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幻影”2000战斗机的型别有什么
“幻影”2000现有多种型别,其中C型为单座防空型,B型为双座教练型,N型为双座对地攻击型;“幻影”2000-5是最新改型,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型别,是为出口而研制的。该机各型已有数百架订货,其中法国空军订购400架左右,外国空军订货的有埃及、印度、秘鲁、阿联酋等。
② 幻影2000和歼十哪个更厉害有什么优势
歼-10在2006年就逐渐服现役了,到2007年早已服现役了一年,在交货了2000-9以后,歼-10早已停工了。您觉得二种种类的飞机比较适合吗?但是在歼10以后却不断完善升级,直到如今的歼10 C。拖出歼-10 C去欺压一个十几年前停工的型号规格?这真是狠毒。就算开展较为,凑合歼-10 A还可以和幻影2000-9上一版本号的幻影2000-9来做比较。
歼-10系列产品战斗机应用蜂腰翘臀设计方案,有大中型鸭翼,飞机场垂尾很大,后三角翼融合了快速特点。换句话说,歼-10有鸭翼布局的高速性、不断上涨力特点,也具备优良的发动机导向性;另外还具备大垂尾战斗机优良的水准操作技能,道路转弯半径较小,再加上后三角翼产生的大空气阻力和快速特点,歼-10变成了一款兼顾快速和高机动性的战斗机,还可以做为截击机应用,乃至在歼-10B应用矢量发动机后,还能作出落叶飘、J弯等过颤振机动性姿势,令人震惊。
总体来说,与大家的歼-10A战斗机对比,幻影-2000h战斗机在航空电子控制系统、L波段武器装备、操控性、年发电量等层面都是有非常大的差别,与全新的歼-10b/C还相差甚远,即使经过升级,RDY-2雷达的幻影2000-5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也几乎赶不上歼-10A,但机动性方面仍有差距,空空导弹和其他方向。
③ 苏-30MKI和幻影2000谁更厉害拜托各位大神
很显然苏-30MKI和“幻影”2000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斗机,两者几乎不具备可比性。在气动外形上,苏-30MKI为了实现亚声速条件下的超机动能力而采用中等后掠角主翼的三翼面布局,而“幻影”2000主要突出高速截击和超声速机动性因而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此外苏一30MKI为了实现大推重比而采用了两台强劲的发动机。相对而言“幻影”2000则选择了阻力更低的单发布局;至于两机的重量和作战能力差别自不必说。那么当两种飞机发生直接对抗时结果将会如何? 首先苏一30MKI是一种大型的攻击性空中优势战斗机,而“幻影”2000则是一种基于法国需要的防御型截击战斗机,主要承担的是防空任务,信息获取必须从地面指控系统或者预警机取得,在远程作战以及缺乏支援的自主作战任务中与重型的苏一30MKI或者新型的F-15没法比。因此在对比两种飞机的对抗时仅仅是基本理论的比较,两种战斗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飞机。 在机动性对比中,苏霍伊的“侧卫”系列飞机机动性强是世界公认的,而苏-30MKI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独特的矢量喷口配合三翼面布局能够使飞机很好地实现各种“侧卫”系列惯常用于表演的机动动作,其最大迎角宣称能够达到180度。而印度空军相信在综合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AECS)的控制下能够将自己花哨的招牌机动动作用于实战。 而“幻影”2000C以及“幻影”2000-5的布局更加传统,没有采用矢量喷口,没有水平尾翼或前翼,其最大有效迎角大约在25~28度之间。 不过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的“幻影”2000瞬时盘旋能力优异。滚转速率高,敏捷性非常不错。 在对比中,印度空军认为苏-30MKI在机动性上显然要远远优于“幻影”2000。 在截击能力对比测试(注意,不是截击对抗)中,印度空军假设两者以相同的高度、速度和加速能力下进行一次条件均等的截击任务。在对比中印度空军非常明确地表示苏-30MKI的截击能力毫无疑问要远远强于“幻影”2000,原因简单为苏一30MKI即使不经过空中加油航程仍然高达3000千米,比“幻影”2000要大40%,巨大的航程使苏-30MK I的截击范围几乎覆盖亚洲全境,这自然是“幻影”2000比不了的。 在系统上,印度空军极大地肯定了苏一30MKI所装备的OLS,这套系统能够搜索、定位、跟踪并锁定目标,能够有效减少锁定目标所用的时间。而且该系统的高精确度和抗干扰能力使得苏一30MKI胜算更大。而“幻影”2000没有安装类似的系统,在近距格斗中的这一项上不及苏一 此外印度空军认为苏-30MKI由于采用了双发布局并采取了多种对飞机及驾驶员的保护措施,因此生存率比“幻影”2000高20%。再加上其认同两个飞行员比一个飞行员要更好,而且苏-30MKI的对地攻击能力要比“幻影”2000强25%~40%,这也就意味着摧毁同样的目标苏一30MKl将能节省30%的时间。 因此在经过评估对比后印度空军的结论是苏-30MKI的空战能力相当于“幻影”2000的1.5倍(按照这个结论“台风”与“幻影”2000的交换比为1:37);而在对地攻击能力上苏-30MKI与“幻影”2000相比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其中苏一30MKI摧毁机场或其他地面基础设施的能力相当 于“幻影”2000的2~3倍.摧毁装甲移动目标的能力为2倍、摧毁水面舰艇目标的能力则相当于“幻影”2000的3倍。其综合对地攻击能力大致相当于“幻影”2000的2倍。 作为重型战斗机的苏-30MKI在与“幻影”2000的对抗中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印度空军主要对比的是印度自己装备的“幻影”2000C。倘若在综合ECM以及AWACS支援环境下苏-30MKI处于进攻地位与较新型的“幻影”2000-5/-9对抗,其总体空战交换比可能会比较接近。而就单机综合能力而言,印度空军认为苏一30MKI明显强于“幻影”2000。 除此之外,印度空军认为苏-30MKI在任何一点都比亚洲其他国家装备的F-16或米格-29这种轻型战斗机强,更不必提部分国家装备的上一代战斗机
