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绍古印度神话中神魔体系
从古代起印度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古老的当地文化融合东西方的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诸如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等众多的宗教的教派广泛分布在南亚大陆上。虽然表面上这些宗教间水火不相容,但彼此是很有渊源的,很多魔神都是共用的,不但吃好几处香火,而且还总是变幻模样。
由于印度佛教很早就传入中国,所以这些魔神们在我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颇有些喧宾夺主的架式。同时,印度神魔文化的独特体系以及COOL毙了的名字使他们在各种漫画,游戏,电影中频繁亮相。不过,一些漫画作者在取材上把所知的印度神话人物全都编在同一时代,让他们一起出场。这样的剧情编排在不完全清楚印度神话的读者眼里是很精采热闹的。但在印度人的眼中,除了感到热闹外,还会有一种像中国人看到张飞岳飞大战纽约城之类故事所产生的那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造成这种错误的最大原因是:印度神话中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其神话具有时代性,不是固定不动而是会变迁的。这和历史上的王朝变迁差不多。在印度神话中主要可分为三个时代:吠陀神话,婆罗门神话,佛教神话。随着印度各民族的分合,形成了前两种神话时代,后来又因佛教的兴起产生了第三个神话时代。彼此关联,但不相同。并且和其他也拥有多代神的神话(如希腊神话)不同,印度的神在各个时代的神话都会出现,只不过有的会换个名字或身份罢了。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些喜欢变脸的家伙们。
湿婆
也称大自在天(天。梵音“提婆”。佛都中,所谓天,主要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感得的殊胜果报。此外,印度教中的神,也称做“天”)是由吠陀神话中楼陀罗(Rudra)演变成的。最有名的东方魔神之一,印度教主神,婆罗门教衔�丛焐耔筇?Brahma);维持神毗湿奴(visnu)与破坏神湿婆(shiva),是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神。传说湿婆“颈挂骷髅三眼四手”,由于经常游荡在鬼灵之间,故被称为“鬼灵之主”。传说他有善恶双重性格,既作为凶残的“恶魔之主”接受献祭(有时是活人)也作为慈爱的“万众之主”接受膜拜,他还是创造舞蹈的舞神,虽然舞资优美却不跳。因为“湿婆起舞日,世界破灭时”!他有一个妻子,其妻有许多化身,最有名的是伽里女神,她也是“四头四手,额生三眼,口吐长舌”。湿婆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象头四臂的伽涅沙和七臂军神伽蒂法耶(韦驮天,在中国叫韦驮。)在《3*3EYES》中的鬼眼王便是湿婆,而象头四臂的伽涅沙则做为前代鬼眼王的“无”登场。另外,在历代《街霸》达尔锡主场的背景中都有伽涅沙的身影。(《天空战记》中最后的BOSS似乎也是湿婆,很早以前看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毗湿奴
又称遍入天,印度教的另一位主神,被认为是宇宙的维护者,也是同恶魔作战的尖兵,他“有四手,分握轮宝,法螺,弓箭,莲花和仙杖。骑着大鹏金翅鸟(伽楼罗),肚脐上生一莲花,上坐梵天。”传说他有一千个称号,十个化身,分别为:鱼,龟,野猪,人狮,倭人,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迦尔基。其中迦尔基为持宝剑,骑白马的救世主,肩付着与湿婆相同的任务即毁灭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着名的鳊史诗《罗摩衍那》则是以毗湿奴的化身罗摩为主面,也可以看成是一曲毗湿奴的颂歌吧。
帝释天
又称“帝释”、“天帝释”,亦做帝释尊天,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既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因陀罗。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称他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后,身份和神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成了佛教护法神,地位比原来低了许多。传说其“身体巨大,力大无穷,全身茶褐色,毛发直立。手持金刚杵,坐在军车上巡视大地”。在佛教中隶属八部众天众中的二十诸天。传说释迦降生时,他与大梵天分侍左右,其形象为女相帝王身。
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亦被称做“斗神”,但皆处于劣势。因为他太好战,所以后世便把战场称做修罗场。(很符合要毁灭一切的阿修罗形象,此外,大家该知道“非天梦魔”的意思了吧!)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阿修罗在众多漫画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圣传》)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没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大唐双龙传》?)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
苏摩
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后演变为月神之称谓。“苏摩”原为一种蔓草,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诗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梵文音译“摩诃室利”,“摩诃”意为“大”,“室利”有二义:功德和吉祥。合起来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传说她是毗沙门天王之妹,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又称她功德圆满,并有大功德于众,故还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丽女神。
有的印度神话说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坐于莲上手持莲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话则把她说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湿奴的夫人。(不是毗沙门天的夫人啊?)
