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投资什么行业好

印度投资什么行业好

发布时间:2022-06-19 08:23:27

❶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那些领域他们的G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着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业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务业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0.0
6.2
-6.9
10.0
0.7
3.9
工业
6.3
2.7
7.0
7.6
8.6
8.7
服务业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增长率%
进口额
增长率%
贸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1994-95年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宝石及珠宝
45.0
软件
172
成品服装
32.8
工程货物
145.8
棉纱线,织物,成品
22.3
宝石及珠宝
137.0
海产品
11.3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6.7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10.6
纺织品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政府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35%是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❷ 印度抛10亿美元吸引半导体公司,中国哪家半导体公司最强,为何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电子产品的生产来讲,半导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消息爆出印度抛10亿吸引半导体公司,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为抢占市场先机,各国纷纷投资芯片产业,希望实现“芯片生产自由”。印度《经济时报》3月31日报道称,两名印度政府匿名官员透露,印度将向每家在印度设厂生产半导体芯片的公司提供超10亿美元的现金奖励,希望借此加速重整全球电子芯片领域供应链。不过,这笔现金奖励如何发放还没有定论,但政府已向该行业征求意见。印度的“下血本”投资,反映各国对芯片行业前景的一致看好。从去年蔓延至今的芯片缺货风波撼动全球经济,此轮“芯片荒”可能导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汽车持续减产160万辆,损失高达610亿美元。

你认为中国哪家半导体公司最强大?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一.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半导体研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研发能力很强,所生产出来的芯片质量非常的好,在半导体的产品中排名十分靠前,整个公司的半导体技术也是处于非常前沿的地位。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❸ 印度发展软件产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印度如何发展软件产业

吴晓宇

近10多年来,印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业。据统计,2000年度印度软件出口62亿美元;2001年度出口达85亿美元。据预测,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将出口5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列第二。到目前为止,印度全国已建成17个计算机软件园区,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印度在满足全球软件需求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现在它又逐渐成为那些寻找更低成本生产基地的主要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的一个中心。

印度软件业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实际出发,选准适合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

虽然国内电信设施落后、资金匾乏、软件市场小,但印度的人力资本使它在同亚洲地区其他一些新兴技术力量进行激烈竞争时占据优势。单就信息产业部门来说,印度已经拥有接近60万的软件服务专业人员,其中有接近75%的劳动力毕业于工程专业。随着一些新的工程学院在全国各地出现,3年后,受过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会再增加30%。印度政府充分利用拥有高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软件人才相对丰富、成本低廉、海外学子多、母语为英语的优势,选择海外市场为主攻方向,并发挥一些市场政策的优惠吸引全球的信息产业制造商,在起步阶段选择准入门槛较低而市场潜力大的劳务输出、软件定制加工等信息服务业作为切入点,把目标瞄准全球重要的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并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由于质量可信、交货及时、服务周到,印度计算机软件业拥有一批像美国通用、波音那样的着名大客户。

第二,政府为软件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印度政府决心在21世纪头10年内实现软件超级大国目标,除把信息技术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列入国家议事日程并增设信息技术部外,为加强政府对软件产业的领导,还成立了内阁信息委员会,将行业主管部门从国家局升格为内阁部,以加大信息技术发展的力度;同时制定“软件2000行动计划”,明确目标,统一协调并逐项实施。此外,有20多个邦政府也宣布了积极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其次,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注重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于1991年6月首先在印度着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此外在改善软件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交流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措施。现在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马德拉斯、海得拉巴、孟买、浦那、新德里郊区——偌伊达等已成为印度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

第三,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企业的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印度软件企业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在全球有很高的评价,这是印度软件能大量出口的坚实基础。印度始终坚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高起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例如,在世界计算机软件业中,美国梅隆??卡耐基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颁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等级证书最具有权威性。CMM等级证书共分5级,如果一个软件公司获得CMM 4级或5级证书,就等于取得了进入世界计算机软件市场的门票。至2002年4月,全球通过CMM5级认证的57家软件企业中,印度就占了42家。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规定,凡拥有10名员工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必须达到ISO9001认证。截止2001年3月,印度已有25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获得了ISO9001认证,是世界上计算机软件公司获此认证最多的国家。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表明,全球软件开发项目中只有16%能按计划完成,而印度大的软件企业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在95%以上,他们对时间、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的确非常强。

