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所不能 何以为家 印度电影的创业和构思是什么
主要是社会矛盾(如宗教信仰,男女平等)
还有科技电影,励志电影等
搞笑加当地特色(如印度歌舞)
‘贰’ 印度小伙去迪拜打工,奋斗15年身价千万,如今45岁为什么破产了
1、背井离乡追寻梦想
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对于印度小伙Fasial 而言,同样如此。
Fasial 出生于印度的喀拉拉邦,一个气候适宜、遍地椰林的城市。Fasial的母亲养育了四个孩子,而他是老大,也是唯一的儿子,家里的顶梁柱。
再次联系Fasial 时,他的心情很低落,印度愈演愈烈的疫情已经影响到了喀拉拉邦,在他家的附近已经有人感染,家里人心惶惶。
“迪拜暂时是不能回来了,先避避风头躲过去疫情再说吧。”在和我通电话时,Fasial正紧张地宅在家里。
谈到未来的生意,Fasial 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悲观,他觉得这一次的危机就如同2008年,危机过去必然还会涌现更多机会,他相信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是啊,危机过后必然是经济的复苏,那一天迟早会来。
‘叁’ 雷军未来5年向100家印度创业公司投资多少
据报道,小米公司CEO雷军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未来5年,小米将向印度100家创业公司最高投资10亿美元,围绕其智能机品牌建立一个应用生态系统。
“在中国,我们过去四年总共向300多家公司投资了40亿美元。未来5年,我们将投资100家印度创业公司。在印度,我们将主要复制中国最为成功的生态系统商业模式。我们会推出各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并对它们进行整合。这就是小米的商业模式。我们只专注于少量重要产品,其他的都由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正是因为这种合作/联盟模式,我们才在过去7年发展壮大,”雷军称。
‘肆’ 未来去印度做生意好做吗
国际贸易不断深化,未来国际市场一片大好,最好有关系、有朋友,发展起来会更顺利一些。
‘伍’ 印度的骄傲塔塔集团:在我国是何水平,和阿里、华为相比呢
儒家的思想中提倡,在自己发展困难的时候要主动为自己谋出路,保全自身;但是当自己富裕有能力的时候,要有帮助他人帮助社会的想法。
而在《岳阳楼记》中也曾提到,一个人身在官场高位的时候,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高官厚禄,要懂得体恤平民百姓生活的不容易。
当一个人处于江湖快意人生的时候,也不能只顾潇洒而不关注朝堂官场发生的事情。
古人的言语都在劝告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想着为社会和国家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要集中力量改善民生。
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它的问题自然也引起了印度国民和全世界的关注。
塔塔集团作为印度国家内最具有影响力的集团,可以说对当代印度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
这也和塔塔集团独特的背景有关,在印度,塔塔集团几乎垄断了大部分发展的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拥有着这般较大的市场蛋糕,年收入高也是情理之中。
塔塔集团作为印度为数不多能够挺进世界500强的企业,它能够在国家大环境困难重重的条件中,得到上百年的发展着实不易。
每一代塔塔人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盈利以后,想得最多的就是回报社会,作为一家有温度的企业,塔塔集团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但是塔塔集团领导层为民生,为国家的责任感却让创业者们明白,有良心,有担当的企业才是最具生命力,最能走得长久的
‘陆’ 印度富豪问鼎亚洲首富,个人财富901亿美元,旗下都有哪些公司
