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尼西亚2o15年种植大蒜吗
印尼是一个有着2.5亿人口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原因,印尼人历来就有着食用大蒜的习惯,年消费量在25万吨左右。印尼本地也有大蒜种植,但受气候、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产量小,品质比较差,95%以上的数量需要进口,而且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
2. 大蒜的来历
来历:它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由于中国人有食蒜习惯,农民种蒜极为普遍,产地遍布全国。在当今的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大蒜产业取得成绩, 来之不易,大蒜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12年中国大蒜产量约175万吨,出口31万吨,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大蒜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幼苗期、鳞芽花芽分化期、蒜薹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及休眠期等6个时期,这其中蒜苗、青蒜、蒜薹甩尾采收及大蒜,是大蒜生长的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部位。
1、蒜苗是大蒜的细苗期,即幼年时期的大蒜植株。采收的蒜苗不包括根与假茎,上端的茎叶能够一直生长,可以收完一茬又一茬,割了又长。
2、青蒜是指大蒜植株处于花芽及鳞芽分化期的整株,包括蒜叶和明显的假茎,假茎就是我们看到的洁白的蒜头部分。
3、蒜薹,常被误写作“蒜苔”,蒜薹好吃但难写。抽薹大蒜才有蒜薹,大蒜植株成熟以后,抽出的花茎就是蒜薹,分为薹茎和薹苞两部分。
4、大蒜,通常指蒜头,即大蒜地下鳞茎部分。蒜薹采收之后,大蒜就进入鳞茎膨大期,膨大期结束后,成熟的鳞茎就是蒜头。
3. 最早种植大蒜地方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引入我国中原地带。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最初引自胡地,叫作胡蒜,因其头大,所以称作大蒜。
参考:《蔬菜两高一优栽培新技术——葱蒜类生产200问》
古埃及:4600年前法老胡夫给修筑金字塔的奴隶食用大蒜,以增加奴隶力气,预防疾病。医典《埃伯尔斯药方集》已记载大蒜的药用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极力推崇食用大蒜防病治病。古希腊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当时的运动员就是用吃大蒜来增强耐力。
古印度:印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古印度人就是经常吃大蒜来使声音洪亮,增进智力。印度医学创始人查拉克评价大蒜实际价值比黄金还高。
古罗马:凯撒大帝远征时,令其士兵每天食用大蒜,以增强体力抵抗瘟疫流行。世界描述大蒜治百病的第一人是古罗马医生。
中国:更有“大蒜上市,药铺关门”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其气熏烈,通五腑,达诸窍,祛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积食,此其功也”。大蒜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的祛病健身的佳品。
参考: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47/7666/732763.html
巴比伦国王——历史上最早食蒜成癖的人
4500年前,巴比伦国王特别喜欢吃大蒜,可以算是历史上最早食蒜成癖的人,他相信多吃大蒜可以防止疾病、延年益寿、增强智力,还能使嗓音宏亮。这位国王曾经下令所有的臣民都必须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大蒜,并要求他们每年向王宫进贡,以满足其饮食之需。在他的影响下,他的臣民们除了摄食大蒜之外,还用蒜汁涂身,将大蒜串起来挂在脖子、墙壁上作为饰物,甚至将大蒜当作圣物而顶礼膜拜,还有的将大蒜作为陪葬品带进坟墓。
但是,巴比伦国王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他过多地生食大蒜,总感到虚火上旺,口干舌燥,视力也受到了影响。而且他经常口溢蒜臭气味,使妃子们很不愉快,他本人也为此苦恼。
参考:http://www.szgyt.com/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48&id=258&page=1
4. 大蒜的起源
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汉朝时期被引种到中国。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是有文献记载的几个大蒜栽培地区,现在的大蒜是西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引进的。
大约在9世纪初,大蒜先后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在16世纪初期,大蒜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18世纪后期,大蒜又被引种到北美洲。现在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种植大蒜。
一、贮藏方法
1、挂藏法
大蒜晾干后,经挑选,剔除机械伤、腐烂或皱缩的蒜头,编成辫子。夏秋之间放在临时晾棚、冷房或通风贮藏库内,冬季要避免受潮、受冻。
2、窖藏法
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土质坚厚、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挖窖。在窖内安设通风道,窖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随时除去腐烂或变质的蒜头
3、冷库贮藏法
入库前先对大蒜预冷降温,当大蒜体温接近0°C时,便可入库贮藏。贮藏时将蒜头摆放在架子上,以便通风。
二、大蒜分类
1、大蒜按照蒜瓣大小分类法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
2、按照大蒜鳞茎外皮颜色分类法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
3、按照大蒜鳞茎解剖分类可分为单层蒜衣变种和双层蒜衣变种。
4、按照生态适应性分类法大蒜可分为低温敏感型、低温中间型、低温迟钝型。
5. 印度大蒜的收获季节在几月
印度气温比中国高,大蒜为农历三月份收获。
6. 印度拉贾斯坦邦出产大蒜吗
印度拉贾斯坦邦是印度传统的农业基地,生产大蒜等多种农作物。
7. 世界主要大蒜种植国及各国的主要收获月份。
中国。大蒜种植季节在秋季,一般为9月下旬 10月上旬进行,收获季节为次年的春夏之间。一年只可以种植一次
8. 大蒜是外来物种吗从哪个国家引进的!
