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农村农民工怎么样

印度农村农民工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2 03:26:23

A. 印度农村经济体为何发展缓慢

竺道 zdreview.com

We Bridge China and India

探索创新共赢

任何热衷于促进农村企业发展的外部干预者,都必须建立可靠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生产方式,从而成为可靠的生产者。这需要面对很多问题,例如企业的生产行为是否能让农村劳动力适应,农村劳动力的薪金待遇如何调整等等。

印度的农村企业家需要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发展他们的企业。

我们知道,印度的农村个人和家庭的大多数创收活动都面临着非常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而所谓的冒险精神,被认为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几乎是这些农村劳动力的第二天性。但我们在现实中却发现,很少能够看到以农村家庭起步的企业规模能够迅速扩大,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可能在于企业家的立场或心态。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他们创办的任何企业都是其总体生活模式的一部分。因此,无论他们为企业做什么,他们都以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的方式行事,包括他们是否需要赚取额外收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生活方式的企业家。

另一方面,一个正规的追求利润的企业应该把赚取利润放在第一的位置,积极地瞄准、寻求和努力促进业务增长。但很多的印度农村家庭把创办企业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增长和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这就背离了创办企业的初衷,同时也不利于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样的导向让整个印度农村企业、企业家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农村劳动力陷入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境。

生活方式的阻碍

严格来说,企业的规模、增长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是企业家自己的选择,但我们会看到这些选择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孟买南部有一家着名的餐厅,它的营业时间仅在午餐时间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而且仅在工作日提供服务。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餐厅里面都是满座。如果这家餐厅要提供晚餐服务的话,一定也不缺客人,但它不提供晚餐服务。目前,很多的农村家庭企业都是这样的,而这种生活方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思维模式的不同

农户已有的固定工作、学习思维模式也限定了他们在经营企业时候的思维。举例来说,一个农民知道并按顺序为他的作物进行耕种――准备土地,播种和种植种子,可能使用基本剂量的肥料,清除杂草,提供灌溉,喷洒植物保护化学品,收获,脱粒,包装和销售,以及储存以供自己消费。农户已经习惯了按这个顺序行事,并以这种方式思考。

另一方面,即使是像利用槟榔皮来制作餐具的简单企业,也牵扯到要顺序完成许多工作步骤――收集掉落的皮,从别人那里采购,堆叠起来,按照既定的设计生产餐具,包装起来,进行销售,回款等等。

因此,想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对于农村企业家来讲,在思维模式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企业家,他从阿萨姆邦的部落家庭中采购织物。编织是这一地区的一项家庭活动,传统上有漂亮设计的织物是用丝绸和其他材料编织的。企业家为他们采购纱线,并期望织造的织物能够用于制造具有传统图案但具有现代形式的服装。

固定工作时间很难

麻烦的是让他们遵守时间表。在当地雨水充沛的季节,很多农村编织者宁愿去钓鱼也不愿编织,无视企业为他们设定的最后期限,忘记了他们自己的承诺。这让农村企业非常的头疼不已。

在Puja或Bihu等节日前后,这种编织的工作需求达到了高峰,但织工却忙于享受节日本身,企业没有产品可以提供,所以这让很多类似的印度农村企业难以成长起来。

但如果农村企业家顺势而为,此种情况就可得到一定的改善。

比如一位来自Manipur的企业家,从事着用库纳草制成精美工艺品的生意。他说,当他能够向农村生产加工者保证其在家里或附近工作,并定时收购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很多农户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企业的产品出产量也就逐渐得到了保证。

工资增长的困境

有数据显示,农村工资增长趋势再次下降。2017年10月,农村男性工人平均工资同比增长从上个月的6%降至4.93%。以实值计算,2017年10月,农村男性平均工资同比增长降至1.57%。对农村妇女来说,10月份的实际工资增长与一年前相比更加微不足道,仅为0.01%。农村男女工人的工资增长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对农户工作的积极性调动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印度农村男性的平均实际工资增长很高。2013年11月的增长峰值一度达到了27.39%。如此高的实际工资增长率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推高了通货膨胀,但它也确实帮助到了非常贫困的人口。

随后的时期,即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印度农村男性的工资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一时期非常高速增长的调整,也是2014年和2015年两次印度干旱的结果。这两次干旱减少了对农民工的需求。

