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轨道炮怎么样

印度轨道炮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23 22:10:21

⑴ 古斯塔夫巨炮如若直接命中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会怎么样

1、如果被直接击中肯定是被贯穿,在战列舰内部爆炸,一炮就直接把大和舰撕成两半。

2、如果直接命中 大和没有可能幸免。

⑵ 印度航天怎么样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发展空间技术视作迈向世界大国和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历经3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空间技术总体水平发展迅猛,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六空间技术大国,其航天实力不容小视。

日臻成熟的航天技术

1963年,印度开始发展本国航天事业。印度开展航天研究起步虽晚,但是进展迅速,今天的印度已经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在火箭和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跟踪、制导及控制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

运载火箭 上世纪90年代,印度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了成熟时期。1994年10月,印度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1999年5月,印度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卫星。2001年4月,印度自行研制的配备有低温火箭发动机的新型运载火箭 ——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D1发射升空,成功地将1颗重达1.5吨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印度已经拥有低温火箭技术,这是实现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

印度目前正在研制推力更大的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该火箭可将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提高2—3倍,并于2007年投入使用。印度已经成功研制出卫星运载火箭 (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 (ASlV)、极地轨道运载火箭 (PSLV)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 (GSLV),足以满足发射各种航天器的需要。

航天发射场 印度的火箭发射场主要有斯里哈里科塔和顿巴赤道两个发射场。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位于印度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上,占地145平方公里。发射场拥有大型多级火箭和卫星运载火箭的试验、组装和发射设施,并修建有卫星跟踪、遥测和通信站。印度空间研究中心还在此扩建了固体助推器工厂,可为多级火箭发动机生产大尺寸的推进剂药柱。

顿巴赤道发射场位于阿拉伯海海岸,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城以北6公里的地方,是进行低高度上层大气和电离层研究的理想场所。这些研究在地磁赤道区(在顿巴正北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该发射场在美国、前苏联、法国等国支持下已成为探空火箭的国际发射场。

航天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培养宇航员。1984年4月,一名印度宇航员就乘坐苏联的“联盟”T—11飞船进入了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并在空间站上停留和工作了7天。目前,印度把两名宇航员送往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进行培养,他们分别只有14岁和16岁,并且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也接收了6名印度宇航员。印度希望为未来的载人航天储备宇航员。

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

印度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和星际基地,发展空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空天飞机 上世纪90年代,印度曾提出过一个“超级飞机”计划。2001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全球动力推进大会上,印度设计的新型空天飞机模型首次露面。这种空天飞机称为“先进跨大气层吸气式研究飞行器”(AVATAR,简称“艾瓦塔”,意为“复活”)。“艾瓦塔”是一种小型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也是一种高超声速飞机。它采用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技术和可复用航天器技术相结合的空天飞行器。“艾瓦塔”仅重25吨(其中60%是液氢燃料),据称能单级进入100公里的轨道,可发射重达1吨的卫星。此外,艾瓦塔还可用作军用侦察机进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

“艾瓦塔”将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利用涡轮风扇、冲压喷气和超燃冲压喷气发动机组合达到10公里的巡航高度后,低温火箭发动机接替工作,最终将飞行器推入轨道。任务完成后,“艾瓦塔”离轨再入大气层,像飞机一样依靠自己的动力着陆。一架“艾瓦塔”在其寿命期内可执行100次这样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它可将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空间。

登月计划 2001年,印度向外界透露其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此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对月球表面的情况和大气层进行探测和研究;第二步是向月球发射登月机器人,模拟宇航员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第三步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印度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

根据该计划,印度计划2007年开始尝试发射和回收无人航天器,2008年尝试向月球轨道发射无人航天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预计2014年实施,首次登月初步安排在2020年。印度载人航天器将重达3吨,可载2名宇航员,由GSLV Mark.II火箭发射。载人航天器在升空16分钟后与火箭分离,尔后进入距地球400公里的环地球轨道,其初次飞行时间可能是1天,之后将延长到1周,而“登月之旅”可能需要15天或1个月。