④ 幻影2000 战斗机的售价大概是多少
幻影2000 战斗机,也算是“老爷机”了。早在1980年代时,印度空军就引进了幻影2000战机,而是还是这种战机第一个拿到现货的海外买家——1985年,首批40架幻影2000开始交付给印度空军,次年交付完毕;之后在1990年代初,印度又续购了9架幻影2000。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这幻影2000战机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呢?
按照网上搜索的数据:幻影2000战机的制造商,是法国达索公司,单机造价约为4800万美元,然而全套购买,则需要5000万至7000万欧元之间。也就是说,这相当于5-7个亿的人民币。
⑤ 介绍幻影2000和幻影4000
幻影4000和幻影2000使用相同的发动机和武器系统,但与后者相比,它的全长增加了20%、翼展增加33%、翼面积增加80%、最大起飞重量更从17.5吨增加到32吨,是一款标准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但幻影4000并不是幻影2000简单的放大,两者之间有值得注意的差异。除了双发和单发的区别外,幻影4000还在进气道两侧增加了一对固定式前翼而非幻影2000的小型条板翼,它们可以有效改善高迎角条件下的气流并使飞机获得更大的机动性(这个成果显然帮助了幻影2000的后期改进型,幻影2000-5就采用了固定鸭翼)。
幻影4000在设计和制造中采用了有限元计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放宽静稳定度等新技术。放宽静不稳定性,加上优良的电传飞控系统这使它具备了比它的小兄弟幻影2000更优良的机动性。幻影4000在研制阶段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当时,这项计划刚刚开始被运用于航空领域),它被设计成很容易在前线机场维修和维护。
幻影4000的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门型制动片位于机身两侧进气口,机翼前缘上方。起落架由Messier-Hispano-Bugatti公司提供,鼻轮为双轮,主轮为单轮式。两侧进气道装有半圆锥型进气道调节锥。飞机的机身、舵、升降副翼、机翼、垂直尾翼、固定前翼都广泛运用了硼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而且,幻影4000是世界上第一架采用全复合材料、内置油箱式垂尾的战斗机。其垂尾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有内藏式油箱,加上机身和机翼内的油箱,幻影4000的燃油携带量是幻影2000的三倍。加上其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作战半径比其他幻影家族的飞机都要大的多。由此带来的任务弹性也是重型制空战斗机与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之间的重要区别。达索本以为这个特质可以打动法国国防部,使法国空军建立起与美国空军相似的高-低搭配的作战模式(也就是说仿照美国空军以F-15战斗机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加上数量更大的F-16战斗机辅助作战并执行对地攻击等其他任务),将幻影4000与幻影2000搭配使用。但很显然,法国空军没有认同马塞尔·达索的理念
幻影4000安装的两台M-53系列的发动机可以提供超过1的推重比(无外挂情况下)——这在当时同级别战机中是最高的,如果它能正式服役的话,其性能堪与F-15和苏-27战斗机相比。
幻影4000的座舱采用气泡型设计,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良视野。座舱内安装了马丁·贝克MK10弹射座椅,同样的座椅也安装的幻影2000上。
幻影4000拥有7个武器外挂点,最大外挂武器携载量超过8吨,机头还为2门德发30毫米机炮留出了位置。幻影4000的机械系统和电子设备都采用了幻影2000的相同装备。液压系统来自Messier-Hispano-Bugatti公司,压力值为280巴(4000磅/平方英寸)。它由4个先进的液压泵驱动,采用了轻量的钛合金管道。幻影4000还装备了2台Auxilec发电机。在座舱后部就是1台透伯梅卡公司的燃气涡轮。
幻影4000原型机飞机上没有安装雷达,但是它的机鼻整流罩直径扩大了,这使它可以安装功率更大的雷达天线。可能采用的雷达是和幻影2000一样的由汤姆逊-CSF公司提供的RDM脉冲多普勒雷达,但是雷达天线直径可达到80厘米(31.5英寸)。RDM多功能多普勒雷达由汤姆逊-CSF无线电公司研制,1983年开始装备幻影2000战斗机的对地攻击型。RDM雷达由头锥组件(包括8个LRU)、整流罩和外壳组件、控制板和连续波照射器等部分组成。RDM雷达工作状态有空对空、空对地和空对海3种状态。在空对空状态又分为高空和低空两种分状态。采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执行截击任务的机型可使用更先进的RDI脉冲多普勒火力控制雷达,该雷达为X波段,同样由汤姆逊-CSF无线电公司研制。该雷达可以配合超级马特拉-530D中距空空导弹使用。工作状态包括空空:全高度搜索、边扫边跟、远距离连续跟踪、导弹制导、自动锁定(近距格斗)、敌我识别。空地:地图测绘、地形回避、等高线测绘、空地测距、多普勒波束锐化等。
幻影4000的其他航电设备包括1个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多模式显示器、1套萨杰姆公司(该公司民用电子设备分部现在正与中国波导公司合作,生产波导手机)的Uliss-52惯性导航系统、1台克鲁泽特80型大气数据计算机、1台汤姆逊-CSF VE-130 HUD和1套数字化自动武器发射系统。
▲ 飞行测试
