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国产飞机什么时候开始定型

印度国产飞机什么时候开始定型

发布时间:2022-07-22 05:58:26

1. 印度的LCA战斗机服役了吗

去年的消息,LCA在2013年2月要通过演习试验飞行后,进行最后的作战服役验收。如果飞机满足所有参数指标,其首个中队将在Bengaluru部署。

根据1月10日的消息,印度花费28年时间打造的第一种纯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斗机终于交付印度空军,印度媒体盛赞它的“性能排进世界前八”、是“印度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云云。

2. 印度苏30战斗机已经达到50%国产化,为什么还要引进西方战斗机

印度苏30战斗机已经可以达到50%的国产化。但仅仅是这样是完全不够的。再加上它国产化以后,它的成本比直接引进会更加的大。而且苏30战斗机完全满足不了印度想要对抗中国和巴基斯坦军事需求。所以他还需要引进西方的战斗机。并且引进西方的战斗机,也是让他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做一个平衡。

第一阶段是俄罗斯提供整架,由印度组装。第二、三阶段为印度和俄罗斯各生产部分套件,由印度自行组装。而从2013年的第四阶段开始,俄罗斯仅仅提供了部分零件而已,大部分的零部件还是由印度自行生产的,据说这个国产化还达到了50%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开始第四阶段自行生产后,苏-30MKI生产成本在3年之内,迅速从5000万美元飙升到1.02亿美元。

虽然苏-30MKI的国产化达到了50%,但是这个比率是非常低的,还不足以让印度拥有自行生产战斗机的能力。更何况,印度国产的苏-30MKI战斗机,成本和价格远超过进口。

3. 印度国产飞机是哪个

美国的 印度的没弄好没图

LCA(光辉现名敏捷)战斗机“光辉”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满足印度空军需要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攻击机目前已经基本定型, 飞机降落减速伞原本不想添加后来不用不行 现在好像在加速研究中
印度国产直升机研制没有

4. 中国飞机发展史

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原型为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由前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

初教-6串行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飞行员在歼-5旁谈话——请注意当时带有军衔的苏式军装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

歼-6歼击机,原型为苏联米格-19歼击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6多次击败比自身强大的敌方战斗机,不管战斗的具体情况如何,这些战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在苏联,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实际上很多飞行员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飞米格-21的。但在中国大陆,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始终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战机,长期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目前还装备有一定数量,主要用于训练

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

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歼-12的一系列致命弱点,它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轰电-5,机尾有加装的天线

轰-5的机头,机头装有23-1型23mm固定机炮。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尾部炮塔有两门相同型号的机炮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着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uY;z%/ 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运-5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

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直-5有一种武装直升机改型。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

19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促生了长空一号。长空一号(CK-1)高速无人机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少量的米-6(北约代号“吊钩”)重型运输直升机。据信这些直升机是在1970年向苏联购买的,直到近期才开始向公众公开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为250千米/小时,航程620千米,最大载重12吨。据说有三架已经坠毁,剩余的使用寿命已到期

安-30是从安-24系列发展而来的航空测绘飞机,原型为军用的安-26型。安-30于1974年首次试飞,除苏联使用外,还出口到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越南、捷克、哈萨克斯坛等国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是歼-7Ⅲ(按空军新的编号方法称为歼-7C),该型号项目又称歼-7大改,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同样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我国于1979年以多架歼-6为交换,从埃及换回了一架MF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遗憾的是,我国的歼-7Ⅲ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歼-7E和歼-7MG是我国歼-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的两种改进型,而MG型又是由E型发展来的出口型。这两种改型是对米格-21系列机动性改进的重大尝试,事实证明这一改型是相当成功的

歼教-7,是我国在歼-7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教练机,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81年起贵州航空集团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强-5的研制过程动荡曲折,堪称我国自研军用飞机中颇有曲折性和戏剧性的一幕。

运-7是我国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浆支线运输机,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上天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1960年起,运-8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设计,74年12月25日,该机0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将02、03号两架原型机散装件、技术资料和专用部分工艺装备等,转交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继续进行试制。02、03号原型机分别在75年12月、77年1月试飞成功

