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是怎么解体的边界线是谁画出来的
个人觉得:团体就是一个不断分裂变小和组合变大的一个群体。国与国之间互动,就是团体与团体之间互动。互动中有的自动解散了有的内部瓦解了有的被征服了有的乐意组合了……。如今的世界格局,都是这样相互碰撞的结果。至于边界线,除了暴力之外,有的是自然环境形成的,比如喜马拉雅山把中国和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等隔开了,再比如黑龙江乌苏里江把中国与苏联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隔开了,鸭绿江图们江把中国朝鲜隔开了……。有的是本民族不同势力集聚而形成的,比如内外蒙古,南北朝鲜,印度的各个帮……。有的是协商划分的。有的是强国老大哥中间人老好人好事者给划分的,比如非洲是欧洲殖民主义者给分的,再比如中印之间的澳柯玛红线,南北朝三八线,中不之间英国给分割的边界……。更多的是占领征服。你说印度各个邦有可能独立,就像前苏联解体一样,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一旦印度受到冲击,有可能有的邦会独立。就中国的利益而言,印度分裂是好事儿(使中国敌人变弱小),同时也是坏事儿(美国的代理人很容易出现在印度半岛,美国的触角可能从印度直接触及中国)。假如印度解体了,各个邦之间难免要扩张争夺资源,暴力肯定会出现了。以上个人看法。
㈡ 印度是怎么独立的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力迅速衰落,由于民族主义国家思想的兴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广泛开展,遂准许印度独立。但此时印度的穆斯林已经开始谋划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英国和甘地都无力改变印度社会已经分裂的现实,只得同意独立后的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㈢ 印度是怎样一步步分裂巴基斯坦,让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的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及宗教的分流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很早之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本就是一体的。直到7世纪起,阿拉伯人的进入带来了伊斯兰教,之后将伊斯兰教立为国教。最后伊斯兰教成印度以及孟加拉国这两块地方当地的主要宗教。不过作为印度本地的传统宗教,印度教也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这也是后来印巴分治的一个原因。
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立了孟加拉国并成立了临时政府,印度则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的独立,同年11月,印巴第三次战争爆发,印度军队大举进攻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同年12月,达卡(孟加拉国首都)被攻陷,巴基斯坦在东巴基斯坦的驻军投降。
1972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对于孟加拉国的独立,印度可谓“劳苦功高”,这是发生在原英属印度的第二次分家,因为这层关系,在孟加拉国刚独立的一段时间里,两国的关系那是相当的甜蜜。
㈣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殖民者把统一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以便殖民统治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属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殖民者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规定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两个自治领,即主要分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为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权决定参加前者或后者,但不能自治.
当时印度的主要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表示同意.8月14日和15日印巴分别成立自治领,正式实行分治.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于1950年和1956年先后宣布为独立共和国.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内容: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
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㈤ 印度分成了哪三个国家
老印度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退出后,老印度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度在1971年赢得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但也付出了落入苏联手中的政治代价。印度在1975年吞并了锡金王国,并将前王国建立为所谓的锡金邦。21世纪初,印度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
行政区划
印度一级行政区包括28个州(省)、6个联邦领地和1个国家首都区。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民选政府,而联邦领土和国家首都地区则由联合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员管理。此外,尽管印度在南极洲没有自己的土地,但它在南极洲也有两个科学基地:Dakshin Gangotri和maitri。
印度首都是新德里,总人口1675.3万(2011年)。德里位于印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畔。它是一个中部地区,包括新德里、旧德里和农村地区。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46.3平方公里)。它是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铁路和航空枢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
㈥ 如何分裂印度
国家的分裂不外乎是意识形态的分裂,如果宗教、民族、政党方面都找不到突破口的话就没办法了!
