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星宿中的战神指的是哪个星
新宿中的战神是指战神蚩尤,因为战神蚩尤特别的厉害,她的伤害特别的高
㈡ 各国传说中的战神各叫什么名字
1、阿瑞斯(希腊神话)
阿瑞斯(希腊语:Ἄρης、英语:Ar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之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被视为尚武精神的化身。其形象源于色雷斯人,他是众神之王宙斯和天后赫拉的儿子。与希腊阿瑞斯对应的罗马神,则是罗马的农业、战争、王权、春天之神玛尔斯(Mars)。
在奥林匹斯诸神中,阿瑞斯是战争、战斗、魄力、民事秩序与暴乱之神。他被形容为“嗜杀成性的杀人魔王以及有防卫的城堡的征服者”。他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嗜杀、血腥,人类兵灾的人格化。在古希腊艺术中,他被描绘成一个戴着头盔、拿着长矛的英俊青年。
2、提尔(北欧神话)
提尔(Týr),是北欧神话中的战争与正义之神,也是契约的保证人,誓言的守护者,英雄气概的荣耀以及勇气的代表。由于他的名字可能与Tuisto(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祖先)有联系,表明他曾被认为是众神之首,因为名字与印欧宗教的主神Dyeus同源,但逐渐被奥丁所取代。
阿萨神族主神奥丁之子,也有他是巨人希密尔之子的说法。提尔以他的伟大明智和勇气而闻名,当其他的神向芬里尔开玩笑、把它捆绑起来的时候,只有提尔敢将手臂伸进芬里尔的嘴里,芬里尔发现这实际是圈套后立即咬断提尔的手臂,从此成为了独臂。
3、卡尔凯蒂耶(印度神话)
印度神话和佛教体系中的战神,湿婆神和恒河女神亘伽的儿子。印度万神殿的主要神之一,被描绘成骑着孔雀的小孩。传说他从高山中的黄金洞穴中出生,出生第四天就成为神军的总司令,第六天就率领众神将魔众击溃。佛教体系里他叫做韦驮天,是日行万里,能将邪神们一举击败的神将。
4、玛尔斯(罗马神话)
玛尔斯(Mars),是罗马神话中的国土、战争、农业和春天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朱庇特与朱诺之子,贝娄娜之丈夫,维纳斯的情人,他是罗马军团崇拜的神明中最重要的一位,其重要程度仅次于朱庇特。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
玛尔斯的节日是在三月和十月。拉丁语的“火星”和英语的“March”正是源自玛尔斯。
5、刑天(中国神话)
刑天,是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人物,手使一柄巨斧和盾牌,身强力壮,体型巨大的上古巨人,炎帝手下大将,和黄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失了首级后,双乳化眼,肚脐化嘴,再战黄帝。
㈢ 历史上战神有哪些
1、白起
郿(今陕西宝鸡眉县)人,芈姓,白氏,名起,战国时期秦国人,秦穆公大将白乙丙的后人。秦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名将。
他完全凭自己的战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秦国最高军事长官,他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六国将领闻‘白’色变,都不敢与之交战,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
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2、韩信
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 “国士无双”。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3、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4、卫青
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西汉着名将领。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
5、孙武
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是吴国将领。着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㈣ 求问一下在所有神话和历史之中有哪些与战争有关的神灵、英雄
中国神话 战神刑天
是个悲剧人物,长相.............呵呵 你自己查下就知道了
希腊神话 战神阿瑞斯(Ares)
宙斯与赫拉的儿子,名字很酷,长的帅,暴力,但其实在希腊神话里实力一般.
罗马神话 战神玛尔斯(Mars)
和阿瑞斯也就名字不一样而已.鄙视一下罗马人.
北欧神话 战神提尔(Tyr)
奥丁之子,独臂.一个很有牺牲精神的神哦.
埃及神话 战神莫(Men Thu)
鹰首人身怪,没什么人气(与阿奴比斯相比)
印度神话 战神 阿修罗
呵呵印度好象没什么战神 拿来凑数的 毕竟他敢挑战我最鄙视的帝释天(因陀罗).