印度富豪问鼎亚洲首富,个人财富901亿美元,旗下都有哪些公司?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不好说阿达尼从莫迪手上取得了是多少权利,但阿达尼集团的扩张也是多少能投射点问题。莫迪掌权古吉拉特邦的第二年,阿达尼集团的年主营业务收入仅有小小的7.6亿美金,但到了2021年,仅阿达尼手底下的旗舰级公司阿达尼企业有限公司的全年营业收入进帐就达58亿美金,在其中当然有阿达尼自己出众的行业运营天资三角形的重心,但从大格局开工建设蒙德拉港,到海外回收澳洲煤矿业,再到与美国太阳能房地产商联合建立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公司,直到2021年1月阿达尼集团联合韩国浦项制铁创立绿色钢铁集团,阿达尼全是顺风顺水,理应说迄今早已出任了8年国家总理职位的莫迪期内所供应的友谊支援也许许多。
‘柒’ 都说印度IT产业很厉害,那么他们到底开发出了什么软件呢
印度是做软件开发外包业务的,都是揽的欧美国家的企业的外包生意,自己没有署名,不是印度国家的企业,所以你不知道。印度还出口软件人才,比如硅谷很多CEO和高级软件工程师都是印度人,举例微软的CEO就是个印度人。
‘捌’ 印度阿姆巴尼家族的创业史
迪鲁拜·阿姆巴尼创业史
1932年,德鲁拜·阿姆巴尼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西部的一座小城。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教师。德鲁拜从小便热爱冒险,性格强悍。童年时以捉蛇为乐。
贩卖也门金币获得第一桶金
17岁时,德鲁拜跟随他的长兄,远渡重洋来到也门共和国打工,在壳牌公司的加油站做一名服务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德鲁拜发现一种也门银币的含银量价值居然高于它的面值,于是开始大量兑换这种银币,把它们熔化后提纯,铸成银条出售给伦敦的贵金属中间商。由于银币在市面大量流失,德鲁拜的初次“创业”在3个月后被政府发现而被迫停止。不过,德鲁拜也已由此赚了数10万卢比,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59年,德鲁拜回到印度,在孟买创办了Reliance公司,从事香料和纺织品出口生意。1966年,德鲁拜开始进入纺织行业。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不遗余力地在印度推广自己的品牌。据说,德鲁拜曾经在一天里主持了100家连锁店的开张仪式。
左右政府政策
德鲁拜很早就意识到了政治对生意的重要性。在1980年的选举中,德鲁拜大力支持英迪拉·甘地,英迪拉·甘地当选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德鲁拜公司的经济政策,德鲁拜的生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内,Reliance便控制了印度纺纱业的50%。在那之后,德鲁拜与每一届印度总理以及从任何一派当选的政府高层都来往密切。而不管哪一党派执政,政府的决策几乎总能照顾到Reliance的利益。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德鲁拜在印度政府中的深厚人脉。2003年初,Reliance成立了电信子公司,开始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有消息称,公司成立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其官邸与Reliance总部“亲切地”进行了电话交谈。在运营10个月后,其移动用户就达到了难以置信的450万,占领了印度移动通信市场21%的份额,而且有可能在1年之内突破600万,并实现当年盈利。这令和记黄埔、AT&T和新加坡电信等早了数年进场的国际玩家欲哭无泪。
温情脉脉对老乡
德鲁拜的性格中既有强悍无情的一面,又有谦逊温和的另一面。在Reliance位于孟买市中心的总部,德鲁拜命令他的保镖和秘书不得阻拦任何一个来自他家乡村庄的乡亲来见他,并且不需预约。他许诺为任何一个想到城市谋生的乡亲找到工作。据说,德鲁拜曾经亲切地拥抱一位被保镖挡在门外的家乡老汉,并和他花了一个钟头的时间回忆他们“童年时一起爬椰子树的快乐时光。”1983年,德鲁拜的小女儿结婚时,他邀请了12000名工人参加婚礼。 2002年7月,当德鲁拜逝世时,瑞莱恩斯已成为印度名副其实的“商业帝国”,总资产达160亿美元,包办了印度GDP的3.5%,年出口额的5%,印度所有私营企业年度总利润的30%。全印度股民中,每4人中就有1人购买了该集团的股票。英国《独立报》曾评论说,印度经济史可以分为两个时代:德鲁拜之前和德鲁拜之后。
迪鲁拜·阿姆巴尼于2002年7月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姆克什·阿姆巴尼和阿尼尔·阿姆巴尼(两人净资产合计28亿美元)成为家族企业的掌门人,从此联合工业集团在各工业领域内的扩张便一发不可收:在两兄弟的领导下,联合集团不仅在以前从未涉足的电力、石油、金融和生化科技市场站稳了脚跟,更在印度快速发展的通讯市场上占得了领先地位。2003年,联合集团产值达到168亿美元,占印度全国总产值的3.5%。目前,印度股票市场上,每4名股民当中,就有一人持有联合集团的股票。