吉祥天女在中国寺庙中,形象端庄美丽,后妃装束,两只手(或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有两只白象伴护,这是吉祥的象征。她的坐骑除莲花之外,还有金翅鸟和猫头鹰。
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话说:佛都有火,佛一旦发火后会怎样呢?那就是变身啦。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迦牟尼如来佛的“忿化身”是无能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动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见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最为人所乐道的当然是孔雀明王,孔雀明王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的化身,因孔雀有能除毒虫却不为毒所除的特点,故名,所以能摧魔而不为魔伤,具催破烦恼的功德。看过获野真《孔雀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不少吧。菩萨
全称是“菩提萨垂”,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等。有时又译为“开士”“大士”。所以常有人把菩萨称为大士的,比如“观音大士”既是。菩萨在佛国的地位仅次于佛,最有名的四个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金刚
是梵文Vajra的意译,意译为“缚日罗”、“伐折罗”。本来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话中的狼牙棒、粗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金刚由金、铜、铁;山岩制成,有4角或l0O个角,还有1000个利齿,在佛教中,金刚以其譬喻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成为坚固、不灭的象征。古印度兵器金刚杆也作为丰产的象征,也曾作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则表示伏魔、断烦恼、坚利智的法器。
还有金刚其实有个意思是金刚石,所以是一切中最坚固者,佛成道处便名位金刚座,即此。传说佛陀成道地震很厉害,一般土地无法承受,只有这个地方能够承受,因其金刚所成。
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执金刚柞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
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密迹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警卫的夜叉神的总头目。“夜叉”是梵文音译,又译为“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迹”是因其能听到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
三大主神
梵天(Brahma)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他创造一切的事物(包括人和一般的神只),通常被一般人描述为有四头-分别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印度教的圣典"四吠陀"亦源于这"四头".由于梵天是创造神,而世间的魔鬼,灾难等亦由其所创,又由于梵天是思辨中抽象而来(梵的人格化),因此现在印度教徒中崇拜他的极少,印度国内仅在"拉贾斯坦邦"的"普希伽尔"有供奉此神的庙.一般认为梵天没有化身.
毗湿奴(visnu)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着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着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毗湿奴救世时化身有很多,主要的有十个:鱼- 当洪水泛滥时,曾化身为鱼救出人类的始祖"摩奴". 龟- 曾化身为龟与恶神阿修罗战斗,最后获得使人不死的甘露. 野猪- 化身为野猪战胜恶魔"黄金眼",拉出沉入大海的大地. 人狮- 化身为人狮将为非做歹的恶魔"毗罗尼亚伽西婆"杀死. 侏儒- 为与恶魔"巴利"争斗,化身为侏儒,夺回天,空,地三界. 持斧罗摩- 为维护婆罗门的至上地位,化身持斧罗摩,消灭一些傲慢的刹第利. 罗摩- 化身为"罗摩衍那"中的主人翁"罗摩",除去魔王"罗瓦那" 黑天- 化身为"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黑天",除去暴君和恶魔. 佛陀- 化身为释迦牟尼佛,制造错误的理论,致使罗刹等恶人失败. 伽尔基- 化身为救世主伽尔基,使世界免于毁灭 毗湿奴据说有一千多个称号,如"世界之主","诃利"等等...
