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是哪条
你有没有想过,原本就很烦心的塞车再遇到这样的分秒必争的通道,这是什么样的场面呢?
圣经《出埃及记》中记载,先知摩西率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时,依上帝的吩咐将红海一分为二,只需要一夜强劲的东风就可以打开一个陆地通道,让人们踏着泥泞安全通过。这就是着名的摩西分红海的神话故事。
最美的风景从来都是无意间撞上的眼前海水还没退尽的美景就在悠闲的步伐中被尽收眼底因为通道的特殊自然景象,这里却意外受到了许多国际赛事的青睐。
❷ 印度公路交通状况如何
印度的公路路况都比较差,尤其是跨越邦际的道路,所以汽车应该是火车的辅助交通手段。只有不通火车的地方,比如卡久拉霍,才考虑乘坐汽车。但火车经常晚点,要有心理准备。此外,有些看上去很豪华的旅游大客车,实际是比较破旧的客车。长途车也对号入座,发车通常比较准时,有的城市间一天只有一班车,所以一定要事先了解发车时间,宾馆通常很愿意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印度公路 即使相邻城市间的长途汽车,行驶时间至少也要5-6小时,所以经常跨越吃饭时间。汽车司机通常会在比较大一点的镇子稍事停顿,路边有小食摊,如果担心卫生状况,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食物。 印度的长途汽车运输业很发达,许多货物不是靠火车而是靠大卡车运送。德里的环城公路上经常可看到巨大的"塔塔"牌卡车满载货物飞驰来往。印度的公共汽车也与别国的不同,车身较高,而且没有车门,前后只有两个门框,乘客从后门上、前门下,如果车里面挤满了乘客,后来者就扒着车门,身子悬在外面,警察和售票员也不干涉。有时一辆公共汽车外面竟悬挂着七八个乘客。印度的公共汽车开得飞快,司机总是急匆匆的,还未等乘客上完就开动,印度人有经验,可以助跑一段攀上汽车,外国人就不那么幸运了,笔者有好几个留学生朋友都因为上下公共汽车而摔伤了腿,又无法与司机论理,只好自认倒霉。 印度的公共汽车以前都是国有的,实行经济改革后,政府允许私人企业经营,德里已增设了“红线”和“绿线”两家汽车公司,但因为这两家公司招聘的一些司机技术不熟练,经常出事,报纸称之为“死亡线”。不少乘客心有余悸,不愿乘坐这两个公司的汽车,再则它们的价格也比公共汽车稍贵。 在城市,大部分人出行是依赖公共汽车。印度的公共汽车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车门不关,只要车速慢下来,乘客可以随时上下。即使到了站,公共汽车经常只是放慢了行驶速度,乘客往往是在汽车的滑行中上下车。遇有乘客太多时,车厢内挤不下,人们就会爬到车顶上去。火车、公共汽车的车顶上可以载人,这也是印度常见的现象。
❸ 让印度寝食难安不惜犯险,这是怎样的一条路
奇怪,印度这回似乎铁了心。
这几年中印边境偶有摩擦,基本上都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化解,握握手,各回各家。但这回印度觍着脸硬撑了一个月,不仅越线阻拦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还口口声声指责“中方的修路行动给印方带来严重安全风险”。
为一条路耿耿于怀、兴师动众,至于吗?
