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舞鸿雁是多少人跳的
可以12个
2. 鸿艳组词打多少分
鸿雁、鸿儒、鸿鹄、飞鸿、鸿蒙、鸿运、鸿福、鸿业、惊鸿、鸿基、梁鸿、鸿达、鸿博、鸿源、鸿宝、鸿飞、孤鸿、吴鸿、鸿德、鸿威、鸿禧、鸿猷、归鸿、鸿门、沈鸿、鸿轩、鸿文、鸿燕、鸿远、哀鸿、鸿志、二鸿、断鸿、鸿鼎、鸿富、鸿都、鸿硕、鸿烈、泰鸿、大鸿
3. 一个鹅爪多少克
有大有小,一般50克左右。
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其中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
家鹅大致分中国鹅和欧洲鹅两个系统,欧洲鹅起源灰雁,中国鹅是由鸿雁驯养而成。
4. 鸿雁一般在哪过冬呢
鸿雁是大雁的一种,过冬期间会迁徙过冬。在寒冬时期,大雁会南飞迁徙,飞往暖和的地方,越冬于中国中部、东部和台湾以及朝鲜。那里的冬天气候比较温暖,帮助它们过冬。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又称野鹅,天鹅类,是大型候鸟。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
5. 鸿雁两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雁的生长地在哪里?快,非常急!!!!
大雁生活一般生活在沼泽地较多的湿地,冬天来临时,中北部空气寒冷,水中的食物减少,大雁为了生存,就往气候相对温湿的南部,在南方仍可以找到生存的食物,而到了春天,中北部的气候转暖,食物又多起来,于是就又飞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
所以古时候当人们看到大雁南飞的触候就知道天气要冷了,也正为如此,不少文人黑客感慨无限,写出了不少凄美的诗词
问题二:大雁生活在什么环境下?
大雁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冬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
问题三:大雁的生活习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为它们整天的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有劲的大雁在扑翅膀飞的时候,翅膀尖扇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轻轻地抬起来,长途跋涉的小雁就不会掉队。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由于头雁扇动翅膀的作用,带动气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后面的大雁飞起来会很轻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相同的原理在田径场上也有,中长跑的比赛中一些有经验的运动员不会一开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紧跟一个后面跑,因为这样空气对他的阻力会比第一位的小。跑起来也更省力。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大雁爱情,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黑雁繁殖于北美洲及西伯利亚极地的苔原冻土带;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 灰雁欧亚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鸿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繁殖于蒙古、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越冬于中国中部、东部和台湾以及朝鲜。 白额雁繁殖于北半球的苔原冻土带;在温带的农田越冬。 人工繁殖在野生状态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产蛋4~8枚。人工养殖时(目前所谓的人工养殖是将大雁与家鹅或朗德鹅 杂交),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时间为8~9个月,年产蛋量初产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产蛋可达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为31天。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类水禽,野生状态下以植物嫩叶、细根、种子为食,其中多以杂草为主。人工养殖时,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麦,主要活动在稻茬地、河坝滩涂、山坡等,不用补饲,即可达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养的条件下,可以喂各种杂草粉和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内(2~6月)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虽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强,饲养一个体重5公斤的成雁终生耗精料(育雏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种无可比拟的