而农村妇女的工资低于男性工人,她们是人们口中更脆弱的群体。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妇女与男性一样,实际平均农村工资增长非常高。有趣的是,在此期间,非农业农村职业的实际工资增长更高。

此后,农村妇女的工资增长下降,原因无疑与男性工资下降的原因相同。但这种模式不同于男性的工资模式,可能取决于女性劳动力的供应。有趣的是,自2016年10月以来,从事非农业职业的农村妇女的平均实际工资每月都在萎缩。职业之间的工资增长也有很大差异,女性手工业工人的工资增长远远高于女性建筑工人或清洁工。

无论是农村的男性还是妇女的工资增长都遇到了困境,他们的工作热情也逐渐开始下降,这就致使农村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发展道路上遇到了不大不小的挑战。越是没有高工资给农民工,农民工的工作热情就越低,越低的工作热情让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如何突破

任何行业的创业行为都是有风险的,而农村企业的承受能力就更加的弱一些。他们需要在与工人的协同中协调好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工资收入模式等多方面的事情,才能更好的利用农村的劳动力为生产经营增添动力。

一旦农村企业家逐渐在工作中改进了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劳动生产率就会大幅提升,到那时才能谈得上企业竞争力的问题。

一旦农村企业有了竞争力,它们发展起来了,印度的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的条件和福利才能得到改善。而这一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有其经济价值,它对整个印度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做出的贡献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YourStory、Livemint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刊登的所有原创内容,未经竺道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竺道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版权联系:

B. 说说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过于众多造成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微薄,农民工大量涌入高收入的城市,城市人口拥挤,导致建筑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反不利于农业发展。印度这方面和中国一样的。再说了,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劳动力素质要求比对劳动力多寡的要求大,如日本的水稻种植业就是机械化生产,美国的农村人口稀少,但它的机械化大规模农场生产在包括水稻在内的各种作物产量都是惊人的,劳动力多寡因素比地形影响小很多,人口众多并不代表农业生产力就丰富,可耕地面积广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自然:1: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2:恒河平原面积广,德干高原起伏和缓,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
3:耕地地区有河流流过,有灌溉的水源
4: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提高
人文:1: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交通便利
4:市场广阔
有利: 1: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2:恒河平原面积广,德干高原起伏和缓,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
3:耕地地区有河流流过,有灌溉的水源
4: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提高
不利:人口过于众多造成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微薄,农民工大量涌入高收入的城市,城市人口拥挤,导致建筑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反不利于农业发展。
自然:1: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2:恒河平原面积广,德干高原起伏和缓,耕地面积广,粮食产量大
3:耕地地区有河流流过,有灌溉的水源
4: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提高
人文:1: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交通便利
4:市场广阔
人口过于众多造成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微薄,农民工大量涌入高收入的城市,城市人口拥挤,导致建筑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反不利于农业发展。印度这方面和中国一样的。再说了,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劳动力素质要求比对劳动力多寡的要求大,如日本的水稻种植业就是机械化生产,美国的农村人口稀少,但它的机械化大规模农场生产在包括水稻在内的各种作物产量都是惊人的,劳动力多寡因素比地形影响小很多,人口众多并不代表农业生产力就丰富,可耕地面积广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C. 印度生产率低成制约因素 廉价农民工能助崛起吗