至于梵天其实是创造神.
日本神话 须佐之男?
呵呵 看在他杀八岐大蛇的份上带他一个.
佛教 毗沙门天
我佛慈悲 也要护法除魔啊
历史上的十大战神:
1.成吉思汗 (蒙古战神,天狼星)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着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大汗(后被尊为元朝开国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性格。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汗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
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大战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新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派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在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大皇后孛儿台生子四人: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第三子窝阔台,蒙古第二代大汗;第四子拖雷,后裔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忽兰皇后生一子阔列坚,后裔入元封河间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面,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亚历山大大帝(希腊战神,宙斯之子)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少年时代起即随父出征,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而成为爱琴海上的霸主。次年,腓力二世率希腊军队向波斯宣战。公元336年,腓力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第二年底,亚历山大率步兵三千、骑兵五千,从马其顿首都培拉出发,开始向波斯帝国远征。当时,波斯帝国已经衰败,国王大流士三世腐败无能。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率远征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亚洲,在海峡不远的格拉尼库河附近与波斯前哨军队交锋,打败波军,并占领小亚希腊城邦。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指挥军队南下,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城与大流士三世率领的军队激战。波斯军交战不力,大流士三世只身先逃,波军大溃,亚历山大乘胜占领叙利亚。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率军围攻腓尼基的城邦推罗,占领腓尼基,接着又占领了埃及,在埃及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一座港市亚历山大里亚。公元前331年春,攻入两河流域,继续与波斯军队作战。波斯军队溃败,大流士三世逃亡中亚。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为追击大流士进入中亚,大流士逃至波斯行省巴克特里亚,为该省总督所杀,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印度河上游地区,遭到当地具名的英勇抵抗,同时当地的气候炎热、疫病流行、士病厌战,亚历山大被迫下令退兵。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军队返回巴比伦城,远征结束,至此,一个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定都巴比伦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不久,帝国就迅速瓦解。
3.尤利乌斯·凯撒大帝(罗马战神)
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的古罗马统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在世人眼里,凯撒大帝是一种统治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强势、权威、成功、荣耀……
历史上的凯撒大帝,作为古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以其辉煌成就被世人广泛敬仰!自古罗马时代即被尊为半人半神的圣人。在西方,其影响及声望几乎仅次于上帝,而在全球,有不相信上帝的人,但却没有人会怀疑凯撒大帝的力量。的确,根据历史记载,二千余年前的凯撒大帝才是西方的领袖学源头,在凯撒大帝逝世后44年,耶稣才诞生。所以,有史学家提到,二千年前,谁会注意到耶稣诞生的伯利恒小镇?而由凯撒大帝缔造的古罗马帝国才是值得人们注目的焦点!
凯撒,全名为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出生于公元前100年(距今2105年)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的良好教育。凯撒成长于一个充满政治斗争的环境。16岁时,即已在政治方面有了自己坚定的主见。19岁时,凯撒投身军界,经历了十年的戎马生涯。多年的军营生活不仅增长了他的军事才干,而且磨练了他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为凯撒后来执掌兵权,施展抱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0岁时,通过积极参加当时的反对残暴统治者苏拉的斗争,凯撒在当时的罗马政界崭露头角,先后出任了罗马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凯撒很快声望大增,并与当时罗马最有权势的庞培、克拉图结成联盟,史称“前三雄”。不久,凯撒又获得了高卢总督的职位,率军远征高卢。通过采取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的策略,历十年高卢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其间,凯撒还曾率军渡过莱茵河征服了日耳曼尼亚,一并渡海征服不列颠。战争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和忠诚于他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执政打下基础。