6. 鸿雁寿命最长是多少年
鸿雁的寿命一般在二十岁左右。三岁的鸿雁就进入成年期,三到十三岁为繁殖期,到了十四岁就不能繁殖了。从三岁进入性成熟,到了每年的三月份,鸿雁开始求偶,鸿雁每年从3月到5月只繁殖一次。所以每年的2月份就要进行种雁的挑选。
7. 告诉我一些斑头雁的资料
斑头雁,雁形目,鸭科,雁属。大雁的一种,因头上有两条黑色条斑而得名。它体形如鹅,重约2500-3500克,长着桔红色嘴巴、黑色嘴唇、桔红色腿脚,灰褐色的羽翅,虹膜-褐色;嘴-鹅黄,嘴尖黑;脚-橙黄。飞行高度可达8000米以上,每日飞行300到500公里,是鸟类飞行的一级运动员。斑头雁对水的依赖性比其它水禽小,主食各种禾本植物,也吃少量贝类等无脊椎动物。斑头雁一般于4月上中旬在水中交配,每窝产卵4枚,最多可达10枚,每枚重约300克。孵化期28天,雏雁出壳2小时后即可随亲鸟活动。
体形较鸿雁小,雄雁体长不超过 850毫米,雌雁体长不超过750毫米,颈部也比鸿雁短 ;雌雄羽色相似 。头顶污白色,后头有两道黑色带斑,后颈暗褐,颈的两侧均白;上体大都灰褐,各羽缘浅棕色或白色 ;颏和喉污白 ;前颈暗褐,向后转为灰色,羽缘较淡,下腹和尾下覆羽污白;胁羽暗灰,具有暗栗色宽阔羽端斑。
在高原湖泊地区繁殖。斑头雁在水中配对。交尾后就开始选地筑巢。巢呈盘状,略高出地面,内铺草茎和藻类碎块。巢的密度很高。1960年繁殖季节,在青海湖的鸟岛上有 750多个雁巢。每窝产卵2~8枚。雌鸟孵卵,孵化期29天。雏鸟约经70天成长为成鸟。
. 斑头雁从7月中旬开始换羽,首先脱换全部飞羽,因而失去飞翔能力。这时,它们集中在水草茂盛、人迹罕至的湖湾。换羽期约1个多月。9月开始迁飞四川、云南以及印度和缅甸北部越冬。
斑头雁忠于爱情,出入成双成对,一旦丧偶,便不再婚嫁,形成“孤雁”。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繁殖于亚洲中部,在印度北部及缅甸越冬。 栖息于湖泊、沼泽地带。在青藏高原栖息高度可达海拔4800米左右。迁飞行时排成 “一”字形或“人”字形。集群生活。主要取食野草、植物种子与根茎及少许水生昆虫等。在青藏高原5-8月为繁殖期。营巢于小岛和沙岛地面上。每窝产卵4-9枚,多达12枚。主要由雌鸟孵化。
[编辑本段]分布状况
繁殖于中国极北部及青海、西藏的沼泽及高原泥淖,冬季迁移至中国中部、西藏南部及云贵高原。国外见于印度和盂加拉等国。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耐寒冷荒漠碱湖的雁类。越冬于淡水湖泊。
[编辑本段]斑头雁的特点
体大肉多,易饲养,可驯化为高原上的肉用禽,在西藏和青海曾有牧民少量饲养。 由于狩猎和捡鸟蛋,使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目前国家在青海湖鸟岛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这一鸟类资源。
[编辑本段]斑头雁休产期的饲养技术
斑头雁虽然饲养简单、养殖利润较高,但斑头雁繁殖率低、产蛋期短,因此如何延长产蛋期以及在非产蛋季节如何降低成本是获得高利润的关键。本公司经3年养殖实践,摸索出一套斑头雁休产期的饲养方法。
1.改水养为旱养 斑头雁用水面养殖虽可以减少清扫的工作量,但会导致水体污浊,夏秋季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斑头雁的健康。因此,应在其休产后的7月份排干水,清洗池塘并消毒,再适当养鱼、养水浮莲等供斑头雁食用。此时斑头雁转至较阴凉的旱地鸭舍饲养即可(要将翅膀剪去一边),至第2年1月份种雁产蛋前1个月,再将种雁改为水养。
2.停止光照,改喂青料 斑头雁一般在当年12月开始进行晚上补充光照,以刺激其产蛋,但休产后即应停止光照,以防其春季不产或少产蛋。另外,在休产期间,为防止斑头雁过于肥胖,可改喂青料为主,节省饲料成本。有条件的应在秋季前后安排种植牧草。
3.每年换种,节省饲料 利用斑头雁只在每年3—6月份产蛋,其他月份为生长期的特点,当种雁产完最后一批蛋后,除留下部分高产优质的种雁外,应全部当商品雁出售。当4月底最后一批小雁孵化出壳后,选育一批发育好的小雁当种雁留用,饲养9—10个月后刚好到第2年春季,这时这批斑头雁已性成熟并开始产蛋。由于小雁从出壳到产蛋所用的全部青饲料不及产蛋种雁所用饲料的一半,因此可大大节省饲料。
4.搞好卫生,接种疫苗 斑头雁虽然抗病力强,很少得病,但家养后,环境污染严重,免疫力下降,加上家禽交叉感染,使其发病率大为上升,因此应在休产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需要,主要接种鸭瘟、霍乱二联苗、大肠杆菌疫苗等几种主要疫苗。同时还要摘好雁舍卫生,定期消毒。用水面养殖的,在夏季还应换水,并清除水中粪泥,将水塘彻底消毒。
[编辑本段]斑头雁商品价值