第四,重视人才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度有强大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政府从3个途径对印度软件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二是民办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人才培训机构;三是为海外留学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或者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现在每年有15—18万名计算机工程师从大学毕业,涌进各个软件公司,这些人迅速地改变了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境遇。多年来,印度都在尽力建立一套体制,为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提供致富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企业家、技术专家和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第五,为了对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印度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扶持政策。

如对海外投资和采购以及银行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软件出口的措施。

第六,制定了世界上最严厉的打击盗版法律法规。

第七,在税收方面制定了极为优惠的政策措施。

为了鼓励海外投资,印度政府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本国和跨国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计算机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至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以免征所得税等。新出台的政策还规定,在软件园区注册的企业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进口软件设备免税和加速折旧;外商向信息服务部门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投资100%控股可获自动核准。对信息产业园的私人企业实行免税和税收激励政策。该政策从先征后退,变成了直接在省一级或地方减免税,这样可以减少IT企业的启动成本。为了提高进口计算机质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放宽了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允许进口计算机技术的企业资产限额从2亿卢比降至100万卢比;为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质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还放宽了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大幅度降低关税等。

印度哪个方面发达

印度三个方面比较发达。
信息技术
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印度凭借人才优势,通过为发达国家提供服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信息技术产业对印度GDP的贡献已从1999~2000年度的1.2%增长到2005~2006年度估计的4.8%。印度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在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8%。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对于吸引跨国研发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技术
印度确立了新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其中又以生物技术为重点。过去10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投资已经从1987~1988年度的960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4~2005年度的3.58亿美元,其中,资金增加的部分重点支持的是生物制药,而非农业生物技术。
2004~2005年,印度的生物技术收入增加了37%,达到了11亿美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了201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3月,印度科学部长称赞生物技术是印度队的“最佳击球手”,并且认为生物技术可以成为有助于提供人们支付得起的卫生保健并减轻贫困的印度“下一个大获成功的实例”。2004年生物技术部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将印度变成“生物信息学的全球中心”。

太空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运载火箭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的国产运载火箭:“卫星运载火箭3(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发展火箭和卫星技术的同时,还谋求有更大的作为。例如,2007年,印度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为该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等获取了重要数据。此外,印度还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8年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时间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中国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并一箭十星成为第一。

❺ 印度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1、【服务业】

占印度GDP55.1%。主要部门有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运输、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等。2007/2008财年增长约为10%。2006年印度软件服务业产值约396亿美元,其中出口314亿美。

2、【旅游业】

旅游业因其良好的社会和创汇效益被印政府列为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主要创汇部门和重要的就业创造部门。

旅游业直接提供约519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访印外国游客人数约为443万,比上年增长14.2%,创汇约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3、【交通运输】

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是印主要运输手段。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和客运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世界第17位。

(5)印度投资什么行业好扩展阅读:

支柱产业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大而全”、“小而全”,观望、攀比,这是我国区域经济中常见的一种小生产习气,是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生产效率低下、重复发展、恶性竞争的根源。

市场竞争最根本的是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一个地区不可能所有产业都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中必须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

选择一、二个具有确定优势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围绕“支柱”培养一批重点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技术开发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支柱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因为科学技术水平是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实现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并且有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延长支柱产业的生命周期。

只有源源不断地将新的科学技术注入支柱产业,才能使其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投资成本利润最大化。

3、扶持培育原则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并不等于作为市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放手不管,“无为而治”。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引导措施以补救市场本身的缺陷,促进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化结构。

尤其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信息的屏蔽以及政治、军事和各种非经济因素影响客观存在,政府更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的规范作用和行政干预来引导支柱产业发展;实施有利于支柱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来扩大和改善投资、融资机制。

加强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鼓励企业向境外发展,尽快形成跨国大集团和公司。

❻ 马化腾在印度投资的是什么行业

腾讯对印度科技行业并不陌生,它拥有Flipkart的股份,还投资了印度最大的叫车公司Ola。

❼ 印度在华有什么投资吗

前段时间因边境问题,印度发起了抵制我国应用软件和对印投资的热潮。虽然我们也想针对性的对印度在华投资进行反制,但经过细算发现,印度在我国民众印象当中好像没有太多的投资。

