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都有哪些教徒

印度都有哪些教徒

发布时间:2022-06-21 04:04:32

⑴ 印度的人种,信仰宗教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在印度都有信徒。(一)印度教印度教是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印度教没有单一的信条,多数印度教徒是多神论者,他们崇拜三大神 :“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再生神”湿婆。这些神象征宇宙间各种力量。印度教的主要经典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四部吠咤经等。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即所谓灵魂的转世。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般愿望是获得解脱,即脱离生死轮回,在一种永恒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种状态叫做梵我合一。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在印度众多宗教中,印度教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印度现有印度教信徒约8亿多。(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印度主要宗教之一,穆斯林人数仅次于印度教徒人数,约1亿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11世纪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印度而传来的。13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伊斯兰势力曾先后在北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尔帝国,伊斯兰教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和思想体系之一。但由于印度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印度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伊斯兰教是一种严格的一神论教,只相信一个真主(安拉),主张该教信仰者亲如手足、一律平等和建立无种姓等级的社会。印度是世界上穆斯林三大生活和文化中心之一。印度穆斯林与印度其他人种属同一血统,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主要分布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北方邦、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和比哈尔邦等地区。(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他被佛教徒敬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兴盛,佛教内部派系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8、9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现在印度的佛教徒很少,绝大部分集中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区。(四)锡克教锡克教是印度教的派生,由拿纳克祖师于十五世纪创建。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反对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规定教徒必须蓄胡须,加发梳,衣长至膝,右手腕戴铁镯,佩剑。锡克教徒绝大部分集中在旁遮普邦,其次是德里和哈里亚纳邦。(五)耆那教耆那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之一,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该教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操行和贞洁会修成解脱之路,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耆那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当代耆那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尤其是古吉拉特邦和卡纳塔克邦。

⑵ 印度宗教印度的宗教都有什么,有什么习俗

印度主要宗教与风俗习惯

一、宗教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在印度都有信徒。

(一)印度教

印度教是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印度教没有单一的信条,多数印度教徒是多神论者,他们崇拜三大神:“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再生神”湿婆。这些神象征宇宙间各种力量。印度教的主要经典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四部吠咤经等。

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即所谓灵魂的转世。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般愿望是获得解脱,即脱离生死轮回,在一种永恒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种状态叫做梵我合一。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

在印度众多宗教中,印度教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印度现有印度教信徒约8亿多。

(二)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印度主要宗教之一,穆斯林人数仅次于印度教徒人数,约1.3亿人。

伊斯兰教是在公元11世纪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印度而传来的。13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伊斯兰势力曾先后在北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尔帝国,伊斯兰教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和思想体系之一。但由于印度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印度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

伊斯兰教是一种严格的一神论教,只相信一个真主(安拉),主张该教信仰者亲如手足、一律平等和建立无种姓等级的社会。

印度是世界上穆斯林三大生活和文化中心之一。印度穆斯林与印度其他人种属同一血统,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主要分布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北方邦、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和比哈尔邦等地区。

(三)佛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他被佛教徒敬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兴盛,佛教内部派系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8、9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现在印度的佛教徒很少,仅占印总人口的0.8%。绝大部分集中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比哈尔邦等地区。

(四)锡克教

锡克教是印度教的派生,由拿纳克祖师于十五世纪创建。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反对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规定教徒必须蓄胡须,加发梳,衣长至膝,右手腕戴铁镯,佩剑。锡克教徒绝大部分集中在旁遮普邦,其次是德里和哈里亚纳邦。

(五)耆那教

耆那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之一,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该教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操行和贞洁会修成解脱之路,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耆那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当代耆那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尤其是古吉拉特邦和卡纳塔克邦。

二、节日

(一)共和国日(1月26日)

193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在抗英斗争中曾发誓要坚持不懈地争取建立一个主权的印度民主共和国,这个目标在1950年1月26日实现,这一天在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从此,1月26日成为共和国日。

每年共和国日,印度全国各地举行庆祝活动,首都新德里举行大型游行和阅兵典礼,全国放假1天。

(二)独立日(8月15日)

