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蒸米糕多少钱一个

印度蒸米糕多少钱一个

发布时间:2022-07-28 04:27:04

① 求此种米糕的做法!!街上蒸着卖的那种!有图!!回答满意追加五分!!

发糕,就是和龙游发糕做法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放红糖。色素也不一定。自己做放心点。
转发:发糕的做法 配方: 1 糯米粉最好, 2 如果没有1 用 面粉+玉米粉代替(比例随个人口感决定,我的是yu玉米粉多于面粉)+发酵粉 (比例就是蒸馒头的比例。比如:面粉500G+5-7G发酵粉),搅均匀 3 加温水, 这个是关键,比馒头的水量多一些。成胡状即可(稀稠随个人口味) 想办法让3保持温度。。 我的保温方法是:面糊放一个大碗里,大碗放锅子上,他们的直径大小差不多,锅里已经添加温水。。 如果感觉温水变凉,加热锅或者给锅里换温水。 只要温度可以,不久面糊就膨胀。 放不粘锅 +加一点油 +放2勺面糊 开始煎,2边煎好--可以吃了 面糊可以多准备点, 随吃随炸,很方便。 如果喜欢吃口感酸的,面糊不要放冰箱,反之放冰箱次日可以继续吃。 加了玉米粉后, 特别香, 对了我还放了糖 枣香发糕 玉米面350克,面粉150克,小枣175克,白糖100克,鸡蛋4个,泡打粉,蜂蜜。 1,取一容器放入玉米面,面粉,加蜂蜜,泡打粉,清水搅拌成稠稠的糊。 2,另取一容器打鸡蛋,加白糖,顺时针打尽量多打进空气,很费劲的。 3,将蛋液加到面糊中,加一半枣拌匀,醒发20分钟。 4,蒸锅加水,开后,将发好的面糊倒在屉布上,剩余的枣放在上面。大火蒸 15分钟既可。

② 米糕是哪里的特产

云龙县米糕

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嘉宾贵客。

③ 印度人喜欢的小吃有哪些

说到印度美食,你想到的应该会是有浓浓咖喱味的食物。的确,印度人非常钟爱咖喱,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独特美味的小吃。

我们先来说一种跟咖喱有关的食物,咖喱角。它是一种用面皮包着咖喱味的内馅,捏成三角形油炸,然后蘸薄荷酱或者酸甜酱吃的一种小点心,非常受印度人喜欢,连很多游客也对它爱不释手,一日三餐都可以吃。

糖耳朵,这个听起来就很可爱的名字,在印度、中东地区都很受欢迎,是用小麦粉面糊加一些糖浆后,在大锅里煎成环状,金黄鲜艳,不禁令人食指大开。

④ 印度的美食有哪些

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
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着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摄氏度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⑤ 做米糕,用什么米最好

做米糕用什么米最好,做米糕不管用什么米,都要选择优质的米,做米糕可以用大米、黑米、小米、糯米等,都可以用来做米糕,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食材也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什么米来做。

米糕蓬松喧软,香甜可口,米香味浓郁,深受大家的喜欢,老人小孩都喜欢吃,米糕的做法也是有很多种,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使用的食材也不一样,米糕可以用糯米、小米、黑米、大米等制作,不过最常见的就是用大米制作米糕,我奶奶做的米糕特别好吃,下面就来分享下做法。

2、喜欢吃口感粘一点的,可以加入一点糯米粉,糖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米糊一定要醒发好,这样蒸出来的米糕蓬松暄软。

3、可以放上自己喜欢的果干,盛米糊的容器一定要刷上一层油,这样后面好脱模,蒸米糕的时候,容器上最好盖上盖子,防止蒸汽水滴在米糕上,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焖5分钟再开盖,这样蒸出来的米糕才会蓬松暄软。