“终极资源是人,特别是有技能、有活力、满怀希望的自由年轻人”,印度《政治家报》4日援引了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的话。这篇题为“人口红利”的文章称,印度的一大竞争优势是人口,但如果印度想追随中国的脚步,就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编者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部分,产生于流动劳工从农业这样的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制造业这样的高生产率领域。在印度,农业部门的生产率非常低,但其占用的劳动力份额是亚洲国家中最高的。”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教育程度低、动手能力差、效率低下是印度年轻劳工的一个突出特征。泰米尔纳德邦一家中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大吐苦水道,印度劳力倒是挺便宜,可是生产率跟中国工人没法比,折算下来也没便宜多少。多家企业还反映说,他们的员工经常迟到、旷工,很难管理。
“西方看好印度经济的报道炒作非常多,原因是印度人口2030年要超过中国,现在35岁以下人口就有8个亿,他们认为现在的印度有点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南亚中亚研究所所长王德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联合国人口展望》(2015)显示,2015年中国人口的中位数是37岁,印度为26.6岁。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印度人口红利的一个缩影,而教育是印度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力资源的关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不容乐观,印度多年来形成的重精英、轻基础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马度说,针对印度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已经有所增加,但显然不够。“今后会陆续出台相关解决办法,但我认为还会花些时间。至于是否会花掉很长时间,则取决于印度政府。”
其实,印度大力发展制造业,农民工的教育和素质绝不是最大制约因素。在全球化大生产的时代,“印度制造”的前景也不单纯取决于成千上万的廉价“农民工”,而取决于印度制造业在全球与各国的分工与竞争。在这方面,印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印度,原材料成本普遍较高。很多原材料工业要么控制在寡头手里,要么被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导致中小制造业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印度的营商环境更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6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尽管比去年上升12个名次,印度在参评的189个经济体中仍排在130位,比不上巴勒斯坦、柬埔寨和伊朗。除众所周知的政府繁文缛节和腐败问题外,征地、死板的劳工法和糟糕的基础设施被称为三大绊脚石。更令投资者忧心的是,印度政府还有对挣钱企业秋后算账的“爱好”:比如印度政府曾在改了法律后,对众多国际大企业进行回溯征税。
或许,相对于赶超中国、实现“印度制造”的远景,解决“当下”难题的手段和魄力才是印度真正缺乏的。

D. 印度的农民工人能发展成大资本家吗

印度这个国家我们中国人比较难理解,希望你问问题要说的详细些,因为的政治形式与我们不同,他融合了西方自由民族的理念,所以建议你不要异想天开了,好好的去工作学习,你可以做一个企业家,去印度办理工场,赚钱,印度的劳动力人口相当的便宜,中国很贵,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E. 印度不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对于印度农民,《环球时报》记者通过采访有了直观的认识。他叫多姆,太阳已经把土地晒得发烫了,他才顶着箩筐出现在田间,之后开始拔间种在小麦垄里的油菜。由于降雨多少对收成影响很大,因此当地农民在播种小麦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撒上一些油菜籽,这样即使收不了小麦也还可以收获别的。为了养活一大家人,多姆从同村的地主那里租了5英亩耕地。多姆的妻子干完家里的活,带着午饭和16岁的女儿也来帮忙。汗水浸透了她们的纱丽。女儿很早就辍学帮助父母干活了。当地女人比男人更能吃苦耐劳,但是收入却比男人少。如果是为地主家干活,男人一天可以挣25卢比,女人只能挣12卢比,工钱相当于印度大城市私家车交纳的一次停车费。拔完油菜后,多姆一家人开始割小麦。一把镰刀三个人轮流用,所以一个人干活时,总有另外两个人站着,给人一种闲散的感觉。多姆出生在一个低种姓家庭,他认为这种等级制度不合理,但是又认为这种等级制度如自己的肤色一样难以改变。这种意识使他缺少奋斗的动力。他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在湿婆神面前祈祷,在自我否定中生活着。他的所有努力并不是为了这个现实世界,而在于来世。多姆和妻女在田间忙碌的时候,地主赶了过来,目的是先估算一下产量,以免在分粮食时吃亏。过了一段时间,妻子和女儿先回家做饭去了,两个人的头上各顶着一大捆草,多姆则眯起眼睛看着远方。

多姆也许意识不到,他们这个群体直接决定着印度的未来。印度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印度农村人口在总人口11.12亿中依然占到72%,农村人口达到8亿。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也就是说截至2006年底,中国大陆的农村人口为7.37亿。对此,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副主任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按照人口实际居住地的标准来统计的。如果生活在农村6个月以上就算农村人口,生活在城镇6个月以上就算城镇人口,因此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算在城镇人口中。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按人口实际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标准,这也是世界上比较通用的标准。如果按照原来的农村户口标准,我国的农村人口则有9亿。