印度的梦魇
让印度人辗转反侧的,首先是洞朗特殊的战略位置。洞朗位于云南省亚东县东南,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地图上看,它就像一个凸出的小水滴,楔状伸入锡金和不丹之间。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离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太近了。这条走廊简直就是印度的七寸,它是连接东西印度的咽喉要道,却只有20多公里宽,最窄的地方仅有3公里,易攻难守。
如果中国把洞朗的路修好,从此再直出几十公里就更加容易,封锁西里古里走廊,截断印度东北邦与本土的联系,印度就将生生分裂成两块,而印度东北那几个邦本来就不太安定,这样一闹它们很有可能独立。
那无疑将是印度最大的梦魇。
印度人肯定忘不了,1971年他们就是这样对付巴基斯坦兄弟的,当时印军进入东巴基斯坦,后者很快就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假如中国也这么搞一次,收复藏南恐怕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印度看中国在这修路,无异于芒刺在背、如梗在喉。
不光是洞朗这条路,近几年中国在西南方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进展,印度都非常忌惮。比如我们修通了青藏铁路,川藏、滇藏与新藏铁路也会陆续开通,从青海玉树到西藏藏南的铁路也在建设中,对此印度人都有一肚子想法。
一位学者向刀姐透露,印度驻华大使曾私下向他表示,印度很多人都认定中国修路是用于运兵,他们相信建成这么多铁路后,中国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轻松运兵二三十万,而一条铁路的运输量就足以支持解放军5个山地旅在前方作战。
上述几条铁路一旦修通,中国就有能力跟印度打长期消耗战,这将深刻改变中印边境的军事平衡和心理态势。然而,这些铁路离中印边境尚有距离,印度不便说三道四,更无力干涉。这次中国在洞朗修路,它好不容易逮住个抓手和发力点,自然要大做文章。
除了军事上的影响,洞朗的这条路还可能冲击山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不丹与中印的关系。
不丹是印度的所谓附属国,它外贸、能源、军费的90%都由印度提供,可以说国家经济命脉都捏在印度手中。而中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与西藏高原的阻断,难以向这个山南小国施加影响。不丹没有摆脱印度的战略空间,所以只能乖乖听印度的话。
但印度相信,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瞬间把不丹买走。目前中不合作的主要障碍是有高山阻隔,双方仅有一个可连接地区,就是山南凸出部的亚东县洞朗地区。洞朗的路一修好,理论上就有可能跟不丹西南的交通枢纽庞措林宗连在一起。
一旦中不交通连接便利了,双方经贸联系加强,印度就会逐步失去控制不丹的资本,印度的铁杆粉就要变成路人了。万一中国把不丹拉过来,再通过不丹越境跟印度东北邦接触,那样印度的噩梦就又要上演了。
这样一盘算,就难怪印度要不惜犯险阻拦中国修路了。
印度想多了
只能说,印度的心眼太多了。
洞朗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历史上的管理一直很松散,中国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也是在2007年以后。但整个亚东县控制的面积很大,那里的边境线有200多公里,却只有一个团在守卫,所以那个地方除了几个隘口有部队,其他大多数边境都是空白的。当地藏民和不丹人的边界意识淡薄,经常穿过边境来回走。
一位曾在当地驻扎过的军事专家告诉刀姐,这次修路,我们的初衷很单纯,主要就是更好地保卫自己的领土,加强对边境的管控。由于哨所不多,只能派巡逻队季节性地去看看,没什么情况就得回来。最近要再修一两个哨所,可那个地方连电都没有,老百姓也很少,要修永久性哨所,就得保证汽车能通行,为驻地人员运输生活所需给养。
据他了解,亚东县的公路早就通了,洞朗那里也有路,只是原来的路比较差,一下雪,汽车就没法走。现在就是把这段几公里长的支岔路铺点石头,做个沥青硬化。这样一来也能改善村镇交通,方便当地百姓出行和经济发展。
简言之,洞朗这条路主要还是服务于保卫后勤和民生需要,中方的战略用心被印度过分夸大了。大家想想,假设中国有那么深远的战略考虑,如果我们真下决心修路以威胁印度,那还不早把印度的军队清出去了,何必多费这一个多月的唇舌?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国这么多年并没有全心全力准备与印度打仗,否则就无法解释中国和印度在前线部署军力人数的明显失衡。据专家介绍,印度为了防范中国养着十几个山地师,而中国在西藏边区只部署了1个旅的兵力。因为这些年中印关系总体比较稳定,我们的作战准备重心并不在西南方向。
说句不好听的,真要动手,中国还差洞朗这一条小路吗?