运-11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哈飞于1974年4月提出设想,1975年1月开始设计,1975年12月30日Y-11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运-11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试制,当年上天的目标。1977年4月3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运-12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原哈尔滨飞机厂)在运-11基础上进行深入改进的发展型号,很快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一个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机型。该机于80年初开始研制。经过两年时间、1100多飞行小时试飞定型

水轰-5型水上反潜轰炸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清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50年代初我国曾引进6架苏联别-6水上飞机,但不足以满足海军的各种需要。1968年水轰-5的研制正式得到批准,70年完成总体设计,次年总装出第一架原型01号。1971年就以110%的设计载荷达到并超过全机静强度破坏试验的技术要求,并总装成功

歼-8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北约编号“长须鲸”。J

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在沈阳召开隆重庆功大会。当时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和国防科工委,空、海军领导参加了大会,可见军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该机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

歼-7MFmp0

FC-1战斗机于2003年8月胜利首飞!FC-1战斗机已正式命名为“枭龙”。,

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_

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H=V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3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ULr

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

“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qN.L 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法国宇航公司当时以为遇上了大客户了,非常投入,并预计中国首批将订购24架“小羚羊”。不想解放军由于军费所限,只在80年代初订购了一批8架SA342L1型“小羚羊”,88年交付,让西方大跌眼镜。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增购过“小羚羊”。86年陆军航空兵组建后,“小羚羊”全部归入陆航部队}Y

卡-284EXz

目前,伊尔-76是我军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而运-8等只能算中小型运输机。由于尚无法立即仿制伊尔-76,只可以依赖进口。但经费的短缺又使得采购量较小,还要减去日常维护、训练、故障的数量,我军可用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因此仿制或研制大型运输机,迫在眉睫juT

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

歼-10,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方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遗憾的是,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l* 歼-10在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后很长的时间里,都面临着只有洋人发动机可用的尴尬局面。截至2004年1月,莫斯科Salyut公司已经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向中国出口AL-31FN发动机的合同,共提供了54台AL-31FN。原计划2002年国产涡扇将顺利定型,但一直到2004年,国产涡扇发动机方才传来捷报,歼-10终于有望获得一颗“国产心”。

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陆军的米-8有的用于专人运输,因此没有携带武器,尾梁下也没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而米-17主要用于空降突击运输,因此多数有武器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

解放军空降兵部队正在登机。图中可见空降兵分队的标准装备,包括折叠托自动步枪,以及狙击步枪、双管燃烧弹发射器等支援火力

米-17发射火箭弹,注意发射器尾部喷出的火焰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偏离机体

米-17尾梁特写,注意天线和红外诱饵发射器

文革前夕我国空军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层人物鼓吹的影响,于67年4月启动“小歼”的研制计划。计划突出新歼击机要小、轻、灵,按当时“开展空中游击战”的设计思想,本意是要研制一种高机动灵活,短距起降,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69年南昌飞机制造厂正式接受了研制任务,次年3月正式定名“歼-12”。由我国着名航空设计师陆孝彭同志(下图)任主设计师。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73年9月向中央领导做汇报表演,当时叶剑英元帅赞誉其为“空中李向阳”。名如其机,歼-12飞机机动性确实相当不错,参加试飞的飞行员赞叹有加

5. 请问印度刚研制的LCA战斗机厉害还是中国刚研制出来的J-20厉害。具体点。

当然是J-20厉害。
J-20的性能尚未公开,但作为第四代战斗机其性能自然远强于设计性能只有第三代中期水平的LCA。而且参考印度军工产品一贯的糟糕表现,LCA即使投产其性能也就是枭龙那个档次,还达不到J-10的水准,更无法与J-20相比。
LCA并不是刚研制的飞机。从1983年至今,LCA研发已经超过20年,投产和装备部队的时间却一推再推。由于印度工业水平不高又追求高性能,LCA的重要部件全靠外购,这就带来了整合上的困难,其纸面数据很好看却一直无法形成战斗力,成为了与阿琼坦克齐名的烂尾工程典范。

印度的航空工业水平一直比我们落后,完全依靠进口军用飞机。从其成立至今仅仅自行研制了两种战斗机,一是HF-24“marut”(风暴之神),服役到九十年代中期,然后是LCA这个奇怪的家伙。仅就其对两款战机的预期性能的期望值过高过全面就可以看出该国航空技术的不成熟。