公元前53年,“前三雄”之一的克拉图在战争中战败身亡后,凯撒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于是引发了四年的罗马内战,内战中,凯撒先后发兵西班牙、埃及将庞培军队消灭,一并将埃及征服,纳入罗马版图。
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了罗马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 当政期间,凯撒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推行“儒略历”等,国家的经济、政治从而得发快速发展,建立了西起大西洋,东迄幼发拉底河,北临莱茵河和多瑙河,南屏撒哈拉沙漠的强盛的古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力日渐削减。凯撒实行的一些措施,如将行省土地分给8万老兵,减轻负债者的债务,惩治贪污勒索官吏等,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议事厅,被以布鲁图和喀西约为首的反对派刺死。凯撒留下两部有历史价值的着作,即《高卢战记》、《内战札记》。
凯撒大帝名言——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4.拿破仑大帝 (法兰西战神)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1769.8.15~1821.5.5),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国人民的骄傲。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身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着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鲜的侵略性和掠夺别的民族及兼并别国领土的性质,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其中最经典的“三皇会战”——奥斯特利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以伦比的军事天才。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利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5.阿提拉大帝(匈奴战神)
阿提拉(406年—453年),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由448年至450年,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欧洲历史中更富传奇性。在西欧,他被视为残暴及抢夺的象征,但同时相对地亦有历史记载形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尤见于古北欧的萨迦文献记载中。
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他不仅建立了最强大的匈奴帝国,而且依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帝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欧洲的政治舞台中占据了一个极其突显的位置。
阿提拉大帝名言——被我战马践踏过的土地将寸草不生!
6.苏莱曼大帝 (突厥战神)
苏莱曼一世(立法者)(土耳其语:Kanuni Sultan Süleyman,1494年11月6日—1566年9月5日或9月6日)奥斯曼帝国苏丹(1520年—1566年在位)。在欧洲文献中,他通常是被称为“苏莱曼大帝”。在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达到了国力的颠峰。占据大陆咽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祚长达600多年。它漫长的岁月可分成两部分:从开国到苏莱曼大帝时代为上升阶段,此后为走下坡路的阶段。而苏莱曼大帝则是站在帝国最高峰处,“猛击、毁坏和消灭一切当道的东西”的杰出帝王。
苏莱曼一世在位时亲自领导了13次军事远征。他最主要的军事成果是在1526年的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击败了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此役获胜之后,匈牙利事实上已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只有部分领土归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1562年苏莱曼一世征服了特兰西瓦尼亚,把特兰西瓦尼亚大公降为自己的附庸
奥斯曼帝国传到苏莱曼时期已经是第十代了,他的九个前任都在兵马中过完了一生,在血腥中打造出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继承了庞大祖业的苏莱曼同样是一个好战、善战的君王,但与他的前辈也有着两个明显的不同点:在他之前的苏丹多是在同兄弟的激烈搏杀中登上宝座的,多显得霸气有余,宽厚不足,而苏莱曼作为独生子,他的继位乃众望所归,他的身上更多地洋溢着一股宽容大度安祥之气;他的前辈们武功出众,但文治多数乏善可陈,而苏莱曼则在打天下扩疆土的同时,也在文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苏莱曼不愧为一个全盛时期的泱泱大国的理想君主。
1566年,苏莱曼一世死于对匈牙利的远征中。他在一次战役获胜之后的当晚去世于锡格特瓦尔(这也是一位战士真正的归属!)