【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 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其他名称】蒜、蒜头、独蒜、胡蒜。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产生。尚含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性状】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用法用量】3~5枚。生食,煎汤,煮食均可,或制成糖浆服。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隔蒜灸。
【生长地区】全国各地均产。
【采制】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 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科属】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性味旧经】性温,味辛平;人脾、胃、肺经。
【不良反应】外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故不宜敷之过久,皮肤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大蒜性温,阴虚火旺及慢性胃炎溃疡病患者慎食。
【植物形态】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营养成分】每10O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O.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功能主治】用于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肠寄生虫病(钩虫、蛲虫病),疮痈肿毒等症。1.散痈消积,解毒杀虫:主治痈肿疮毒,癣疮瘙痒。捣烂外敷或切片外擦。2.解毒:用于肺痨顿咳,痢疾泄泻。3.杀虫:用于钩虫病,绕虫病,可配驱虫药同煎服。对钩虫病,本品还可作预防用,在下田劳动前,将大蒜捣烂,涂于四肢。对绕虫病,也可将本品捣烂,加菜油少许,临睡前涂于肛门周围。此外,本品生食还可防治流感。
中医认为大蒜辛辣、性温、能解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治积滞、腹冷痛、泄泻、痢疾、百日咳等症。对于大蒜的食用价值,俗语有云:春食苗、夏食苔、五月食根、秋月收种,由此可见大蒜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产生蒜素,具杀菌效力;大蒜中所含生物碱,具有降低血糖成分,增加胰岛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对正常血糖值无影响;大蒜还是有机锗含量最高的植物,硒含量也较多;大蒜中还含有VA、VB、VC、钙、磷、铁、粗纤维等成分,此外大蒜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刺激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促进上皮增生,加速创伤愈合等功效。
大蒜产地与品种
我国大蒜的主要产地:河南省杞县、中牟县,山东省金乡县、苍山县、广饶县、茌平县、成武县, 江苏射阳县、太仓市,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来安县,四川温江县、彭州市,云南大理及新疆等地。
它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习惯上,人们平时所说的“大蒜”,是指蒜头而言的。
大蒜的品种很多,按照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与白皮蒜两种。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产量高,多分布在华北、西北与东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种,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种,辛辣味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种,成熟期略早。
9. 大蒜一般在什么时候种植
大蒜一般在春季和秋季种植。在北方地区,秋冬季气温较低,相对寒冷,幼苗不能安全越冬,所以不适合秋播,可通过大棚育苗的方法,在早春播种,在夏季采收。而南方地区,温度较低,秋冬季也够暖和,秋播时幼苗能露天安全越冬,所以都以秋播为主。
大蒜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要保持土壤虽然,才能使其快速生长,一般整个生育期要浇水四次,一次播种后,为使其尽快发芽;二次苗期,促进幼苗快速生长;三次出苔期,促进蒜苔生长;四次在鳞茎膨大期,提高鳞茎膨大水分,以免鳞茎生长不良。
大蒜病害的防治方法
1、紫斑病
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染病的鳞茎颈部变为深黄色或红褐色软腐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
2、大蒜软腐病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 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WP750倍液、50%代森铵1 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隔5~7d喷药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为重点,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基部。
10. 大蒜一般什么时间种植
大蒜的播种期各地不尽相同,以采收蒜苗、蒜薹和蒜头的目的不同而播种期也不一致。现在就大蒜播种期问题展开说明如下:
1.大蒜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一般在春季温度上升到12度以上就可以播种。大蒜蒜头适宜的发芽期温度在15-25度之间,12度开始缓慢发芽,春季最佳播种期在12-15度之间,最好是催芽播种,出苗早,生育期延长。
当外界温度达到高温期,茎叶就会枯萎死亡,所以,不管是春播还是秋播,采收期基本一致,延长生育前就可以提高产量,所以才有了春季催芽播种和地膜栽培增产措施。大蒜收获以后会有很长一个时期处于休眠期,这个时间段的蒜头即便是条件合适也不能发芽,但可以通过低温处理等措施打破休眠。
结论:大蒜播种期第一个是要打破休眠期,第二个是合适的温度,选用合适的地点和增温降温措施,就可以保证全年播种,已达到高产优质和反季节生产的目的,从而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