我国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歼五开始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印度好高骛远,LCA的设计指标印度的工业水平一直无法达到,一直做的改进都要依靠国外的技术支持,把一个好端端的自主设计变成“万国货”,只能说明印度的设计思路有问题。

lca最大的问题并不在飞机本身,在于印度不完善的军工体系,什么都外购,拼拼凑凑,一旦打起真仗来,必定捉襟见肘,零件的供应都成问题。所以lca很可能沦为“阿琼”一类的“阅兵专用”。

6. 印度对苏-30的国产化是不是就相当于当年中国组装苏-27的生产线

是的。
印度是由俄罗斯转让技术由印度斯坦飞机公司生产Su30MKI版本,带矢量发动机的,因为印度人的思维喜欢全方位全能,所以是苏霍伊飞机最强版本。计划生产180架,印度也与俄罗斯联合开发了T50,也是在印度和俄罗斯两地组装生产,技术共享。
中国的J11是1996年俄罗斯转让给中国的Su27SK版本,J11是中国官方对国产苏27的称呼,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东北生产。
印度组装SU30MKI生产线雷同于中国,不过中国比印度早多点时间而已。印度的技术比中国的更加先进点,俄罗斯历来防止中国,俄罗斯喜欢印度。

7. 印度空军的历史发展

1932年10月8日,成立印度皇家空军,受英国人控制。1942年进驻缅甸,配合英国皇家空军对日作战。1947年6月印巴分治。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从印度皇家空军中继承7个战斗机中队、1个运输机中队,接收飞机200余架。同年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印空军担负紧急空运任务。战后,成立训练司令部和空军院校。1954年4月1日,印度正式从英国人手中接过指挥权,走上独立发展道路。1955年成立保养司令部。1962年边境作战期间,印空军主要担负空运和数护任务。战后,印军开始大规模军备建设,空军得到较大发展,中队数量由36个增至45个,武器装备建设方面,除引进国外飞机外,开始在国内仿制和自行研制战斗机。1965年9月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印空军主要遂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1971年11—12月参加第三次印巴战争空中作战。战后,进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80年代进行全面换装,从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大量购进米格—29,“美洲虎”、“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淘汰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改善空军力量结构。冷战结束后,印空军突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建军思想,引进苏—30MK、C—300等先进飞机和防空武器,对现役作战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自行研制作战飞机和空空、地空导弹,提高了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8. 印度LCA轻型战斗机是如何研制出来的

LCA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为满足印度空军需要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全天候超音速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F-20。

LCA项目是由印度政府1983年提出的,作为米格-21和Ajeet的后继机,1988年底完成任务规划,90年完成初始设计。

飞机的研制工作由航空发展局划分为600个工作单元,由全国50家公司与机构分工完成,如国防材料研究室研制发动机用超合金,国家物理试验室研制碳纤维,国家航空试验室作疲劳试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作静力试验,印度技术学院研究复合材料结构,作系统模拟试验。可谓印度航空工业整体的结晶。但实际上LCA的研制最终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特别是美英的技术力量才能进行下去,如以1000万美元合同从达索公司聘请30名工程师进行技术援助,并向美国提出引进技术的申请。1987年已提出采用美国莫格公司电传操纵系统用零件,利尔·西格勒公司的电传操纵系统技术,霍尼韦尔公司的任务计算机、导航设备,本迪克斯公司的座舱显示、刹车、液压技术,诺斯罗普公司F-20上的电子综合化技术,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发动机。所以LCA并不是靠印度本身的力量所研制出来的。

1995年11月17日首架技术验证机TD-1出厂,首飞原定于96年7月,后推迟到99年中,96年底完成第二架验证机TD-2的制造。由于技术和管理的问题,LCA计划进度不断延迟,进展缓慢。1998年印度接连试验核武器,美国停止了对印度的帮助,同年5月印度不得不将自行开发的GTRE发动机交给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年的测试工作。LCA从70年代提出设想,到2001年1月5日的试飞,整个研发过程历经了近18年,已耗资数百亿卢比。在此过程中遭受过国人的严厉批评和外界的冷嘲热讽。另外印度搞核试验遭到美国制裁使其受到很大影响,因为两架验证机采用的是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发动机。经过了这些曲折之后试飞成功,自然是一个鼓舞。LCA的试飞的消息传出,印度全国反应强烈,总理瓦杰帕伊向参加试验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祝贺。1月5日,当地各大报纸也都报道了该机试飞成功的消息。难怪印度政要如此高兴,因为它确实来之不易。