火星计划 尽管载人航天和登月仍在计划中,印度人却又瞄准了太空探测的下一个目标:火星。据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准备在2012年至2013年间发射一个火星无人探测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印度计划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重约500公斤,上面配有高分辨率远程传感解析装置。预计整个探测过程将持续6至8个月,耗资30亿卢比(约合6700万美元)。

首次发射太空舱 印度今年1月10日使用一枚极地卫星火箭,成功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太空。该太空舱围绕地球飞行了13天,其间将进行有关微重状态的各种实验,然后于1月22日重返地球。首个返回式太空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印度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太空舱进行指挥和控制的能力,在载人航天飞行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初具雏形的印度天军

21世纪制天权将成为了比制海权、制空权更高的制权。可以说,谁抢占了太空,拥有了制天权,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印度航天自发展之初就有明显的军事色彩,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

发展军用卫星系统 印度于2001年10月已成功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试验评估卫星(TES),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军用侦察卫星的国家。该卫星分辨率可达到1米,可覆盖全球60%的地区。TES军用卫星系统由6颗卫星组成,其它5颗卫星还将陆续发射升空,组成侦察卫星星座,并使图像采集分辨率提高到50厘米。

开发天战武器 印度国防部长高级顾问透露,印度在研发天战武器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将在5年内拥有用于太空作战的激光武器。当前印度还在加紧开发反卫星技术,包括粒子束武器、射频武器和轨道拦截器以及信号干扰器,并计划于2010年部署动能攻击飘浮拦截器、无方向限制的射线火炮阵列和高级跨大气层空中飞行器。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名为“卡利”—5000的强大电子加速器也处于后期安装之中,预计到2020年可当作粒子束反卫星武器投入使用。

加紧组建天军 在美、俄相继组建天军后,印度加紧组建自己的天军。2003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宣称,已开始着手组建航宇司令部,以管理印度全国的空间资产,并对天战武器进行研究。目前,印度已建立了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仅空间研究组织就有1.68万人,掌握了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

⑶ 中国电磁炮有多厉害,数百公里外打一发在

美国海军电磁炮

美国海军已完成炮口动能32兆焦耳的电磁炮测试,弹头重量20kg,初速为2000m/s,但轨道因为炼蚀严重寿命只有100发。

美军还在2015年完成炮口动能64兆焦耳的电磁炮测试,弹头质量20kg,初速为2500m/s,期望轨道寿命为1000到10000发,目前还没有达到目标。美军原计划2020到2025年在美国海军的舰艇上装备电磁轨道炮,目前来看由于没人技术突破要延后了。

电磁炮系统因为能提供快速响应和远程精确海面火力支援,优于传统海军炮火系统,具有极高的射程,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抵消了对方平台的规避和拦截,目前来说根本无法拦截。因此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高科技项目。

英国专家甚至说,中国的超级电磁炮很有可用来打太空卫星!

⑷ 印度为什么喜欢和中国比航天技术

印度于5日宣布掌握探月火箭技术,而这一技术也可用于制造洲际弹道导弹.

印度登月计划又迈出一小步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5日宣布,印度已经掌握了可以用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和实现载人探月计划的重型火箭制造技术。令人关注的是,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一技术同样也可用于制造洲际弹道导弹。

低温发动机支持登月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其设计制造的一台使用液氢、液氧为燃料的低温火箭发动机在地面试验中成功燃烧了1000秒,超过了太空飞行所需的721秒的最低要求。

“今天进行的长时间持续性试验标志着这种低温发动机已经通过了检验。”声明说。

印度于2001年设计出一台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原型机,并在此后进行了数次试验和一系列改进。

这次试验的成功使得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6个有能力自行制造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国家。

2015年载人登月?

“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我一直认为这一天会到来,并对它现在的到来感到高兴。”印度首名航天员拉凯什·夏尔马说。他于1984年4月3日与另外两名原苏联航天员一起搭乘原苏联“联盟T—1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礼炮—7”号空间站上呆了7天后返回地面。

夏尔马说,这一低温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对于“最终实现探月计划十分重要”。

印度上月初宣布,已批准一项预计耗资8300万美元的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将于2008年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器,为2015年向月球发送航天员做准备。此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表示,俄罗斯准备向印度提供重型火箭的有关技术,必要时有可能提供其他相关设备,以帮助印度进行月球探测。