■姆克什·阿姆巴尼
两继承人性格迥异
集团创办人迪鲁拜·阿姆巴尼出身自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但他却能将印度拜占庭式的古老官僚体制转化为他在商业竞
争中的优势,周旋其中如鱼得水。白手兴家,而立之年就成为当年首屈一指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两年前的去世给阿姆巴尼家族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迪鲁拜·阿姆巴尼去世后,姆克什作为长子很自然地继任家族企业的总裁,阿尼尔则一人之下地成为副总裁。当时,有很多人都对联合集团的未来感到担忧:一是担心这两位分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业学院和沃顿学院的新生代是否有真才实学;二是对于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能否精诚合作抱有怀疑———弟弟阿尼尔作风新潮出位,喜欢穿着名家设计的衣服,娶了一位前好莱坞女明星当妻子,每天早上晨跑时还要保镖驾车跟随在后;哥哥姆克什则完全相反,个性沉着不好张扬,相比起外出招摇,他更喜欢在家陪陪夫人孩子,或者躺在沙发上看科技类杂志。
虚晃一枪占领市场
后来的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自从迪鲁拜·阿姆巴尼死后,姆克什和阿尼尔便顺从“家族之母”、母亲科奇拉宾之命,搬回家同住,两人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人们还逐渐发现,这两位年轻人显然具备和他们父亲一样的“钻政策空子”的能力和商业头脑。
2002年,联合集团在印度的移动通讯市场上还是个新加入者,竞争者对他们怀有极大的戒心,甚至在他们还没有申请牌照之前,就有消息传出竞争者们打算联合起来,将联合集团挤出市场。这时,阿姆巴尼家的两兄弟经过商议,“非常狡猾”地虚晃一枪,购买了一个提供基础有线电话服务的经营权,这个经营权同时允许他们向顾客提供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使用的无芯片无绳电话联网服务。这一招让他们的竞争者松了一口气,从而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来自联合集团的威胁正在逐步逼近———利用压力减轻的时机,阿姆巴尼家族突然投资27亿美元,全力投资发展高端通讯网络技术,并在获得成功后,以扩展无芯片无绳电话网络的名义进入移动通讯市场(实际上和中国人熟悉的“小灵通”如出一辙)。这样,他们就从容地规避了印度政府规定的购买移动电话服务经营权的高额费用,并以更好更新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从而赢得了600万用户的庞大市场!
迪鲁拜·阿姆巴尼曾向世人展示,印度的企业也可以是现代化和有竞争力的。无疑,阿姆巴尼家的孩子们已经接过了先人传下的火炬,并将这一传承发扬光大,更有青出于蓝的趋势。
‘玖’ 可他们到底有什么优势
根据联邦人口普查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美国华裔已超过了508万人,是仅次于墨西哥的美国移民人口第二大输出国。
此外排在中国后面的第三大输出国,也已不是古巴,而是印度哥们!美国印裔的人数已经达到412万,27年间增加了足足230万移民,而中国也只增加了240万而已。
不得不说,近10年来,印裔在美国的表现极度抢眼,硅谷三巨头——苹果、谷歌和微软,印裔已经收割后两个的CEO宝座。
此外,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百事可乐、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等等这些知名行业巨擘,全部选择聘用印度人担任CEO。
硅谷各公司食堂里的咖喱味一阵重过一阵,员工经常开玩笑称,已经可以根据每家食堂里的咖喱味,来判断这家公司的印度人比例了。
桑达尔·皮查伊,一个从睡客厅的穷小子逆袭称谷歌CEO的奇迹
所谓时势造英雄、印裔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只是这幸运背后,曾有过多少怀疑和挤兑我们不得而知韬光养晦,才能厚积薄发。
‘拾’ 印度最有潜力的生物公司是
Biocon公司
坚韧性格令印度“生物科技之母”积聚巨额财富
在当时还相当封闭的印度社会,女性创业要比男性创业付出更多的艰辛。为了寻找厂房,凯朗花费了几周时间,因为许多房东认为将房子出租给一个女性不吉利;她找不到员工,最后只得恳求一位女性朋友秘密加入她的公司;所有的银行家都拒绝贷1万美元启动资金给她,最后是在一个朋友婚礼上结识一位银行家后才令她绝境逢生;她的会计师,一位男性