9. 国产歼-10 战斗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吗

我国自行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是J10 (只能说是我国研制的最先进的!)
你喜欢自己慢慢看吧

《中国航空报》载文介绍了成飞研制中国新一代先进战机――歼10的历程,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官方媒体正式披露歼-10研发内幕。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沈飞、成飞、陕飞向世人披露了中国研制先进战机的情况,确实令广大军事爱好者们欢欣鼓舞,也验证了贝贝的预言:歼10连同飞豹新改、武直10、预警机等将很快公开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时间如此之短,却是贝贝的始料不及的 。

⒈歼10是否正式列装部队?
据《中国航空报》报道:“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战机已经设计定型,正式装备部队!新型战机的研制成功,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写下了划时代的篇章。”这是中国官方首次证实歼10已经正式列装,足已解开萦绕广大军事爱好者心头数年的迷团。

⒉歼10是什么时间立项的,研制背景如何?
据《中国航空报》报道:20年前,当国外先进的第三代战机开始装备并应用实战时,中国航空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当时,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的现状是水平低、基础差、人才断层明显。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新型战机研制的先驱者们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创举――研制适应跨世纪作战环境的第三代歼击机。80年代初期,新型战机研制采用了当今国际先进技术,技术新,要求高,其新材料、新成品数量完全突破了研制一架新机的国际惯例。1986年春天,北京。在一个简陋的办公室里,科工委的领导宣布:新式气动布局方案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总体方案。随后,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新型战机总设计师。

另据国外媒体披露: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在已经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采用带鸭翼的三角翼的气动布局,速度达到2.5马赫,是典型的空防型战斗机,作战对象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后来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贝贝判断应是中美“蜜月期”的终结),于1988年(这个时间有误,应为1986年――贝贝引注)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⒊歼10是什么时间首飞成功的,又是在什么时间装备部队的?
据《中国航空报》报道:某年3月23日下午,2点40分。成都某机场,随着一阵轰鸣, 01架新型战机如利箭般射向天空,直冲云霄。当天,气象条件不够理想,但国家功勋飞行员雷强在预定高度飞了三圈后就主动请战,又多飞了一圈。精彩的飞行令人振奋,漂亮的通场让全场欢呼不已。轻轻摆动的机翼,表达了雷强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更展示了他娴熟、高超的飞行技术。当雷强驾驶着飞机轻盈地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平稳的降落在跑道上时,机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激动地握手拥抱,欣喜若狂。走下飞机的雷强更是无比兴奋地说:这才叫真正的战斗机!
这里的“某年3月23日”经查证是“1998年3月23日”,中国把这一天定为歼10首飞成功的日期。据国外媒体透露:实际上歼-10的首架原型机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成功了,1998年3月23日试飞的是经过重大改进后的03号原型机。为了使歼10尽快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成飞总共生产了五架原型机,机号1003-1007;两架地面测试平台,机号1008-1009;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也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预生产型歼-10(机号1010-1016,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主要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后续项目研发;于当年年底歼-10的飞行测试工作全面完成,并获得了“准生证”――生产许可证,请看《中国航空报》公开报道中的两段文字:“2003年12月25日,随着试飞员徐勇凌驾机准确命中靶机,新机的定型试飞任务,乃至整个重点工程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真是定型试飞千般苦,一弹开花定干坤。为了这一天,中国航空人整整等待了二十年!二十年岁月峥嵘,新机,终于被磨成了蓝天利剑!”“2003年底,当国产全新理念的数字电传式飞机某新机成功按节点顺利完成定型试飞时,多少人喜极而泣!新型战机那冲天而起的英姿,那游弋蓝天的潇洒,那捕捉目标的机警,那喷发怒火的威力。这一切,使我们每一名中国当代航空人,怎能不激动、不自豪、不振奋!” 另据国外媒体报道:生产型歼10已于2004年8月正式列装中国空军,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可能归驻中国西南、印度当面的第44航空师)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这还是比较可信的。