幻影4000的原型机在圣-克劳德(Saint-Cloud)的原型机车间完成组装。它的各个系统部件由达索-布雷盖公司的不同部门提供。圣-克劳德工厂制造机身,布伦(法国北部港口城市)的工厂生产机翼;比亚里茨(法国西南部城市,位于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比斯开湾)的工厂制造垂尾;Argenteuil和Seclin制造机械系统。还有一些二级承包商参加了幻影4000项目:Messier-Hispano-Bugatti研制起落架;Auxilec提供发电机。
1978年9月,幻影4000在圣-克劳德首次对外公布。1979年3月9日,幻影4000原型机在法国伊斯特斯完成首飞,幻影2000已经在此一年前首飞成功(1978年3月10日)。1979年是这是达索公司研制出第一型战斗机的30周年纪念——1949年的2月,达索公司设计的第一型喷气战斗机飓风战斗机上天——吉恩·玛利·萨格特驾驶幻影4000原型机在首次试飞中就跨越了马赫1,幻影4000的首飞成功这是达索公司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和幻影F1、幻影2000以及阵风的诞生一样。它是达索公司研制的第一型三代重型制空战斗机。
⑥ 幻影2000
幻影2000战斗机
继着名的幻影Ⅲ和幻影F1战斗机后,法国达索航空公司于80年代开发出了幻影2000多用途战斗机,并于1984年开始在法国空军服役。该机技术先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全不“师承”苏美技术的战斗机之一。随后的时间里,幻影2000战斗机先后为埃及、希腊、印度、秘鲁、卡特尔、阿联酋和台湾所采用。目前幻影2000已成为世界上最好、分布最广泛的战斗机之一。
幻影2000重新启用幻影III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以发挥三角翼超音速阻力小、结构重量轻、刚性好、大迎角时的抖振小、机翼截荷低和内部空间大以及贮油多的优点。但在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解决了无尾布局的一些局限(正是因为有上述局限导致幻影F1采用三角翼布局)。主要措施为采用了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弥补了该布局的局限。进气道旁靠近机翼前缘处有小边条,边条有明显的上反角。
幻影2000和幻影III相比,翼载荷减小约10%,翼面积增大15%,进场速度低20%,爬升率是幻影III的两倍。因大量采用碳纤维和硼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部件重量减轻15~20%。采用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复合材料等新技术,以改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采用新型发动机,续航能力增大等。下图为原型机。
根据设计要求,幻影2000相比起幻影以往的型号,最大限度的减轻结构重量。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按面积律设计。机头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雷达罩,座舱旁电子设备舱盖板是碳纤维/轻合金蜂窝夹芯板。法空军为原型机中4架单座型提供了资金,一架双座型则由公司自己投资。头架原型机于1978年3月10日首次试飞,试飞速度达到M1.3~M1.5。5架原型机中,第一架用于设备、改型和出口型研究,第3架用于全套武器系统试验,第5架用于结构试验以及亚、超音速、不带外挂和带4枚空空导弹条件下的过载9g和270°/秒的滚转过载试验。
幻影2000采用了梅西埃-西班牙公司的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采用标准的着陆拦阻装置。尾喷管处的舱内装有减速伞。使用ABG赛姆卡公司的空调和增压系统。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280×105帕,用于驱动飞行控制伺服装置、起落架和刹车装置。
电气系统包括两台Auxilec 20110气冷式20千伏安400赫恒频交流发电机,两具布隆查维亚公司的变压器,一个备用的40安小时电池和ATEI公司的静变流器。电传操纵系统。使用Eros公司的氧气系统。
在法国空军内,现役的幻影2000战斗机为幻影2000C型单座战斗机、B型双座战斗教练机、幻影2000N双座全天候低空高速核攻击机以及其改进型D型常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机、幻影2000E多任务出口型、幻影2000R单座昼夜侦察出口型。总产量至95年底为之约为544架。
幻影2000C的生产型1982年11月20日首次试飞,1983年开始交付。初期装M53-5发动机和RDM多功能多普勒雷达,1986年换装M53-P2和RDI脉冲多普勒雷达。已交付的RDM雷达从1986年底开始换成RDI雷达。法国已订购139架。B型双座教练型1983年10月7日首次试飞,法国已订购19架。N型双座对地攻击型最初用于携带核导弹,代替幻影IV执行核攻击任务。第一架生产型1987年2月交付,法军订购75架。1992年交付完毕。该机能以1110千米/小时速度在60米高度,进行地形跟踪飞行,主要武器为ASMP中程空地核弹头导弹。火控为ESD/汤姆逊-CSF公司的Antilope V地形跟踪雷达、两台机械电气通用公司的惯性平台,改进的TRT AHV-12雷达高度表,汤姆逊-CSF公司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一架OMERA垂直照相机和专用电子对抗设备。D型双座攻击型不带中程空对地核导弹(ASMP),主要用于取代老式战斗轰炸机。89年法国政府减少核武器力量,减少订购N型,增加订购D型。幻影2000-3和幻影2000-5是1987年达索公司宣布自行改进幻影2000的计划。-3型采用为“阵风”研制的座舱多功能显示系统。-5是在-3型基础上改装汤姆逊CSF RDY雷达、新的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及汤姆逊-CSF VEH3020全息平显设备,并可携带马特拉公司“米卡”空对空导弹。于1990年10月首次试飞。-5型还可以选装M88-P20发动机,其加力推力为98.06千牛(10000千克),比M53-P2的95.1千牛(9698千克)提高约4%。
