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为什么印度孟加拉人多络腮胡子

为什么印度孟加拉人多络腮胡子

发布时间:2022-08-04 19:49:15

① 印度为什么会存在错综复杂的人种

有人形容印度是一个“人种学的博物馆”。要想知道远古时代谁是那里的原始居民,现在已很难弄清楚。一般认为,创造印度河早期城市文明的是达罗毗荼人。有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可能最初也是次大陆以外的移民,他们是以优势力量把原住民挤走,占据了河流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后来,雅利安人的到来,被征服的故事重演在达罗毗荼人身上。

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据说原来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难以在原处放牧为生,为了生存,各奔前程,流徙四方。传说他们就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其中的一支通过现在阿富汗的喜马拉雅山的一些山口,进入了印度河流域。他们渐渐征服了达罗毗荼人,确立了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的统治地位。据考证,雅利安人皮肤白皙,金发隆鼻,体格魁梧,对被他们征服的肤色黝黑的达罗毗荼人很看不起。开始雅利安人绝不和达罗毗荼人通婚,经书上规定凡是两者通婚所生的孩子,被视为贱民,也就是不可接触的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血统混杂的现象。

公元前326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印度西北角,退兵时留下了一些希腊人,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后来从喜马拉雅山那边又来了不计其数的外来人,其中有蒙古人和土耳其人。当地人对他们没有细分,笼而统之地称呼他们为“塞种人”。往后,大月氏族的一支贵霜人进来了。到公元五六世纪起,穆斯林接踵而来,他们属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和蒙古人,有时还有非洲人,特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当然,近代的欧洲人也在那里留下了少量的印欧混血人。

现代,印度人在体格、相貌上的差异比较明显。有的魁伟白皙,有的矮小黑瘦,有的满腮长胡,有的须眉淡淡,有的目深鼻隆,有的细眼塌鼻。一般来说,北方人显得白净,西部人显得彪悍,南方人黝黑,东方人与东南亚人相近。目前按语言划分的种族比例大致如下:印度斯坦族占46.3%,泰鲁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卡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2.3%。

印度东北部的部落民及其房屋就人种的文明程度来讲,说来有趣,往往一些血统最纯的民族现在反而显得最落后。例如,比尔人被认为是印度最早的本地人,他们不但比雅利安人早,甚至可能比达罗毗茶人还早。后来外来人反客为主,比尔人被迫退到了印度中部和东部的山岭里。今天他们还生活在文底耶山脉和萨特普拉山脉里。

印度这块土地,不但容纳了世界上的许许多多民族,各种各样的人种,同时也向世界输送了自己哺育的儿女。大家熟悉的吉卜赛人,有人认为最早是从印度西部流散出去的。印度现在还有约15万诺马兹人,他们驾着大篷车,有的从事放牧,有的做小买卖,有的当铁匠,有的演杂技、歌舞、木偶戏和驯蛇,过着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现在欧洲不少吉卜赛人还经常回到印度西部地区寻根。

正是这些众多的民族构成了现在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的整体。

讲达罗毗荼语的巴利亚人

② 印度人怎么看待莫卧儿帝国

1,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与其他地区相对隔离(东方是森林,南方是大海,北方是高山,西北是沙漠),具有独特的文明。但印度在实在太大了,地理上没有一个适合的中心,以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统治整个印度。因此印度在古代多数时期是大分裂状态,类似欧洲,只有东汉时期阿育王短暂的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古代的印度人没有统一的概念,更没有统一的印度国家概念。
2,在商朝甚至更早的时候,印度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文明因此中断。雅利安人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制度,被称为“种姓制度”。(一般来说,肤色偏白的是雅利安人的后裔,肤色偏黑的是古印度本地人的后裔。)种姓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极大的加深了印度人的奴性,这种奴性进入骨髓。使得印度人对待一切都逆来顺受。所以,印度在历史上被很多国家侵略。如波斯人(宋朝时期)、蒙古人(明朝)、英国人(民国之前)等。经过多次轮番被外国侵略,多数印度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忍受亡国奴的待遇。
3,印度人和回教徒有世仇。原因就是回教徒多次入侵印度,莫卧儿帝国在他们看来就是外国占领时期。因此有的印度人发誓不赶走回教徒就不刮胡子,这些人后来渐渐演化为“锡克人”。在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后,印度人对回教徒进行了报复,而回教徒也不断回击印度人。印度因此分裂。二战后,在英国人的安排下,印度分为以印度人为主的印度联邦和以回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国。到现在,两国成立后,存在大量的争端,并多次爆发战争。印度甚至肢解了巴基斯坦国(东部是印度扶植的孟加拉国,西部还是巴基斯坦国)。一直到现在,很多争端还没有解决。
4,在解放前,中华民族就是汉族,汉族就是中华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异族,都不属于中华民族。在民国建立之前,中国人专指汉族。其他民族不属于中国人。例如,满洲人属于清国人。蒙古人也仅仅在民国成立后才成为中国公民。(但当时很多蒙古人不愿意当中国公民,而倾向独立,因此在沙俄和苏联的扶植下才有了后来的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宋朝时期,蒙古人是外国人,是侵略者。它们建立的“元朝”是外国政权在中国建立的殖民地。中国那时候是彻底的亡国。至少在当时,没有一个中国人(包括帮助蒙古人的汉奸)认为元朝是中国人自己的朝廷。蒙古帝国不说中国话,不写中国字,不尊重中国的习俗,甚至把中国人当作第三等第四等人歧视奴役。因此即使到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不认同蒙古帝国的“元朝”,认为那是中国被外国占领时期,是亡国时期。