⒋歼10究竟采用哪些关键技术?
歼10作为一种能够适应21世纪空战环境的先进战机采用了诸多新技术。贝贝只能根据公开报道列举一二:
⑴数字电传飞控技术。据《中国航空报》报道:“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的新型战机,要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要求,不仅要选择一套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还必须突破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其中,数字电传飞控设计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作为四大关键技术之一,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总体方案的成功,一旦出现意外必将导致机毁人亡。国外,凡是采用数字电传飞控技术的飞机,都出现过类似的惨剧。”“1996年3月的一天,在“铁鸟”试验大厅里,壮观的“铁鸟”台静卧着整装待发。杨伟健步跨入“铁鸟”试验座舱,舱外,几十双眼睛紧张地注视着他。上电!开液压!加油门!滑跑,起飞!各种指示灯交替闪烁,整个试验过程顺利流畅。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电传飞控系统试验成功了!这是我国在没有任何研制经验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正是这套先进的飞控系统,为后来确保新型战机首飞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极具风险、技术难度巨大、最令人担心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成为最让试飞员放心的系统。”

综合国外媒体的消息: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此前,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了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可见,歼10同中国其他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一样也是集体协作的结果,在这一项关键技术上沈飞也是出了力的。

⑵航空电子系统。这是新型战机的又一关键技术,据《中国航空报》报道:1996年5月,我国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第三代航电综合试验获得成功!不仅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而且使我国航电系统的开发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填补了我国航空电子技术领域的空白。

⒌歼10型号研制情况如何?
在《中国航空报》的报道中多次提到“型号研制”、“型号试飞”等术语,并没有引起多少军事爱好者的注意。“型号研制”标志歼10的研制工作进入了改进改型阶段;“型号试飞”成功说明相应的型号已经研制成功。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贝贝判断歼10最起码有三种型号已经研发成功或正工研制当中。
⑴歼10A。这也是歼10的单座基本型。据报道,首批投入生产的歼10A为50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的生产能力为每月两架。

⑵歼10B。这是歼10的双座改型,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已于2003年12月首飞成功。主要改进: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载油能力。国外媒体推测:从改型机的外观特征来看,歼10B 并不是教练机,而是一种战斗轰炸机,亦或是电子战/防空压制型。

⑶歼10C。这是计划发展中的海军型号,应该是一种双发舰载战斗机,这需要对歼-10进行重新设计。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后面贝贝还要专门论及。在《中国航空报》的报道中提到了两点:一是新型飞机前起落架采用了一种超高强度材料,机械加工难度很大,很显然这超出了一般的陆基战斗机的需要;二是歼10某型号机已经成功进行了弹射试飞,陆基战斗机需要弹射起飞吗?

⒍歼10“弹射试飞成功”预示着什么?
在《中国航空报》的那篇报道中,有几处提到“弹射试飞”,贝贝开始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或者是原文的字打错了,但仔细研读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在新机第一次弹射试飞中,由于责任重大,光电经纬仪的操作人员非常紧张,生怕抓不到目标,得不到弹射数据,迟迟没有发出弹射命令。在那稍纵即逝的时刻,周自全试飞总师在机场上一把抓起电话下令弹射:‘出了问题我负责!’激动的声音让在场的人们都吃了一惊。弹射成功了,周总长长出了一口气。一句‘出了问题我负责’,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压力与抉择。”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陆基战斗机是用不着进行“弹射试飞”的,这是否可以说明以下两点呢?一是歼10的海军型确实存在,贝贝以为这次“弹射试飞”极有可能就是为歼10的后续海军型号作技术验证;二是既然歼10的弹射试飞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么困绕我们的航母弹射器已经研制成功;三是中国的航母计划已在实施当中,这个推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⒎歼10是否拥有空中加油的能力?
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请看《中国航空报》的报道:“为完成新机的空中加油试飞,试飞团先期就曾进行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团长张景亭亲自驾驶的受油飞机与加油机进行了‘腋下加油’训练,飞机近到可以清楚看见对方飞机的铆钉和标识。”“最后,张景亭和试飞员们一起,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和观看录像资料,并结合国内外加油的成功经验,终于找准了问题。在实际试飞中,试飞员采用了余光看锥套、逐渐逼近的试飞方法,最终成功完成了新机的‘战略对接’。”贝贝以为,说这是“战略对接”,绝不为过!

