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二战日本占领印度甘地什么态度

二战日本占领印度甘地什么态度

发布时间:2022-07-23 01:18:30

A. 印度“圣雄”曾经劝中国放弃抵抗日本,有何意图

爱因斯坦曾给过一个人非常高的评价:“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这个人就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爱因斯坦认为,甘地的观点是他们那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并且所有人都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去努力。

诚然,在印度历史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甘地也的确是一位大圣人,但不可否认这同样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弊端。就像甘地1948年被刺杀后,却在遗言中表示:“原谅这个可怜的人吧。”随后不治身亡。其实他自己的结局已经预示了,即便用这样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甚至是敌人,却依旧不会改变最终死在敌人手中的结局。

B. 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是否可看作消极抵抗

这是一种百分百的消极抵抗思想的表现。如果当年中国人也都用这种哲学观来对抗日本侵略的话,我们恐怕现在还在做亡国奴。稍微有点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这么做。

但印度人却不同,因为他们的骨子里的信仰就认为,人活着多受点苦,多受点屈辱也无妨,在现实受苦、受辱,可以在天堂的道德银行里多储存些积蓄,以等到将来在天国里享用。他们相信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是虚伪的,而死后去的那个地方才是真实的,既然如此,在目前这个世界做事做人何必那么认真呢?所以,甘地他们有极度消极抵抗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C. 在二战期间日本曾经攻打印度,为什么在攻打一次之后再也没有去进攻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不仅入侵了中国,他们还进攻太平洋上的岛屿以及东南亚,甚至连印度他们都进攻过。日本作为发起国之一,嚣张无比。日本是一个小岛国,资源有限,就想着征服世界,为己所用。他们狂妄自大,还曾攻击过美国这样的军事大国,对中国就更不用说了。我国人民一提起日本鬼子来,都深恶痛绝。

日本军队在印度开始流行各种疾病:疟疾、痢疾据统计当时至少有3万日军感染上了疾病,这些士兵也就丧失了战斗了。最后日军10万大军进攻印度,活着回来的只剩下了3万人,真是够狼狈的啊,有了这次惨败日本就再也没有考虑进攻印度了!

D. 为什么甘地能在印度推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楼主的问题应该是问为何印度可以用非暴力的方式摆脱殖民取得独立,而很多其他国家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获得独立(比如中国的革命)。
我认为最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印度这块殖民地:
1、殖民地独立已成为历史潮流;
2、英国陷入二战泥潭,并且二战后,实力大减,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日不落帝国”;
3、美苏等大国不像看见英国在二战后还在亚洲有如此大的殖民地;
4、作为殖民地的印度只有英国这一家“宗主国”,且殖民时间较长,矛盾反而简单(不像中国,短短百年间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矛盾较复杂)。
另,西方很推崇甘地,无非是甘地的行为比较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E. 甘地和国大党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甘地曾被两次恢复执掌国大党领导权。1939年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并宣布印度为交战国,引起印度舆论的强烈不满,并遭到普遍反对。国大党曾警告说,它不会为别人的利益而战。然而甘地表示,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不可能支持战争;但出于纯人道主义的考虑,他同情英国和法国。这也是甘地在这一时期的基本态度。总之,甘地坚持非暴力,这与国大党领导机构急于想和英国妥协有条件支持战争的政策相抵触。于是,国大党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与它的领袖决裂——免掉甘地职务。然而英国方面却无视国大党建议合作所要求的基本条件,这打破了国大党领导机构的幻想,失望之余,它便又转向甘地,请他重掌国大党的领导权。

1941年秋,形势的发展使本来就未消除的甘地与国大党领导机构的分歧重新突出并逐渐激化。一方面,以往被捕的国大党人在释放后在党内逐步形成一股势力,强烈要求改变甘地的计划,放弃不合作运动,重掌各省的行政权;另一方面,英国预料到日本即将参战,为拉拢国大党而释放了参加运动的所有国大党人。但是甘地寸步不让,认为“放弃不合作运动是愚蠢的”。亚洲战局的巨变,英国又一次令国大党失望,英方的所谓“克里浦斯方案”不仅没有新的内容,而且其中包括了一些国大党极不赞同的条款。英国与国大党之间的裂隙和矛盾却缓和了国大党领导机构与甘地的政见分歧。他们再次转向甘地,请他领导国大党运动。1942年8月,甘地和其他国大党领导人一起成了英国殖民的阶下囚,二战前期的国大党运动从此暂告结束。

国大党与甘地分分合合的关系表明了甘地在国大党中的独特地他既是国大党的精神领袖,又是国大党的政治工具。

F. 甘地带领印度人民走上了什么道路

甘地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及绝食运动,对印度的独立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真正让英国决定放弃印度的,是他们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综合考量权衡的结果。