湿婆(Shiva)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于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征;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寺庙或私宅神舍里所供奉的湿婆象征是"林伽",即是男性的生殖器.在绘画或是雕塑中湿婆肤色白或灰白,颈部青色(因吞下宇宙海洋泛起危及人类之毒液所致)多结发辫盘成高,头顶一弯新月,有恒河之水自头顶流下.他有三只眼能透视内心,一着目便能将其化为灰烬;戴着骷髅项圈或盘蛇,两手(或四手)持鹿皮三股叉,小手鼓,或饰有骷髅的棍棒.
象鼻财神
象头财神也称象鼻天或障碍神,梵名“毗那也迦”,其本性原为婆罗门之神,是一尊凶猛之恶鬼神,后来依佛法,引率九千八百大鬼军,镇压三千世界,奉守三宝,成就一切善事,消灭灾祸,后变为一尊授与富贵之有德善神。
象鼻天,有一面四臂、十二臂等身像,象头人形,鼻长目广,寂静相,分持各种法器,足蜷右由左,舞立姿踏于鼠上。
象头财神的来源传说:湿婆神有一天离家之后,湿婆神的老婆即生下迦尼萨(Ganesa),因为迦尼萨是神之子,出生之后即长的十分高大强壮,湿婆神的老婆有一天想洗澡,就叫儿子在外头守着,不让外人偷窥。不久湿婆神回家了,见到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站在门口,误以老婆偷汉子,心中充满醋意,就叫那个小伙子让开,迦尼萨坚守母亲的嘱托,不让开通路。父子二人就不知究竟就开打起来,湿婆神竟不敌儿子,心中十分生气,就使了奸计,一刀砍下儿子的头,迦尼萨因此身首二处。湿婆神的老婆听见吵架声,出门来看,只见丈夫砍下亲生儿子的头,痛哭失声,此时湿婆神才知道做错了事。为了安慰老婆失子之痛,就去求毗湿奴神,毗湿奴神告诉湿婆神,只要明天往他交代的方向走去,看第一个生物将其头砍下,安装在湿婆神儿子的脖子上,就可以使迦尼萨复活。湿婆神依言去做,结果碰上第一个生物就是大象。
于是取得象头,放在儿子的身上,因此迦尼萨就成了象头人身。
B. 印度神话里的帝释天是怎么回事
帝释天也就是中国的玉皇大帝的原型!帝即天帝。释,梵语具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称也。此天居须弥山顶,即忉利天主也。谓此天,往昔因中,迦叶佛灭时,有一女人,发心修塔,复有三十二人助修,由是功德,女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皆作辅臣;合称为三十三天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梵语迦叶,华言饮光。)
C. 印度佛教的帝释天和中国的玉皇大帝是同一位吗切勿望文生义!警惕外
释迦提桓因陀罗
译曰:释迦是姓“能”的意思;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罗是帝的意思;合起来即能天帝、天帝。
D. 印度神话中的“阿修罗”,指的是什么只是一个人吗
当人类处于蒙昧时期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做出了各种尝试性解释。其中,他们带着虔诚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神话。从此,神话开始对整个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很多推动作用。
东方是人类文明四大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很多神话,其中有两个非常大的神话体系,华夏神话和印度神话。作为中华儿女,我相信读者们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自己国家的神话文化,所以,今天开始就跟阁主来了解一个神奇的国度印度的神话——印度神话。
印度阿三虽然不咋的,但是印度神话以其丰富而繁杂着称于世,要想弄清和了解印度的神话,就必须要对印度的有关历史有所了解。
(阎摩图)
死神——阎摩
阎摩是印度神话的死神,相传人死后都要见到他,印度神话中阎摩有两个使者和两条地狱犬,守护在人们去阎摩的必经之路上。这个形象后来传入我国就变成了我国神话中的阎罗王与牛头马面。