RDM多功能多普勒雷达由汤姆逊-CSF无线电公司研制,1983年开始装备幻影2000对地攻击型。RDM和RDI两种雷达的结构基本相同,有许多共同的设计特点,性能相近。雷达由头锥组件(包括8个LRU)、整流罩和外壳组件、控制板和连续波照射器等部分组成。RDM雷达工作状态有空对空、空对地和空对海3种状态。在空对空状态又分为高空和低空两种分状态。采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截击机型使用更先进的RDI脉冲多普勒火力控制雷达,该雷达为X波段,同样由汤姆逊-CSF无线电公司研制。1986年开始装备,并替换了RDM雷达。该雷达可以配合Super R.530D中距空空导弹使用。工作状态包括空空:全高度搜索、边扫边跟、远距离连续跟踪、导弹制导、自动锁定(近距格斗)、敌我识别。空地:地图测绘、地形回避、等高线测绘、空地测距、多普勒波束锐化等。
但无尾三角翼布局在低速情况下表现很差,如在起飞、降落和低空对地攻击的时候。这使得这种布局的飞机需要更长的跑道,且不适合近距空地遮断任务。另外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无尾三角翼布局飞机不适合用在航母上,因为航母的跑道长度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法国海军航母使用60年代初研制的美制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A-7“海盗”的前身),且长期得不到一种新的先进战斗机用以换代。
幻影2000家族的最新改型是幻影2000-5型和幻影2000-9型,改进包括采用全新的先进航空电子系统,及由RDY雷达和新的传感控制系统为核心的空对空、空对地攻击系统。幻影2000-5有单座型和双座型。目前幻影2000-5的定单达到110架,其中法国空军37架(20架已交付)、台湾60架(已交付)、卡塔尔12架、希腊15架。希腊的15架定单为幻影2000-5 MK2型,另外希腊还将把自己已有的幻影2000踪的10架升级到MK2型的水平。阿联酋近期定购了30架幻影2000-9型,9型实际上是5型的改进型。印度则定购了18架幻影2000D。
飞行员操纵杆采用双杆方式,平显为汤姆森公司的VEH 3020平视显示仪,座舱内还有五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述平显和其他显示器互相组合、同步的显示火控、导航、目标管理和发射等信息。传感器及系统管理信息由两个彩色显示器显示。幻影2000-5的座舱显示系统来自“阵风”战斗机。
幻影2000装有九个武器外挂点。五个在机身下,四个在机翼下。各种单座型号还安装有两门德发公司的高射速30mm机炮。该炮是1975年开始研制的“德发”554型,1979年投入批生产,1984年进入现役。554炮为单炮管、5弹膛的转膛机炮,采用电发火燃气推动。当1个弹膛对准炮管时,其前1个弹膛处于抽壳位置,同时其后2个弹膛处于装弹位置,而第5个弹膛空着。如果炮弹不处于发射位置和带撞针的控制滑块不在前面位置,安全装置使机炮不能工作。在地面上,采用专门的装置手控装弹;在飞行中如果发生停射,1发燃气弹可使机炮自动再装弹。初速820米/秒,射速1100/1800发/分,分别用于对地/对空用途。
“幻影”2000战斗机外部共有9个武器挂架:左右机翼下各有2个,每个内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是1800千克,每个外侧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是250千克;机身下有5个挂架,中央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也是1800千克,前、后两侧的4个挂架的最大挂载能力都是350千克。外挂武器的最大重量介于4500~6000千克之间。可以外挂的空对空武器有:R550“魔术”2红外型导弹和SUPER R530D“超530”半主动雷达型导弹。机翼内侧挂架还可以挂副油箱。
“马特拉”超530是一种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一般用于截击高空、高速目标,是“幻影”F.1、III、2000的标准武器。该导弹是法国马特拉公司在“马特拉”R53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9年底开始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超530长3.58米,弹重250千克,使用高度23000-30000米。后来又发展了“马特拉”超530F和超530D,分别为前者的改进型,性能都有所提高。
“米卡”导弹是法国玛特拉公司于1981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是幻影2000进入21世纪主要的空空武器。90年代初投入批量生产。“米卡”的气动外形与“超530D”相似,也采用窄长边条式弹翼和后缘呈阶梯形的尾翼。尾喷口内装有4个燃气舵。发射后,当导弹达到超音速时,燃气舵与气动舵面共同控制导弹的飞行。“米卡”导弹的机动性能极佳,其最大过载超过35g。采用两种可互换的导引头,一种是主动雷达导引头,另一种是被动红外导引头。该弹射程远,机动性好,制导精度高,既可用于中距拦射,也可用于近距格斗。“米卡”的主动雷达型采用捷联式惯性系统和主动雷达制导。其主动雷达的探测距离约为20千米。“米卡”的红外制导型采用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电荷耦合器件,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强。其性能优于现役的红外格斗导弹。该弹长3.10米,弹径0.16米,翼展0.61米,弹重l10千克,射程50~60千米。