二战期间,驻守南亚的殖民地英军守军,在日本军队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大英帝国战无不胜的形象,已经在各殖民国遭到颠覆。这种颠覆,也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对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信心。

与此同时,在孟加拉大饥荒面前,当地的英国统治机构又碌碌无为,最终造成三百多万人死亡的惨剧。这让英国殖民者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同情心的负面影响,更加深入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殖民体系分崩离析,威信全无,当地民族武装此起彼伏,掀起争取独立的军事斗争浪潮。二战中被日军赶出缅甸等殖民地的英国,为了保住印度这个大本营,曾经训练了一支多达250万人的印军部队。这支军队在英国人指挥下,在反攻南亚日本军队过程中,越来越英勇善战,也越来越自信。

而正是让丘吉尔心花怒放的这支印军,在二战结束后,却让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显得滑稽可笑。英勇和自信的印度军队,不再愿意接受被殖民统治的命运,开始和以钱德拉·鲍斯为代表的印度激进派武装联合起来,向英国人发起了挑战。

这时,丘吉尔才意识到,这支在缅甸战役中生龙活虎,作战热情远高于英军同僚的印度军队,在心理和意识上,其实是为捍卫印度而战,而非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

除了印度人自身民主意识的觉醒抗争外,来自于国际社会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巨大压力,也是促使英国改变殖民政策的主要原因。从二战中强势崛起的美国和苏联,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趋势主导者。

G. “圣雄”也糊涂,甘地当年为何劝说中国人放弃抗日

甘地的家庭是贵族家庭,他年轻时学了律师专业,后来走上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道路。这还得从甘地的一次出行经验说起。甘地有一次外出,买的是头等舱,但是因为头等舱不能有有色人种,于是他就被赶了出来。这让他非常气氛,自尊心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于是,他开始反抗殖民统治。反对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而是希望中国人采取“非暴力”的手段去让日本人变成中国人的奴隶。这一看法简直让人大跌眼镜。但是甘地也不是胡说八道的。因为他把中国对日本看成了印度对英国。他希望中国能和印度统一战线,加入“不抗日”的队伍,以此早日争取民族独立。让印度人民获得解放。


x但是日本和中国的形势并不能简单判断。要知道英国人还是讲究法治的。但是日本人却是很残暴的。他们的残暴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浪潮。如果中国对日本采取不合作,那么只能得到毁灭。不合作不是顺从。

H. 抗日战争时期,为何印度国父的圣雄甘地竟劝中国放弃抵抗

甘地,印度国父,被尊称为“圣雄甘地”,他所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在印度国内影响深远,为印度的独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甘地也同样如此,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深入了解的时候会发现,甘地当初的一些想法非常天真,甚至可以说是幼稚。

更为讽刺的是,在甘地被关押期间,日本缅甸方面军发起了对印度英帕尔地区的作战,虽然以日军失败而告终,但印度军民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再联想到甘地此前对戴季陶说过的话,不知道甘地在得知日军进攻印度后,会做何感想?

其实,如何贴合当时印度国内的形势去分析的话,甘地当初的这些想法也不能说是绝对的错误,因为甘地的最终目的是要争取印度独立,所以当时在甘地心中,英国当局才是他最大的敌人,所以甘地主张“非暴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非是对日本的妥协而是对英国的要挟。如果英国答应了印度独立,那么甘地也完全有可能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中去对抗日本法西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甘地自然而然的不希望中国同英国合作而站在英国这一边。如果从这一方面去分析的话,那么甘地也只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客而已,他所主张的“非暴力”也只是一种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手段。

阅读全文

与二战日本占领印度甘地什么态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海警一共多少舰艇 浏览:175
意大利bb和韩国登腾哪个好 浏览:202
印尼虎苗用什么滤材 浏览:857
热搜榜中国共有多少种香烟 浏览:728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大厅拿枪 浏览:758
中国有多少贫困月收入 浏览:467
印度病毒delta变种有多少种 浏览: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浏览:845
极兔国际在越南怎么样 浏览:125
意大利语我什么都没有了 浏览:841
印度有一块大洋叫什么 浏览:475
中国有多少颈椎病患者 浏览:286
十条印尼盾是多少钱 浏览:516
英国有什么免费看球网站 浏览:727
为什么英国能成为世界大国 浏览:806
越南与太原有什么区别 浏览:743
印尼巴士怎么改小车 浏览:443
中国与英国的时间差多少 浏览:916
英国电影哪里能看 浏览:985
意大利电视台怎么看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