⑥ 印度有什么样的特色食物

印度人的主食是米饭和各种薯类食物以及玉米等,面食类是副食品,品种上也主要是以西式的布丁、蛋糕、面包以及流行于本地的抛饼或烤长包或烤饼等为主。在对面食的处理上,印度人基本上是以烤和煎为主,因为这两种方式处理的面食更适宜印度暖湿闷热的气候条件下的人们的食用和保存。
印度飞饼
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
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着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摄氏度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⑦ 蒸香米糕的做法步骤图,蒸香米糕怎么做好吃

用料

长粒香米 150g

东北大米 50g

凉的清水 200g

酵母粉(红燕) 3g

细砂糖 35g

无铝泡打粉 2g

蒸香米糕的做法

⑧ 有什么印度FOOD比较出名

http://food.poco.cn/foodiaryDetail.htx&id=347460

http://food.poco.cn/foodiaryDetail.htx&id=347451

上面两个网址有配图的介绍,虽然少,但是看上去真的是令人垂涎啊~~~~~~~~

——————————————————-——————————

感受印度食文化

□在这里,越有文化越有地位的人越吃素

□中国菜“清清白白”,印度菜“糊糊涂涂”

□赴家宴、光着脚、手抓饭,表达的是亲密朋友之情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也许没有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像印度那样,具有如此明显的宗教色彩,如此深刻的文化意蕴。

一半国民喜吃素

2002年8月的一天,印度朋友克瑞迪亚60大寿,邀请我出席他的生日庆祝活动。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后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盘,竟然全是素菜,连鸡蛋也没有。不仅如此,连薯仔、红薯、萝卜等菜都没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长出的东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诉我:克瑞迪亚是耆那教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一些印度人对素食的较真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一次,印度朋友科米卡对我说,他访问中国期间,中国餐馆用煮过荤菜的锅给他做素食,那怎么行呢?

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耆那教徒更是严格吃素,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是素食王国,素食文化是印度饮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由于印度多数人喜欢吃素,印度开有不少只为素食主义者服务的饭店。西方国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适当地印度化。印度有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开设的比萨饼店,麦当劳供应的夹层食品,相当一部分不是鸡鸭鱼肉,而是蔬菜。美国驻孟买总领事西蒙斯告诉我,肯德基在印度办不下去,只好撤走。

抽烟喝酒不流行

由于历史与宗教的原因,印度社会自然而然产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这一现象。加之,宗教色彩特别浓厚的印度素食主义者协会等团体极力倡导素食,这就使吃素的人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印度前驻上海总领事苏伯拉马尼告诉笔者,他在上海工作的7年时间里也吃荤,但回到印度后,受素食文化的强烈影响,他也就不知不觉地又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受宗教禁忌的影响,烟酒在印度不怎么流行,宴会上印度人几乎不劝酒,嗜酒成瘾者或酒量很大者极少,从未见过印度人一饮而尽地干杯,也从未见过有人行酒令或醉倒过。马邦前副首席部长阿迪克(相当于我常务副省长)在飞机上多喝了点威士忌,下飞机时步履不稳,被媒体以“在公众场合醉酒”予以披露。印度抽烟的人极少,公务往来和红白喜事,从未有人敬烟。印度的烟仅10支装,比中国的烟短。印度人口袋里装一包烟、一个打火机的不多,一些烟民宁愿买一支抽一支。

在印度,一方面,吃的讲究和禁忌很多;另一方面,又不排除人们互相宽容,这具体体现在许多家庭在饮食问题上“一家两制”,甚至“一家多制”。一些中国姑娘嫁给印度人后,吃素的丈夫们一般不允许在家里做荤菜吃,但不反对妻子在外面吃。一些印度朋友尽管自己吃素,但在宴请中国朋友时,会主动准备好一些荤菜。

