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孟加那和印度的边界土地是是怎么划分的
先是印巴分治,再然后东巴基斯坦要独立(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
❷ 印度的国土是怎么一步步扩张到喜马拉雅山脉的
可以说,印度的国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扩张到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喜马拉雅山脉的四块地方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功劳。可以说在印度领土上,英国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次大陆从没有被统一过,即使在莫卧儿王朝最强大的时候,南方还有很多邦是独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无论是人种、文化、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不过英国人到来之后,他们都被英国占领了,就这样在英国统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实现了第一次的统一。不仅如此,英国还不断向北扩张。印度之所以能够进入到喜马拉雅山脉,都是英国统治时的功劳。
印度在摆脱几千年的被奴役命运后,继承了英帝国时期的领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暴发户。也继承了英帝国对领土的狂热追求,虽然实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数十年内通过威逼、胁迫、战争等手段一步一步蚕食周边地图,到今天为止俨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南亚大国。中国崛起的同时也许警惕我们的邻居印度,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两个大国之间直接接壤,没有任何缓存带,存在领土争端,潜在战争因素已经埋下。
❸ 用2%土地养活17%人口,印度是怎么做到的
无非是地理位置好和消耗少等以下几个原因,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一是印度耕地的面积大,地型对种植比较有利。我们中国好多地方都是山川和戈壁沙滩,根本不适合耕种。但是印度就不同了,虽然只有2%的土地,但是大多数地方是平原,可用于种植的耕地面积多。
三是因为印度的传统饮食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少消耗少。看印度的电视电影你会发现,印度人很少吃牛肉,再看他们习惯吃鱼肉。这跟他们印度有吃素的传统和三面靠海就地取材有很大关系。印度因为靠海近,捕鱼业发达,这个花费比养牛花费的代价要少多了,所以他们更少吃牛肉了。因为养牛,就要消耗很多粮食以及粮食有关的食材,而他们少吃牛,那不就变相的节省了粮食了嘛。
❹ 1947年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印度与巴基斯坦是如何瓜分英属印度领土的
1947年6月,蒙巴顿提出那个将他的名字永远与“印巴分治”联系在一起的着名方案,把印度按居民信仰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日期定在1947年8月15日。然而印巴分治的内容其实远远不仅仅是领土的分配,地域的分配问题,还有人口,相应的财政以及军队等等,基本上原先曾为一体的,到了最后都要进行分割。
此外,对于英国当时对印度殖民的债务,也产生了分配的争议,巴基斯坦要求按人口比例分得25%,但印度只答应给5%。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巴基斯坦分得17.5%。最令人痛苦的分割莫过于英国人曾引以为豪的120万英印军队。印巴军队的分割比例是2:1,整个南亚次大陆上的军队连同它所有的一切都要做出分割。
1947年8月14日,数千面英国国旗在印度各地永远降下了。三个世纪以来,他们象征着英国在世界上这个地区的统治。
❺ 印度农村是用什么耕地的
说到印度,我们都知道是南亚最大经济体,虽然它的经济体量大,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口众多,但是人均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说少的可怜,对于印度农村用什么耕地,也只不过是对其经济的一个折射和说明。
所以说,对于这种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模式,我们也不能完全的否定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去深入的探讨和考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
❻ 印度的土地是怎么分配养老制度
项目中建立了国家老年援助专项计划NOASAP,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的贫困人群提供每月75-300卢比的养老补贴,构成养老金计划的低层支撑。
此外,其他各地方政府(各邦政府)的一些特定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和“老年扶贫计划”等,多属救助制度范畴,不属于国家层面管理。
(二)国民养老金体系覆盖的主要人群范围
1、私人企业。劳工部下属的雇员公积金组织主要负责管理私人企业的退休金。雇员公积金组织管理着两项养老金计划,其中雇员公积金是强制性固定缴费型养老基金,而雇员养老基金则是固定收益型养老基金,它仅适用于雇员不少于20人的企业,覆盖的人数约等于印度就业人口的6%。不过,其总资产较高,约相当于GDP的7%。 2、国有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公共部门的金融机构以及国有公司提供独立的退休基金。其运作通常依据固定的条款,此外,只要参加者满足了最低期限要求,就可以退出基金。
3、公务员。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公务员有独立的养老基金。其中包括非缴款式、指数化收益的养老基金,以及固定缴款型养老基金。 4、邮政部门。印度的邮政储蓄银行是公共部门中唯一实行的自愿性养老基金计划。该银行是印度第一大金融机构,控制的存款总额相当于GDP的9%。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动向 (一)主要目标
第一、绝大多数劳动力缺乏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急需扩大,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全部就业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
印度的养老金体系庞大而分散,而该国大多数劳动力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无法参加养老基金,因此,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养老金制度或者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居住的大量人口没有任何退休福利。事实上,所谓的“无组织的部分”包括了劳动力的90%,他们主要包括农民与体力劳动者,他们没有参加任何的养老金计划。