在
公司开张后不久就“另寻高就”;最糟糕的是,一位原材料供应商向凯朗提出一个无理而令她啼笑皆非的要求,除非她聘请到一位男性管理人员,否则她休想得到他们公司的材料。
今年51岁的凯朗·梅佐达·肖(KiranMazumdar-Shaw)在1978年时,进行了一项在印度国内可谓是惊人的举动,她在自己的汽车房里搭建了一个小工作坊,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从番木瓜中提取酶的试验。当时,印度鲜有人知道生物科技为何物,她却在心底勾画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要用印度自己的科技人才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机构。今天,她建立的Biocon公司已成为印度生物科技的领头羊,凯朗在完成酿酒专家到印度生物科技之母的角色转变中,其财富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她已是印度的女首富。
下个目标跻身全球五大生物公司之列
20多年弹指一挥间,凯朗已将一个小小的酶生产厂打造成印度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Biocon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2亿美元,利润高达3050万美元。
今年3月,Biocon公司公开上市的第一天,股票认购额飚升了33倍。半年之后的今天,该公司市值已达12亿美元。凯朗控制着公司40%的股份,从而成为印度最富有的女人。凯朗又开始瞄准了下一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Biocon要跻身全球五大生物公司之列。
日前,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凯朗称,目前从市场占有率和营业收入来看,Biocon在亚洲地区已占据首位,在全球排名第16位。印度蕴藏的巨大生物科技潜力———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相对低廉的成本以及临床研发技能为Biocon参与国际竞争中提供了机遇。
求职无门执着追求得到创业良机
凯朗出生于印度一个开放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虽然滴酒不沾却是享誉印度的酿酒师,她的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与众多印度家庭不同的是,凯朗的父母不是催促女儿早早嫁人,而是鼓励她接受更多的教育。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精湛酿酒技术,凯朗也对酿酒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在班加罗尔大学取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后便赴澳大利亚留学。1975年,凯朗获得澳大利亚Ballarat学院啤酒酿造专业硕士后匆匆回国,梦想成为印度第一位女酿酒师。然而,她的满怀激情和才华却无处可施,印度各酿酒厂的大门向女性紧紧关闭着。“女性要找到工作太艰难了,”回忆当初的情形,凯朗感叹道。
在经过长达两年求职无门的痛苦等待后,一个偶然机遇将创业大门向凯朗打开。当时,爱尔兰化学品专业公司BioconBiochemicals正准备进军印度。由于印度法律严格规定,外国投资者在印度投资公司只能占30%的股份,因此BioconBiochemicals的老板LeslieAuchincloss急于寻找一个印度合伙人。在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LeslieAuchincloss发现,凯朗就是最佳合伙人。“她是如此地执着和坚强,当时我就认为,她决不会退缩,”Auchincloss回忆道。BioconIndia成立时的启动资金为1万美元,计划是生产用于生产啤酒、葡萄酒、纸张、动物食品和洗涤济的酶。
女性遭歧视创业之路布满艰辛
在当时还相当封闭的印度社会,女性创业要比男性创业付出更多的艰辛。为了寻找厂房,凯朗花费了几周时间,因为许多房东认为将房子出租给一个女性不吉利;她找不到员工,最后只得恳求一位女性朋友秘密加入她的公司;所有的银行家都拒绝贷1万美元启动资金给她,最后是在一个朋友婚礼上结识一位银行家后才令她绝境逢生;她的会计师,一位男性在公司开张后不久就“另寻高就”;最糟糕的是,一位原材料供应商向凯朗提出一个无理而令她啼笑皆非的要求,除非她聘请到一位男性管理人员,否则她休想得到他们公司的材料。