幻影2000可以携带各种空对地武器,如激光制导炸弹。其中包括马特拉公司的BGL 1000激光制导炸弹、ARMAT反雷达导弹、APACHE标准武器(即APACHE空地巡航导弹)和非制导火箭发射器、EADS公司的AS30L导弹和AM39“飞鱼”空舰导弹,还有研制中的SCALP隐身巡航导弹。幻影2000D型则可使用“风暴影子”隐身空地导弹。2003年12月,法国空军收到了首批5000枚“风暴影子”(法军称之为SCALP EG)。原计划“风暴影子”应直接装备于“阵风”战斗机,但因经费等原因,到2006年上述导弹方可开始装备“阵风”战斗机。为阿联酋生产的幻影2000-9还可以携带马特拉开发中的新型导弹。
先进的数字式火控和导航系统(WDNS)也被幻影2000采用。还可以外挂汤姆森CSF公司的PDLCT指示吊舱,为发射激光制导炸弹提供全天候照射指示能力。幻影2000-5 MK2型则会安装汤姆森CSF公司的红外成像吊舱。
幻影2000D可携带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精确打击,下图中D型携带了汤姆森CSF公司的PDLCT吊舱。
幻影2000装备了自卫电子设备,其中5型装备汤姆森CSF公司的ICMS MK2自动综合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安装在机头位置,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综合信号处理系统,用于探测导弹指令信号。通过一个全新的可重编程任务计划及分析地面系统,将可以获取ICMS MK2系统的信息。
幻影2000的动力装置为一个SNECMA公司的M53-P2涡扇发动机,推力64千牛,加力推力98千牛。进气口安装有一个可调节的半圆锥激波锥,能够有效提高进气效率。动力系统被认为是幻影2000的最大弱点,尤其是在与F101、AL-31F等美苏先进发动机相比的时候。单发设计也大大限制了幻影2000未来的发展余地。
幻影2000-9的作战能力更加全面而有效。幻影2000-5翼下只有2个大挂架,空对地武器和副油箱都只能挂这两个挂架,因此对地作战时有效载重和航程两者不可兼顾。而幻影2000-9采用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机腹挂架,可以双联装方式挂载2枚500磅激光制导炸弹,而其他大多数飞机均只能在一个挂架下挂一样大型武器。这完全要归功于其激光制导炸弹的特制弹翼节省了挂载空间。这种新型挂架使得幻影2000-9能同时挂载2枚激光制导炸弹、2具副油箱、6枚空对空导弹。机腹挂架还可挂载“阿帕奇”隐身防区外撒布武器。下图正是这一布局。
幻影2000-9空战时也能使用“米卡”导弹。其RDY雷达也增强了对地性能,尤其是多目标反舰能力非常抢眼,能控制“飞鱼”导弹同时攻击2个不同方向的船只。幻影2000-9将携带更多的武器和燃油,最大起飞重量也由16.5吨提高到了17.5吨。
技术数据
翼 展: 9.13m
全 长: 14.36m
高 度: 5.20m
空 重: 7,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17,000kg
内载燃油量: 3,113kg(4,000L)
最大挂载能力: 6,000kg
发动机: Snecma M59P2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发动机推力: 10,000kg(22,000lb;98.06kN)
最大平飞速度: Mach 2.2
最大爬升率: 17,060m/min
升限: 16,460m(50,000ft)
最大航程: 3,335km
限制过载: +9.0/-4.5G 武器系统:
固定武装: 30mmDEFA机炮二门
武器挂点: 左右翼端各一、翼下各三;机腹挂点一;计九个挂点
Mirage2000-5 in Taiwan 台湾的幻影2000-5。台湾空军于2002年初将开始对其幻影2000-5的雷达进行改进,增强反巡航导弹的能力。此项改进将得到达索公司的技术支持。目前幻影2000-5的雷达有一定的下视能力,但不能对巡航导弹进行准确侦测跟踪。升级之后,该雷达能够根据回波速度对目标进行更加精确的分类,速度低于300千米/小时的目标将自动在雷达屏幕上消失。这一技术的理论根据是,巡航导弹经常以700至8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向目标。这样就可以探测到以超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
台湾空军幻影战机联队于2001年形成战斗力。台湾空军为幻影2000配套购买了960枚“米卡”中程空对空导弹、480枚“魔术”近距空对空导弹,加上飞机高达新台币1676亿元。幻影战机配备于台空军499联队,接替F-104“星”式战斗机,负责高空拦截任务。
2002年初,印度计划从法国购买126架幻影2000-5C,预计先购买36架成品,其余则在印度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设在班加罗尔的工厂组装。该工厂已有幻影2000H的维修经验,可生产该型机的一系列配件。11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印度空军、法国达索航空公司、泰利斯公司和斯奈克玛公司进行了联合技术讨论,对幻影2000-5MKII战斗机的制造与技术转让进行可行性评估。同时,印度披露了空军将在2003年12月获得伊尔-78空中加油机,其现有幻影2000战斗机将首次真正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2003年4月29日,印度与法国已经开始就法国提出的幻影2000-5战斗机许可生产的报价进行谈判。去年9月,由负责国际商务开发的副总裁Jean Pierre Chabriol领导的达索航空公司13人工作组,向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主席Nalini Ranjab Mohanty提出了一份关于许可证生产100架幻影2000-5飞机的报告。计划由达索公司提供10架具有飞行条件的幻影2000-5飞机,其余90架由HAI按照生产许可证制造。该国防官员说,印度国防部正在积极考虑其70亿美元的报价。印度空军在今后10~15年内,在现有700架飞机的基础上需要再增加大约380架飞机,而幻影2000-5是合适的后选。去年初,印度国会选择委员会提出停飞200多架米格-21,自1971年以来,450多架在事故中坠毁的飞机中大部分是米格型飞机。分析称,法国可能将幻影2000-5飞机同20亿美元的法印潜艇出口合同捆绑销售给印度。印度如获得许可证,还可以将自行生产的“幻影”2000用于出口。