③ 为什么有些泰国人会长得那么像印度人

从气候上来说,泰国地处热带,常年炎热,基本上在那里长期生活的,皮肤都会偏黑,这也导致了几乎所有的泰国本土人都是偏黑的。我有个去泰国留学的同学,说他们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就是长得不像印度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是泰国人。这部人虽然也同样黑,可是你能分辨出他们的五官是跟中国人很相像的。

其次,整个东南亚虽然泰国是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但是在历史上,二战之后泰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盟国,其国际化的程度很高,当时也有非常多的美国人到过泰国,包括美军在泰国有军事基地。结合美军曾经暴露出的丑闻事件,所以泰国有很多泰美混血儿,但凡你能够在泰国看到不黑的,基本上都是混血儿。最出名的例子尼坤,虽然是中泰混血,但是他从小在美国长大,相对比热带的泰国来说,没有那么容易晒黑。

尤其是生活在边境的泰国人,有一些可能和不同国家的人结婚,久而久之,双方的这些五官就很难辨认出来了,就像我国,新疆人也有很多五官特别立体,很像哈萨克斯坦和周围的群众。也就是说,泰国人部分长得像印度人一点都不奇怪。

④ 印度人为什么是白色人种

印度人不是白色人种,是混血种人,肤色为小麦色至黑色。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约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

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4)为什么印度孟加拉人多络腮胡子扩展阅读

印度民族:

1,印度斯坦族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

2,泰卢固族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6%,又称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欢喝茶。

3,孟加拉族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⑤ 从长相上怎么辨别印度人和新疆人还有巴基斯坦人

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信仰印度教,他们的脸是圆的,脸比较小,眼睛很大很圆,看着比较憨厚。而巴基斯坦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相对来说脸是长的,眼睛比较尖,大致可以这样区别。新疆人信仰伊斯兰教,面貌的轮廓分明,肤色比较白这点是很大的区别。

印度人: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0亿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德里、拉贾斯坦邦、 哈里亚纳邦、 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也有分布。

新疆人:是长期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六个地州市和新疆地区所有的人。狭义上的新疆人是指长期生活在新疆的各个民族的人,广义上的新疆人是指长期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民族的中国人。

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人占63%,信德人占18%,普什图人占11%,俾路支人占4%。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属雅利安人种的拉其普特人,身材高大健壮,多为浅棕色皮肤,也有人具有雅利安人的白色皮肤,高鼻子,黑眼睛,黑头发。

(5)为什么印度孟加拉人多络腮胡子扩展阅读:

人种分类:

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过去全世界人种大致上分为3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有人还主张再分出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来。

在这些主要人种之间还有若干过渡人种,如介于尼格罗人种和高加索人种之间的有埃塞俄比亚人种和南印度人种,介于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之间的有南西伯利亚人种和乌拉尔人种,介于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之间的有波利尼西亚人种和千岛人种。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能力的提高,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因素逐渐加强而自然选择因素逐渐削弱,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各人类集团间不断发生混杂,混杂现象越来越广泛,几乎扩展到了世界上每个角落,因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绝对的纯种人种。

黄色人种:

也称“蒙古人种”、“亚美人种”,包括东亚、北亚、中亚、北极等原有居民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体质特征:肤色呈黄色或白色;头发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内眦皱襞和门齿铲形的出现率较高;体毛和胡须稀疏。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西伯利亚、中南半岛、美洲和北极地区。其形成地区,在东亚和中亚的干旱多雪地区和风沙较多的地带。在四大人种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蒙古人种的铲型齿特征来源于温带,有利于依靠植物(果实,叶茎等)为生。

印度人种:

印度地理人种的外表特征虽与高加索人种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肤色较深,身材细长,有些属骨瘦如柴类型。此外,骨密度低;B型血型出现率高,Rh阴性血型出现率低。显示其血型特征上与蒙古地理人种相似。

高加索人种:

高加索地理人种的Rh阴性血型出现率高,并有A2型血型的人,与印度地理人种不同。其肤色浅、体毛浓密。鼻大而窄和男子秃顶者多也是其显着特征。

印第安人种:

印第安地理人种或称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过去曾依外表特征而归于蒙古人种,如直黑发、铲形门齿出现率高、体毛稀疏、男子秃顶者少等。但其肤色较蒙古人种更浓重,且具偏红色调。

其血型特征也与蒙古人种不同,如无B型及Rh阴性血型的人,N型血型的人也很少,而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高。

蒙古地理人种在血型特征上是 B型血型出现率高,Duffy血型及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不稳定或偏高。

尼格罗人种:

尼格罗地理人种从外形特征上有时可以划分为具典型特征的刚果人种和肤色微黄,身材矮细、具螺旋状丛生发的开普人种(包括科伊桑人)。二者在血型上无明显差异。一般R0型血型出现率高,U-阴性血型略少,Fy型和V型血型很罕见。血红蛋白异常。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澳大利亚人种: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肤色浓黑,发波状至卷曲状,身材细长、体毛中等至浓密、男子秃顶率高、并伴有小腿无毛现象。牙齿大、眉嵴高、下颌突出。B型血型出现率很低,N型血型出现率极高,无S型血型。无异常血红蛋白,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与尼格罗人种相反。

大洋洲诸岛上的人种曾与澳洲人种共称澳洲大洋洲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外貌上近似澳大利亚人种,但铲形门齿出现率高,B型和S型血型出现率高。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基因。可能澳大利亚人种与之关系更密切些。

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曾被认为可能是东南亚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和波利尼西亚人种的混血后裔。但其B型血型出现率稍高、N型较M型血型多、Duffy-阳性和Diego-阴性血型出现率很高。表明他们是独立的地理人种。

波利尼西亚人种:

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肤色较浅、体毛少。B型血型出现率低、N型血型出现率较高,无Rh-阴性和A2型血型,B型、M型和Duffy-阳性血型出现率也不高。虽然面部特征近似蒙古人种;但肤色浅,波状发和浓密络腮胡又与高加索人种近似。其血型与蒙古人种及高加索人种均有较大差异。

参考资料:网络-人种

⑥ 亚洲有哪些国家白人多

要说纯正的白人国家
西亚的以色列
有高加索三国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地中海希腊人国家:塞浦路斯
西亚有: 阿拉伯国家(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 约旦 科威特 沙特 卡塔尔 巴林 阿联酋 阿曼 也门) 波斯人国家(伊朗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斯坦)
突厥人的土库曼斯坦 土耳其
此外还有混血但是面貌特征不同程度是白人的国家有:
中亚突厥人国家: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南亚印度白人跟土着黑人混血产生的国家: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孟加拉 马尔代夫 尼泊尔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也是白人,但是其是欧洲国家,所以不列于此类。