2019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总值是63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5156.3亿元,增长2.1%,自印度进口1238.9亿元,下降0.2%,贸易顺差是3917.4亿元。

从贸易额来看,印度逆差很大,而具体到投资方面,对比中国企业在印度仅2019年就投资了270亿人民币,印度企业在华投资很低。

❽ 印度市场需求巨大的有哪些产业

亲,您想投资印度吗?
印度新政府为中国企业带来丰富商机
印度新政府于2014年7月10日发布其首份2014-15财年联邦预算案。这是新政府公开阐明其经济政策的第一次机会。新一届印度总理莫迪向来欢迎中国公司投资印度,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其已颇为熟悉。这也是30年来的第一次,获胜党亦为取得下议院多数党地位的政党。这意味着政府政策将更为稳定,投资项目将面临较少的政治障碍。因此,从诸多方面来看,这是中国公司30年来在印度投资的最好时机。
正如所期望的,印度新政府首份预算案涉及对多个行业中国企业的利好消息。其中一些总结如下:
1. 房地产业
•为鼓励外资投入印度乡镇房地产项目,对项目最低建筑面积的要求由5万平米降至2万平米。
•最低资本要求也已由1,000万美元降至500万美元。
•此外,项目总预算的30%及以上用于低成本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不受最低建筑面积和资本要求的限制。
•最短投资期限仅为3年。

2. 制造业与电子商务
•政府已经宣布,制造业的外国投资者将可借力电子商务模式在印度市场销售其产品。
•这也将使得外国投资者可直接接触到客户,而无需面对零售业的任何限制。

3. 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
•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市场期待已久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得到推动。REITS发起人的资产转让交易获准可延期纳税。
•政府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以增进住宅市场交易,并明显倾向于推动低成本保障性住房市场发展,包括放宽对此类项目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要求。
•政府还拨出10亿美元预算,利用卫星城镇的可用基础设施,致力于打造100座“智能城市”。
•预计在未来10年,将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在500个城市居住区开展现有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新设施建设等工作。

4. 基础设施
•PPP模式将被修改,以使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商承担较小风险。
•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开始发电、配电和电力传输的煤炭发电项目将可享受所得税优惠。
•已投产或将在2015年3月前投产的电力项目将得到充足的煤炭供应。

5. 可再生能源
•作为实现能源安全的可行替代方案,发展太阳能一直备受关注。相应措施包括:(i)为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和拉达克等地的超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拨出8,300万美元(通过印度太阳能公司);(ii)拨出6,600万美元用于设立太阳能驱动的农业泵组及水泵站;及(iii)拨出1,600万美元用于1兆瓦运河沿岸太阳能电站建设。
•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处理由于电网基础设施不足而投入商业运营的发电厂的电力。针对这一问题,预算案提出“绿色能源走廊项目”,将可再生能源引至全国各地。
•5%的优惠基本关税已扩展至在印度建设太阳能项目所需的机械设备。还有各种相关商品类目将实施免税。

6. 矿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将通过PPP模式建设一个总长15,000公里的广阔的天然气运输网络(国家输气管道网络)。
•将修订1957年《矿藏和矿物(发展和规范)法案》,以鼓励投资采矿业,并引入可持续开采的做法。这是一个重要举措,可改善陈旧立法造成的极其不易在采矿业进行投资的局面。

7. 项目融资
•为促进向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长期资金及融资结构的灵活性,预算案提出“5/25模式”,即允许银行向基础设施项目给予25年期贷款,且5年以后该项贷款可转予其他金融机构。这将使得贷款期限与项目周期相匹配。目前此类项目贷款期限限于10 - 12年,因此项目开发方不得不承受偿付本金的巨大压力。这一改变将减轻其偿债压力,改善现金流。
•银行向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长期贷款,将被允许毋须遵守存款准备金率(CRR),法定流动率(SLR)和重点行业贷款规范等要求。这将显着增加银行可借贷给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银行还可在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专门为向基础设施行业贷款进行融资,而无需拨出资金以满足CRR和SLR的要求。
•预算案还提出针对REITS和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INVITS)的一些激励措施,包括税收激励。这将增加项目开发方可用在项目资本投入上的资源,并减轻银行系统的压力。
•“市政债务汇集融资机制”(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发起,贷款给市政机构或公司在PPP模式下开发项目)已由8亿美元增加10倍至80亿美元,并延长至2019年3月31日。

