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农业特点是什么
印度农业特点是:
1、印度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
印度的农业生产结构特点:一是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二是农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惰性”,长久以来印度的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2、印度农业的发展特点
(1)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
印度农业的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封建的、个体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
(2)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
印度传统农业的特点:一是农业对气候和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常遭受季风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灾害;二是以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现代投入较少。
(3)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日益扩大
印度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以及采用现代技术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其中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水平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较高;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相对较低。
Ⅱ 印度耕作制度怎样
印度的工作制度和我们中国的差不多,不过印度农业发展有利条件非常多,因为印度那个地方属于热带地区,光热水比较充足,所以他们的农业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就是由于印度的农业发展比较快,所以印度它整体也是比较落后的,它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能力不行。
由于印度他们那边天气比较热,虫害也比较多,这一方面也会让农产品稍微有点减量,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没有叙利亚那边发展的快,印度应该多向其他国家好好的学习一下,让智能化农业发展更快一些。
Ⅲ 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大于中国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和小麦,肉类食品以鸡肉为主,印度人的牛奶饮用量也是很大的。可以说印度人的饮食是非常简单的。
正是因为印度人的食谱之中很少有大量消耗粮食的肉类动物食品,所以印度的粮食才能在满足十几亿人的饮食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大量的出口粮食。
很多人都是这样解释印度和我们国家粮食消耗相差如此巨大的问题,但是我却认为这些饮食上的差距固然可以让印度人节省下大量的粮食,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几个。
第一,印度大量人口处于温饱线
印度和我们国家的人口相差无几但是却有近1/3的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消费能力,自然更不会要求更多的肉类蛋白质因为他们没有钱购买这些食物。
他们不但没有合理的饮食结构而且有时候还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饥饿去售卖粮食,因为粮食是他们的唯一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就必须要节省出一大部分粮食用于商业贸易以换取现金。
印度有这么多穷人紧衣缩食自然就不愁没有粮食出口了,这和我们可以有天壤之别的。我们好多人家浪费的食物都够很多人吃的了,看来我们国家浪费的毛病该改改了。
第二,印度对农业投入不足
我们国家之所以有很高的粮食产量,是因为我们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在印度自产的化肥是很少的,而进口的化肥对于印度农民来说价格又太高了。就连在我国十分廉价的农药和一些农业设备在印度都需要进口。
前一段时间印度的农民用可乐做杀虫剂杀虫,就是因为可乐比农药还要便宜,可见印度对于农业的投入该有多么不足了。连基本的农业生产物资都无法做到供给充足更何其他的农业设施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农民没有在土地上实现收入增长,没有较多的收益就只能减少土地的投入,如此的恶性循环袭来印度的农民怎么可能不贫穷呢?
对于农业投入不足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只能依靠微薄的土地收益去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资,这也就造成了印度1/3人口处于饥饿但是却还大量出口粮食的问题。
第三印度的土地兼并导致粮食大量外流
由于印度的土地政策是和欧美一样的政策,这就导致大量的贫困农民脱离了土地到城市生活。这些集中起来的土地是归地主种植的,这些地主所生产的粮食自然不会是贫困的农民,因为他们即养不起食用粮食的牲畜更加不会是粮食的消费者。
这些粮食只能卖给城市人或是出口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饥民无粮果腹但是却大量出口粮食的现象。
印度粮食外流的问题引起的矛盾是很大的,我们看到印度有1400万高端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印度国内的农民之中却缺乏高端人才就连一些高级的技术人才都十分缺乏。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谁还有多余的钱去学习技术呢?而没有技术就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在城市这类人也只能沦为贫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农业发展不充分带来的弊端。
农民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只能售卖自己活命的粮食,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也要引以为戒,当农业发展处于停滞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农民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就是倾其所有读书到城市打工,起码温饱可以保证。要不然就只能持续地减少我们的生产资料投入,到最后有可能温饱都成问题。
Ⅳ 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第几为什么
印度耕地面积高达153.5万平方千米,仅次于美国的166.9万平方千米耕地,位居世界第二位,亚洲耕地面积第一位。
原因: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印度地处南亚,青藏高原以南,地形从北至南分别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都地势平坦,而且德干高原的海拔也相对较低,平均海拔为500至600米,都适宜作为耕地开发。