野味无人敢问津

在许多中国人看起来是美味佳肴的东西,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印度没有野味店,不仅野味无人问津,就是蟮鱼、泥鳅、甲鱼、乌龟、蛇这些东西,印度人也不吃,至于吃狗肉、猫肉、鸽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各种肉类的下水杂物,因而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有的几乎等于不要钱。例如,5个卢比(相当于1元钱人民币)可以买到1公斤鸡爪。由于素食主义者人数众多,有的蔬菜价格反而很高,例如,白菜价格同鸡肉差不多,芹菜论根卖,5个卢比才能买到一根(约1两)。印度虽然吃素的人很多,但并不等于这些人缺乏营养,因为印度人喝了大量的牛奶,每次喝茶,印度人都会在茶里加一些牛奶和糖。值得指出的是,在印度,绝大部分长寿的人是素食主义者。

香辣咖喱唱主角 洒着花瓣撑着伞,印度人在欢庆圣·塞巴斯蒂安节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调料合成的一种香辣调味品,呈黄色粉末状。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饮食文化也可以称为咖喱文化,这种饮食文化以香辣味道为特色。人们谈到印度饭,首先想到的十之八九是咖喱饭。咖喱饭可以是素食,也可以是荤食;可以是米饭,也可以是面食。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汤等等,每个经营印度饭菜的餐馆都飘着一股咖喱味。

从表面上看,中国菜的特点是“清清白白”,色香味三者,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好看可以激发食欲;印度菜的特点则是“糊糊涂涂”,各种主菜都放一大把咖喱粉,看起来都一个颜色。荤食不亲口尝一尝,很难区分是什么肉类,蔬菜也是捣成糊状,搁些咖喱。在中国人看来,长时间的煮熬使维生素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则乐此不疲。说印度菜把香放在首位恐怕并不过分。不过,印度菜的香并非中国人所习惯闻的那种香味,而是太香了;印度菜的辣味也并非中国人所习惯的咸辣、酸辣或麻辣,而是“冲”鼻子的辛辣,许多中国人恐怕一时难以适应。在印度生活了几十年的许多老华侨,普遍反映印度菜太香太辣,他们仍不习惯。

柠汁、飞饼是招牌

有人说:“辨别印度菜正宗与否,只要试点两道菜就可以了,一道是鲜青柠汁,一道是印度飞饼。”此话很有道理。青柠檬酸甜清香,是印度菜乃至所有正宗东南亚菜系不可或缺的配料之一,用青柠檬而不是散发着浓香的黄柠檬来配菜,可以保证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受破坏,更突出了食物的原味及咖喱的本真。

至于中国人所谓的“印度飞饼”,在印度称之为“加巴地”,似乎更应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艺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时,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个小圆团,再擀几下,便放入小平锅中加热。在小平锅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小炉子,燃着蓝色的火苗,可是上面却没有锅。当平锅中的饼快熟,有点胀起来的时候,厨师会利索地用手把它拎起来,一下子扔到旁边那个炉子的火中去。

说也怪,那张饼被火一烘,膨胀起来,好像悬在火焰上一样,很奇妙。很快地,厨师把它取出,放入盘中,嗬,香喷喷的,前后不过三分钟。食客们难以抵住刚出炉的“加巴地”的诱惑,没有谁能悟出“加巴地”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热气,能将薄如蝉翼的饼撑得如蒙古包般饱满。用筷子一戳,呼的一声,热气向外蒸腾,好不有趣。原来吹弹欲破的“加巴地”竟然还分为两层,外层浅黄松脆,内层绵软白皙,略带甜味,嚼起来层次丰富,一软一脆,口感对比强烈,嚼过之后,齿颊留芳。如果用“加巴地”包着羊肉或鸡肉一起吃,回味更是隽永绵长。