8. 铁路
•艾哈迈达巴德和勒克瑙地铁项目获得1,600万美元预算投入。
•1.66亿美元将用于铁路线连通性提升,5亿美元将用于东北地区铁路建设。。
•单独发布的铁路预算还准许外国投资在PPP模式下投资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9. 港口,机场和运输
•将在阿拉哈巴德和霍尔迪亚之间启动“Jal Marg Vikas”项目。项目将覆盖1,620公里,并允许至少1,500吨的载具在国内水域进行商业运输。项目总成本预计为7亿美元,需6年完成。
•将新建16个港口,与内陆公路和水路有机整合。这一举措预计也将使得相关基础设施显着扩张。
•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修建新机场的计划也将推出。

10. 道路
•印度国家公路管理局(NHAI)和国家公路运输有关机构将投资62亿美元用于建设高速公路。
•NHAI还将拨出8,300万美元,发展工业走廊。
•一年内将实现建成8,50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的目标。

该联邦预算案仅为新政府执政开局之作。新政府预计将在今后10年执掌印度。显而易见,新一届政府将通过增加在所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求持续改善印度经济状况。现实情况是,即使所有业内领先的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参与到所有这些项目中来,也将不足以满足项目需求。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现在正是进入印度市场,作出长期投资的绝佳时机。
欲了解更多有关最新的印度联邦预算案或中国企业在印投资机会的任何其他信息,欢迎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白大山先生
文章来源【印度之窗】

❾ 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如什么什么什么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之前很火的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里说的药品,就是印度出产的仿制药。印度仿制药品直接绕过研发揭短,在原研制药上市3个月就可以制成仿制药品。。比如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格列卫,大约23000一盒,但是仿制药VEENAT才200多元,是印度药企Natco公司生产,两者的有效成分都是伊马替尼,但价格悬殊巨大。
印度拥有许多高素质人才,他们英语好、能吃苦、服务意识强,受过西式教育。在德里大学、孟买大学等印度知名大学,都设有医学院,医学院选用的教材,基本来自美英发达国家。这让印度医生从业后,能很快熟悉和掌握国际最新的医疗技术。
软件方面,印度也被称为程序员之国,这一点使得印度人在美国硅谷占比非常多。且印度在世界的CEO数量也堪称一流,美国很多知名公司的管理层都有印度人的身影。
印度有庞大的13亿人口,人口结构较为年轻,肯定有助于发展印度的 制造业。比中国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许多依靠劳动力的产业往印度搬迁,富士康、美的、三星、特斯拉等先后宣布在印度投资设厂。

❿ 现在投资什么行业最好

当然是电影业啦!!!金融危机中也有惊人牛市!2010年元旦至昨日,广州天河城飞扬影院场场爆满,票房收入高达200万元。而这种火爆场面已经从去年持续至今,有专业人士预计,国内800多个影院去年票房总收入预计超57亿元,比2002年增长近5倍。难怪业内人士惊叹,继经济型连锁酒店业疯狂增长后,中国的电影院线产业已经成为第二个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市场。
7年狂增5倍 增速全球第一

1月4日凌晨上映的《阿凡达》,在广州天河城的飞扬影院上座率高达100%,每天都出现排队买票的拥挤场面。元旦三天,飞扬影城的杨经理也不能休息,天天加班,他介绍说:“新年5天来飞扬的总票房有200万元,这还不是最牛的,我们今年上半年出现过一天就有100万元的票房纪录。”

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中国的产业来看,在近五年来增长最快的“黑马”之一也是电影院线产业。

让我们看看数据,中国电影院线业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产业化以来,电影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电影投资主体从2002年的几十家发展为2008年的超过300家,且投资结构趋于多元。电影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08年(不含农村市场)的43.41亿元,比2007年增长30.48%,增长速度全球第一。2009年,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全国票房总计已达到40.4亿元,预计全年可达超过57亿元,增速超过32%,增速继续在全球遥遥领先。

