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瑜伽是什么意思
瑜伽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是一样的读音,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瑜伽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天人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普文以目、梵音绕耳、思吾省身、诺于人心,道德、忘我的动作、理性的大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与创造。
近年在世界多个不同地方流行和大热的瑜伽,不是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瑜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瑜 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所有的运动在开始之前都会有一些说明及注意事项,瑜伽也不例外,在这章里将详细的说到一些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注意事项。
一、瑜伽易保持空腹状态练习。
饭后三到四个小时,饮用流体后半个小时左右练习为佳,练习中另有规定的不依此例。
我们看这条规定的原因。瑜伽的动作都是弯伸扭推挤。弯伸扭推挤是瑜伽的特点。我们做个小实验:有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子,里面盛满东西,你扭压这个袋子的时候,会怎么样?会爆掉。如果我们的胃里盛满了食物再被扭挤,那只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不应有的负担。如果我们碰巧把米饭粒挤到阑尾里去,那我们可就有大麻烦了。这条是从我们整个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的。既然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的,所以不必很教条。也就是说,你这顿饭只吃了一个苹果,那么只需要它消化差不多,等你的肚子空下来就可以练了。只要肚子是空空的,而且,你不是马上蹦蹦跳跳,去引起胃下垂,或者说容易引起食物进入非消化道,就可以。饮用流体30分钟后再行练习,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在喝了水之后,是去跑也好,是去运动也好,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觉:胃象一个水袋子似的“咣荡咣荡”。你自己会很尴尬,而且会很难受,而且你的胃肠道也会很难受,所以我们也不要饮水后立刻练习。如果有朋友实在口渴,可以小口啜饮,并且以60毫升以内为宜。然后我们再看,练习中另有规定,不依此例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洁净功。比如哈塔六业中的商卡普拉姗拉那,商卡的练习需要喝很多的水,它是借助水配合特定的动作来冲刷你的肠道的,所以说练习中另有规定,不依此例。此外还有热瑜伽的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大量排汗,水份流失过多,练习中可小口啜饮补水。
二、在做各种瑜伽练习时一定要在极限的边缘温和的伸展身体,千万不要用力推拉牵扯。如果超出自己极限边缘的动作就是错误的练习。
在这里有一个词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什么叫在极限的边缘呢?套句流行歌词说,就是痛并快乐着。我向前伸展,伸展到快无法忍受了,但是在伸展的极限,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就可以了。如果你改成痛并痛苦着,那肯定不行,我拉不到老师那样我使劲拉,肌肉会撕裂,拉伤。你要停留在再向前一点就痛并痛苦着,我现在虽然还差一点,但是我痛并快乐着,就是极限的边缘。温和的伸展,有控制的练习。千万不要过度的推拉牵扯。瑜伽被认为是几千年以来,绝少运动伤害的运动。可是现在,练瑜伽受伤的人更多了,是瑜伽不好吗?不是,是大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一定要注意这样一条。在做各种瑜伽练习时,一定要在自己身体的极限的边缘温和的伸展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要用力的推拉牵扯。
三、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或身体颤抖,请即刻收功还原,不要过度坚持。
大家可能会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比如说做一个船的体位,大家有过肌肉发抖的状况吗?有,抖了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肌肉疲劳。比如说在你极度疲劳时我再叫你做上二十遍太阳礼,你可能就要罢工了。肌肉也是,抖的坚持不住了,你为什么还要逼它,它会受伤,所以说,当你体力不支,当你还没法做到这件事情时,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要为你做不到什么而沮丧,只要你经常练习,加以时日,你的身体的耐受力会越来越强,你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好…… <坐姿:前倾式>