喜欢用手抓饭吃

受过西方教育的印度人或中产阶级,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刀叉或勺子吃饭,但多数印度人,包括上流社会的人通常更习惯于用手抓饭吃。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和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饼,面条、饺子、包子、馒头、烧卖基本上没有。他们喜欢吃的并非中国人的白米饭,而是把饭煮熟后,放些油和调料,饭的颜色呈黄色,或者同别的什么菜炒在一块。在中国流行的“印度飞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印度飞饼用的麦面都是没有去掉壳的,而中国的“印度飞饼”,用的都是去掉壳的精粉,其口感与印度的饼其实不一样。印度人吃米饭或吃饼时,喜欢用手把菜卷在饼内,有的像中国人吃北京烤鸭,或用手把菜和饭混在一起,在盘里搅拌几下,抓起来捏一捏,然后送进口内。这种吃法,如换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我刚到印度不久,就到卡纳塔克邦前农业部长、反对党领袖柏仁古达家里做客。先生在家里始终光着脚,没穿拖鞋,这使我深感奇怪,更使我诧异的是,先生陪我们用餐时,竟然用手把米饭、菜和汤在盘里来回搅拌,然后手呈勺状,不仅将饭送进嘴里,而且用手舀汤送进口中。和我一起访问的小高解释说:请你到他家里吃饭,是最客气的了;主人不穿鞋光着脚,同桌用餐时不用刀叉和勺,而是按照印度人的习惯用手,表示没有把你当外人,而是把你当成朋友,那就更难得了。

晚餐一般8点后

印度人吃晚饭一般至少在晚8点以后,饭店晚上最早在7点半才开门。印度人喜欢夜生活,每天开始工作的时间很迟,即使在印度的经济首都———孟买,早上10点才上班。因此,他们不急于吃晚饭。

刚来印度的外国人因不了解印度晚饭太晚的习惯,弄得常常叫苦不迭。一次,印度着名的外科大夫马昌德博士举行家宴,欢送即将离任的英国总领事。请帖上说的是晚8点开始,但到晚上11点还没有开始吃饭。原来,印度人举行这种活动的习惯是,晚饭开始前,每个人端一杯威士忌或其他饮料,站着或坐着自由地交谈,侍者则不时送来一些印度的点心,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鸡尾酒会。到11点1刻时,印度尼西亚总领事马思塔德加勃悄悄对我说,他饿得实在有点受不了了。而且马博士是素食主义者,那天晚饭的主菜只是萝卜、白菜、薯仔、番茄而已,在中国人看来,惟一稍微上档次的只不过是饭后提供的冰淇淋而已。

填饱肚子再赴宴

一些外交官员了解到印度人的这个习惯后,为了不饿肚子,吃过晚饭后再去赴宴。比利时总领事就曾得意地告诉笔者他的这一高招。然而,这一高招也有不灵的时候。2003年12月的一天,华人中有影响的人物陈少占先生娶媳妇,邀中国总领事馆官员出席婚宴。陈再三说明,他们家是基督教徒,因此婚礼6点准时开始,9点礼成,决不会像印度人那样拖到很晚。婚礼在陈的庄园里举行,所以,我们下午2点就出发了。然而,我们到达以后,发现一切同印度人一样,慢慢腾腾,婚礼拖到7点多才开始,婚礼结束后,领事馆的官员们早已饥肠辘辘,以为婚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接着开始的是舞会,吃饭拖到10点才开始。等到回到家里,已经零点过了。(作者系湖南益阳人,曾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为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法学博士、教授)

⑨ 印度的街头小吃有哪些

印度的小吃在中国最出名的要数印度飞饼了,此外咖喱饭也很不错。

阅读全文

与印度蒸米糕多少钱一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贸易银元价格如何 浏览:131
伊朗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浏览:858
英国补办长期护照要多久 浏览:875
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什么 浏览:124
意大利语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5
法国意大利哪个给的时间长 浏览:965
中国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浏览:497
北京意大利餐厅哪里最好 浏览:754
1965年印尼华人大屠中国做了什么 浏览:809
英国羊怎么防盗 浏览:984
在line上为什么找不到印尼 浏览:338
意大利和法国哪个更加艺术 浏览:352
中国最大的卧佛是哪里 浏览:404
1965年印尼对中国做什么 浏览:764
伊朗现在怎么收款 浏览:1002
越南语ba是什么意思 浏览:464
越南女性怎么上户口本 浏览: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么说 浏览:974
伊朗为什么越来越强大 浏览:247
印尼鱼鹰有什么用 浏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