7.居鲁士大帝(波斯战神)
宇宙之王居鲁士
人类历史上皇帝万万千,但能称大帝的却寥寥无几,而居鲁士就是其中之一。古波斯帝国百余年的辉煌都和这个名字有关。
居鲁士(约前590或前580-前529),古代波斯卓越的军事领袖和政治家,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洲三洲,强盛一时的波斯帝国的创建者。
作为一代雄主,居鲁士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在带领人民推翻异国奴役统治以后,他东征强大的巴比伦王国,西伐称霸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强邦,用孤立分化的策略征服希腊各城邦,用强大的武力横扫入侵的各游牧部落,征服了中亚许多城市,建立起一个规模空前的波斯大帝国,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居鲁士大帝成了至尊的“世界之王、伟大之王、正统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天下四方之王”。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马上皇帝”,居鲁士懂得“马下”治天下。他对被征服地区采取“怀柔”政策,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支持其从事商业贸易。这些开明的政策使居鲁士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扩大了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这便是他不同于一般横暴征服者的智处。
8.帖木儿大帝(中亚战神)
帖木儿(1336 ~1405.2)
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军事统帅。生于中亚谒石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附近一突厥化蒙古贵族家 庭。曾任西察合台汗国大臣。14世纪60年代政局动乱时期,周旋于河中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诸封建主之间。击败政敌后,于1370年杀其同盟者侯赛因,自立为大埃米尔,建都撒马尔罕。1372~1388年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征服阿富汗、伊朗。1389~1395年三次远征金帐汗国,同时入侵伊拉克,占领巴格达;北进南高加索,夺取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并侵入俄罗斯境内。1398年进兵印度,攻陷德里。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1402年7月在安哥拉之战中,打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至此,建立起东到北印度、西达幼发拉底河、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大帝国。1404年率兵20万东征中国。翌年死于进军途中。
帖木儿,是中东历史上最有名的征服者之一。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认为他是个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帖木儿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在众多子孙的争吵和争斗中分裂并衰落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因为一代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百余年后,他的后裔中又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9.李世民大帝(中国战神)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着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千古一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一次是对陇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率军进攻关中,双方在现陕西长武县发生激战,在这里,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仗,退回长安。但不久,他便在浅水原之战彻底打败薛军,消灭了陇东集团。
第二次,刘武周依附突厥,南下进攻唐朝,攻占了晋阳,李世民不畏艰险,终于击溃了敌人主力,并乘胜追击,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彻底消灭了敌军,收复了丢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为唐统一战争中最大的。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击败,围困在洛阳,令其无粮草供应,待其自毙。就在洛阳将下未下之时,河北的窦建德军十余万众号称三十万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在虎牢之战中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这次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他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挥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战役,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胜利。(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指挥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军和平定以江陵为根据地的萧铣的梁政权)。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武德四年冬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