⒏歼10的“心脏”如何?
“心脏病”是中国武器装备的通病,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泳的皆是如此。人们自然十分关心歼10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一点《中国航空报》的报道中没有提及。

据称俄罗斯于2001年一次性向中国提供了至少54台AL-31FN型航空发动机,歼10的初期生产型采用俄制发动机是确实无疑的。但俄罗斯拒绝向中国发放该型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为了不受制于人,后续机型肯定要采用新近研发成功的国产型发动机。据报道:中国更先进的矢量发动机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当中,这可以使歼10的机动性能得到大大提升。

⒐歼10的性能究竟如何?
歼-10的座舱设计基本摆脱了为中国军工所熟悉的原苏式战机的设计风格,航电设备采用了更加符合人―机工效的设计组合:大荧屏抬头显示仪、三台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和气象数据电脑和头盔瞄准具。这使歼10具有了现代战机的风格,初显王者风范。

从一次国内电子技术展中获得的消息,歼-10有可能采用了国产JL-10A型雷达,这是一种先进的多模机载雷达,其性能大家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歼-10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配装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机身下共有11个挂架,其中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可以推断其武器外挂载荷要在5吨以上,这就为武器配置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性。 歼10执行空战任务时,可以挂载PL-8近距格斗弹,国产PL-12中距拦射弹,并具有发射俄制R-73近距格斗弹和R-77中距弹的能力;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以携带多种国产或俄制空地精确制导/非制导武器。

⒑歼10的性能与西方同类型战机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歼-10是一种属于第三代水准的中型战斗机,作战性能应当不逊于F-16C和幻影2000-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相继研发出歼-7、歼-8等战机,走出自行研发第一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但应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现役战机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必须发展一种看齐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在将航空工业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背景下,中国航空工业挑起重担,研发新机,这就是外界议论颇多的歼-10新型战机。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认为它将是中国第一种
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预计2010年以前投入现役。

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幼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幼狮”的中国翻版。

气动先进,性能优异

外界根据资料和设想图判断推测,歼-10是一种单发单垂尾10吨级轻型空中优势多用途战机,采用国际上新一代战机流行的机腹进气、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其优点是既能发挥三角翼飞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又通过前翼增加升力,保证中低空亚音速格斗的机动性并大幅缩短起降距离。这些推测反映了歼-10的作战任务与“幼狮”有所不同:“幼狮”采用下单翼和固定式进气道,以战场遮断为主,夺取制空权为辅;而歼-10则是中单翼,带中心激波锥的二元可调进气道,强调低空空战格斗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机动性,并兼有对地攻击性能。而且因为进气口前移,进气道略带S形(涡轮叶片不至于一览无遗,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雷达反射回波),翼身融合体更加饱满,所以歼-10的隐身性能和内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测认为,歼-10前起落架为双轮,考虑了粗暴着陆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让出了宝贵的机翼下方空间,便于携带更多外挂武器,预计外挂点可达到11个。

歼-10性能参数估计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机高:5.3米,后掠角50-52度,翼面积40平方米,垂尾面积8.4平方米,推力122千牛顿,高空的最大速度:2.0马赫,低空最大速度:1.2马赫(1473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载弹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于1.1。外挂11个(机身下5个,每侧翼下3个),外挂副油箱最大4100升(1500×2、1100×1)这些数据表明,歼-10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内功深厚,蓄势待发

歼-10极有可能同其他第四代战机一样,采用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使用四重系统而非三重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允许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出现两次故障。如果出现第二次故障,对于三重系统来说,将会出现好坏各一的局面,万一好的系统要向左转,坏的系统要向右飞,飞机将无所适从。但若是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好坏系统的比例仍是2比1,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飞机仍可正常飞行。歼-10的多个独立翼面,若皆由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控制,那么当这些控制面协调动作完成机身转向时,可以让飞机在没有俯仰、倾斜的状态下上下左右转换方向。