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每年8月15日,印度总理在德里红堡城楼向全国人民致辞并主持升国旗仪式。全国各地悬挂国旗,举行庆祝集会和游行等活动。

(三)洒红节(公历2、3月间)

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性质类似于我国的春节。节日早晨,人们见面后互致节日问候并拥抱,相互泼洒红水或涂抹各色颜料。

(四)灯节(公历10、11月间)

该节日在印历8月朔日举行,类似我国的元宵节,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节日来临,家家户户点燃一排排的油灯,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四邻和好友还互相串门祝贺,并一同观赏花灯和焰火,其热闹景象与我国春节相似。

三、礼仪

印度人在日常相见,往往双手合十,表示问候。根据与对方长幼、级别的高低,手的位置也不同。面对长者,指尖应与前额齐平。平辈相见,手在下颌与胸口之间。对于晚辈,手还可以再低。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握手礼在一般场合也很盛行。与印度人握手时,应避免用左手,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象征。

四、服装

印度妇女的服装一般是由色调相称的紧身短上衣和“莎丽”组成。“莎丽”是用五、六米长的布料、纱或丝绸包头裹身或披肩而成印度传统女装。莎丽里穿同长的衬裙,多为白色。现代妇女更喜欢穿旁遮普式套装,由细长裤和半长或长袍组成,并配上2.5米长类似围巾的披肩。

信奉印度教的男人多穿围裤,称为“陀地”(这是一块用来包裹身体下部股、腿,直至膝盖的白色料子)、“古尔达”(长衬衣)、“格米兹”(衬衣),有时戴甘地式船形帽。伊斯兰男教徒一般穿“巴嘉玛”(长裤)、“吉尔达”并戴帽。印度锡克教徒头上通常缠着各色包头巾。现代男子普遍喜欢穿方便的衬衣和裤子。正式场合则穿西服,系领带。

五、饮食

印度教教徒中,有很多人食素。素食者最普遍的食物是大米、面饼、蔬菜、豆类、牛奶、酸奶和奶酪。荤食者普遍食羊肉和鸡肉。因印度教教徒奉牛为神,所以忌食牛肉。伊斯兰教徒吃牛肉,忌食猪肉。印度菜多汁,味道厚重。印度人一般用手把米饭、面饼和菜和在一起食用。

六、丧葬

按印度教风俗,人死后,由家属给尸体洗澡,穿上新衣服。然后,将尸体放上柴堆,覆盖干柴,浇上酥油。在祭司的指挥下,死者直系男亲属高举火把,绕柴堆转多圈后,点火将尸体焚化。火葬后第四天,死者家属到火葬场取死者骨灰,并盛放在一个金属罐里,后投到圣河里。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教徒不火化,按教规,实行土葬,葬礼由阿訇或牧师主持。

⑶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什么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一、印度教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

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二、伊斯兰教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

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三、基督教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

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印度都有哪些教徒扩展阅读:

印度的教派冲突:

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经常发生,而且屡屡酿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最为突出。这里面较典型的是阿约提亚的寺庙冲突。阿约提亚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

1528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帝国皇帝巴卑尔下令在这一城内建了一座清真寺,而印度教教徒则认为阿约提亚是印度教毗湿奴神化身之一的罗摩王子生长的王宫所在地,并反对将清真寺建在罗摩庙上。

两教信徒由此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冲突持续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21世纪。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约提亚寺庙之争导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庙之争又导致三干多人丧生。2002年,两教在此问题上的冲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

印度其他地区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派冲突也不时发生。古代印度在近现代演变成不同的政治实体,这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英国殖民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实体是相对统一的。

而在这个政治实体的统治区域,民众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两大宗教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群体。

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政治要求,这种要求在遇到该地区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就出现了后来的政治实体分化。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与宗教派别矛盾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⑷ 有关印度宗教的介绍…在线等

