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是哪个老和尚137岁
有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天天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技发芽,可也不见其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B. 印度83岁瑜伽修行者70年不吃不喝,为什么还能活着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正常人理解的范畴。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会消耗能量,所以我们人也必须摄入能量,这才能是人体的能量守恒。
但仍然有很多无法理解的点,比如他为什么不需要喝水,水是人体进行产能的化学反应时所必需的,他不需要喝水是不是意味着他不用进行这样的反应。而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从中研究出人身上的光合作用了。也许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真相就浮于表面。甚至现在的检测手段都发现不了这位修行者与正常人体不一样的地方,但终归是一种思路。
C. 印度释迦牟尼悟道时多少岁
释迦牟尼参悟得道后,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普度众生。他悟道时35岁,在随后的50年里,他一直在北印度宣扬佛教,信徒越来越多。他悟道的菩提树后来成为民间顶礼膜拜之地,以后又成为着名的朝觐中心,从树上砍下的枝条随着佛教的传播种植到东、西亚各国,其中也包括中国。
D. 玄奘西游去印度,住印度,回长安分别用了多少年。寿命多少岁。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huī),洛州缑(gōu)氏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三个部分——佛经、戒律、论述与注解的总称,通晓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唐初,他在四川、长安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令人无所适从,决心到天竺学习佛经,研究解决佛教教义的一些疑难问题。贞观元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八百里流沙(即玉门关外的莫贺延碛),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越过葱岭,通过中亚,于贞观二年(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着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631年)末,到达摩揭陀国,来到那烂陀寺。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出城迎接,长安城成千上万老百姓走出坊门欢迎他。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他向太宗介绍了西域及天竺见闻。他随即回长安开始翻译佛经。19年间共译出佛经75部1 335卷。他由于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又精通梵文,所以译文流畅优美,有些专用名词如“印度”、表示时间的词“刹那”就是他确定下来的。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失传,中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
玄奘还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方位、道里、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译成数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着。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袆,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政府申请出国留学,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
玄奘的一生是一部罕见的传奇。
从27岁那年开始, 他踏上西行的道路。穿过茫茫沙漠,越过巍巍雪山,西域的国王与他称兄道弟,佛教的高僧与他惺惺相惜,印度的帝王对他顶礼膜拜。
长达两年的徒步旅行,12000公里的行程,穿越108个国家,在1300年前,玄奘用脚步丈量了丝绸之路。 19年后,他载誉归来,重回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 此后的生命中,他日夜无休,翻译佛经。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玄奘不仅仅是一位佛教徒,还是伟大的翻译家、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地理学家。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E. 印度教最长寿的人
现代还健在的最长寿的高僧很可能是本焕老和尚,现年104岁。(是不是最长寿...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
F. 普光老和尚 真的100多岁吗
你好,是的。 普光老和尚 真的100多岁了,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人的寿命也长了,100多岁也不算稀奇了。
G. 和尚活了140多岁,官府问长寿原因,说了什么呢
这位老和尚当时说了四句偈言:“人生七十古来稀,剩有僧人历更稀。若问延年何法术,一生淡泊养天机 ”。这四句偈言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他说他这辈子无欲无求、清心寡欲、甘于淡泊,这种境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干隆总是效仿康熙时期所做的事,比如这个千叟宴就是。这场千叟宴于干隆50年正月初六这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应邀在乾清宫和干隆帝以及文武官员共同享受豪华的宴会。宴会上,每个人都很开心,气氛也非常欢快,一片优雅和谐的景象。
原来干隆当时颁布的这一道圣旨,它里面说的是只有65岁以上的退休官员、士兵、平民和其他人才能参加。这其中并不包括和尚和道士这些出家人,他们是没有资格参加千叟宴的。不过,本来这个老和尚平日里就喜欢安静的生活。所以,即使他当时被邀请去参加这场宴会,估计他也不会去。
H. 1600多岁的老和尚
书中有记载的宝掌和尚,中印度人,生于公元414年,圆寂于公元657年,驻世1072岁,世称宝掌千岁和尚、千岁宝掌。
I. 妙法老和尚现在在哪里啊,今天高寿多少
果卿居士都说过妙法老和尚是虚构人物,实际就是他女儿,但如果五台山真有法号叫妙法的老和尚则另当别论了
《现代因果实录》里的妙法和尚,那么就没有这个人,这其实是虚构的,作者本人承认过,那本现代因果“实录”,其实里面的因果故事比小说好不了多少,有很多地方和真正佛教说法其实是对立的,比如植物轮回。
我看了图片,大概七八十岁的样子吧
J. 达摩祖师活了多少岁 有哪个知道 印度的记载
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庙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死于洛滨,葬熊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