除此外,还有太阳神苏利耶,风神伐由,这些都是吠陀时代前期的神话,后期的时候形成了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佛教和耆那教创立了。
值得的一提的是,佛教创立了一套自己的神话体系,而耆那教只是改造了前人的故事。
E. 古印度有什么神话传说有什么历史啊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国家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quot;轮回"不已。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居此界,诸天神亦居此界。不过,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 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着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quot;多罗咤"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持国","持国"的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既然同为乐神,那么乾闼婆王是持国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增长"。"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意译"广目",即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持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意译即"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没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所以和夜叉是兄弟吧)
多摩罗 古印度神话中的人物。据《罗摩衍那》所述,为达刹波舍波提的16个女儿之一,仙人迦叶波娶她为妻,生有5女。
F. 印度神话传说
《吠陀经》《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因陀罗:天帝,他的妻子在《梨俱吠陀》称为散脂,天龙弗栗多,阿耆尼:火神。伐楼那:水神.阎摩:死神.苏利耶:太阳神。.梵天:创造之神。 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相神。配偶为智慧女神辩才天。毗湿奴:保护神。湿婆:音乐、舞蹈和毁灭之神。阿修罗:恶魔。密特拉(佛教名:弥勒菩萨)、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只。毗楼遮那(佛教名:大日如来)、松巴页面松巴 (印度教).迦楼罗:金翅神鸟,于烈火中涅盘而得永生,以中国神话凤凰为原形.八部众
是佛教八部护法天神。包括---
天众
天即神,着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帝释天(原为雷雨神兼战神)、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属于天众。
龙众
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护众生界。乾闼婆
是香神或乐神。原为婆罗门教崇拜的群神,据称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乾闼婆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紧那罗
歌神。 摩喉罗迦
大蟒神。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苏摩
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后演变为月神之称谓。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菩萨
全称是“菩提萨垂”,金刚
是梵文Vajra的意译,意译为“缚日罗”、“伐折罗”。1.伽波叶的儿子:匠神陀湿多,海神婆楼那,天帝因陀罗,太阳神毗婆萨婆(苏里耶),以及毗湿奴。