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虽屡次遇险,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每次战役的胜利。在统一边疆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的赫赫武功也永垂青史!
10.彼得大帝(俄罗斯战神)
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国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着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了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候补战神:
1.汉尼拔元帅(迦太基战神)
2.腓特烈一世大帝(日耳曼战神)
3.阿道夫·希特勒元首(纳粹战神)
4.丰臣秀吉将军(大和战神)
5.阿育王(印度战神)
6.图特摩斯三世(埃及战神)
7.查理曼大帝 (欧洲战神)
8.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元帅(真主之剑,阿拉伯战神)
9.贝利萨留统帅(东罗马战神)
10.威廉一世大帝(英格兰战神)
11.格·康·朱可夫元帅(苏联战神)
12.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美利坚战神)
㈤ 战神的印度神话
卡尔凯蒂耶“Kartikeya”
印度神话和佛教体系中的战神,湿婆神和恒河女神亘伽的儿子。印度万神殿的主要神之一,被描绘成骑着孔雀的小孩。传说他从高山中的黄金洞穴中出生,出生第四天就成为神军的总司令,第六天就率领众神将魔众击溃。佛教体系里他叫做韦驮天,是日行万里,能将邪神们一举击败的神将。
㈥ 为什么有时战神是阿修罗又叫阿瑞斯
阿修罗是印度神话的战神,阿瑞斯是希腊神话的战神.....风马牛不相及
㈦ 八大行星分别代表什么神(在每一个国家里)
水星 Mercury
在古罗马神话中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金星 Venus
金星 (希腊语: 阿佛洛狄特;巴比伦语: Ishtar)是美和爱的女神,之所以会如此命名,也许是对古代人来说,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颗。(也有一些异议,认为金星的命名是因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地球 Earth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
火星 Mars
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生”。(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轻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份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 Jupiter
木星(a.k.a. Jove; 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土星 Saturn
土星的名称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还有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泰坦族,宙斯的父亲,一说其在罗马神话中即萨图尔努斯)、巴比伦神话中的尼努尔塔和印度神话中的沙尼。
天王星 Uranus
它的英文名称Uranus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优拉纳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诺斯的父亲,宙斯的祖父。
海王星 Neptune
海王星是继天王星之后以罗马神话命名的第二颗行星,因为Neptune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
冥王星 Pluto (额外赠送给你的,呵呵)
美国的天文学家罗卫尔(PERCIVAL lOWELL)曾预言冥王星的存在,所以冥王星的英文名Pluto
即以罗卫尔名字的开头字母为字首。冥王星被视为冥府之王的化身。
㈧ 北欧,希腊,亚洲,印度等神话中各神的名字和其掌管的范围
希腊神话人物:太长了就不粘过来了,地址:http://www.cnwxw.com/waiguowenxue/shijiewenxueciku/2009/0403/25260.html
这篇介绍很全
希腊神话人物和行星卫星对应关系:
行星
水星:神使墨丘利(Mercury);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
金星:爱神维纳斯(Venus);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
地球:大地之神垓娅(Earth);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盖亚
火星:战神玛尔斯(Mars);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