装备低温火箭发动机的运载火箭可以把重2.5吨的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轨道。目前,印度发射高轨道卫星使用的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低温火箭发动机。

美反对俄技术援印

1992年,俄罗斯曾同意向印度提供此类发动机的制造技术,但在与美国签署《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后又改变了决定。美国由于担心印度会利用这一技术发展能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因此反对俄罗斯向印度提供此类技术。在美方压力下,俄罗斯最终同意向印度出售低温发动机整机而非制造技术。

今年5月8日,印度在南部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将其研制的一颗重1.8吨的实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轨道。那次发射使用的GSLV-D2型“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高49米,重414吨,采用三级动力。前两级采用印度自行开发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三级则采用从俄罗斯进口的低温火箭发动机。

赵卓昀(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背景

印度登月谋划已久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印度登月计划的目的、方法等背景如下。

■思维:花小钱办大事

印度航天事业的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通信和遥感卫星以及运载火箭制造方面已经比较成熟。.

2000年2月26日,印度航天科学家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古吉拉特邦的艾哈迈德巴德市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与会者对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实施月球探测的决定表示赞成。同年3月,由特里凡得朗火箭研究中心和班加罗尔卫星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规划班子成立,开始进行有关月球探测计划的先期准备工作。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为月球探测计划确定的基本方针之一就是“成本不能太高”。

印度已成为正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并刺激本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印度政府正雄心勃勃地发展太空科技。

■技术:已经取得突破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他们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制造出探月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印度的探月计划将使用现有的或新研制的印度火箭。目前印度已经拥有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或“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的改进型号将可以承担发射任务。印度月球探测计划中使用的探测器也将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卫星中心制造,可能会利用“印度遥感卫星”系列的遥感卫星作平台,装载相关科研仪器。

印度人设想方案是,使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D1”进行发射。2001年4月18日,印度成功地将“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D1”发射升空,并将1颗重达1540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按照此方案,这种火箭将在其顶部携带一枚装有3400公斤推进剂的“月球轨道射入级”。“月球轨道射入级”将负责把探测器从地球轨道送入月球轨道。

随着印度研制的低温发动机取得巨大进展,加上卫星遥感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印度实施月球探测计划技术已经成熟。

■疑问:国力能否支撑?

对于探月,印度国内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有批评家提出,在印度有一半人口还处于贫困线以下,每天的人均收入不到1美元的情况下,印度是否有必要花钱开展月球探测计划。

其实,决定印度能否探月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尽管印度经济改革成就斐然,这个南亚大国正逐步迈向世界权力中心,但如何解决人口爆炸性增长、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诸如印度发生停电、断水、火车出轨、交通堵塞、住房极度短缺等现象屡屡见诸报刊电视。对于大多数印度老百姓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日常生计。

⑸ 大家觉得印度的军事实力怎么样

目前,印度拥有大约140万现役军人,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三大军种,总兵力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三。印度自己认为自己的海军排名世界第五,空军排名世界第六,陆军排名世界第三。

印度军队实力还是相当不凡的,论海军的话,英国一艘已经觉得毫无使用价值的航母,居然被印度海军拉回去修修补补使用起来,而且还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起到重大作用,并使印度海军成为二战后首个拥有航母的亚洲国家,仅凭这一点,印度军队实力就是不容小觑的。