“也就是五年前的廉价酒店业发展出现类似的疯狂增长情况,现在轮到电影院线产业坐庄了。”楚睿商业咨询公司董事长黄文杰表示。

国产优质大片 激活院线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呈现的风景恰似那句诗形容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将中国电影产业链点石成金?资深商业专家欧小卫指出,整个产业链能够迅猛发展的基础,首先在于“国产大片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甚至有超越美国大片之势。” 据广电总局电影局初步统计显示,2008年国产故事片超400部,产量居全球第三。

根据楚睿商业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国产影片票房25.63亿元,比2007年增长42.31%。国产片占票房总收入61%,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从2002年到2008年,国产大片票房过亿元的共有15部,2008年一年就达8部。而2009年的9月16日全国上映的《建国大业》,截至10月23日,票房已达到4.1亿元。《三枪拍案惊奇》上映首周,票房达到2.04亿元。

国际国内院线 争抢商业物业

如井喷般的票房为整个中国电影院线产业链带来了巨额受益。电影综合效益(即含票房以外的小卖、广告等综合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

据悉,电影从制作到最后在市场终端实现票房收入,主要有四个环节:制片-发行-院线-影院。对于最终的票房收入,各环节都有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分配比例,即制片30%,发行15%,院线5%-8%,影院48%-50% 。由于现在的院线很多是购买了影院的,因此电影院上座率爆增,院线也就越开越多。全国城市影院从2002年1400余块银幕增长到2008年的超过4000块银幕。从2008年底开始,香港的UME、韩国的CGV、法国的城市兄弟院线公司等外资大鳄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希望分一杯羹。

“在全国多个城市还出现了院线争抢地盘的现象。”欧小卫向记者透露,就在黄埔即将开业的惠润广场(一个小型购物中心)已经有香港大地、广州金逸和北京的正天三家院线公司齐齐争夺进驻权。而在沈阳的天润广场大型购物中心项目还在动工阶段,就有上海龙影、辽影、金逸、正天等院线公司前来洽谈进驻事宜。周边的几家购物中心的招商项目负责人也同时被多家院拓展部负责人包围。“这是我从事商业物业开发20年来从未出现的状况。”欧小卫说。

持续增长空间 究竟还有多大

面对如此疯狂的扩张,已经在7年内迅猛增长5倍的中国电影院线产业是否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也许这个答案要在全球的产业增长范围里寻找。根据《2008-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折合6.22亿美元,只是位列全球第12位。美国(89.2亿美元)继续以绝对优势蝉联全球票房排行榜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日本(18.79亿美元)70多亿美元。印度(18.60亿美元)紧随日本之后排名第三。

黄文杰表示,中国电影票房与排名前五位的美国、日本、印度、英国及法国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仅是其7%。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电影产量均迅速增长,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另一个数据也印证了同样的道理。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影人均观影次数在国际上处于明显落后的地位。2008年美国人去电影院观影的次数为人均4.46次,法国为2.9次,英国为人均2.67次,亚洲国家日本也达到了人均1.31次,而中国的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28次,平均每个居民大约4年才去一次电影院欣赏电影。这个数字比2007年的0.22人/次略有上升,可是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阅读全文

与印度投资什么行业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浏览:843
极兔国际在越南怎么样 浏览:123
意大利语我什么都没有了 浏览:839
印度有一块大洋叫什么 浏览:473
中国有多少颈椎病患者 浏览:284
十条印尼盾是多少钱 浏览:514
英国有什么免费看球网站 浏览:725
为什么英国能成为世界大国 浏览:804
越南与太原有什么区别 浏览:741
印尼巴士怎么改小车 浏览:441
中国与英国的时间差多少 浏览:914
英国电影哪里能看 浏览:983
意大利电视台怎么看 浏览:253
印度钱币和哪个国家一样 浏览:252
印尼买什么奢侈品便宜 浏览:871
英国秦始皇活了多少岁 浏览:94
伊朗人为什么会说英文 浏览:62
印尼额温枪执行什么标准 浏览:324
渔船撞越南之后怎么处理 浏览:44
英国怎么有核弹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