这是病,得治
不过,这次印度的恶劣表现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所谓有备无患,有准备打,才能不打。印度想给我们立规矩,中国绝不能轻易妥协,该修的路一定要坚决修。
路不好,正常的巡逻都保证不了,何谈守卫国土。前两天一位资深学者刚跟刀姐聊起,他1965年在洞朗地区待过9个月,到边境各个山口巡逻,那时路况艰难,有些路太窄,开汽车经常要像摩托一样,两个轮子悬空在外面。虽然驾驶员技术高超,但还是极其危险,有好几次他们都差点掉到山沟里牺牲。
道路的重要性,就是后勤的重要性。这位资深学者还给刀姐剧透了一段内幕,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本来中央要求10月18日动手,就因为道路太差汽车难行,所有炮弹都要靠西藏的耗牛运输,不得已开战日就推迟了两天。据说为了这事,当地的一位后勤部长差点被枪毙。
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当年9月印度打死我们十几个人,中国为什么拖到10月才动手,而且只打了一个月又迅速收手。这位学者一解释刀姐就明白了,因为受道路所限,那时中国运兵部署都需要相当长时间。而一到12月,大雪封山,后勤补给跟不上,我们的军队无法在前方持续作战,只能回撤。
其实印度也深知道路的重要性。新德里10多年前就准备沿中印边境修建73条战略要道,计划2012年完工。几天前它还声称要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建两条隧道,缩短到中国距离,便于军队调遣。只不过,印度的工程进展有多缓慢地球人都知道,73条路他们现在还没修完一半。
唉,刀姐都替他们捉急。印度还不如跟基建狂魔打个招呼,修完洞朗这一段,咱顺道过去帮他一把,一个月保证通通修好,亲记得到时给个好评就行了。
无论如何,中国在自家院里修路都合理合法,印度想挡也挡不住。正如美国军舰来南海咋呼了几圈,中国的岛礁建设依然顺风顺水。
对印度来说,与中国合作是最划算的买卖。如果各方有意愿和互信,中国的铁路公路网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连接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届时中印经贸进一步密切,印度经济将获得更大的增长动能,对华贸易逆差也有望大大改善。
印度如果与中国和平相处,我们修的路上就会飘满印度芒果的香气。它若执意跟中国死磕,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那些路上运送的必将是我们的军队和炮弹。
刀姐想起吕氏春秋里的一个小故事,倒是很适合讲给印度听听。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没多久,他在翻动谷堆时发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如果印度永远放不下“1962情结”,沉溺于被害妄想症,那不管中国做什么,它都会疑神疑鬼,觉得是要害自己。这是病,得治。印度只有抛开成见和臆想,它才不会为中国修一条路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❹ 印度曼尼普尔的地理地图 在哪
曼尼普尔邦(Manipur)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该邦成立于1972年,东以缅甸为界,西与阿萨姆邦相连,南以米佐拉姆邦毗连,北同那加兰邦接壤,过去曾经是阿萨姆邦的一部分。
曼尼普尔邦所在的东北部地区与印度次大陆主体仅有一个细长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最窄处只有20公里,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东北部,南邻米佐拉姆,东接缅甸,西连阿萨姆邦,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
对于曼尼普尔邦的族群划分,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方式:根据曼尼普尔邦官方网站, 曼尼普尔邦的人口可以分为四大群体,即梅泰人、那加人、库基人和潘高人 ;前曼尼普尔邦邦长纳扬则将曼尼普尔邦的居民划分为梅泰人、那加人部落民、非那加部落民和潘高人四大类。
(4)印度最窄的路是哪里扩展阅读:
曼尼普尔邦90%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首府英帕尔。山谷地带,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曼邦90%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周围为海拔900—2100米的丘陵和山地,中部为英帕尔河谷平原,曼尼普尔河流贯中部。
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山区多林木,竹子分布普遍。有铁、铜和岩盐矿。河谷平原为集约农业,山区耕作极粗放。
至2012年,曼尼普尔邦的公路密度为每100平方公里26.33公里。
尼普尔邦主体民族为梅泰人居住在因帕尔平原,是历史上曼尼普尔地区的统治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梅泰人又被称为梅泰潘高人或简称潘高人,梅泰人根据宗教信仰不同,可划分为非穆斯林梅泰人(梅泰人)和穆斯林梅泰人(潘高人)两大部分。
❺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印度的死穴在哪里
科技发展到现代,单纯从地理环境上看,很难再找出一个国家,因为现代战争根本不再局限于陆地进攻,海洋、空中都可以借助,一个国家只要科技、军事比印度发达,那印度处处都是,所以这个问题更应该讲讲历史上的印度次大陆在哪里。
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先后入侵印度次大陆的就有雅利安人、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英国人等,除了后来的英国人是从海上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外,其他都是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的,这也是印度人肤色驳杂的原因,也是历史上印度分的原因。不过还是开有那句话,现代科技早已经不再是古代的冷兵器,一说放到现代已经不再适用。