2.太阳神的儿子:冥王阎摩,医神阿湿毗尼(兄弟俩)。
3.梵天的儿子:月神苏摩,风神婆瘦,火神阿老尼。
4.其他神:梵天第四子补罗湿底耶的孙子财神和夜叉王俱毗罗(多闻天);天神与阿修罗搅乳海产生的幸运女神拉客什米(吉祥天)和酒神修罗。
大辩才天在古神话中名萨罗私伐底,是达萨和毗里妮的女儿,后来加入了天神的行列,她善于狡辩,聪明狡猾,是智慧女神,,地天又叫坚牢地天,大地女神,来源于古神话的大地女神,在古印度神话中,大地女神是抚育万物的母亲。多闻天,名毗沙门,又称施财天,是佛教中守护北方的天王。多闻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财神俱毗罗。夜叉和罗刹都是从梵天的脚生出的种族,地位较低。广目天名毗留博叉,是守护西方的天王,同时他也是龙族的首领,手持一龙。是比娑竭罗龙天(二十诸天之一)地位更高的龙王。
伽楼罗是太阳鸟,世界上最大的鸟,在古印度神话和佛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伽楼罗种族中就此一个。月神苏摩是从梵天肚脐生出的八个天神中的老三。是八个天神中最重要的一个。
G. 谁知道印度神话中湿婆和因陀罗谁厉害
ghostmen朋友,你好。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湿婆和因陀罗是印度神话中湿婆和因陀罗呢,还是《天空战记》中的湿婆和因陀罗。那我就分别来告诉你好了。
首先,在真正的印度神话中,因陀罗演化成了帝释天。(这个帝释天并不是《风云》中的那个帝释天)因为因陀罗是十二天神的老七,具有非凡的能力,所以被推举为天神的首领,成了天帝。因陀罗在与阿修罗的战斗中,功劳显赫。打败了许多强悍的阿修罗,其中有曾经和他兄弟相称的牟质。因陀罗的妻子是阿修罗舍质,为他生下一男一女。虽然天神与阿修罗是死敌,但两个种族间通婚并不少见。
因陀罗是雷电之神,众神之首,后成为天王。被佛教吸收后又叫“帝释天”,为善见城城主。
因陀罗把世界分为四部分,自己统治东方的天国,弟弟太阳神的大儿子阎摩统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长海神婆楼那统治西方的大海,财神俱毗罗统治北方的夜叉国。
因陀罗虽然身为天帝但却不是至高无上的,他曾经因为得罪仙人而离开天国,后来在众神的努力下才洗脱罪恶,重登地位。这也是古印度婆罗门地位高于刹帝利的表现。
因陀罗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经常要弟弟毗湿奴的帮助。并曾经大败给罗刹王,变成孔雀逃难。因而在人间,毗湿奴的香火比因陀罗更旺,成了三大主神之一。
而湿婆呢,在印度神话中被称为湿婆大神。又叫鲁德罗。鲁德罗是原名是红色的意思,湿婆是仁慈的意思,表现人们对破坏神的期望。他也是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另外一个是十二天神中最小的毗湿奴。
湿婆是梵天最有威力的儿子,是愤怒和破坏的化身,他的地位和能力远在天神之上,直逼梵天。他的第三只眼睛能喷出愤怒之火,可以烧毁一切,这种火烧毁了阿修罗的三连城,烧死了爱神,烧掉了梵天的第五个脸,因为爱神诱惑梵天追求自己的女儿。(好像三只眼都特别牛)湿婆取了达萨和罗希尼的女儿乌玛为妻,但与岳父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经常闹矛盾。
湿婆与大地女神生下了二十一个暴风雨神摩鲁,加入了天神的行列,成为天帝因陀罗的随从。湿婆长期在喜马拉雅山修行。是苦行者,娶了雪山女神为妻,生下了战神。湿婆与梵天一样,具有赐予其他苦行者力量的能力。
湿婆一般站在天神一边,他和他的儿子的参战是天神战胜阿修罗的关键。但也不是绝对,他有时候也帮助其他种族,他视阿修罗的导师乌纱纳斯和罗刹王为亲生儿子。这也是后来罗刹王猖狂原因。
所以说,在印度神话中湿婆和因陀罗是一伙的,而因陀罗又是湿婆大神的领导,那当然是因陀罗比湿婆更厉害一些。
在《天空战记》中, 我个人认为,也是因陀罗比湿婆更厉害一些。以下是《天空战记》的相关资料:
《天空战记》不知何人何时所作。其正名不显,湮没久已,今廿岁以下之人莫能知之。然与知者复提当年种种,无不双目生光,赞叹连声。
《天》共38集,主线沿用印度神话中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慧明)、湿婆(石华),分别代表创造、维持、破坏,三种状态轮回往复,为宇宙运行的基本秩序。