木星;主神朱庇特(Jupiter);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农神萨图恩(Saturn); 希腊神话里没这号人
天王星:乌拉诺斯(Uranus); 在希腊神话中名字相同
海王星:海神尼普顿(Neptune);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
冥王星:冥神普路托(Pluto)。 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
卫星
地球的卫星:
月亮(moon)
火星的卫星
Phobos (火卫一):福波斯,是战神阿瑞斯(火星)和爱神阿佛洛狄忒(金星)的儿子,这是在希腊神话中的名字,在罗马神话中叫帕沃尔
Deimos (火卫二):得摩斯,恐惧之神,也是战神阿瑞斯(火星)的儿子
木星的卫星:
Io(木卫一):伊娥,宙斯(木星)的一个情人。
Europa(木卫二):欧罗巴,宙斯的另一个情人,是拉达曼提斯和米诺斯的母亲。欧洲大陆的名字来源于她的名字。
Ganymede(木卫三):伽尼默德,宙斯的一个男性情人,被宙斯抓上天来,专司倒酒。
Callisto(木卫四):卡利斯托,宙斯的一个情人,原来曾是月神的女侍,最后变成了熊。
Amalthea (木卫五):阿玛尔忒亚,哺育宙斯长大的母山羊的名字
Himalia (木卫六):
Elara (木卫七):厄拉拉,宙斯的女儿,是一个巨人。
Pasiphae (木卫八):帕西淮,米诺斯的妻子,太阳神的女儿。
Sinope (木卫九): 河神阿索波斯之女,宙斯情人
Lysithea (木卫十) :希腊神话中海神欧申纳斯的一个女儿,宙斯的众多爱人之一
Carme (木卫十一) :刈禾女神卡耳墨(Karme),耕种之神欧部琉斯(Eubouleus)之女。大神宙斯(Zeus)的情人,与他生下打猎女神布里托玛耳提斯(Britomartis)
Ananke (木卫十二):阿南科,命运女神之母,“必然”这一概念的化身,宙斯爱人
Leda (木卫十三):宙斯的情人之一,双子座兄弟和海伦的母亲。
Thebe (木卫十四): 水泽神女忒柏(Thebe),河神阿索波斯(Asopos)之女。大神宙斯(Zeus)将她劫至忒拜(Thebes),并与她生下了埃及的名祖埃古普托斯(Aigyptos);
Adrastea (木卫十五) :神女阿德剌斯忒亚(Adrasteia),奖赏和惩罚的分配者,是朱庇特(木星)与Ananke(木卫十二)的女儿,大神宙斯(Zeus)的养母
Metis (木卫十六) :宙斯第一个妻子,雅典娜的母亲。宙斯因害怕雅典娜篡权而在雅典娜出生之前将Metis吞食
土星的卫星
土卫一(Mimas):<希腊神话>巨人弥玛斯(Mimas),地神该亚(Gaia)因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之血所生之子,蛇足巨人癸干忒斯(Gigantes)之一。在“巨人之战(Gigantomachy)”中被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istos)扔出一把烧红的铁弹杀死;
土卫二(Encelas):<希腊神话>巨人恩刻拉多斯(Enkelados),地神该亚(Gaia)因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之血所生之子,蛇足巨人癸干忒斯(Gigantes)之一。在“巨人之战(Gigantomachy)”中被战争女神雅典娜(Athena)压在西西里岛之下;
土卫三(Tethys):<希腊神话>沧海女神忒堤斯(Tethys),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女,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四(Dione):<希腊神话>女神狄俄涅(Dione),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Okeanos)与沧海女神忒堤斯(Tethys)之女,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五(Rhea):<希腊神话>大母神瑞亚(Rhea),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女,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农神克洛诺斯(Kronos)之妻;
土卫六(Titan):<希腊神话>巨神提坦族(Titans),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所生之六儿六女及其后代;
土卫七(Hyperion):<希腊神话>光明之神许珀里翁(Hyperion),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子,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八(Iapetus):<希腊神话>言论之神伊阿珀托斯(Iapetos),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子,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九(Phoebe):<希腊神话>学识女神福柏(Phoibe),天神乌剌诺斯(Ouranos)与地神该亚(Gaia)之女,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十(Janus):<罗马神话>两面神雅努斯(Janus),农神萨图耳努斯(Saturnus)与农女恩托里亚(Entoria)之子;
土卫十一(Epimetheus):<希腊神话>后思之神厄庇墨透斯(Epimetheus),言论之神伊阿珀托斯(Iapetos)与名声女神克吕墨涅(Klymene)之子,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十二(Helene):<希腊神话>绝世美女海伦(Helene),大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Sparta)王后勒达(Leda)之女,引发特洛伊(Troy)十年战争的“祸水红颜”;