❻ 洞朗对峙会被印度长期霸占吗
洞朗地区在中国亚东县,属于同不丹王国有争议的地段,两国这些年谈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谈拢。这两年中国在西藏军力大增,干脆不谈了,谁占了就是谁的。
洞朗作为中不争议区,原本不丹实控,设有季节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尔塘,边防6团摧毁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朗最西南中印边境设立庶草场哨所。
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场哨所公路,彻底完成对于洞朗地区实控,洞朗距离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东北部最窄处)只有几十公里,一旦中方实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内的东北邦驻军,战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触动印度最敏感神经,这个位置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纯属中不争端地区,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我在亚东县地图上,找到了庶这个地方,位于印度、中国、不丹三国交界处,冬天此地大雪封山,只有夏天冰雪消融之后,当地牧民前往此地放牧。这也印证了上述说法---不丹在曾经在洞朗设有季节性哨所。当然,现在由媒体披露出来的新闻推断得知,此地已由我方控制。
依我看时间还会拖更长。
❼ 印度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为何公路里程却比中国多
因为印度对公路的要求很低,只要是一条路就能称作为公路,而我国不一样,我国大部分只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才能称作为公路,所以地图上自然没有印度那么的密集了,印度是任何马路都被算上是公路了,而他们的公路质量也是远远不如我们的公路,他们的高速公路秩序也非常的混乱,有的时候连行人和动物都能走上来,而且下了雨的情况下,连雨水都排不出去,可以说印度的交通设施也是相当落后的。印度不仅仅公路的要求很低,并且哪怕是印度最高级的公路,也就是国家级公路,也比我们国家的公路要质量差很多,大部分都是单行道,而且行人和动物竟然可以走上去,而这种现象是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是不可能出现得了的,同时也是其他国家的人不敢想象的,而印度的其他公路就更不敢恭维了,这些公路真的和发达国家的乡间小路差不多,如果是大车子可能开到一半还会卡住,连掉头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说看到地图上印度公路这么密集,这些完全就是假象。
❽ 东印度和西印度之间的狭窄走郎叫什么名字
西里古里(Siliguri)走廊,是指锡金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宽约仅仅2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以地名“西里古里”命名,所以称为西里古里走廊。这条走廊相当于连接东西印度的脖子,它是印度连接其东部的陆上通道,也是印度国土的咽喉要地,就象中国的河西走廊或者辽西走廊一样。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就是这里。有人将它比喻为蛇的7寸。西里古里走廊长约22公里,东翼宽约33公里,西翼宽仅21公里,因其形状狭长,且战略地位重要,又被称为“鸡脖子”。事实上,东北地区边界仅有1%与西里古里走廊相连,其余99%都是国际边界,北邻近中国,东接缅甸,西南与孟加拉国相连,西北与不丹接壤。西里古里走廊也是印巴分治制造地理隔阂。英印时期,大阿萨姆是孟加拉的东北前沿,两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然而1947年印巴分治后,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国的一部分,称为东巴基斯坦,1971年又独立为孟加拉国。东孟加拉的分离使印度东北地区失去与外界联结的陆路和水上通道,只有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将其与印度其他地方连接起来。西里古里走廊的东北辖区国际边界达到99%之多,这种与印度主版图地理上的隔绝,强化了该地区素有的“孤立感”,助长了其分离倾向,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也包含西里古里走廊。如果印度与军事强国发生战争,敌方能通过控制西里古里走廊轻易切断印度东北边区与内陆的联系。
❾ 印度南北最窄的地方
看图, 在与孟加拉国西北部 交界的地方。
❿ 印度国土比中国国土小很多,公路里程却比中国还多,这是为什么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美国公路总里程665万公里,印度560万公里,中国477万公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国是基建狂魔,修铁路、修高速公路、架桥、修隧道等技术全球前列,特别是架桥技术全球第一,很多欧美国家修桥梁也要咨询我国。我国高铁里程全球第一,大于第二到第十名总和。有世界先进的盾构机、有海底沉管隧道技术、有超长斜拉桥建造技术。印度修路、修桥、修隧道难度大的搞不定,工程大的项目20年也修不好,我国一般五年就修好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也远远不如我国。像城市地铁、公交车站、公园广场数目没有我国多。而且印度城市很混乱,他们没有户口的限制,穷人可以随意迁徙。城市中,只要是没有明确禁止的公共土地穷人就可以使用。农民及穷人到城市公共区域搭建窝棚,一般不会驱赶,这样导致印度城市非常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