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南亚的战略重点在印度,为何还要拉拢巴基斯坦
美国在南亚的重点是印度,也是美国在南亚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提出的亚太战略,就是以印度为抓手,联合其他国家,形成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这个战略方针它是不会改变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不好,是两大死敌,近期内没有缓和的迹象,美国插手南亚地区,和巴基斯坦关系中,远不如印度这么重视,前段时间,美国指责巴基斯坦反恐不力,还传出要制裁巴基斯坦,停止援助等等。
所以是相互利用的,美国想利用巴基斯坦,达到自己的目的,巴基斯坦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但是美国对巴基斯坦友好是暂时的,等到他达到目的,就不会这么重视巴基斯坦了,他在南亚的重点还是印度,这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Ⅱ 印度为什么出现大规模抗议呢
新德里冬天的寒冷没能阻止印度农民抗议的激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郊区,越来越多的印度农民在此集中,抗议政府今年通过的三大农业改革法案。
这些农民大都来自印度的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等。这些地区都是印度主要的农业产区,也是印度农业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从2020年11月下旬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坐着马车、甚至徒步,向首都新德里进军。农民预期他们关心的问题不会得到快速解决,出发时就准备好持久抗争:干粮、炊具、帐篷、被褥等,随身携带。在抗议的间歇,这些农民会就地生火做饭,晚上就睡在拖拉机上,或者蜷缩在简陋的帐篷中,条件相当简陋。但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这些困难也就无所谓了。
印度农民如此大规模的抗议,要做到中规中矩,不越雷池,几乎是不可能的。为引起政府的注意,这些农民已经数次试图进入首都新德里,频繁与当地警察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据印度媒体报道,在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中,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寒冷、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已有数十位农民丧生。
但抗议的农民没有因有人伤亡而退缩。“我们不会回去,除非政府撤销改革法案。”参加抗议的印度农民说。
(在孟买举行的农民抗议集会)
为减少此次抗议事件的影响,印度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和农民代表进行了至少10轮会谈,但尚未取得结果。最新进展显示,2021年1月,印度政府表示,可以暂缓农业改革法案实施18个月,但前提是农民代表必须和政府就法案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印度政府总理莫迪2020年9月份在农业改革法案通过时,曾表示,这是印度农业产业发展的“分水岭”,对于国家向前发展是“历史性和必要的”。但农民代表对此不认同。“这事关我们农民的利益,政府为啥就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就推出这些改革法案?”
尽管印度农民抗议运动已经历时两个月,尚未没有看到平息迹象。而印度的其他一些农业产区的农民也开始对北方农民的抗议进行声援。2020年12月份,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的农民分别在孟买等城市进行集会,呼应首都新德里的农民抗议运动。
Ⅲ 中印边界为什么谈判
如果不进行谈判,双方会越加的不理解,仇恨也会越来越深,很可能很导致局部战争,进行双边的谈判可以增加互信,为该地区和平有很大的意义,现在的中国不能打仗,中国还有很多内在问题需要解决,东面的主权问题更为严重,而且就算打仗,中国会很吃亏,在青藏高原,中国不能长期部署先进的作战飞机(这样会极大的缩短飞机的寿命,所以中国一直采取成都和兰州军区的先进战机支援),后继补给也只有青藏铁路和少许公路,很容易遭到破坏,而且西藏本来就不怎么安分,很容易在战时出现内乱。而印度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可以大量部署先进装备。还有等等一些问题,不一一列举。
所以中国采取拖的战术,能托多久就脱多久。
Ⅳ 中国和印度有什么呀 为什么印度增兵这么快
因为阿三欠扁了!