对此,尼赫鲁大学农村问题专家古普塔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印度农村经济的失败以及城市经济的繁荣造就了大量的农村穷人拥入大城市。但没有任何知识和技术的农民工很快便沦为城市贫民窟的居民,而不是过上体面生活的市民。”他认为,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能光看农村人口减少,也不能只看农民变成市民,更重要的是要看进了城的农民是否切实过上和市民同等质量的生活,享受同等地位的福利。中国的‘三农’问题突出需要解决的不是转化农村人口的问题,而是城乡差距的问题,是要解决逾亿进城农民工的国民待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化步伐加快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显然,印度还远远没有走到这一步,区区400万进城农民工与中国一亿几千万进城农民工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但必须指出的是,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极其相似的人口大国,迟早要走这一步”。德里大学农村发展问题专家阿南德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农村人口少于印度,归功于中国农业政策的成功。从上世纪开始,中国不断进行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印度一直没有完成土地改革的任务,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地主手中,印度农村2.4%的大地主占有耕地的22.8%,占农村人口74.5%的农民是少地、无地者。这是造成印度广大农民生活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因为农民不是土地的主人,不能支配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35倍,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两倍,但印度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中国农民低很大一截。

相比之下,中国仍任重道远

拿中印农村人口进行比较,并不是要说明中印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要说明中印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山下先生说,中国农民收入低是阻碍中国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年日本之所以取得了非同寻常的经济跃进,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大大增强,农村对汽车的购买量也大大超过了城市,农民对三种“神器”即冰箱、电视、洗衣机的大量需求大大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而中国的农民数量虽然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多,但是购买力还不到四成。所以中国要想继续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如何缩小城乡差别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朝日新闻》10月19日从另一个角度报道称,由于中国农村富裕阶层的人数增加,导致市场需要大量建筑材料。为此,中国的金属需求量将维持10年以上。而韩国的《朝鲜日报》则在同一天报道说,由于中国农村人手不足,导致人工费急剧上升,结果中国产黄豆价格高涨,韩国食用油销售价格平均提高了7.9%,这也是导致世界通货膨胀的一个潜在原因。

在欧洲,“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如今,英国的农业大幅萎缩,但政府却越来越重视。对于农业大国中国,英国人有自己的看法。10月22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中国奇迹的根源》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在于其广阔的农村的经济成就,中国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的前5年,90年代农村发展的停滞则迫使大量农民到城市里寻找工作。英国《卫报》和《经济学家》等媒体称,与英国农村的经济现状相比,中国农村的社会化网络建设还显得薄弱。公共医疗和教育设施的稀缺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虽然中国政府在乡村道路、电网搭建上进展很快,但是农村的社会医疗、中小学教师人才的短缺一直是导致经济失衡、人员外流的主要原因。《金融时报》不无担忧地说,农村打工者的孩子如果受不到良好教育,“中国可能产生新一代未受教育的人口”。其实,英国两个世纪前就遭遇过同样的问题。在工业化社会,曾经在农村居住的人们纷纷拥入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机会,这不仅让农村经济停顿,更让农村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也陷入瘫痪。到了20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政府机构搬迁到城乡结合地带、减免税收等多种方式来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才让如今的英国人根本感觉不到城乡差别,甚至有更多的人愿意居住在乡村。

数字背后既有成绩也有问题

中国的“三农”问题之所以引起世界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这艘大船驶向何处的关键因素。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李国祥副主任说,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都在以1到1.5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5%-46%。国际上把城镇化水平达到35%-50%这个阶段视为加速阶段。在加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不稳定性。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镇没有住房,没有被纳入到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生存很难,很多人过几年或老了以后还会回到农村,这是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两栖性,也是中国的特点。而在那些土地私有化的国家,农民没有土地,一旦转移到城镇以后就很难回到农村生活。

谈到中国农村在世界上的地位,李国祥说,从贫困程度来看,目前世界上吃不饱饭的人口有8亿多,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我国有2000多万。这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来说,是很不错的成绩。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大,因此我国的农村市场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村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国公司,但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不高,国外贵的东西买不起,所以市场需求不足,现阶段外资想在中国农村市场获得高收益还不现实,拉动农村消费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中国可谓首屈一指。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如粮食、油等都占世界的前3位,还有很多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一旦我国的农产品减产或者发生变化,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F. 印度农民工路边睡觉被卡车碾压!这是怎么回事

印度农民工路边睡觉被卡车碾压!因为卡车失控碾压了正在地上睡觉的印度农民工。
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一起严重的卡车碾压事件,事件中有13人不幸遇难,3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包括一名司机和一名清洁工。在遇难的人中有一名一岁的女孩。