向前倾的坐姿不仅能安抚整个神经系统,还能使大脑镇定下来。
特别是对初学瑜伽的人来说,前倾的坐姿要比前倾的站姿容易完成一些,因为完成前倾的站姿需要多花一点力气,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
一般来说,只要前倾的坐姿练好了,就为练习站姿打好了基础,它还为高血压或以及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选择,他们如果明智听话,就不会把头放在低于心脏的位置。
前倾式可以同时对许多身体中的能源中心(气轮)和重要器官产生影响,但是其中最受益的是力源穴(又称中心轮,或第二气轮)。这个气轮掌管着肾和肾上腺,因此,练习前倾式是平衡和加强这些器官功能的有效算什么。
前倾式主要分为钻石式、束角式、跨骑式、单腿交换伸展式、射箭式、背部伸展式、牛面式、船式。
<坐姿:后仰式>
后仰一般要求身体强而有力,而前俯则要求身体具备灵活性。同时,后仰还是加固和调养身体的很好方式,特别是对背部、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具备做后仰式的力量,那么请先练习难度为一星的站姿,例如战士式。
1、后仰式能增强脊椎骨的灵活性,帮助改善站姿和坐姿,并保持脊椎的弹性。它们还能通过增加脊椎区域和从脊椎伸出来的神经的血液供应,而使神经系统受益。
2、伸展腹部区域,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消化,因为它们能调理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弱的腹部肌肉和消化器官。它们还能扩展和打开胸部区域,增加肩膀的灵活性,从而帮助胸部得到更大的扩展。这能为深呼吸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呼吸系统也能受益。在身体保持后仰时,大脑也会进入被动的平静状态。
3、后仰式能影响到许多能源中心。例如,每当脖子伸直或下抬起时,喉轮,位于喉咙的能源中心,就会受到影响。
在执行完整的后仰式时,所有气轮都会受到影响。不过,最受影响的,同时也是获得最大利益的气轮,就是脐轮,也就是第三个能源中心,它与腹部神经丛关系密切。
这个气轮还与胰腺有关。胰腺对胃、肝脏和脾都有化学影响。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所有器官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胰腺通过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身体的糖含量。如果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了,那么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而且肌肉也不再有能力有效利用葡萄糖。脾的功能是区分每个人摄取的纯净和不纯的食物。
这些身体机能和它们相关的气轮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例如,我们辨别事物价值的能力非常重要。当脾的能量被阻塞,就会导致负面情绪,并让我们分神、过于担忧、以及产生“停滞”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脾影响到我们做决定和在生活中继续前进的能力。
后仰式主要分为猫伸展式、骆驼式、眼镜蛇式、蝗虫式、弓式、鱼式、狗伸展式、桥式。
<坐姿:脊椎弯曲式>
脊椎扭曲式对排列各个脊椎骨的位置特别有用,它能有效地扭曲腰部以上的脊椎。这些姿势能够温柔地按摩腹部区域的内脏,并提供新鲜的血液滋养这些器官。它们还能扩胸,为更好地呼吸创造条件,特别是使用胸腔的呼吸。
脊椎扭曲式让神经系统的神经中枢重新焕发活力,这些神经中枢从脊椎一直延伸到身体外围。所以这些姿势对自治神经系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类别的姿势都大,特别是对迷走神经的影响。它具备安排和使身体和大脑平静下来的作用;所以它不仅使身体容光焕发,还可以使微妙的气轮系统充满活力。
自治的神经系统是由大脑主干和视丘下部控制的,它负责所有我们意识不到的身体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消化、呼吸、腺体和荷尔蒙的分泌、心跳、血液循环以及肾脏和肝脏的功能。
迷走神经是我们身体中心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它也影响到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自治神经系统中安静、放松的部分,它能平衡交感神经系统的活跃、刺激性作用。
迷走神经从大脑一直延伸到脊椎,最后在腹部神经丛结束;这根神经与七个能源中心(气轮)有关,这些气轮又与身体中各种交感神经丛关系密切。
通过让神经中枢充满活力,能量和力量被聚集到一起,从而释放出被封锁在体内的能量,通过这种方式,能量能更好的被利用。我们可以通过执行脊椎扭曲式来达到释放能量的目的,同时使身体和体力(与气轮有关的)各个微妙部分充满活力。
后仰式主要分为脊椎扭曲式、坐扭曲式、新月式。
<站姿>
在瑜伽中,反姿势对所有姿势都非常重要,进行反姿势的目的是为了在执行那些不对称的站姿后,让你的身体恢复对称,同时这些反姿势还能让你的大腿和脊椎得到放松伸展。