此外,印度空军计划与法国合作对印度的使用的M53-P2发动机进行升级。印方称,升级M53发动机可使该发动机的推力增大6%。1998年,印度用自己生产的设备对“幻影”飞机进行了首次升级,这次升级提高了该飞机的夜间攻击能力和电子作战能力。印度已在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建立了“幻影”2000的完整大修厂。2003年8月,印度空军开始改装其20多架幻影2000H,增加空中加油能力,以便在明年收到乌兹别克斯坦交付的首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后,可对其幻影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印度2001年从乌兹别克斯坦购买了6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总金额为1.7亿美元,其余5架加油机计划在半年内交付。乌兹别克斯坦已培训了印度空军驾驶员飞行加油机,该加油机最多可同时为3架战斗机空中加油。印度还正在对“美洲虎”、米格-27进行改装,以便实施中空加油,此外苏-30MKI战斗机已经有空中加油能力。印度空军还同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签订了合同,以升级幻影2000H的M53P2发动机,可增加大约6%的推力。2004年初,印度表示将商讨继续购买“幻影”2000战斗机的事宜。印度计划增加18架“幻影”2000,以及在印度生产108套部件设备的许可权。此外印度已决定从卡塔尔购买10架二手“幻影”2000战斗机,替代一部分老化的米格-21。
2003年10月,法国采办局(DGA)批发了法国空军“幻影”2000N的改进合同。法国达索航空公司(负责机体改进)、MBDA法国公司(负责导弹增强)及泰莱斯Optronique SA公司(负责新型侦察吊舱研制)将获得这一合同。改进后的“幻影”2000N将能够运载新型ASMPA核导弹以代替现有的中程空对地核导弹,并且提供了增强型侦察吊舱。该机改进后将继续作为法国核威慑的一部分,并具有一定的空中侦察能力
⑦ “幻影"2000.阵风.台风.鹰狮.F-16.J-10.米格-29.枭龙.印度的LCA......哪些是中型哪些是轻型战斗机
“幻影"2000.阵风.台风.鹰狮.F-16.J-10.米格-29这些算中型,装2台中型推力发动机或者一台重型推力发动机,空重10吨左右
重型机两台重型推力发动机,空重十几吨,像F15,苏27这样的。
枭龙.印度的LCA装一台中推发动机,空重7吨左右,算轻型机。
⑧ 印三的幻影-2000是什么型号,比原来有何改进
12月22日电 印度空军将花费15亿欧元巨资升级52架幻影2000战机,目前合同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升级后的幻影2000战机将可以挂载先进的“马特拉”和“米卡”空对空导弹。“马特拉”空对空导弹是一种既可以拦截来袭导弹又可以攻击多种目标的先进轻型导弹。“米卡”空对空导弹是一种由法国制造的先进的中程导弹,这种导弹与美国生产的“阿姆拉姆”(AMRAAM)导弹极为相似。
印度空军高级官员表示,升级的幻影2000战机还将装备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与具备后视发射功能的寻热导弹相配套的头盔式显示器、以及远程传感器等诸多先进设备。另外,原先幻影2000战机上所装备的雷达系统、作战显示系统和电子战系统也将进行彻底的更换。升级后的幻影2000战机将可以在印度空军中再服役25年,并与苏-30MKI多用途战机一起成为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机。
整个升级工程将从明年在印度启动,届时印度本国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将与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商、泰雷兹武器系统商以及MBDA导弹制造商一起进行合作。(钟岩)
⑨ 印度空军的战斗机
苏-30MKI战斗机
2001年4月28日,俄罗斯和印度在伊尔库茨克签署了俄向印度转让成批生产苏-30MKI歼击机许可证的合同,这是两国迄今为止签订的一项金额最大的军事技术合同,价值33亿美元。除了向俄罗斯直接购买32架苏-30MKI战斗机外,印度还得到俄方授权,在今后17年内生产140架苏-30MKI歼击机。苏-30MKI成了印度空军装备的最新型战斗机。
苏-30MKI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先进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3梁式机翼;具有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装有着名的AL-31F涡轮风扇可操纵推力矢量发动机,具有高度机动性。最大起飞重量达30吨,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5。
苏-30MKI主要机载设备有N-101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边跟踪边扫描和下视/下射能力,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综合火控系统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激光测距仪与头盔显示器协同起来,并显示在广角平视显示器上。战机双翼下有12个武器挂点,可以挂载4~6枚R-27中程空空导弹、R-73近距红外空空导弹等。