㈦ 印度为什么内部一直高度分裂
第一,分裂习惯了。从历史来看,印度大陆,包括印度所有的领土,从来都是分裂的,从来没有统一过,印度在世界就是个地理概念。还是17次外敌入侵,将印度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统一在一起,而一旦没人管了,立马全分裂。印度那么点大的地方最多的时候分成了几百个邦国,相互之间争战不休。最后是英国人各个击破,将印度整个占领。因此,印度有很强的分裂基因,统一在一起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这种分裂的传统很难消灭掉。
第二,民族成分太复杂。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斯坦族人,占比只有一半,而还有几百个民族,光是人口几千万的民族,印度就有好多个,因此,对于一些大民族来说,都有分裂的倾向。而且印度的经济政策有很多的不公平性,比如说对于印度东北部的几个邦,印度有意不去做投入,因此,使得整个东北地区各邦都很穷困潦倒,更加有分离的倾向,即使不独立,也想拥有更多的权力。这是所谓的现实原因。
㈧ 印度是怎么分裂为印巴和孟加拉三国
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战败后,三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属东印度公司所统治。1947年6月3日英国的蒙巴顿勋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1971年印度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东巴基斯坦独立,即为现在的孟加拉国。
1、从统一到分裂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时,巴基斯坦的领土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部分组成。东巴与西巴相距两千多公里,中间还隔着一个印度,而且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也不尽相同。
虽然东巴的面积比西巴小得多,可人口却比西巴多。由于中央政府的大权长期控制在西巴人手中,东巴人愤愤不平,东巴与西巴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举行首次全国大选。以拉赫曼为首的人民联盟主张东西巴完全平等,得到大多数东巴人的拥护。仰仗东巴人口上的优势,人民联盟在选举中获得了国民议会的多数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面对大选结果,东巴人欣喜若狂,西巴人则忧心忡忡。拉赫曼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商讨东巴自治问题,以期改变东巴长期遭受的不平等的对待。可是双方分歧太大,会谈最终破裂。
第二年的3月初,东巴各地掀起罢工和示威的浪潮,纷纷要求实行东巴自治,局势一片混乱。3月25日,驻守吉大港的军队哗变,占领了全城。3月26日,人民联盟宣布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为了阻止分裂,叶海亚总统急忙宣布取缔人民联盟,并且派遣大批军队开赴东巴,镇压人民联盟的独立运动。一时间,东巴火光冲天,枪声震耳,拉赫曼和其他独立运动领导人纷纷被捕。从此,东巴基斯坦的民族自治运动变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经过几个月的战斗,西巴军队虽然控制了东巴的局势,但造成一百万孟加拉人丧生,一千万孟加拉难民逃往印度。
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了争夺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已经在1947年、1965年两次刀兵相见。现在削弱和分裂巴基斯坦的机会来了,印度哪肯放过。就在此时,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合作友好条约,得到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助长了印度对巴基斯坦大动干戈的决心。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宣布全力支持孟加拉独立,好让“不断逃亡印度的难民重返家园”。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11月21日,印度军队向东巴发动了海陆空全方位的攻击,一辆辆印军坦克越过国界,旋风般杀向巴军阵地;一架架印军战机腾空而起,呼啸着扑向预定目标。印度陆军迅速向前推进,直逼东巴首府达卡。12月3日,印军又越过克什米尔军事分界线,猛攻西巴,试图牵制巴军主力,不让他们腾出手来支援东巴战场。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了。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立刻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全力抗击印军的入侵。
印巴两军出动战机你轰我炸,并发生了激烈的空战。12月8日,印度的两架苏-7战斗轰炸机企图偷袭西巴的空军基地,不料,被高度戒备的巴军发现了。随着三颗信号弹腾空升起,两架中国制造的歼-6战斗机冲入天空朝敌机扑去。驾驶歼-6的哈斯米中校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巴军飞行员,当飞机爬升到两千米的高空时,根据地面通报的情况,他立刻在机头左方发现了敌机。哈斯米随即来了个大坡度转弯,绕到敌机后方,占据了有利的攻击位置。印军飞行员猛地发现自己被歼-6盯上了,慌乱之下,企图加速甩掉歼-6。哈斯米十分沉着,死死咬住苏-7,随后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一枚响尾蛇导弹直冲敌机而去,苏-7躲闪不及,顿时凌空炸得四分五裂。另一架苏-7见势不妙,刚想掉头逃走,这时另一架歼-6赶到,做了几个漂亮的空中动作,迅速把敌机锁定在射击光环中。炮弹像雨点一样射向敌机,第二架苏-7战斗轰炸机应声落地。
虽然巴空军的表现十分出色,但是巴陆军却不争气,在印军的猛攻下,接连败下阵来。叶海亚总统心烦意乱,赶紧派外交部长布托前往联合国,要求安理会制止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侵略。12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一百零四票的压倒优势通过了要求印巴双方停火和撤军的决议。可是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宣布印度将“打到孟加拉国获得解放为止”。
孤军奋战的东巴守军虽然从战争一开始就在数量上和武器上处于劣势,但是他们顽强地抵抗着。印军速战速决的意图受到了挫折后,立刻使出了撒手锏,出动无数飞机,在达卡周围空投了大批伞兵,使东巴守军首尾不能相顾,顺利完成了对达卡的合围。与此同时,印度的海军和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卡断了东巴与西巴的任何联系。
决战在即,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十分清楚,失败是不可避免了,他授权东巴指挥官尼亚兹中将“有权最后决定是否向印军投降”。12月16日,印军向达卡发起总攻。尼亚兹见大势已去,决定无条件投降。他在达卡的赛马场向印军递交了投降书,然后交出了军旗和手枪。印军攻占达卡的消息传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欣喜若狂,她赶到新德里的议会大厅,激动地宣布:“现在达卡已是一个自由国家的自由首都了。”12月17日,印度在西线宣布停火。叶海亚总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议。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的失败而告终。
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得到释放的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统。
㈨ 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何许多人说它其实已经“四分五裂”
历史上印度一直是四分五裂的国家,也一直被入侵,直至英国殖民后,英国不断入侵殖民其他国家,给印度国土开疆扩土,一直被扩充至现在的版图,待殖民者撤出印度土地后,印度又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
可以说,印度的历史十分精彩且跌宕起伏,其文化内涵和文明底蕴丝毫不输给中国,只是多年颠沛流离,战乱纷呈,流失严重,但好在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还在,我们还来得及感受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从中获取些许吉光片羽。
㈩ 印度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西方世界的殖民造成的。
2.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