992年,印度教武装分子在印度人民党的教唆下在北方邦的阿尤迪亚破 坏了一座16世纪的清真寺。包括现任党主席阿德瓦尼在内的一些印度人民党高 层官员都曾亲自参与了这一暴行。

阿尤迪亚事件人为地制造了一条裂痕,在印度全国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周的大 规模宗教冲突。 在1998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叫嚣用原子弹武 装印度。瓦杰帕伊上台后果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悍然在1998年5月进行了 5次地下核试验,正式为印度装上了核牙。

㈩ 印度人民党的党派政策

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印度人民党的领导人瓦杰帕伊在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方面态度坚决。他认为,到2001年印度新经济政策已经实行了十年,毫无疑问,经济自由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90年代以来,印度贫困人口从36%下降到26%,识字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不能够快速消除贫困,但贫困正在从印度领土上消失。
实行实用主义
印度人民党实行经济改革政策,表明了其实用主义的一面。同时,1991年以来拉奥政府实行的经济改革政策也是新形势下发展印度经济的有效手段,经过高达政府、古杰拉尔政府的延续推行,已经大大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中,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极端民族主义的口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和政治稳定,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这个过程既是被动的适应,同时也是积极的争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面临的最大挑战
印度人民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爆发于古吉拉特的印穆教派冲突。这次冲突肇始于2002年2月27日戈特拉火车站惨案。当天,一群印度教徒参加完在北方邦阿约迪亚举行的宗教活动后,在返回古吉拉特,途经戈特拉火车站时,遭遇穆斯林袭击,58人死亡,43人受伤。这一惨案成为蔓延古吉拉特教派仇杀的导火索。针对古吉拉特教派冲突,瓦杰帕伊政府采取协调和军事管制结合的手段,同时,依赖社会上的世俗主义力量,启动和平进程,基本成功地解决了古吉拉特教派冲突及冲突后的重建工作,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在平息教派冲突的过程中,印度人民党作为一个在中央掌权的具有教派倾向的政党,并不是一味袒护印度教徒,而是以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为主,履行了自己作为执政党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功能,成功地阻止了教派冲突在北方邦的蔓延。
教育是维持系统运作的有效手段
教育历来是当权者教育公民、灌输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维持政治系统运作的有效手段。印度人民党问鼎中央政权后,在教育问题上可谓倾注心血,力图贯彻宗教民族主义的教育政策。1998年10月22-24日,在邦教育部长会议上,印度人民党人力资源发展部部长乔希提出教育应该“印度化、民族化和精神化”,具体措施是加强道德、精神教育和古代文化传统梵语的学习,以保证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继承和延续。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世俗主义政策,因此,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其他政党的认可。在2000年提出的全国学校教育课程新体系中,印度人民党专门谈到宗教,认为应该提倡宗教教育,以了解宗教的教义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反对力量认为这是贯彻国民志愿团狭隘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课程体系,因而加以反对。
修改历史
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印度人民党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下令修改世俗主义历史学家比潘·钱德拉、罗米尔·塔帕尔等人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历史教科书,删掉了其中他们认为有损印度教形象、美化穆斯林统治的论述。此举一出,立即遭到世俗力量的强烈谴责。印度人民党贯彻教派主义意识形态的举措并没有得逞。

阅读全文

与人民党在印度是怎么样的存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英国留学生如何求职 浏览:688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浏览:165
英国人为什么不踢正步 浏览:726
印度的战斗机都是哪些国家的 浏览:953
越南有多少个美国人 浏览:997
印尼宽带怎么选择 浏览:437
中国财务大咖齐昊哪个大学毕业 浏览:670
印度汇丰银行在哪个城市 浏览:282
英国人对水过敏怎么办 浏览:702
巴厘岛哪里可以兑换人民币印尼币 浏览:69
越南到济南运费每吨多少钱大概 浏览:711
哪些意大利的服装品牌卖给中国 浏览:129
人民币去越南什么地方可以换 浏览:305
美国香槟市纬度相当于中国哪个 浏览:434
伊朗女人戴的头巾叫什么 浏览:411
中国有哪些彩票合法 浏览:745
印尼进口多少冷冻牛肉 浏览:708
英国的地图怎么涂色 浏览:114
英国留学怎么接机 浏览:837
fol在印度什么意思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