由于需控制的翼面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机械传动系统来控制,歼-10也可能相应地采用先进的四余度电传控制,通过传感器感受手对操纵杆的压力,转为电信号送往控制电脑,由电脑根据飞机实时情况计算出最佳控制量,并把控制信号送往舵面操纵系统,再调整飞机姿态。这样既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又充分发挥鸭式飞机机动性,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冗余度和生存能力。

雷达方面,预计将采用国产脉冲多普勒JL-10雷达,搜索距离100千米~130千米,攻击距离80千米~90千米,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远期将采用国产相控阵雷达或俄罗斯“甲虫”、“珍珠”雷达。据悉,歼-10采用了俄制AL-31F涡扇喷气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为12260千牛,自身推重比在8左右,其优越表现在国际上颇有口碑,可说是中国军机使用过的最好的发动机,这为歼-10的机动性超越同类机型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可能还将从俄罗斯引进AL-37推力矢量控制发动机,进一步加强歼-10的实力。

火控系统与武器方面,机炮可能是国产6管23mm加特林炮或23-3双管机炮;空空武器包括霹雳-8、霹雳-11等导弹;公开展览上频频露面的离轴发射角达120度的瞄准头盔,也应该会加以应用;中国机载光电探测吊舱已基本成熟,因此歼-10在不久的将来,可使用包括激光导引炸弹在内的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如R-73、R-77等俄制空空导弹及C-801、Kh-41反舰导弹等。歼-10如若顺利研制成功,将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入21世纪的主要装备,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歼-10应当有着较歼-7、歼-8优良的作战性能,可以和歼-8Ⅱ、FC-1、苏-27SMK、苏-30及防空导弹系统高低搭配,构成大密度、大纵深、高中低空互为重叠的立体防空网,满足21世纪空战要求,为国防做出重大贡献。-01 16:07:20) 歼-10战斗机是近年来流传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的“不灭传说”。近日又有消息称,歼-10战斗机将在11月4日第四届珠海航展上亮相,但是主办方并未证实,歼-10战斗机何时揭开神秘面纱仍是问号。

卧薪尝胆,奋起直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相继研发出歼-7、歼-8等战机,走出自行研发第一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但应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现役战机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必须发展一种看齐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在将航空工业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背景下,中国航空工业挑起重担,研发新机,这就是外界议论颇多的歼-10新型战机。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认为它将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预计2010年以前投入现役。

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幼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幼狮”的中国翻版。

外界根据资料和设想图判断推测,歼-10是一种单发单垂尾10吨级轻型空中优势多用途战机,采用国际上新一代战机流行的机腹进气、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其优点是既能发挥三角翼飞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又通过前翼增加升力,保证中低空亚音速格斗的机动性并大幅缩短起降距离。这些推测反映了歼-10的作战任务与“幼狮”有所不同:“幼狮”采用下单翼和固定式进气道,以战场遮断为主,夺取制空权为辅;而歼-10则是中单翼,带中心激波锥的二元可调进气道,强调低空空战格斗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机动性,并兼有对地攻击性能。而且因为进气口前移,进气道略带S形(涡轮叶片不至于一览无遗,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雷达反射回波),翼身融合体更加饱满,所以歼-10的隐身性能和内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测认为,歼-10前起落架为双轮,考虑了粗暴着陆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让出了宝贵的机翼下方空间,便于携带更多外挂武器,预计外挂点可达到11个。

歼-10性能参数估计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推力122千牛顿,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载弹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于1.1。这些数据表明,歼-10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内功深厚,蓄势待发

歼-10极有可能同其他第四代战机一样,采用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使用四重系统而非三重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允许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出现两次故障。如果出现第二次故障,对于三重系统来说,将会出现好坏各一的局面,万一好的系统要向左转,坏的系统要向右飞,飞机将无所适从。但若是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好坏系统的比例仍是2比1,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飞机仍可正常飞行。歼-10的多个独立翼面,若皆由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控制,那么当这些控制面协调动作完成机身转向时,可以让飞机在没有俯仰、倾斜的状态下上下左右转换方向。