她在自家的车库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并成功地从番木瓜果中提取出一种能使肉类变嫩的酶,以及从热带鱼的鱼泡中提取出一种能使啤酒更加透明的胶原质。这就是印度生物技术产业的开始。
化解危机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在化解一个又一个创业时的危机后,Biocon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盈利100万美元,也就是在此时,Auchincloss将他持有的该公司30%股份出售给联合利华,凯朗保留她70%的股份。在印度放宽外国人投资法后,联合利华曾想收购凯朗的股份最后以失败告终。1997年,联合利华将包括Biocon在内的化学制品分部出售给ImperialChemicalInstries(ICI)。然而,ICI却无意开拓药品研究领域,一年后该公司作价200万美元打算将持有Biocon的股份出售。凯朗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她说服自己的丈夫约翰·肖———曾任一家纺织品公司总裁,卖掉了他在伦敦的房产加入Biocon。(约翰·肖现在主管该公司全球业务开拓工作,并持有公司25%股份。)
这次股权转让,让凯朗获得了彻底自由,她开始从酶的生产加工进入胰岛素的生产。凯朗希望从胰岛素生产开始,得以进入印度其它药品的制造领域,并由此打开美国的大门。
当然,新的业务开拓需要资金。此时的凯朗凭借她的声誉已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ICICIVentures(与ICI没有关系)投资300万美元控制了该公司15%股份,银行向其贷款300万美元,利息为10%-12%。凯朗已孤注一掷,她回忆道:“如果失败,那公司只有破产。”
广纳人才保证公司持久发展
2001年,防止胆固醇的早期药物lovastatin专利权期满,Biocon从印度医药管理当局获得了在印度市场销售此类非专利药物的权利。这为Biocon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该公司在这年还获得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的许可,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市场销售lovastatin的印度公司。如今,Biocon已占据美国此类药品50%的市场份额。Biocon并不仅仅满足于非专利药品的生产,凯朗广纳了600名科学家从事专利药品的研发工作。
“长远来看,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型会比单靠建立基础设施更能持久发展,”现为印度工业联盟生物技术委员会主席,仍兼任Biocon公司主席和执行董事的凯朗如此认为。
“冒险怪胎”不因外界质疑而放弃
很多国家都对发展生物技术利大弊大争论不休。特别是欧洲国家反对使用转基因食物,非洲国家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接受美国的食品援助,印度也拒绝美国提供的大豆和玉米捐助。
作为印度工业联盟生物技术委员会主席,凯朗还是竭力主张印度应该在适当的防范下培育发展生物技术,“印度有10多亿人口,1/4还极度贫困,而生物技术可以改善印度的饮食、农业、科研和疾病治疗等方方面面。只要有了技术,什么事都可以做。”
印度生物技术学家们正在开发高蛋白含量的薯仔和高营养的水稻,以解决国民的营养不良问题;他们还开发出了麻风病疫苗,这种疫苗连西方国家都还没有研究出来;他们还在试图利用甘蔗等农作物开发生物燃料。转基因食物的试验具有潜在风险,例如,有可能将新的基因片段带入印度的主食水稻中,进而对人体构成威胁。凯朗认为这些威胁足以应付,因而也有人戏称她为“冒险怪胎”。
凯朗认为,印度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试验的“风水宝地”。印度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病人的临床数据。另外,印度大量近亲结婚的后代可以用来研究基因缺陷;各个种族和部落的基因组也有待研究。“由于病人数量大,又具有多样性,我们就会得到大量独一无二的数据”。
毫无疑问,这些想法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这些批评者认为,这相当于在出卖印度的人口资源,还会对印度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凯朗觉得这些担心是必要的,但是她也试图说服这些批评者,她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努力。”单福昌/编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