第二、积极发挥私营供应商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养老保险计划起到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私营供应商在印度养老金体系改革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私营供应商的作用也将关系到印度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成败。同时,如何处理私营公司与公营公司的关系,也是印度保险业养老金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主要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标,印度于1999年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探索改革措施;委员会于2000年1月提交了“老年人社会收入保障项目”(OASIS)报告,提出了一项新的养老保险计划,并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 1、建立新的制度
一是设立新的个人帐户制度,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社会成员可
以自愿参保和缴费。在银行或邮局为每个人建立一个全国通用的帐号。
二是通过招标方式选择6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基金管理,每家公司要分别提供3种不同风险的投资模式,即基金运营共设18种投资选择方案,参保人可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自由选择。
三是为鼓励投保,允许参保人以养老保险金作担保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
四是成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即印度养老保险局,具体经办新制度相关业务。 2、改革老的制度
一是改革雇员储蓄基金计划,取消未到退休年龄提前支取的规定,参保人可选择是否把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转到新的个人帐户中。
二是改革雇员年金计划,取消政府按基本工资1.16%补贴缴费的做法,基金转由专业部门管理,采用与新个人帐户制度中相似的投资原则,每年对雇员年金计划进行一次精算评估,并公布于众,养老金待遇标准和缴费标准每年调整一次。
三是加强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基础信息管理,十年内转向完全积累制度。
(三)主要措施
1、坚持加强对养老金管理,做实帐户。为了缓解养老金空帐问题加剧,严格控制对养老金的微型信贷、提款和退出,只有特别原因
才允许提前提款,缴纳10%的提款税。
2、养老基金的管理中引进私人管理,提高回报率。通过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间的竞争使受保人成为监管者,从而形成一种监督和管理机制。
3、帮助个人进行养老金的安全投资,给予一定的投资指南,发布每年各类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基金保险、国内外证券的安全系数、增值水平等指标,对于贫困人口给予收益免税政策,同时,个人具有更换方案和基金管理人员的自由。
4、灵活的退休安排。增加灵活退休的选择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打破雇员与退休人员的界限,给老年雇员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延长参与经济活动的时间。
5、组建了老龄社会保障与收入保障委员会(OASIS),推出和推广为90%非正规部门就业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险计划。2000年以来,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把养老金改革与保险业改革合二为一,以扩大养老金的覆盖面,进而将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贫穷雇员纳入其中。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解决养老金问题都很棘手,因为它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支持。基于现收现付计划提供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不断减少的缴费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和不断增加的领取的老年人口数量之间的缺口,暴露了这种制度的本质缺陷;基于个人账户(积累)功能进行的养老储蓄,遇到政策风险、通胀风险、道德风险、投资风险等挑战,难以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都会把各种负担转嫁给养老保险,养老保险
制度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将成为21世纪的全球包括印度在内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❼ 印度的耕地占国土比重是多少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积比重第一的国家,印度的耕地面积1.7亿公顷,合170万平方公里,而印度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耕地占总面积的57.15%
❽ 印度是如何用2%的土地养活17%人口的
理论上,印度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七位。印度虽然没有中国土地那么多,但是耕地面积比中国要多。据统计,印度的耕地面积为1.6亿公顷,居世界耕地面积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亚洲排名第一,高于中国的1.3亿公顷耕地。
我国耕地面积普遍小于印度,但是我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5倍以上。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是一个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印度的粮食出口是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其实众所周知,中国是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但是在2017年,中国进口了多达9554万吨的大豆,它们大部分用来进行了水产养殖。
❾ 印度的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各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地理没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