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
确实是东印度公司
公司的性质不光是经营而且掠夺财物和建立军队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丹麦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和被合并称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几个企业
❷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了多少钱
最终从印度收手截止,三百年来,光算钱的数目的话,最少五十亿英镑,但已经把印度压榨的不成样了,如果考虑综合价值要以万亿计了。
❸ 英国东印度公司非常出名,它是如何崛起的
英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都遍布着他的殖民地,所以英国想将生意做到海外,当时的印度是个被殖民的国家,没有自己的主权,自己的领土和海域都在他国的掌控之中,当时好多的国家都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包括法国东印度公司,苏格兰东印度公司等等,但是最强大的还是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
本来正当的生意就非常的赚钱,但是英国并不满足于此,后来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土地开始大量种植罂粟,开始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因为鸦片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包括食盐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疯狂地向其他国家输送鸦片,其中就包括中国,从某种方面上说中国也帮助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❹ 清朝时期的世界首富是谁,他名下有多少资产
谈到清朝的富豪,对很多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珅,在和珅被抄家后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究竟多有钱呢?在《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有这样一段话,“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初的《纵横一千年》中一共出现了6个中国人的名字,除了伍秉鉴和和珅,还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宋子文。但是伍秉鉴是唯一一个纯粹的商人,他在那个官商合流的年代能够凭一己之力坐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实属不易。
❺ 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前从印度掠夺了多少财富
东印度公司,全称“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 HE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
一旦变成了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地,印度就落入了苦难的深渊。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毁灭了印度的传统手工业。
在18世纪中叶前,手工棉纺织业是印度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而到了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发生前,上千年曾经辉煌于世界的印度手工业从此一蹶不振。英国的殖民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印度的手工业,使千百万的手工业者失去了生活来源,大批人因饥饿而死亡。达卡城的人口由18世纪中期的15万下降到1840年的三四万人。“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一位东印度总督曾经这样说。
英国的殖民统治还造成了印度的饥荒。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赚钱而横征暴敛,在其统治印度东部以后不久就将田赋提高了近一倍,造成了连年的饥荒,仅1770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了一千万人,约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在1769年到1770年间,英国人用囤积全部大米,不出骇人听闻的高价就拒不出售的办法制造了一次饥荒。”在西欧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最繁荣富庶的地区之一,而在变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印度就成了一个被西方人鄙视的“落后国家”。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
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❻ 标准石油公司很有钱吗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相比谁更有钱历史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全球大部分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等人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他之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钱的人,预计资产达到4400亿美元。他的获利来自于对全球最有价值商品的垄断。1880年代,标准石油控制着炼油、分销以及石油行业的其他业务。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分拆标准石油,认为该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结果是标准石油分拆为34家公司,其“后代”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康菲石油公司。
此次分拆也是新闻史上的重要一章,新闻“扒粪者”埃达-塔贝尔的宏观巨作《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加速了该公司的灭亡。
❼ 东印度公司有多少白银
都印度公司有多少白银?嗯,他们那边的话在那个时期白银还是比较多的,大概有一,1亿多两吧。