站姿主要分为山式、蹲伏式、弯腰伸展式、侧面弯腰伸展式、战士第一式、战士第二式、三角伸展式、旋转/翻转三角式、侧三角伸展式
<平衡的姿势:站立和手的平衡>
它是指通过平衡或均等地使用身体,使身体灵活地移动,摆姿势和协调四肢。它能使你的大脑宁静安详,注意力集中。
平衡姿势主要分为树式、战士第三式、半月式、鹰式、舞蹈式、平衡式、支架式、斜支架式、孔雀式、后仰支架式、乌鸦式、手倒立式
<倒立的姿势>
倒立姿势是瑜伽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身体的机能,使我们得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益处,而且这些姿势还能使整个系统重新充满活力。例如,它们能消除疲劳、缓解失眠、头痛、静脉曲张、消化疾病、以及过多的紧张情绪和焦虑。
倒立主要分为肩倒立式、犁式、蝎子式、头倒立式
<休息和放松的姿势>
有效动作在发挥最大能量时,往往就是最放松的时候。
放松的姿势主要分为仰卧放松功、卧英雄功、半身仰卧放松功
2. 佛教里也有讲“瑜伽”,是什么意思
以下给您节选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李良松(同时他又是中华佛医高级研修班领修导师)教授所写的一本《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书内,有解释佛教“瑜伽”:
瑜伽,语见《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意译作“相应”。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于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应之说(又作三密相应说)。行此等瑜伽观行者,称为瑜伽师。依瑜伽师而行之境界,称作瑜伽师地。《瑜伽师地论》一书即从五识身相应地说至无余依地之十七地。奉持该论之学派,称为瑜伽行派。
瑜伽是印度宗教徒修行方法之一。即依凋息等方法而摄心,使与正理等相应之状态。此语古时见用于《梨俱吠陀》中,及奥义书时代.依凋息等观行法而观“梵我一如”之理,以与梵合致,与梵结合,此即称为瑜伽。其后佛教发扬光大此法,以为总摄修心、修慧之法门。而在佛教各派中,以印度瑜伽行派及我国唯识宗对此法的研究颇深。
依《解深密经》卷三之“分别瑜伽品”所述。瑜伽即以奢摩多(止)、毗钵舍那(观)为其主体。“止”以无分别影像为所缘,令心极平等寂静,“观”以有分别影像为所缘,于所知义中周遍观察。于修道方面,更进修止观平等,至佛果而以所作成满为所缘,始转得清净法身。此谓以止观为主之一切观行,即称为瑜伽。
《瑜伽师地论释》解释“瑜伽”之词义,谓一切乘之境、行、果等诸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之义,故称为瑜伽。对此,圆测《解深密经疏》卷六立境、行、果、教四种瑜伽之别。
(1)境瑜伽:谓“一切境无颠倒”等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称瑜伽。
(2)行瑜伽:谓一切行更互相顺,称正理,顺正教,趣正果。
(3)果瑜伽:谓一切果更互相顺,合正理,顺正教,称正因。
(4)教瑜伽:谓三乘圣教称正理,顺正行,引正果。
《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相应”有五义:
(1)与境相应:谓不违一切法之自性故。
(2)与行相应:谓与定慧等行相应。
(3)与理相应:谓安立、非安立等二谛之理。
(4)与果相应:谓能得无上菩提果。
(5)与机相应:谓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
此说亦是承袭上述《瑜伽师地论释》之说。
密宗方面,《大日经》等将瑜伽分为“有相”、“无相”二种。有相瑜伽,即心专注于有形相的境缘(如本尊身相等),在所观想的形相明白显现于意识中,且恒久专注不散时,即为得定,由此而入“无分别”定境,为成就有相瑜伽。无相瑜伽,指观想离言绝相的“心真实”,从而了悟心真实,并定心于心真实上,进入“无相三昧”,此即为成就无相瑜伽。《密宗经论》说“有相瑜伽”为进入“无相瑜伽”的门径,以无相瑜伽成就为究竟。一般认为成就有相瑜伽,只能得治病、驱魔等下等成就。如能进而成就无相瑜伽,才能生延寿、神通等中等以上的功效。
一行《大日经疏》、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论》等书,皆强调修瑜伽须循序渐进,先修有相瑜伽。俟得成就后,于定心中修观,反观能见、所见,便能悟自性本空,而入无相瑜伽。
以上就是所有。
3. 印度瑜伽的介绍
印度瑜伽是源于古老印度的一种强身术,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一、强身健体和开发人体潜能的作用。印度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
4. 藏传佛教瑜伽意思
有许多印度大乘佛教的论典都以瑜伽命名,其中如《瑜伽师地论》等是中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瑜伽行派以瑜伽为名,这个“瑜伽”当然不是指现代风行的瑜伽。瑜伽行派是四、五世纪间由无着和世亲菩萨开创的大乘学派,“瑜伽”是指心与正理相应的修行,瑜伽师就是修禅(尤其指观禅)者,也即一般所说的禅师。后期大乘秘密佛教更广泛应用瑜伽一名,有许多以瑜伽为名的经典。在这里瑜伽是指持诵密咒,使身口意三密相应,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成佛境界。