斑头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等地,秋冬季结群南飞,活动于南方多水的沼泽、平原和山区的湖泊、河谷,以植物为主食,是典型的草食性群集类水禽。人工养殖时,采取断翅放养,可以大群放牧于草地、稻茬地等,不用补饲即可达到4—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繁殖期内(3—6月份)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即可。斑头雁的繁殖率虽比家禽低,但其草食性能强,饲养一只体重5公斤的成雁终生仅耗精料3—4公斤。
野生斑头雁一般4年才能产蛋,一雄配一雌,年产蛋3—6枚。人工养殖经4—5代选种驯养,培育出的新一代斑头雁可有效改变野生状态下4年才能产蛋的状况,一般9个月就能性成熟,年产蛋量也大为提高,达20—30枚。
斑头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比家鹅更抗病,容易养育。小雁生长较家鹅慢,一般养3个月长至3.5公斤即为商品雁,其成本仅需8元左右。
斑头雁商品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广阔。在广州,宾馆酒家收购家养纯种斑头雁,每只价在350—400元以上还极为抢手。在福州、上海、北京等地家禽批发市场,2.5—3公斤重的斑头雁每公斤价都在60—80元,而且有价无货。
由于斑头雁一生极少得病,平时一般无须用抗生素,故其肉质不仅鲜、香,还有天然保健绿色食品的美称,成为宾馆深受欢迎的佳品。
斑头雁饲养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是刚刚开始驯养的特禽,种苗奇缺,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巨大的商品消费市场,发展斑头雁人工养殖,其前景十分广阔。
斑头雁是青藏高原特色品种,属雁形科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雁有弃卵习性。
斑头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等地,秋冬季结群南飞,活动于南方多水的沼泽、平原和山区的湖泊、河谷,以植物为主食,是典型的草食性群集类水禽。人工养殖时,采取断翅放养,可以大群放牧于草地、稻茬地等,不用补饲即可达到4—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繁殖期内(3—6月份)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即可。斑头雁的繁殖率虽比家禽低,但其草食性能强,饲养一只体重5公斤的成雁终生仅耗精料3—4公斤。
野生斑头雁一般4年才能产蛋,一雄配一雌,年产蛋3—6枚。人工养殖经4—5代选种驯养,培育出的新一代斑头雁可有效改变野生状态下4年才能产蛋的状况,一般9个月就能性成熟,年产蛋量也大为提高,达20—30枚。
斑头雁的饲养方法与家鹅基本相同,以草食为主,只要有草的地方都可以饲养。野外饲养可充分利用荒山地、果园放牧饲养,不必建舍。有水源或水面池塘的,四周要用尼龙网或木板围成2米高的围墙,让其天然放养。天然放养的斑头雁要剪去一边翅膀,以防飞走。没有水源的地方,可采用旧房子圈养。每天只需割一定量的青草或用切碎的瓜果、瓜果皮作饲料,产蛋的斑头雁只需在清晨添加少量的精料即可。在农村,可充分利用农闲的地方种植黑麦草、菊苣、俄罗斯饲料菜、饲用玉米等牧草进行喂养,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牧草可养60—70只中雁。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8. 大雁为什么排成人字形飞行
大雁为排成人字形飞行的原因: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由于头雁扇动翅膀的作用,带动气流,若排成“人”字形飞行,后面的大雁飞起来会很轻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
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
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
(8)印度鸿雁多少扩展阅读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品种分类:
1、黑雁
繁殖于北美洲及西伯利亚极地的苔原冻土带;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
2、灰雁
欧亚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3、鸿雁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繁殖于蒙古、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越冬于中国中部、东部和台湾以及朝鲜。
4、白额雁
繁殖于北半球的苔原冻土带;在温带的农田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