这样直接暴力的方式还真有人参加,最后轻的送进医院,重的自己的生命就没有了。每个国家的信仰不同,所以文化就会存在差异。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印度电影,讲述一名外星人在印度找神的故事。虽然故事很搞笑,但也很耐人寻味。这部电影在中国的评分也很高,主要就想问,你信的神明,真的能收到你的祷告吗?
这次印度农民工被碾压事件,当地的警方表示已经提交控诉,现在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G. 德里封城大量民工封城前连夜离开,对此你怎么看

最近一段时间,德里封城的新闻引起了不少朋友们的关注,在封城前夕,有大量的民工选择了连夜离开,在这种情况下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所以有不少朋友对于这一件事情的关注程度更是在不断的提升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情况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信在有了新冠疫情这一次的影响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对百姓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随着国家对于民生的重视不断提升,再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相信各个国家也都能够做出更好的举措,让大家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H. 大量民工封城前连夜离开德里,他们这么做对疫情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这样就是在散播疫情,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无疑是在加剧疫情的严重性;

据了解,印度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近30万新冠病例,已连续7天报告单日新增病例超20万 ;

这个数据可以说相当可怕,大家也可以想象当地的疫情情况有多么严重;

所以当地部门宣布将实行6天严格封锁措施,当地要封城的相关消息一经传出;

当地大量的民工就赶在封城钱连夜离开德里,当晚就有大量的民工聚集在火车站等地;

而且期间他们都没有保持安全距离,所以我觉得他们这样做无疑是在散播疫情,加重疫情。

当地的首席部长也呼吁了大家不要在这个时候回家,但是很多民工表示他们不回家就意味着没有饭吃;

面对这个情况,我觉得当地部门应该设置安置点;

这样才能有效阻隔疫情传播。

I. 有人找我爸去印度打工,应该了解和注意些什么农民工怕上当受骗,真心求助!!!!!

印度的卫生条件不是我国一般国民所能接受的,印度人正是应为长期在那样的条件下发展了相应的身体免疫力。
而且按你的说法是农民工,你父亲过去印度也不会有特别好的待遇
印度和我们国家都是劳动力密集丰富的国家,从中国请一个农民工过去是不是太多余呢?
在印度孟买,一个教师也只能在贫民窟里面租房子住,你可以仔细想想。

你是他的儿子,就应该多了解找你爸打工的那个人,是什么公司,什么背景,效益如何,
如果过到印度你爸具体是什么工作,什么地点,生活条件如何,福利保障如何,劳动合同?
对比国内工作条件,是否有出国(特别是印度)的必要
这些这些都得必须了解好,因为父亲只有一个,作为 儿子你都应该帮他思考。
网络这么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查到的

J. 大量的民工在封城前连夜离开德里,发生了什么

印度新冠疫情显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重灾区,在那里新冠病毒的病例激增,一天之内可以增长三十万的病例,可以说相当的可怕。

那么印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病例的增长呢?增长到简直不可思议的程度。

第一个原因:这是因为印度人口众多,而且人群密集,虽然有按规定戴口罩,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非常的不自觉,所以有绝大部分的人是不戴口罩的,因此也就造成了病毒的传播。

很多人的生命岌岌可危,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大量的民工要在封城前逃离这里,因为恐慌情绪,也因为这里实在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留在这里就是等死。

生死一般的地狱,真的是,新冠病毒太过残酷了。

阅读全文

与印度农村农民工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重卡有哪些 浏览:831
东风5和印度烈火哪个先进 浏览:857
萨达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浏览:191
酸甜意大利面怎么和面 浏览:919
中国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浏览:795
和平精英国际服白卡在哪里使用 浏览:706
伊朗为什么拒绝进口歼10 浏览:579
越南花卉市场都有哪些 浏览:358
印尼电信卡wf怎么连接 浏览:390
现在去伊朗温度是多少 浏览:282
法语意大利语属于哪个语系 浏览:59
在越南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837
意大利什么时候可以玩 浏览:899
中国有哪些专科 浏览:496
英国足球队为什么会输 浏览:957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里直播 浏览:700
中国电信如何求助 浏览:574
意大利哪里意面正宗 浏览:499
英国来福枪团有多少人 浏览:160
印度为什么不能打轻甲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