⑦ 印度人怎么看待莫卧儿帝国的

Mowo’er Wangchao
莫卧儿王朝
Mughal dynasty

1526~1858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
兰教封建王朝。
王朝的兴衰 1526年,中亚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后
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战役中战胜洛迪
苏丹,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
的开始。之后,巴布尔又经过1527年的坎努战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战役,统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马雍继位
(1530~1556)。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战役中为比哈
尔阿富□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莫卧儿
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
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
统治。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
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
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
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到查罕
杰(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位)
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文化艺术亦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民族传统与中亚及
波斯艺术相结合,举世闻名的泰吉·玛哈尔陵,可以作
其典型代表。(见彩图泰吉·玛哈尔陵)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王朝
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但他强制推行政教合
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
引起拉杰普特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
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
于四分五裂。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
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
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
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
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莫卧儿王朝通过阿克巴的内政
改革,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政治体制。
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由 4名重要的大臣辅助。他们是
掌握军事的“米尔·巴克希”,主管宗教、司法的“萨
德尔-乌斯-苏杜尔”,掌握财政、税务的“迪万”,管
理工厂、仓库的“米尔·萨曼”。此外,还有私人秘书
等重要官员。仍保留宰相“瓦齐尔”的职位,但无实权。
全国划分为15个“苏巴”(即省,奥朗则布时扩大
到21个)。主管省政府的省督称“苏巴达尔”或“纳瓦
布”,有 4名重要官员协助工作。各省的财政、税务和
民事审判官“迪万”名义上由省督管辖,实际上起中央
政府监视省督的作用。“帕尔加纳”(县)是农村行政
的核心,其行政首长为“阿米勒”。省与县之间设置管
辖若干县的“萨尔卡尔”(专区),由执行军事、行政、
司法和警备任务的长官“福吉达尔”主管,他在贾吉尔
达尔征收田赋时提供军事支持,镇压农民。(见彩图莫卧
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的行政制度实行军事化。从阿克巴开始,
将所有文武官吏分为38级,按军事方式编制,其俸禄按
品级高低领有大小不等的贾吉尔——军事封建领地。
封建土地制度的发展 莫卧儿时期有 3种土地占有
形式,即直属国王的封建领地、贾吉尔达尔的非世袭领
地——贾吉尔和柴明达尔制度的世袭领地。直属国王的
封建领地约占全国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亚格拉地区。
其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皇室、宫廷官员和卫队。
贾吉尔制度早在德里苏丹国家时期就已实施,那时
称“伊克塔”。16~17世纪中叶,贾吉尔成为莫卧儿印
度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杰统治时,贾吉尔约占
全国耕地的70%,贾吉尔的持有者称贾吉尔达尔。17世
纪中叶,莫卧儿印度共有8210个贾吉尔达尔,分上中下
三层,分布全国各地,上层68个,由王子和贵族组成,中
层 587个,下层7555个。他们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贾
吉尔达尔对其贾吉尔没有所有权,只有征收规定的田赋
和名义上非法实际上合法的各种杂税的权利。贾吉尔达
尔持有贾吉尔必须以服军役为条件。贾吉尔是非世袭的,
甚至是非终身的。但是到奥朗则布统治时期,贾吉尔同
柴明达尔制领地渐趋一致。
社会经济的发展 莫卧儿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
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
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莫卧儿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
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
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
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
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买商通过预付款项、提
供原料并收购其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手工业者的小型作坊
的生产,但尚未出现先进的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
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
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着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
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
巴黎、伦敦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
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
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
区,商船往来欧亚非各地及中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的兴起。
拥有雄厚货币资本的钱商在各大城市开设钱庄、银行,经
营存放款业务。发行期票和汇票。财力雄厚的班尼亚商
人种姓充当皇室、贵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财政金融经
纪人。但印度这时期的商业资本尚未转化为资本主义性
质的产业资本。

⑧ 伊斯兰教人为什么把胡子染成桔红色

不要把孟加拉国的习俗说成宗教习俗

⑨ 印度的拉吉普特人和锡克人与其他的印度人群有什么不同

拉吉普特人

拉吉普特一词,在梵语中意为“王族后裔”。据史书介绍,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6世纪,贵霜、匈奴和古加拉等部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腊人大批移居印度。他们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拉吉普特人,建立了众多的王国。人们说,拉吉普特人是英雄辈出的部族。11世纪时,拉吉普特诸王公组成联军长期抵抗穆斯林的入侵。在1192年的战役中,普利色毗王公率领的联军战败,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的统治。但是拉吉普特依然在拉贾斯坦广大的土地上维持着相对独立的众多王国。

拉吉普特的另一个英雄产生在对抗莫卧尔王的战争中,这一次的领袖是梅瓦尔王Rana Pratap,他率拉吉普特联军多次英勇作战,莫卧尔第三代王阿克巴也对他也格外敬重。虽然拉吉普特人在1527年坎瓦会战中失利,但阿克巴从此采取了怀柔政策,使许多当地王公成为莫卧尔帝国的藩王。他们的领地依然保持着“布尔”(印度教地区的标识)的名称,而非“巴”(穆斯林)。

锡克人

自15世纪末叶旁遮普高僧那那克师尊创立锡克教派以后,才出现锡克人之称。锡克教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曾同莫卧儿王朝进行长期武装斗争,19世纪初曾建立独立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萨特累季河到开伯尔山口和从信度河到克什米尔的广大地区。1845和1848年曾英勇抵抗英军入侵。1966年建立以锡克人为主的旁遮普邦。现代锡克人男子都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青年人尤爱将头巾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少数人从事放牧。

印度人

印度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的小民族。人口10亿,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纳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2%)、锡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印度孟加拉人多络腮胡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姓李的演员有哪些 浏览:805
中国一流哲学家有哪些 浏览:986
怎么炒黑胡椒意大利面 浏览:809
为什么印尼的快餐有脚臭味 浏览:832
意大利古代建筑有哪些 浏览:253
印度首富对严重疫情帮助多少钱 浏览:180
骑马怎么下中国战场 浏览:92
印度一瓶卵磷脂多少毫升 浏览:473
意大利知名女装品牌有哪些 浏览:374
印尼什么手串最好 浏览:342
英国商科读研怎么毕业 浏览:491
中国的重汽豪沃怎么样 浏览:950
英国蓝短猫可以干什么 浏览:912
在英国凡士林是什么 浏览:401
伊朗为什么用拖车 浏览:419
中国功夫运动员有哪些 浏览:298
伊朗的后院叫什么 浏览:881
英国扣船会怎么样 浏览:534
硫磺岛在中国的哪个位置 浏览:504
中国注册足球球员有多少人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