❽ 东印度公司的资料谁能告诉我拜托了各位 谢谢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它们分别是: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丹麦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和被合并称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几个企业 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就是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 一天24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英国之所以发展壮大、强盛发达。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王朝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为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就占领了上面提到的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 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势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便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这些英军还积极训练印度人帮助他们打仗。 本来是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光是经济掠夺就已经使印度人民非常不满,这时,他们又建立了军队,印度政府理所当然地就出面进行干预了。 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相当于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在加尔各答拆除堡垒,英国人根本不理睬,纳瓦布非常气愤,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这就开始了历史上着名的英印七年战争。 这个时候,因为英国政府授予了东印度公司各种权力,如垄断贸易权、训练军队权、宣战媾和权、设立法庭审判本国或殖民地居民权等,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实际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机构。 所以,当印度人收复加尔各答之后,东印度公司总司令官克莱武连忙召集官员到马德拉斯商讨对策。 “大英帝国岂能容忍这种侮辱,我们动手吧!”一位身着军装的官员向克莱武提议。 “慢!我认为应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再作决断。”一位政府官员说。 “什么?土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大英帝国的军队所向无敌,没什么可准备的。”军人用眼睛斜视了一下说话者,不满地说。 “司令官,”政府官员好像没有听见军人的话,慢条斯理地对克莱武继续说,“请您听一下我的理由,第一,纳瓦布的兵力有7万人,而我们只有900人,加上接受我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不过2900人,一旦打起来,胜负恐怕不难判断。第二,我们远离本土,战争打响后,恐怕物资供应很成问题,从英国出发的船只,到这里需要两个多月。第三,印度人还有法国人的支持。这三点请司令官考虑。” 克莱武听后,看了一眼军人,军人在瞪着眼睛,怒视着那位政府官员。克莱武又看了看那位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已默默地坐了下来。克莱武狡猾的一笑,向所有人说道:“诸位,他们二位的意见都不错,我决定,向印度开战,不过……”说完,他走向那位政府官员,向他耳语了几句什么。 第二天,政府官员带着几位随从,把许多珍贵礼品送给了纳瓦布的主要军官。原来,他们是向纳瓦布的下属军官行贿! 1757年1月,克莱武率军在恒河口登陆,经过短时间激战,重新占领了加尔各答。 6月,纳瓦布调遣7万大军与克莱武的900英军在普拉赛地区作战。英国士兵面对强大的印度军队早已吓破了胆,初战就失败了。但是,他们用大量金钱珠宝收买了印度的不少军官,使印度军队向后撤退,这时英军迅速追击,印军四散逃跑,连纳瓦布也被英军杀死。英国军队乘势向孟加拉国库进军,当打开国库大门。他们看到了满库的金银珠宝的时候。“抢啊!”英军顿时象开了闸的水一样冲向国库的各个角落。国库空了,英国军人却满载而归。 几年以后,克莱武在向议会陈述这次抢劫时,非常遗憾地说:“当时我真傻,我周围满是金银珠宝,整箱整箱的金条,整袋整袋的各色宝石。可我却只拿走了20万镑!”据不完全统计,孟加拉国库被抢,英军拿走的金银珠宝,总价值达3700万英镑,这还不包括个人装入腰包的,如东印度公司职员们个人抢走的总数价值2100万英镑。光这两项总价值就达5800万英镑。这次战役之后,英军又击败了法军,从此,独自霸占了孟加拉,并任命亲英派印度人作了纳瓦布。 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此法规定,原加尔各答的省督改为总督,并由国家直接任命,其任务是代表英国政府全权管理英国占领下印度的全部领土。至此,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以后,英国继续占领印度其他地区,1774年,占领了奥德,1799年,经过持续23年的战争之后,英国又占领了印度南部具有很强实力的封建国家迈索尔。1849年,又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从此,英国完全占领了印度,印度全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那么,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能够一步步吞食印度并牢牢地控制印度呢? 可以说,英国统治印度的秘诀在于“分而治之”四个字,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大国,从16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就开始统治印度。表面看,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实际上,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不仅各封建割据王国互相争斗,连中央内部也矛盾重重,同时,又不断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所以,国力非常弱小。再加上传统的种姓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顺利闯入印度。英国殖民者占领印度后,便充分利用了印度国内的各种矛盾,让“印度人打印度人”,从而坐收渔利。如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唆使印度教封建王公攻打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后又唆使海德拉巴王公进攻马拉特,并挑拨马拉特王公之间的关系,造成极度混乱局面后,东印度公司才出面收拾残局,进而确立自己的殖民统治权。 东印度公司还训练了雇佣军,这支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这支部队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由于东印度公司残酷掠夺和压榨印度人民,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767年,公司无力交纳英国政府规定的40万英镑,开始向政府贷款,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了,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这样,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走向破产的道路。 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三:首先,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其次,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限于重重危机之中。再次,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这点,也是公司垮台的最主要原因。 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东印度公司就象一位衰老的老人,当它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便被一脚踢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