印度地处南亚,南濒印度洋,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农业生产,而且热量丰富,可以实现一年三熟。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印度成为了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养活本国超过13亿的人口。
(4)印度农业耕作怎么样扩展阅读:
位于南亚的印度,耕地面积无疑是亚洲的佼佼者,印度虽然国土只有298万平方千米,远远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却远远的多于我国,印度不仅耕地面积多于我国,而且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也远高于中国,达到51.5%。
虽然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多,但粮食产量却不是很多,产量远没有我国的多,由于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很慢,他们的农业几乎都是传统农业,就是靠人去种、去收。而且印度人也不愿意花大价钱从国外进机械设备,所以不论是效率还是产量都十分地低。
Ⅳ 印度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多数人以农业为生,为何农民的日子还那么难过
虽然印度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且以农业为主,但是由于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农民在印度的地位还是比较低下。即使印度人民为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印度人里面,农民地位还是比较低下的,所以说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
由此可见,印度自然地理条件的确非常好,但是由于印度人的习惯,懒散。所以印度农业发展并不是十分迅速,还有就是现在国家的发展,靠农业是不够的,而且农业的发展也需要科技的发展来支持,所以印度还是需要发展自己的工业水平,不能单单依靠农业。
Ⅵ 印度农业的发展特点
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
印度农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封建的、个体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印度独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公布了名目繁多的法令,但大多并未认真执行,成效不大。因此,虽经历了长达40年的“土地改革”,但印度的土地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土地所有权仍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封建和半封建的经济成分占有优势。据印度官方抽样调查(1985/86年度),占农户总数1.3%的最富的大农拥有14%的土地,23%的农户是佃农与半自耕农的混合,而占总数50%的最穷的小农只拥有1%的土地。不仅如此,—些小农和“边际农”(耕种土地不足半公顷)还不断丧失其土地而不得不加入无地农民的队伍。目前,无地农占全国人口的35%。印度农业主要以个体农户为经营单位,平均经营的土地规模为1.68公顷(1985/86年度),但占农户总数的57.8%的边际农户的平均规模只有0.39公顷。
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
印度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农业对气候和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经常遭受季风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灾害。据统计, 1951—1983年的32年间,因旱涝灾害而造成农业减产的就有13次之多。二是以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现代投入较少。85%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70%的耕地无灌溉设施,靠雨水灌溉。在农业投入物总值中,现代投入仅占9.66%(1955/56年度),70年代中期上升到61.98%。农业先进技术大都局限于小麦和水稻,而对豆类和油料作物没有重大影响,造成这些作物产量低下,每年需进口大量食油才能满足国内需要。这—切反映在印度的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都较低。全国2/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为非农业劳动力1/3。例如,1988/89年度,每个农业工人每年的实际收入是420.5卢比,而非农业工人为783.8卢比,高出83.6%。这还表现在印度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较低。一些作物的单产水平低于东南亚许多国家。例如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每公顷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印度分别为2817公斤和2420公斤,我国则分别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日渐扩大
由于印度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不同,采用现代技术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生产水平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较高;南部和东部地区(如比哈尔邦、奥里萨邦、中央邦)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较低。边际农、小农与大农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未减轻,而且有加重的趋势,从70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逐渐重视了发展与公平问题,并制定和实施了各种计划,但收效似乎不大,总的说来,目前印度农村社会和经济生活仍然是以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为中心旋转。村社仍然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传统的管理系统以及亲属、家庭和种姓制度仍然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因素。但近几年,许多地区以不同的速度和强度,开始发生变化,涌现出了少数现代的农村社会。
Ⅶ 印度农村是用什么耕地的
说到印度,我们都知道是南亚最大经济体,虽然它的经济体量大,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口众多,但是人均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说少的可怜,对于印度农村用什么耕地,也只不过是对其经济的一个折射和说明。
所以说,对于这种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模式,我们也不能完全的否定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去深入的探讨和考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