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埃及和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复兴到落败,分别是多少年
古埃及公元前32世纪左右建立,公元前343年被波斯灭亡
古印度分两个阶段。哈巴拉文明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进入文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公元前612年灭亡。
⑵ 古印度文明曾世界领先,为何渐渐陨落,倒退千年,一个原因最致命
古印度是被称为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与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还有中国并称。当时的地区领土有现如今的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中心点,对于印度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巨型号的各类型文化的聚集地,囊括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传统遗迹。
古印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者,它的历史之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二十一世纪。它的跨度更广可以从西方国家到东方国家,也可以从亚洲地区到欧洲地区,各个领域、各种文明文化的发展印迹都浓缩于印度。
同时,古印度也是一个种姓多、种族多的古国,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姓就是:婆罗门(多为印度祭司的姓)、刹帝利(多为印度贵族种姓)、吠舍(属印度平民之姓)、首陀罗(印度奴隶的姓)。
随着孔雀王朝的覆灭,阿富汗地区的突厥部落渐渐崛起,在整整二十六年间,突厥前后17次侵略北印度地区。虽然没有最终统治印度,但突厥信奉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影响甚大,这一次使得古印度的文明遭到了重创,而且还是彻底性的破坏和毁灭。
不过,也有说法,将印度的衰落和灭亡是因为地界以及环境的影响,以及印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这些都是有可能诱发的原因之一,但是真正导致印度文明陨落还是统治王朝的衰败,外族的侵略。
⑶ 四大文明古国的繁荣和衰落及原因
一、四大文明古国的繁荣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被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文明成就
1、古代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神庙、象形文字;
2、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楔形文字;
3、古代印度:印度教、佛教、外科手术、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
4、中国;分封制度、月历、甲骨文、青铜器.
四大文明古国创造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繁荣的原因
它们都起源大河流域,这些地方自然地理条件都比较优越,尤其是河流提供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它科学技术,创造出伟大的古老文明。
同时,它们的科学技术都产生于社会实践,属于同一类型,即青铜时代的农业实践模式。这使它们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地方,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四大文明古国的今天
1、巴比伦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世界上最为险恶、冲突不断的地区。
2、埃及
绝对的历史文化宝库、旅游圣地,可是经济却基本停滞不前。
3、印度
长时间被殖民,基础设施落后,宗教的融合远比其他困难的多。
4、中国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在20世纪初期很颓弱, 八国联军的入侵使的中国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中国不是最强大的。
现在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创造了新的文化,使得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
四、四大文明古国衰落的原因
它们都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是农业文明的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迅速出现,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农业文明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18世纪以后不约而同的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还有许多历史原因,如宗教的影响,外族的入侵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3)古印度什么时候衰落的扩展阅读:
古中国有黄河和长江,古印度有恒河和印度河,古埃及有尼罗河,古巴比伦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四大文明古国均产生于大河流域并繁荣起来,主要原因为:
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比较恶劣,首先要解决的人的吃饭问题,河流区域最容易引水灌溉,同样容易生长草木繁殖动物,长此以往,从事农耕的村落到发展工业的城市的过程就形成了。
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
古埃及公元前32世纪左右建立,公元前343年被波斯灭亡。
古印度分两个阶段,哈巴拉文明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进入文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公元前612年灭亡。
中国的文明没有断裂,主要由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来入侵者融入其中并在征服胜利后被“汉化”。历史上,中原曾两次遭到少数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带领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满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虽然他们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却最终被“汉化”,用中华文明的思想来建立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从未被蒙古或满洲文明所取代。中华文明的延续不断,关键是了解其是一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取代的过程。
⑷ 古印度文明为什么会消失
古印度文明会消失是因为当时强大的古印度王朝——孔雀王朝的覆灭,导致印度区域一带不断被外族和外国所入侵。而这些国家入侵后,却都积极地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输入了进来,而古印度文明则不断的受到排挤。
同时,伴随着中亚地区阿富汗境内的突厥人的兴起,就在1001-1026年间,该王朝就曾经先后17次侵入北印度。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在印度建立起其有效统治,但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区域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古印度文明在最终遭受到了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之后,走向了灭亡。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产生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年,由达罗毗荼人(或叫哈拉巴人)组建城邦,发展社会生产。
而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具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⑸ 古印度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⑹ 古印度是怎样灭亡的,古印度的创立
古印度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中断了自己璀璨的古代文明。古印度由于本国长期四分五裂,北部被外族入侵,最后近代沦为英国殖民地.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
��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⑺ 在你看来古印度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印度文明首先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的高峰期是公元前2600年至1900年,人口为500万,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口开始下降。先前有人分析过,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雅利安部落的入侵、频繁的大地震和过度使用水资源。然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冬季季风导致的降水减少导致了干旱,从而导致了古印度文明的衰落。