在我国西藏南部,有一块富饶美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是藏南,藏南属于西藏的一部分,现在被印度占领。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1913-1914年,由英国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洪背着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威胁利诱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英印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印藏分界线"插入到换文地图中,私自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同时炮制了臭名昭着的"麦克马洪线"。此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地区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参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对而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会议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后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1948年,趁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边疆,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军队进入门隅地区,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占领门隅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驱逐。1954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方地图,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到1960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在1962年10月-11月的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速胜,收复包括达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镇在内的藏南大部分区域,进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后出于多种原因(参见*1),中国军队又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内。1964年,印军重新占领该地区,重新在"麦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1972年,印度将该"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2月,印度宣称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多次严正声明,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阿邦",并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边界局势趋向缓和,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进入正常轨道,截止2007年4月,中印已经进行了10轮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谈判。但到目前为止,藏南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Ⅳ 为什么很少听到印度跟美国有冲突
美印关系比较亲密(美国因为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一直想把印度变成盟国还有美国有好多服务工厂都在印度),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并有意识地加强在非军事用途核能合作领域的对话,但由于美国在核燃料与核技术解禁方面拒绝作出让步,美印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障碍。去年7月,印度总理辛格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美方签署全面开展民用核能合作协议。随后,双方就印度核设施的区分方案进行多轮谈判。根据最终方案,印度22个核反应堆中有8个被划入军用核设施,14个被划为民用核设施,而备受争议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将不接受国际监管。印度媒体认为,美印两国就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的实施问题达成协定,将有力地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美印两国还发表了联合声明,承诺在经贸、农业、能源、科技和国际事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美国在联合声明中还承诺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出口微型合成孔径雷达和月球矿物制图仪,用于印度即将实施的“月球-Ⅰ号”探月计划。美国五角大楼2日还宣布,美国将向印度出售包括F-16和F-18在内的先进战斗机,作为美印军事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Ⅵ 既然印度占的领土比我们占的多得多,那他干吗还要跟我们谈判呢
1、清朝以前,我国的边界都是不固定,并没有与别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多的是依靠实力,边界主要看各自的实际控制范围,实力消涨,边界也就随之变动。、
2、而且中印双方的边境多是无人区,荒芜人烟,鸟兽罕至,边界都没有划定,所以谁占了几成,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3、现在双方边境存在争议。是争议,不是谁入侵谁的问题,因为双方边界并没有法律上确认。
4、现在双发正在谈判当中,既然没有依据,那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说我占了你100万平方公里,那我就说你占了200万,反正吹牛不上税
5、双方都想尽快把边境划定了,免得大动干戈,也避免内部反对派的压力。所以双方都努力地在谈判,缩小分歧,力求达成共识。
Ⅶ 中国与印度始终存在边界领土争端,为什么中印边界问题经过多次谈判却始终无果
中印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印领异人过度澎脤领土扩张政策引起,占我藏南九万平方公里,及西段侵占我四点五万平方公里拉达克地区,及边境一些领土引起的,多次谈判,一直不放弃,不让步,态度强硬,导致谈判无果的!完全由印方引起!印应承担这一切责任,及到起的一切后果!现在,正不断加强该地区的国防实力,增兵该地区,企图以武力强化那里的军事压力。叫嚣印己不是62年的印度,威协我国,司马昭之心招然若揭!
Ⅷ 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会闹纠纷
主要是边界领土的争端产生的争端: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
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
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里;
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
Ⅸ 多哈回合谈判是指什么它的宗旨是什么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是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中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议程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至2005年底为止仍未能达成协议,最终于2006年7月22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的批准下正式中止。
谈判领域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包括8个谈判领域,包括:
1.农业
2.非农产品市场准入
3.服务
4.知识产权
5.规则
6.争端解决
7.贸易与环境
8.贸易与发展
进程:
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在农业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令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2004年8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议,达成《多哈回合框架协议》,为全面达成协议跨出一步。协议包括5部份:农产品贸易、非农产品市场准入、发展、服务贸易及贸易便利化。协议明确规定美国及欧盟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及降低进口关税,回应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2005年12月13日开幕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各国期望就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收窄分歧,并希望可于2006年完成整个回合的谈判。
2006年7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正式批准中止多哈回合贸易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