⑹ 现如今世界运载火箭发射技术的排行是怎样的

大力神(Titan)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大力神运载火箭系列由大力神-2洲际导弹发展而来,1964年首次发射。该系列由大力神-2、大力神-3、大力神-34、大力神-4和商用大力神-3等型号和子系列组成。它的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1.9 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5.3 t。 宇宙神(Atlas)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于1958年12月18日首次发射,曾经发射过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美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等。目前正在使用的主要有宇宙神-2A、宇宙神-2AS和宇宙神-3。研制中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的第一级采用了通用模块化设计,其中的重型火箭使用了3个通用模块,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 t。 德尔它(Delta)系列运载火箭 美国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系列于1960年5月13日首次发射,迄今为止已发展了19种型号,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德尔它-2和德尔它-3两种型号。美国空军的全部GPS卫星都是由德尔它-2发射的。德尔它-3是在德尔它-2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可以把3.8t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德尔它-3于2000年8月发射成功。美国还正在研制具有多种配置的德尔它-4子系列,其中的重型德尔它-4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13t以上。 土星-V(Saturn)系列运载火箭 土星-V运载火箭是美国专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迄今为止最大的巨型运载火箭。其起飞重量为3000t,直径10m,高110m,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97t,它能把重达47t的阿波罗飞船送入登月轨道。土星-V曾先后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东方号(Vostok)系列运载火箭 俄罗斯东方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载人航天运载工具,它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颗金星探测器,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艘无人载货飞船进步号等。它也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系列。其中联盟号是东方号的一个子系列,主要发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载货飞船。 质子号(Proton)系列运载火箭 俄罗斯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分为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3种型号。目前正在使用的有质子号三级型和四级型两种。三级型质子号于1968年11月16日首次发射,其低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2t,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发射空间站的运载火箭,曾发射过礼炮l~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各舱段和其他大型低地轨道有效载荷。1998年11月20日,质子号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 天顶号(Zenit)系列运载火箭 天顶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后为乌克兰)研制的运载火箭,分为两级的天顶-2、三级的天顶-3和用于海上发射的天顶-3SL。天顶-2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8t,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1t。可在海上发射的 运载火箭
天顶-3SL是美国、乌克兰、俄罗斯、挪威联合研制的运载火箭,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t,1999年3月首次发射成功。 能源号(Energia)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俄罗斯研制的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和推力最大的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05 t,既可发射大型无人载荷,也可用于发射载人航天飞机。能源号于1987年首次发射成功,曾将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成功地送上天。目前由于俄罗斯经济状态不佳就再也没有发射过。 阿里安(Ariane)系列运载火箭 阿里安火箭是由欧洲11个国家组成的欧空局研制的系列运载火箭,该系列已有阿里安l~5共5个子系列,目前正在使用的是阿里安-4和阿里安-5。阿里安-4于1988年6月15日进行了首次发射,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9.4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4.2t。阿里安-5于1997年进行了首次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7.5t。目前阿里安-5正在进行改进,在2005年底之前将逐步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目前的7.5 t提高到13~15t。 H系列运载火箭 日本H系列运载火箭由H-1、H-2、H-2A等火箭组成,目前正在使用的H系列火箭只有H-2A和H2B,2001年8月首次发射成功。 极轨卫星火箭(PSLV) 印度自行研制的极轨道4级运载火箭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t,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t。1993年9月首次发射,但由于火箭出现故障,卫星未能入轨。此后,该火箭连续三次发射成功。1999年5月,一箭三星技术又取得成功。