⑻ 为什么说古印度文明灭亡了佛教和印度教不是流传下来了吗
佛教和印度教并不是古印度所流传下来的。
古印度文明主要是起源于印度河流域,除了这个文明,其他三个古代文明也都靠近某条河,发端于某条河流。
这主要是因为,靠近水的地方适合人类生存,一旦某个地区有了人类的存在,那么经过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文明也就往往在这其中诞生了,而古印度文明的诞生也是基于此。
在古印度文明中最有名的当数当时严密的社会制度,即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他是根据当地人们在原人身体上所处的位置,而分为不同的等级。最高等的是婆罗门,他代表的是原人的嘴巴;其次是刹帝利,其代表的是原人的两只胳膊。
再者是吠舍,他代表的是原人的大腿;最后的是首陀罗,其代表的是原人的脚。根据从上到下,这些人地位有了明显的界限。越往上,地位越高,权利越多,所尽的义务也就越少,反之亦然。这种层层分明的关系将整个社会划分成有序的大集体。
除此之外,在古印度还有一个享誉全世界的文明遗迹,那就是创造了佛教。佛教在后世的影响力就不用多说了,不说别的国家,就光说中国,影响了中国好几千年,甚至还给了国人一种佛教诞生于中国的错觉。佛教的诞生,给世界增添了一种宗教信仰,也给当时的人们有了生活的希望。
尽管古印度的文明如此有影响力,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当时的古印度文明经常遭遇外敌的入侵,很多民族不断的想古印度进攻,并且还将其特有的文化、思想都带进了古印度,对原有的古印度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社会上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随着不断的战争而分崩离析,社会矛盾逐渐被激化,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最终摆脱了这种层层分明的社会环境。
后来再加上中亚帝地区突厥人的崛起,他们把伊斯兰教输入了古印度,把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和社会体系彻底搅乱,文明上渐渐被外来植入的文化和制度所替代。古印度享誉一时的文明被强行掐断,消失在历史中。
与之相对比的中国在历史上也数次遭遇外族入侵,但是与古印度不同的是无论外族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文化,其最终结果都是给中国文化所同化,直至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甚至在一些少数民族当政的王朝,中国传统的文化不仅没有受到排挤,反而这些帝王还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后在学习中使得自身特色文化被淹没,从而走向消失,而中国文明则越走越顺,越走越远,直至走到今天,中国的文明依旧处于绚烂的时代,让很多民族和国家所崇尚和模仿。
古印度文明之所以和中国文明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是文明被同化,从而失去了本来原有的特色。而中国文明一直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一直吸收和借鉴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则被历史遗留了下来。
只有有特色的,才是世界需要的,才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否则很容易被遗弃在历史中,直至彻底不复存在。
古印度简介: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
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
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位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中亚地区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陆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欧罗巴人种)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别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统治印度西北部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来自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地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
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希腊人起义,经过7年的斗争,将马其顿——希腊驻军全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的亚洲领地的塞琉古一世率军入侵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迫使旃陀罗笈多回师与其决战。关于这场战争古印度人和古希腊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罗笈多彻底打败了塞琉古——希腊人的军队,夺取了现今帕米尔高原西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腊人求和。而在古希腊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华氏城,印度人再也无力支撑。
不管怎么说,在前302年,双方达成了和约,塞琉古承认旃陀罗笈多对北印度的统治,并将一个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以换取印度人送给他五百头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对埃及的扩张。
和约的签订确立了孔雀帝国的大国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派出了常驻使节。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⑼ 古印度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公元前187年,古印度灭亡。
灭亡原因: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印度文明起源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⑽ 古印度什么时候灭亡的
公元前187年,古印度灭亡。
8世纪初,阿拉伯人来到古印度,带来了伊斯兰文化,建立了许多伊斯兰国家,印度的伊斯兰教信徒和印度教信徒的纠纷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了。
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了英属印度殖民地,莫卧儿王朝灭亡,英语逐渐成为印度的通用语言。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
印度一名(In ),在古代是指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印地。印度是地区之名而并不是主权国家之名。因为在历史上,印度不是统一国家,所以没有固定的国名。在英国人把大印度地区殖民地化以前,这个地区的政治状态一直是小邦和部族林立,从来没有被彻底统一而成为同一个国家。
印地,历史上是人种来源极其复杂的混杂地区,有白种人、黄种人(包括蒙古人、汉藏人)以及褐色人和小黑人。
(10)古印度什么时候衰落的扩展阅读
最早在古印度产生的文明叫做哈拉巴文化,那是古印度的本土文化,在4000多年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大约公元前2300年,这个文明神秘地消失了,至今没有人知道它消失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古印度一直被外族人统治,外来文化也逐渐成为古印度的主流。
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外来的民族——雅利安人来到了古印度。雅利安人原本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他们不断向南边迁移,最后从西北部进入了古印度。
这支外来的民族占领了古印度的北部,把古印度的土着居民赶到了南边。这样,古印度就产生了南北的文差异。
雅利安人成为古印度的统治者后,最早的种姓制度便产生了。当时只有雅利安人和土着居民两种等级,后来婆罗门教产生,于是发展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四种等级的种姓制度。
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原人的神灵,他有一千个头、一千只眼睛和一千只脚。他的心中长出了月亮,眼睛里生出了太阳,他的呼吸中产生了风,他的头顶上生出了天空,他的脚下长出了大地。这位神灵,后来被称作“梵(fàn)天”。
梵天用嘴巴创造了婆罗门,用手创造了刹(chà)帝利,用腿创造了吠(fèi)舍,用脚创造了首陀罗。这位神灵还为四种人规定了不同的职业,婆罗门是宗教祭司,刹帝利是国王军官,吠舍是商人。这三种人都是雅利安人,皮肤比土着居民要白得多,他们认为自己非常高贵。
而土着居民则是最低等的首陀罗,他们是雅利安人的仆人,负责做饭、修建房屋、种庄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