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你对印度种姓制度有什么看法

你对印度种姓制度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03:33:28

① 聊一聊你对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啥看法

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然后我会觉得这个太封建迷信了吧。

② 怎样看待印度的种姓制

古印度的宗教同种姓制度联在一起的,种姓制度亦称"瓦尔那"(颜色,
品质的意思)制度,实际上是奴隶制度的变形.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
把自己称为"高贵者",把被征服者称为"达萨",以"达萨"和"达西"
称呼男女战俘即奴隶.后来在雅利安人内部又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四种
姓制度.即婆罗门种姓,主管宗教祭祀,占卜,念咒,史称僧侣阶层,他们
解释吠陀经典,干预社会事务;刹帝利种姓,充当武士,国王也属这个种姓,
主管军事和行政;吠舍种姓,一般雅利安平民,多数从事手工业,牧业和商
业,也有富裕者,但没有任何特权;首陀罗种姓,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也有
少数雅利安人,其中除奴隶外还有接近于平民的贫穷者,他们在法律上和宗
教上失去了受保护的权利.前三个种姓是雅利安人,是"再生族",后一个
种姓是"非再生族".根据婆罗门教创造的神话和《摩奴法典》四种姓是世
界之祖婆罗赫曼(一说为普鲁沙,他们可能为一个人)以口,双手,双腿,
双脚创造出来的,所以他们都有特定的职业,不可混淆界限.古代印度的宗
教主要是婆罗门种姓创造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行为.

③ 你是如何和看待印度的种姓制的

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人和人的经济能力本来就不同,不可能因为身份高低贵贱而去改变什么但却在暗中决定了你的命运。

④ 对印度种姓制度你有什么想说的

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独有的,在我国古代也曾出现过,比如元代,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与之想对应的是印度也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婆罗门,第二等刹帝利,第三等吠舎,第四等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地位更为低下的贱民,也许古代印度人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作人看,所以并没有出现在等级当中,他们被誉为不可接触者。

⑤ 怎么看待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着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⑥ 印度的种姓制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印度的种姓制度发端于吠陀时代,令人费解的是,这种极端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却持续了数千年之久,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只能惊叹于宗教对整个印度社会及印度人民的影响是如此之深,相对于种姓制度,也许就与婆罗门教的宗教影响,及其相应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有密切的关联。

⑦ 请问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社会现象谈谈你对种姓制度的看法

本人以为这种制度是一种极其不人道而且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制度。高种姓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辱骂高种姓,轻者课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这是什么禽兽规定?
中过有句古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说的是贵族制度的不合理。但这个制度呢?简直令人唾弃,它造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非常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想出这种制度的人一定是白痴。
幸得此制度仅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⑧ 如何评价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区分人种的。会让印度人清醒思想不混乱。

⑨ 印度的种姓制度至今还存在,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印度社会一直存在从高到低的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的地位与所从事职业紧密挂钩。如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为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主持宗教仪式的特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主要是军事和行政贵族,拥有征收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为雅利安人中的自由平民,从事农、牧、渔等行当,以布施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其绝大多数为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从事渔猎、重体力劳动或其他低贱的劳动。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不可接触者”,即被排除在四大种姓之外,没有资格跻身种姓的贱民。
种姓不仅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安排,也是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诸多基于职业的排他性内婚制群体。所谓内婚制,即一个种姓内的人们只能在该种姓内部通婚,与种姓外的人通婚则犯了大忌,很多情况下会受到极严厉的惩罚。虽然某些情况下也会有一些变通,如高种姓男士可以娶低种姓女士为妻。但是,高种姓女士是绝不可以嫁给低种姓男士的,如果这样做,后果将极严重,整个家族会觉得蒙受奇耻大辱,会与之断绝一切往来。
但印度社会最严重的歧视并非发生在高种姓与低种姓之间,而发生在有种姓者与无种姓者即贱民之间。传统上,贱民干最累最脏的活,如搬运货物、打扫厕所、清除垃圾、处理尸体等,所以较高种姓的人们与他们是隔离居住的。比方说,贱民被禁止进入神庙,也不得从村庄的公用水井里汲水,甚至他们的影子也被禁止触碰有种姓者;一个高种姓者如果不巧遇到一个贱民,就得举行避邪的净化仪式。从前,贱民到茶馆饮茶,必须自带饮具;若把谷物等东西搬运到高种姓者家里,其所经过的地方便被污染了,高种姓者会在地上洒水,举行仪式净化之,而仿佛与贱民接触时间长得多的谷物本身却根本不会受到污染似的。

⑩ 如何看待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但是,由于鲜明的阶级关系被掩盖在等级的划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阶级界限,在劳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他们团结对敌.此外,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种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印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

阅读全文

与你对印度种姓制度有什么看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浏览:57
伊朗为什么怕步伊拉克后尘 浏览:197
伊朗什么时候成为发达国家 浏览:93
印度雷达哪里买 浏览:31
印度电影有哪些是国语 浏览:848
越南重卡有哪些 浏览:831
东风5和印度烈火哪个先进 浏览:857
萨达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浏览:191
酸甜意大利面怎么和面 浏览:919
中国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浏览:795
和平精英国际服白卡在哪里使用 浏览:706
伊朗为什么拒绝进口歼10 浏览:579
越南花卉市场都有哪些 浏览:358
印尼电信卡wf怎么连接 浏览:390
现在去伊朗温度是多少 浏览:282
法语意大利语属于哪个语系 浏览:59
在越南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837
意大利什么时候可以玩 浏览:899
中国有哪些专科 浏览:496
英国足球队为什么会输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