故事从神军统领雷帝因陀罗石化天界调和之神慧明开始,天界失去“维持”之力量,面临崩溃。因陀罗却把罪责推在刚从人间转生至天界的一平身上,并且控制了与之一同转生的好友阿凯。少数明白真相的战士和一平一同返回天空殿,扶正祛邪,挽救慧明,一路上和因陀罗派出的敌人厮杀,付出重大牺牲终于如愿。而此时,破坏神湿婆带领阿拉神族来袭,形势更加恶劣。只有主宰“创造”力量的梵天能够打败湿婆,但能够穿上梵天战甲的不单有属于正义的一平,还有已经性格大变,成为湿婆部下的阿凯……
《天》动画细腻精致,尤在当年《圣》之上。其中人物多取自印度神话、佛教传说,与众不同。背景大量运用佛像雕塑,各种手印、花纹图饰、极具宗教色彩。战士们绝技如曼陀罗阵等风韵独特,结尾并ova版中体现的胜败之争,正邪概念,更回味无穷,可圈可点。
《天空战记》中称为“八部众”,为守护天界、地位甚高的八位战士,他们分别是:
天——天王乔迦(表征:虎)
龙——龙王良马(表征:龙)
修罗——修罗王日高一平(表征:狮子)
夜叉——夜叉王黑木凯(表征:狼)
迦楼罗——迦楼罗王利迦(表征:金翅鸟)
紧那罗——那罗王莲迦(表征:独角兽)
乾闼婆——闼婆王高野(表征:水牛)
摩侯罗迦——比婆王阿达(表征:犀牛)
人物简介:
日高一平(修罗王)
中学生,与好友黑木凯一起跟随爷爷习武。修罗王的转生。被召唤到天空界后,面对巨大变故,无法接受昔日好友变成死敌的事实,为了唤回黑木凯的本性毅然前往天空殿。重友情的黑发少年,个性活泼而不拘小节,也常常犯没头脑的小毛病。
神甲胄:狮子
绝技:修罗魔破拳 兽王曼陀罗阵修罗金刚魔破拳
黑木凯(夜叉王)
在人间界是一平最好的朋友,极为温柔善良的少年。夜叉王转生。到天空界后被黑暗力量所控制,完全变成另一个人。阴暗、邪恶,一门心思追杀秋亚人。极端双重人格的角色。
神甲胄:狼
绝技:疾风魔狼剑 夜叉金钢阵
力加(伽楼罗王)
天空界八部众之一,表面上吊儿浪当,是个轻佻的家伙,实则异常敏锐,在紧要关头,有当机立断的勇气。拥有与众不同的灵力羽毛,可以探知异地的事情。身材修长的美人,喜欢打扮,并常以此为荣。
神甲胄:凤凰
绝技:迦楼罗翼吹雪 迦楼罗灵视羽·超传播 迦楼罗灵视羽 迦楼罗翼紫岚 迦楼罗火翼阵 迦楼罗金钢缚
乔加(天王)
天空界八部众之一,第一个发现因陀罗的邪恶阴谋并与之对抗,在与一平一同逃离因陀罗魔掌后,提出重返天空殿、拯救调和之神。个性内向,不擅言辞,是个忠诚厚道、正邪分明的人。
神甲胄:虎(好像是剑齿虎)
绝技:天王降魔钢 天王水晶结
良马(龙王)
天空界八部众之一,天王乔加的好友。正义感很强的人。为人极重信义。不太说话,偶尔会开开玩笑。身材魁梧,行事果断,在众人之中尤为可靠。
神甲胄:龙
绝技:龙王火炎戟(在八部众中唯一只会一种绝技的人,还好在“创世への暗斗”中学会了龙王爆炎戟)
莲加(那罗王)
天空界八部众中唯一的女孩子。有点急躁,认真的女孩。暗恋着因陀罗。泼辣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憧憬着爱情的心,也因此甘愿受到蒙骗。
神甲胄:独角兽
绝技:那罗无双华 那罗朱灵华
阿达(匹兹王)
天空界八部众之一,性如烈火,是个直来直去的人。幼年起就很尊敬慧明大师,可是由于其粗豪而缺乏思考,仍被因陀罗的谎言蒙蔽。
神甲胄:犀牛
绝技:比婆流砂洸 比婆激震破
高也(达婆王)
天空界八部众之一,认真、内向、勤奋,在实力方面不断鞭策自己修炼,达到“无我”境界而被认为是天空界武神将中最强的人。痴迷于武学之中,忽略了事情的真相。
神甲胄:水牛
绝技:闼婆水浒轮 闼婆水雷染
罗久修(吉祥天)
简介:一平来到天空界后最先遇见的人,带着宠物“小咪”的活泼小女孩。并不知道自己拥有调和神的灵力,在觉醒之后,代替在战斗中牺牲的慧明大师成为调和神。
慧明大师
天空界美丽的调和之神,负责维持天空界、人间界的协调。被因陀罗石化后,蒙秋亚人一行搭救得以回复,并使得在战斗中一度死去的乔加、龙马、莲加、阿达、高也等人复活。后在与黑暗尤加的战斗中牺牲。
好了,ghostmen朋友,印度神话中和《天空战记》中的湿婆和因陀罗我都已经介绍完了,我已经尽力而为了。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H. 为什么波塞冬和宙斯是死对头
当初宙斯三兄弟抓阄划分势力范围,宙斯获得了天空,哈得斯屈尊地下,波塞冬就成了大海和湖泊的君主。 虽然海陆空看是由三兄弟分掌,但是内部势力并不均衡。宙斯动辄发出狂言,要把大地和大海一起拉上来,吊在奥林匹斯山上。波塞冬虽然表面上不得不尊重宙斯的主神地位,但是心里却很不服气。希腊诸神热爱人间和眼光,但他却每天潜在海底的宫殿根生猛海鲜,臭鱼烂虾打交道。事实上,他只能算是镇守边疆的藩王。也是波塞冬的愤怒犹如那澎湃的海水滔滔不绝。地震和海啸都是他内心愤愤不平的表现。