土卫十三(Telesto):<希腊神话>成功女神忒勒斯托(Telesto),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Okeanos)与沧海女神忒堤斯(Tethys)之女,大洋神女俄刻阿尼得斯(Okeanides)之一;
土卫十四(Calypso):<希腊神话>欢乐岛神女卡吕普索(Kalypso),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Okeanos)与沧海女神忒堤斯(Tethys)之女,大洋神女俄刻阿尼得斯(Okeanides)之一,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情人;
土卫十五(Atlas):<希腊神话>勇莽之神阿特拉斯(Atlas),言论之神伊阿珀托斯(Iapetos)与名声女神克吕墨涅(Klymene)之子,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十六(Prometheus):<希腊神话>先知之神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言论之神伊阿珀托斯(Iapetos)与名声女神克吕墨涅(Klymene)之子,巨神提坦族(Titans)之一;
土卫十七(Pandora):<希腊神话>“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潘多拉(Pandora),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istos)依大神宙斯(Zeus)之令用粘土制作的第一个女人,送给后思之神厄庇墨透斯(Epimetheus)为妻,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灾祸;
土卫十八(Pan):<希腊神话>牧神潘(Pan),使神赫耳墨斯(Hermes)之子;
土卫十九(Ymir):<挪威神话>太初巨人伊密尔(Ymir),霜巨人(Hrimthurs)的始祖;
土卫二十(Paaliaq):<因纽特神话>巨人波里阿科(Paaliaq);
土卫二十一(Tarvos):<高卢神话>牛神塔沃斯(Tarvos);
土卫二十二(Ijiraq):<因纽特神话>巨人伊耶拉克(Ijiraq);
土卫二十三(Suttungr):<挪威神话>灵酒巨人苏特顿(Suttung),主神奥丁(Odin)从他的女儿古露德(Gunlod)手中拐走了灵酒;
土卫二十四(Kiviuq):<因纽特神话>巨人基维尤克(Kiviuq);
土卫二十五(Mundilfari):<挪威神话>巨人蒙迪尔法利(Mundilfari),太阳女神苏儿(Sol)和月亮之神曼尼(Mani)之父;
土卫二十六(Albiorix):<高卢神话>世界之王阿尔比俄里克斯(Albiorix),战争之神陶塔特斯(Teutates)的别名;
土卫二十七(Skathi):<挪威神话>雪靴女神斯卡蒂(Skathi),暴风巨人提亚西(Thiazi)之女。她为父报仇来到仙宫(Asgard),却与海神诺德(Njord)结为夫妻;
土卫二十八(Erriapo):<高卢神话>巨人厄里阿波(Erriapo);
土卫二十九(Siarnaq):<因纽特神话>巨人;
土卫三十(Thrymr):<挪威神话>霜巨人索列姆(Thrym),他盗走雷神索尔(Thor)的雷锤(Mjollnir),并要求以美神芙蕾亚(Freya)作为交换条件。无奈的索尔只好男扮女装成新娘,骗回了雷锤;
土卫三十一(Narvi):<挪威神话>那维(Narvi),火神洛基(Loki)与西格恩(Sigyn)之子,伐利(Vali)的弟弟。在洛基被囚禁的期间, 伐利被变成一只狼, 并且杀死了那维。诸神用那维的肠子来捆绑洛基;
土卫三十二(Methone):<希腊神话>神女墨托涅(Methone),巨人阿尔库俄纽斯(Alkyoneus)之女,阿尔库俄尼得斯(Alkyonides)七姐妹之一。她们在父亲死后,投入海中化为翠鸟;
土卫三十三(Pallene):<希腊神话>神女帕勒涅(Pallene),巨人阿尔库俄纽斯(Alkyoneus)之女,阿尔库俄尼得斯(Alkyonides)七姐妹之一。她们在父亲死后,投入海中化为翠鸟;
土卫三十四(Polydeuces):<希腊神话>拳斗之神波吕丢刻斯(Polydeukes),大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Sparta)王后勒达(Leda)之子,骑术之神卡斯托耳(Kastor)的同母异父兄弟;
土卫三十五(Daphnis):<希腊神话>田园诗牧人达佛尼斯(Daphnis),使神赫耳墨斯(Hermes)之子,牧神潘(Pan)的宠弟。
㈨ 八大行星他们的英文名字各代表什么神
1,水星:Mercury,神使墨丘利,希腊名字为赫尔墨斯;
2,金星:Venus,爱神维纳斯,希腊名字为阿芙洛蒂忒;
3,火星:Mars,战神玛尔斯,希腊名字为阿瑞斯;
4,木星:Jupiter,主神朱庇特,希腊名字为宙斯;
5,土星:Saturn,农神萨图恩,希腊名字为克拉诺斯;
6,天王星:Uranus,宙斯的祖父乌拉诺斯,好象这个就是希腊名字;
7,海王星:Neptune,海神尼普顿,希腊名字为波塞冬;
8,地球: Earth 无神对应
(9)印度战神一是什么星嗯扩展阅读: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
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㈩ 印度神话中有哪些神
史诗神
梵天:创造之神。
毗湿奴:保护神。
湿婆:音乐、舞蹈和毁灭之神。
阿修罗:恶魔。
迦楼罗 :金翅神鸟,于烈火中涅盘而得永生。
主要的神
因陀罗:天帝。
阿耆尼:火神。
伐楼那:水神。
阎摩:死神。
苏利耶:太阳神。
八大守护神
世界守护神指的是以天神之王因陀罗为首的八位主神,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吠陀主神,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或多或少都有所降低,和吠陀神话相比他们的力量也有所削弱,经常由于抵挡不了强大魔鬼的进攻而被迫向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位大神求救(真是有够菜的)。