“幻影”2000战斗机
从法国进口的49架“幻影”2000战斗机是印度空军的新型主力战机之一。
“幻影”2000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亦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幻影”2000采用与“幻影”III相同的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但应用了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以及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所以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属第3代超音速战斗机。
“幻影”2000战斗机装备有9个外挂架(机身下5个,两机翼下各两个),执行截击任务时可带两枚R530中距和两枚R550近距空对空导弹,用于对地攻击时可载各种炸弹。另外,印度还和法国签订了价值3.78亿欧元的合同,以购买10架法国的“幻影”2000H型战斗机。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蒂普尼斯称,空军计划使用“幻影”2000型战斗机来实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攻击机
印度空军还装备有116架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种改型。
从外形上看,“美洲虎”颇有特点———它在机翼上部装备有导弹挂架,迎面一看,仿佛在肩膀上扛了两枚导弹。该机最大飞行马赫数为1.5,最大作战半径1300千米,机上装有两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各种空对地武器,最大载弹量约 4.5吨。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法国空军的“美洲虎”战机曾参战实施对地攻击,结果被地面火力击伤多架。
LCA战斗机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作战飞机(LCA)首次试飞成功。印度军方高度评价这一成功,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为印度空军的“未来之星”。
LCA飞机整个研发过程历时近18年,可谓路途坎坷。据印度媒体称,LCA整体技术十分先进,号称是“世界上最轻的多功能战斗机”。这种轻型超音速战斗机集速度、机动性、加速性、可靠性于一体,符合现代空战的严格要求,能实施全天候制空、对海、对地攻击作战任务。
从公布的照片看,LCA飞机颇似“幻影”2000的浓缩版。在未来,LCA飞机将与苏-30MKI重型战斗机构成轻、重搭配。LCA的机载雷达很有特点,它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它具有探测、追踪、地形回避和制导武器发射等功能,在计算机系统的处理下,扫描和追踪可同时进行。多普勒脉冲使其具有俯视射击效果和地形绘制能力。LCA共有7个装备外挂点,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适应性,即可发射各种导弹、炸弹和火箭。根据任务需要,LCA可发射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
米格—21战斗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出米格-21“鱼窝”战斗机,此后曾不断改进,出口到全世界37个国家。印空军拥有4种型号125架米格-21战斗机。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重量轻,机动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从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灵活,战机的最大飞行马赫数能达到2.1,作战半径270千米。武器装备有: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备弹200发,翼下4个挂架可带4枚K-13A红外空对空导弹或“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也可带火箭弹或常规炸弹。载弹量一吨。
也许是由于服役时间太长的缘故,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事故率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空军出资数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希望米格-21能继续承担主力战斗机的重任。
米格—29战斗机
作为当今世界优秀的第3代战斗机之一,米格-29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一直颇为畅销,曾出口10余个国家。在印度空军中,米格-29战斗机也是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米格-29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超音速战斗机,可执行截击、护航、对地攻击和侦察等多种任务。俄罗斯出具的技术任务书上说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战和超视距作战性能均优于美国的F-16和F/A-18。