正如大海的波涛,波塞冬的性格桀骜不驯,他经常驾驭着烈马金车在海面狂奔,然海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他的标准武器是个三叉戟,说就不好听的就是个特大号鱼叉,当然是赶不上宙斯的核武器—雷电。
波塞冬的神性广泛,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极大的野心,时刻想夺取宙斯天帝的宝座,但被宙斯发觉,把他放逐到地上受刑,帮助劳梅顿王修建特洛伊城。此外他还常与诸神交战,在雅典和特罗森城就有过他和雅典娜的争霸战。
波塞冬野心勃勃,而且好战。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权力,他密谋把宙斯从他的宝座上赶下来。阴谋没有得逞,他被赶往人间服侍一位凡人。在阿波罗的帮助下,他替拉俄塞冬国王修筑了着名的特洛伊城墙。一次他和雅典娜就新城雅典起名之事争吵,最后被迫向智慧女神让步。另一次他因科林斯的国王之故与阿波罗激烈争吵,最后以胜利告终。
I. 印度神话中有多少神明各司何职
印度神话人物
天龙八部佛经解释
天龙八部,又叫做八部龙神,因为天龙在八部众中居于首位。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现在一一的解释如下:
“天”,是“提婆”的音译,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无色界等诸天。在《法华论》中说:“清净光洁,最尊最胜,故名为天。”这是对于帝释、自在天、毗沙门天以外诸天部乐界的总称。
“龙”,梵语“那伽”,是禽类的水属之王。龙身到处隐显自在,在《法华经》中列有八大龙王之名。
“夜叉”,这是勇健鬼,暴恶鬼,能飞行空中的鬼类。
“干闼婆”,梵语是“彦闼缚”,译有“寻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种不同,以香为食,侍奉帝释而司奏伎乐,常在须弥山之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
“阿修罗”,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是鬼神的一类,也译为“无端正”,男丑女端正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很多地方都略称修罗。修罗在前世虽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战斗,常受三时铜镬、剑戟等苦。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着修罗的瞋火,就是从这里而来,修罗不一定要说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
“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梵音叫“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为“迦楼罗王”,即是一切鸟类之王。住在须弥山北方大铁树间,翅翼金色,两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日巡视须弥四天下,捕龙而食。头上挂有如意珠,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楼罗炎”。
“紧那罗”,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译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头上有一角,人见之常疑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释的乐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释,其形象稍似马首人身,人首鸟身。
“摩睺罗伽”,正音是“牟咜洛迦”,译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