⑺ 印度的“一箭十星”有多厉害讨论一下哦。

据新华社新德里1月10日电 印度10日成功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为该国实现载人航天计划迈出重要一步。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红白相间的火箭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升空,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片欢呼。[ 转自铁血社区 http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声明中说,这枚火箭长44米,上面携带一个550公斤的返回式太空舱、一颗印度自行研制的680公斤的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尼西亚的地球观测卫星和一颗阿根廷的小卫星。 这次发射返回式太空舱是为了测试印度所掌握的探测器回收技术,为将来的无人乃至载人航天任务做准备。按照预定计划,太空舱将环绕地球飞行13天到30天,然后重返大气层,最后落在孟加拉湾一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是印度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预计印度明年也将使用类似的火箭发射该国首枚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 从上面这则新闻,我们可以知道几点信息: 1、 印度的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日渐成熟; 2、 印度正在按中国的路子调整自己的航天发展方向,正在尝试掌握卫星(太空舱)回收技术; 3、 印度人仍然没有改掉浮夸的老毛病。[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前面两点很值得我们警醒,不要以为印度人在睡觉,他们无时不刻不想着赶超中国,虽然挫折不断,但是一直在努力。而第三点正是小河水手想要重点说说的。小河水手对印度此次发射返回式“太空舱”还没有评价,因为对于返回式卫星(其实所谓“太空舱”名称好听罢了,就是颗小卫星罢了)而言,成功上天还不能说是成功了,一定要等到卫星再“下来”,落到指定地点并成功回收才能算圆满。如果非要给发射部分定个比例,那么发射只占返回式卫星发射回收整个过程的1/3。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人的欢呼太早了。从官方媒介的报道看,印度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发射成功当成完全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去年底,印度曾经连续两次发射失败,虽然后来炮制了一出“大地”拦截“大地”的情景喜剧,却被大多数国家当作笑料。所以,印度异常迫切地需要一次重大的成功来重振士气,改善名声。那么此次印度适当“夸张”的宣传手法就可以理解了。 小河水手对印度能不能成功回收“太空舱”不做预测。只想谈谈卫星回收技术的几个关键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分析印度有没有这个实力保证回收成功。 大家知道,卫星回收的初始状态是卫星处于近地轨道平稳运行(远地轨道的回收技术更为复杂)。那么想要卫星回归地面,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通过遥控,向卫星注入指令,让卫星返回舱与卫星分离,返回舱在恰当的时候(再入切点)进行姿态调整,也就是常说的卫星调姿。这个动作有两个难点,一是精确计算返回舱再入切点,当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二是要掌握小动量火箭技术。太空近地轨道是近似真空,基本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只要给卫星一个很小的推力,卫星姿态就能做出改变。看上去问题简单了不少,其实不然,正因为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只要作用力大一点点,卫星姿态就可能失控。其实,卫星在精确定轨时就会用到小动量火箭技术。但是卫星返回时的要求更苛刻一些,如果想让卫星精确回收,那么就必须使用小动量火箭多次点火,不断调姿,同时在大气层外和进入大气层后都要能精确控制。小动量火箭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的国家只有三个,美、俄、中,欧空局的水平还不行,卫星定轨还可以,回收技术还不成熟(欧洲的阿里亚娜火箭世界一流,但不知是出于技术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原因,一直未大力发展卫星回收技术)。印度则是首次尝试卫星回收,能否精确调姿还有待事实证明。 [小贴士:小动量火箭技术的军事用途就是洲际导弹的变轨突防技术,主要技术难点一是火箭多次点火技术,二是精确姿态控制。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就曾经多次变轨,并成功地摆脱美国监测达10分钟以上。印度前次远程导弹发射失败,原因在于主发动机点火失败,并不是真空状态下小动量火箭多次点火失败。] 在精确调姿以后,返回舱就进入再入(大气层)轨道,一切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运行。在返回舱达到地面(海面)之前,主要的风险在于返回舱的隔热性能如何。进入大气层以后,返回舱仍然是以比较高的速度在运行,外表面与空气摩擦会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同时返回舱也利用空气的阻力自然减速。如果返回舱外表没有一个隔热保护层,那么就会像流星一样烧毁。即使隔热层没有完全失效,只要返回舱内温度过高,就会烧会设备和资料,更不要说坐个宇航员了。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惨痛教训就是因为隔热绝缘泡沫脱落。隔热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隔热材料,自身不烧毁,美国航天飞机用的就是这种;二是通过自身烧毁而达到吸热的目的,我国的神舟飞船用的就是这种。从神五返回舱外表烧的糊糊的,到神六返回舱外表基本完好,可见我国的隔热材料又有进步!印度由于是首次尝试卫星回收,隔热材料未曾经历过实战考验,效果如何有待检验。 在自然减速以后,返回舱接近地面,就要考验制动技术了。仅靠空气阻力自然减速是不能把速度降到合适降落的程度的,那么就需要采取额外的减速制动措施,一般也有两种,一是减速伞,二是制动火箭(或者叫反冲火箭)。如果不是载人的返回舱,那么要求可以放宽些,只用减速伞就可以了,毕竟机器设备比人要耐摔些。呵呵~~印度在发射“太空舱”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模拟溅落回收实验,用的就是减速伞。这个环节倒是小河水手对印度最放心的地方了。但是只用减速伞是有不足之处的,一是方向控制不好,伞容易受风力影响,二是溅落姿态难以控制,返回舱落地后由于惯性会产生翻滚。而采取制动火箭,就可以对溅落姿态进行精确控制。神五落地时,由于减速伞切割装置失灵,风吹动伞把返回舱带翻了,小杨同志在返回舱里不得不锻炼了一下身体。而神六则是不折不扣的“坐着”着陆的,两位宇航员遗憾地失去了一次练滚翻的机会。[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的“太空舱”在太空运行3-4周后,将整体返回(省了一道分离的手续,呵呵~~),经过调姿、减速、溅落等阶段后,直到完整地回收了太空舱,舱内仪器设备完好,才能算是完全成功了!小河水手到时候会泡上一杯茶,等着印度洋传来“大消息”。 http://cache..com/c?word=%D3%A1%B6%C8%2C%B7%B5%BB%D8%3B%B2%D5&url=http%3A//hi%2E%2Ecom/luojian1013/blog/item/feb7d6ea15e4a8d3d539c949%2Ehtml&p=9839c54ad1871dfc57eece2f51&user=