由于需控制的翼面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机械传动系统来控制,歼-10也可能相应地采用先进的四余度电传控制,通过传感器感受手对操纵杆的压力,转为电信号送往控制电脑,由电脑根据飞机实时情况计算出最佳控制量,并把控制信号送往舵面操纵系统,再调整飞机姿态。这样既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又充分发挥鸭式飞机机动性,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冗余度和生存能力。

雷达方面,预计将采用国产脉冲多普勒JL-10雷达,搜索距离100千米~130千米,攻击距离80千米~90千米,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远期将采用国产相控阵雷达或俄罗斯“甲虫”、“珍珠”雷达。据悉,歼-10采用了俄制AL-31F涡扇喷气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为12260千牛,自身推重比在8左右,其优越表现在国际上颇有口碑,可说是中国军机使用过的最好的发动机,这为歼-10的机动性超越同类机型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可能还将从俄罗斯引进AL-37推力矢量控制发动机,进一步加强歼-10的实力。

火控系统与武器方面,机炮可能是国产6管23mm加特林炮或23-3双管机炮;空空武器包括霹雳-8、霹雳-11等导弹;公开展览上频频露面的离轴发射角达120度的瞄准头盔,也应该会加以应用;中国机载光电探测吊舱已基本成熟,因此歼-10在不久的将来,可使用包括激光导引炸弹在内的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如R-73、R-77等俄制空空导弹及C-801、Kh-41反舰导弹等。歼-10如若顺利研制成功,将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入21世纪的主要装备,也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歼-10应当有着较歼-7、歼-8优良的作战性能,可以和歼-8Ⅱ、FC-1、苏-27SMK、苏-30及防空导弹系统高低搭配,构成大密度、大纵深、高中低空互为重叠的立体防空网,满足21世纪空战要求,为国防做出重大贡献。
http://202.108.43.235/upload/11/23/37/1428112337.4066872.jpg

10. 中印空军客观的比较!

作为资深军迷,我来很负责很客观地回答楼主的问题,还希望楼主能采纳:总体上,中国空军的血统比较纯正,印度比较混血一些,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绝大部分为本土研制和生产的,但是印度的空军的主力却是苏式战斗机(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米格29K、苏-22、苏-30MKI),法系战斗机(幻影2000、幻影5)、欧系战斗机(美洲虎),印度唯一国产的飞机LCA战斗机也在难产10年后终于定型生产,但是已经严重落后了,而且LCA战斗机本身就是一只鸽子,打起仗来根本不行!!也就是说,印度空军完全是靠买飞机建立起来的!!再看中国,虽然也有引进飞机(Su-27、Su-30MKK),但是中国只是少量引进,关键是学会自己制造,而且造的比进口的还要好,比如歼11战斗机,其蓝本是Su-27,但是现在的歼11B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俄罗斯的su-27了,可见中国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又仿制了Su-33而产生歼15舰载战斗机,相信也不会比Su-33弱,而且我们国家还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BC-1“飞豹”、FC-1“枭龙”、J-10“猛龙”、J-20“威龙”战斗机,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软硬实力都很强,一旦打起仗来不会出现“缺货”和技术封锁的情况,这和印度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中国的空军虽然没有印度空军看起来门面那么炫(因为有酷酷的幻影2000、苏30、米格29撑腰),但是实力绝对大大超过了印度。。

阅读全文

与印度国产飞机什么时候开始定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向意大利出口西红柿 浏览:432
中国商人怎么去阿富汗 浏览:851
英国潜艇为什么上浮 浏览:487
伊朗发射导弹用什么定位 浏览:170
第一次走飞机去越南注意什么 浏览:654
中国去伊朗怎么去 浏览:362
越南战役美军伤亡多少 浏览:997
1块钱兑换多少伊朗币 浏览:683
中国最高房子是多少 浏览:568
意大利撒丁岛的海是什么海 浏览:757
中国空间站微博如何进入 浏览:597
越南姑娘用什么东西煲汤 浏览:257
在越南人眼中中国人怎么样 浏览:651
2020年新发明有哪些中国 浏览:754
中国怎么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防控 浏览:767
我的世界中国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肤 浏览:372
印度人怎么在中国买车 浏览:149
伊朗雪崩什么时候 浏览:25
意大利黄金大运河在哪里 浏览:475
印尼有什么好看的风景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