米格-29战斗机采用全后掠下单翼,双垂尾正例程布局,带有较宽的机翼前缘边条,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复合材料结构占全机重量的7%,作战半径574千米,最大平飞马赫数能达到2.3。米格-29战斗机的特点是强调飞机的高亚音速机动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隐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战斗机。
米格-29战斗机装备有大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和超视距攻击,机翼下有8个外挂点,可携带先进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如R-60红外空空导弹,也可携带R-73A或R-73E红外空空导弹以及各种炸弹和火箭等。机上装有“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系统,还有独具特色的头盔瞄准具(可用于导弹离轴发射)等。
印度“导弹之父”、总统卡拉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指出:“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以军强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三军不断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修改作战理论。作为未来战场上的主力,针对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先发制人”战略,印度空军认为,国土防空作战理论已经过时,
并提出一种全新的作战理论,即“战略性威慑防空”。
“战略性威慑防空”就是指印度空军利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在承受住敌对国最初的攻击后,用现代化技术和高性能的远程飞机,通过空中加油,延长空中作战时间,对入侵之敌进行大纵深和远距离的反击作战,以求“后发制人”。
印度空军认为,巴基斯坦空军已制定了“先发制人”的空战理论,谋求将印空军战机摧毁于“巢穴”,缩小其空军兵力的劣势。因此,印度空军必须要承受住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打击,然后对巴基斯坦进行毁灭性的反击,从而获取战争的胜利。在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空军举行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分2005”演习中,巴基斯坦空军就重点演练了“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所以,印度空军官员称,“战略性威慑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强大的灾难性的远程战略反击能力给对手以震慑,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指出,印度空军能否“后发制人”,关键是能否在巴空军“先发制人”的打击中生存下来。因此,印度空军必须构筑完善的预警系统,尽早发现巴空军袭击征兆,以进行有效防护。印度空军已经与以色列签署合同,购买4架“费尔康”预警机,并自行研制3架预警机,使印度空军在2012年以前的预警机数达到7架,实现全天24小时的侦察监视和指挥作战,并打造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中心。另外,为防止巴空军的攻击,印度还加紧打造可用于防空的导弹防御系统,自行研制“天空”防空导弹。
同时,“战略性威慑防空”还强调,反击作战应把战场引向敌领空,以减少空战的附带损伤。为此,印度空军决定购买空中加油机。据悉,印度已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购买6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并选派飞行员和技术人员赴乌学习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驾驶、空中加油及维护与保养技术。印度空军已装备4架空中加油机。印度空军官员称,经空中加油后,印度苏-30MKI战机的续航能力将提高3倍以上,其他飞机也可在空中加油机的帮助下攻击7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
而且,为增强“战略性威慑防空”的效应,印度空军计划从俄租赁或购买图-22战略轰炸机,并在未来15年内,将现有39个战斗中队扩编为55个,装备190架可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苏-30MKI战斗机。军事专家称,一旦印度空军装备图-22战略轰炸机,印度空军的战略反击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印度空军的“战略性威慑防空”理论还认为,取得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印度空军实施“战略性威慑防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印度空军新战略计划《空军2020年远景规划》就强调,印度应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天基预警、侦察、通信力量建设,夺取制空天权,全面提升空军的纵深战略打击能力。
为此,印度不断加大太空投入,分别参与俄罗斯和欧洲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各式卫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军计划,最迟在2007年以前拥有一套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侦察和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