⑻ 印度有核武器吗

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印度是有核武器的。印度作为世界上最早对核能源有意识的国家之一,在1948年就开始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并着手开始发展核工业。当年印度核能源的领头人霍米·巴巴就对核武器有独特的见解,并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发与试验工作。

印度的核能最早启用与商用,直到1998年老对手巴基斯坦进行了核试验之后,印度才公开宣布进入核武器化,并制定核战略,并采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升级和力量,这也让国际对印度有了更深的印象。

(8)印度轨道炮怎么样扩展阅读:

核武器的产生威力

核武器是指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与核反应有关的巨大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药量来表示,称为TNT当量。

美、俄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TNT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当量在几十吨;大的达1000万吨,前苏联曾试爆过5000万吨当量的氢弹。

⑼ 印度专家称“根据历史规律,中国能建空间站,印度也能”,如何评价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这一点,是毫无意义的。

在建设空间站这件事情上面,同样要遵循客观规律。

具体来说,要想成功建设空间站,就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1,强大的经济实力。

建设空间站,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要想建设空间站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依托。……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续的工作才能顺利实施。……缺乏这个基础,后续的工作就无从谈起了。

2,丰厚的人才储备。

建设空间站,是一项高技术领域的工作。……这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的参与。

因此,成功建设空间站,必须拥有一支人才梯队,形成丰厚的人才储备,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最终获得成功。

3,高超的技术水平。

空间站是高技术系统,需要高技术的加持。……只有掌握了高技术,才能建设成功空间站。

4,长期有效的规划。

建设空间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是需要坚持不懈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工程。

因此,要想成功建设空间站,就必须进行长期规划,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具体落实,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5,勇于探索的精神。

建设空间站,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环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才可能最终成功。……在此过程中,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进取,才可以最终取得空间站建设的成功。

因此,建设空间站绝不是口头上一句话就能建成的,而应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去做,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能一事无成。

⑽ 2018新年“第一炮”是什么炮

这几天,不少人的手机和电脑都被这张照片刷屏:

▲资料图片:美国海军特种作战中心在2008年1月试射。

随着不断的试验,目前电磁炮的相关技术正在被逐一攻克。BAE系统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发的电磁炮应该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方案之一。

此外,俄罗斯也在进行电磁炮的研发

出人预料的是,在2017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航展上,土耳其Aselsan电子系统公司展出了一款名为Tufan电磁炮模型。

除此之外,印度也宣称自己成功进行了电磁炮试验。

阅读全文

与印度轨道炮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秦始皇活了多少岁 浏览:94
伊朗人为什么会说英文 浏览:62
印尼额温枪执行什么标准 浏览:324
渔船撞越南之后怎么处理 浏览:44
英国怎么有核弹 浏览:41
去越南做奶茶怎么样 浏览:731
数字化怎么讲中国历史 浏览:698
中国疫情冠状肺炎多少例 浏览:394
为什么意大利是鼠疫传播途径有哪些 浏览:872
印尼首都到巴厘岛多少公里 浏览:685
委内瑞拉为什么要援助意大利 浏览:539
伊朗为什么向美国投导弹 浏览:384
印度小金刚菩提子如何盘玩 浏览:996
印尼紧急避孕药怎么吃 浏览:842
百度8月1日印尼新增多少例 浏览:187
中国电信20m宽带多少钱 浏览:549
中国部队有多少万军人 浏览:469
越南四驾马车权力分别是什么 浏览:401
南宁到越南怎么搜索火车票 浏览:189
与英国算账怎么算 浏览: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