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伊斯兰教(ISLAM)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锡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那邦。该教于15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十七世纪高文德·辛格祖师提倡五K的装束以示与其他教徒的区别。五K即木梳(KANGHA)、长发(KESH)、剑(KIRPAN)、内裤(KAOHHA)、手镯(KARA)。
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印度,乔达摩是该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一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八、九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1956年印度政府曾利用佛陀涅磐2500年庆祝之机,吸收了500万“贱民”加入佛教。但现在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佛教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耆那教(JAINISM)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⑸ 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外,印度还有哪些本土宗教

1,产生根源不同。 锡克教 = 是在印度教的虔信派毗湿奴城派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共同基础上产生。 印度教 = 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与佛教也颇有渊源,它在约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起源于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术。一般认为,印度教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罗门教,大约在8世纪,印度史上着名的改革家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 2, 信奉的神仙数目不一样。 锡克教 = 信奉真神“真名”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 印度教 = 信仰多神,比如,吠陀神话中主要的神有:因陀罗(天帝), 阿耆尼(火神), 伐楼那(水神),阎摩(死神),苏利耶(太阳神)。而史诗中的主要神有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神),湿婆(音乐、舞蹈和毁灭之神),等。 3,信仰教义不同。 锡克教 = 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印度教 = 社会等级制度明显。尽管废除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对特定的社会阶层的从属关系在印度教的组成中依然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 4,对待造像的态度不同。 锡克教 = 反对祭祀制度与造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印度教 = 鼓励并崇拜造像,甚至崇拜裸体,性能力。 5,与印度教相比,锡克教服饰明显区别。 锡克教 = 锡克教男人都用长布包头,勇敢善战,多取名为“辛格”(粤音“星”、意为狮子),故广东人俗称他们包头星。他们近代跟随英军派驻英联邦各地,在上海英国租界的巡捕也主要是锡克教徒,因为他们用统一的红布包头,所以被上海人称为“红头阿三”。现在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也是锡克教徒。

⑹ 印度都有哪些宗教

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13.4%信奉伊斯兰教,2.3%信奉基督教,1.9%信奉锡克教,0.8信奉佛教,0.4%信奉耆那教。

⑺ 当前,印度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印度教为第一大教据统计,印度人口中,印度教教徒约占82%,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约占12%。佛教只是属于剩下的6%,就是这6%也不都是佛教徒,其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教派。

⑻ 印度人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

(8)印度都有哪些教徒扩展阅读

主神论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

毗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

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奴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参考资料网络——印度教



⑼ 印度信仰什么宗教

印度是个宗教大于历史的国度,被称为宗教的博物馆,其中印度教徒占82 %,伊斯兰教12%,基督教徒2.3%,锡克教徒1.9%,佛教徒0.8%,耆那教徒0.4%,此外,印度还有数万人信仰拜火教,这些人是古代波斯的移民,为了保留拜火教传统,他们移民到了印度孟买附近,他们形成了一个非常小的少数民族族群-帕西人,另外现代新兴的宗教-巴哈伊教在印度也有大量的信徒;

⑽ 印度宗教印度都有哪些宗教

印度是宗教种类最多的宗教,大体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而印度教实际上是一个泛称,因为印度教是由成千上万的教组成的。

阅读全文

与印度都有哪些教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电台能在哪里听 浏览:142
来英国旅游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533
现在的英国人是什么种族 浏览:293
来中国做什么工作英语 浏览:150
在中国怎么快递到越南 浏览:538
印度和中国有哪些争端 浏览:721
美国人怎么对伊朗 浏览:127
今晚看中国好声音怎么样英文 浏览:690
印尼电多少钱一度 浏览:672
成都自驾越南河内多少公里 浏览:402
越南住宅用地多少钱一亩 浏览:412
伊朗与斯巴达签订了什么 浏览:184
为什么向意大利出口西红柿 浏览:432
中国商人怎么去阿富汗 浏览:851
英国潜艇为什么上浮 浏览:487
伊朗发射导弹用什么定位 浏览:170
第一次走飞机去越南注意什么 浏览:654
中国去伊朗怎么去 浏览:362
越南战役美军伤亡多少 浏览:997
1块钱兑换多少伊朗币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