因陀罗:雷电之神,众神之首,后成为天王。被佛教吸收后又叫“帝释天”,为善见城城主。在很多动漫以及小说中登场,比如《天空战记》、《圣传》、《风云》等等,不过好象一般都是担任反派角色,在被吸收进了佛教以后得名帝释天,为善见城(Sudarsana)之主,在《世界·印度篇》中虽然是以印度教中的雷神/战神的身份登场,但是百里还是用了帝释天这个佛教名称(因为听起来比较有型,也请大家不要太过计较,呵呵)。也有传说帝释天指的并不是一位天神,而是一个头衔,由功德最大的人担当,如果有其他人的功德超过了现任的帝释天,那么他的宝座就会发热。其他的七位天神分别是:死神阎摩、海洋之神伐楼那、风神伐由、酒神苏摩、太阳神苏里耶、火神阿耆尼以及财富之神俱比罗。值得一提的是死神阎摩在被佛教吸收之后
因陀罗
变成了阎摩罗王,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又衍生出了十殿阎王(阎罗王其实是十殿阎王其中之一,只不过名气最大)。而风神伐由的儿子就是飞将军神猴哈奴曼,因为随着罗摩(毗湿奴的第七化身)一起奋勇作战而闻名,胡适先生认为他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财富之神俱比罗是个有趣的家伙,传说他在成为天神前是一个窃贼,因为在湿婆的神庙中行窃碰上奇遇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天神,他其实就是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不过两者的形象可相差甚远——据说俱比罗身材矮小佝偻,浑身珠光宝气,显得俗陋委琐,而北方多闻天王非但是威武的四大天王之一,而且还是大美人吉祥天的哥哥(……)。多闻天王也被称为施财天,也就是中国人过年时人气狂高的财神爷。
在《世界·印度篇》中八大世界守护神里主要登场的就只有帝释天因陀罗,而由于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也会出现的缘故,俱比罗和多闻天王(昆沙门天)就被当成两位不同的天神了。
Indra众神之神, 天空, 暴风, 雨水之神, 骑白象
Agni 火电之神, 三脚七手三头
Kali 黑土之女神, 破坏之神, 三眼四手
Karttikeya战神, 六头十二手, 骑孔雀
Lakshmi 财富之女神, Vishnu 之妻, 骑金莲
Ratri黑夜之女神
Rudra 暴风和死亡之神
Surya 太阳神, 三眼四手
Tvashtri 技术科学之神
Ushas黎明之神
Varuna秩序和诚诺之神
Vishnu 怜悯和光明之神
Yama 死亡之神, 骑水牛
释迦
释迦: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相传为印度北部小国王子,后舍弃家庭,权位,独自出走。七年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又被称为释迦世尊,但不是藏密所说的大日如来。佛教中最为崇高的神,曾降伏过中国的战斗之神齐天大圣。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即八部众,说法见于佛经。《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曾提到过:“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即帝释天为首的天神。天神的寿命也会完结,这是因为佛家相信事事皆有无常。天神临死前会出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位”这五种征兆,也就是所谓的“天人五衰”。
阿修罗:阿修罗是与天对立的一族。他们非常好战,男的极丑,女的极美。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天有美食而无美女。双方常因此而互相争斗,场面十分惨烈。“修罗场”的说法即从此来。阿修罗一族被视为战神,他还有个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龙:龙无论在东西方神话,还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个非常欢迎的角色。以其独特的外形,强大的力量备受青睐。可以说一说到奇幻,人们就会想到龙,龙几乎成了奇幻文学的代表。东西方的龙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头部特征,善飞翔,会从嘴中吐出物质攻击等。这些惊人的巧合让人忍不住怀疑是否以前有此一类生物存在。龙的记载在我国由来以久,大量详实,准确,生动的记录贯穿着整个古代正史,有纪可考的记录最后见于民国初年,让人十分迷惑。但天龙八部中的龙其实说的是一种大蟒蛇。
乾达婆:拥有黄金之翼半人半鸟的精灵。天界的音乐家。
迦楼罗:中国人很熟悉的一种大鸟,传入中国后演变成了金翅大鹏鸟。原型是种翅有种种庄严宝色的神鸟,一天吞噬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哪来这么多龙让它吃?),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后又从火焰中复活,凤凰重生的传说即来源于此。
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
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 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摩睺罗伽:莫呼洛迦,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侯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侯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