在佛教的六度中,除布施和般若智慧,其中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相当于瑜伽的“八支分法”的持戒、精进、体式、呼吸、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所以可以说,佛教中的实修方法就是瑜伽。印度传统的宗教婆罗门,现在的印度教和外道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瑜伽术作为其修行方法。任何人、任何教派想独自占有瑜伽都是不可取的。推而广之,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东方、西方所有探寻宇宙本源、内心解脱的方法都可以叫瑜伽。
详细:https://www.douban.com/note/614606225/
5. 简述古印度瑜伽术的来源及其本义
印度瑜伽来源一个修行的僧人,瑜伽的意思是:一致,和谐,结合的意思。练习瑜伽可以均匀的调解肺活量,可以改善人的心里,生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精神于心灵的一种和谐,从而也起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6. 练印度瑜伽时练的咒:嗡索呀那玛哈,是什么咒是什么意思
拜日式时的唱颂, Om,Surya Namaha!Surya是“太阳”的意思,Namaha代表“致敬”。向太阳致敬的意思
7. 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什么
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一致、结合或和谐。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古典瑜伽,一个是现代瑜伽,现在还包括了正位瑜伽。
(7)印度瑜伽咒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练瑜伽的好处
1、 缓解压力
练习瑜伽对全身放松,有助于晚上睡眠。在瑜伽练习过程中需要练习者能够摒弃一切杂念,放松全身心,并且通过不少伸展全身的动作,连贯的体式伴随呼吸的伸展,一整套体式练习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能够有效帮助消除一天的紧张、疲劳感。
2、 调节内分泌
经常练习瑜伽,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失调,并且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瑜伽可以调节身体内部分泌系统。
3、 疏通脉络
瑜伽可以打通身体内的经脉,让身体保持阴阳平衡,只要经常练习瑜伽,可以改善手脚冰凉,减轻血管堵塞的情况。
二、注意事项
1、练习时应规范训练动作,掌握基本技术要领,才能有效地避免引发关节、韧带等身体组织的损伤。系统、有规律地进行柔韧训练,可避免产生肌腱、韧带拉伤,既能保证完成大幅度的柔韧动作训练科目,又能避免在后续高强度的训练中产生关节或软组织的拉伤,练习时应循序渐进。
3、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应该随时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如果出现太过分抻拉或拧挤的动作而致不能呼吸,或身体发出剧痛的信号时,就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呼吸。
4、瑜伽爱好者应在正规教练的引导下,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加强练习。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保持专注,必要时应当到医院进行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适合做此项运动;要有自我防护意识,并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运动中的损伤。
8. 古代印度瑜珈的原意是什么
古代印度的瑜珈主要是一种宗教性的活动,是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徒为求得解脱而刻苦修炼的一种手段。瑜珈的原意是“结合”、“和谐”、“一致”的意思。修炼瑜珈,按印度教的说法,就是要使尘世的“人”同天上的最高的神“梵天”合二为一。修炼者必须在僻静的地方坐下,双腿交叠在一起,成“莲花坐姿”,平心静气,沉思默想,以达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达到此等境界,便进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获得解脱。
9. 放‘瑜伽焰口’是什么意思
瑜伽焰口的意思是解除饿鬼饥虚为他们说法、皈依、受戒,令他们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
瑜伽:
瑜珈(英文:Yoga,印地语:)是一个汉语词汇,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珈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