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真的有媒体上报道的那么落后吗
我觉得印度真的和媒体上报道的,差不多印度这个国家真的是比较落后。
第三就是印度这个国家它种族意识比较重,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不平等的现象。比如印度国家这个国家,他们歧视女性,女性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很不被尊重的,印度的法律也不够完善,所以这个国家不管从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的落后。
‘贰’ 孟买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和中国一线城市相比如何
孟买虽然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但是依然无法和北上广深相比,gdp大概与苏州差不多,比成都高一些,但是孟买的治安和环境实在不敢恭维,虽然孟买作为印度的金融中心与门户城市,但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所以孟买的贫民窟还是很常见的,很难与发达城市联系到一起。
孟买的金融产业在印度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它集中了印度大部分的贸易额以及股票交易,所以说孟买可以说是印度非常重要的金融中心和门面城市,印度政府也是为了孟买的崛起,付出了大量心血,孟买的城市建设也不算差,高楼大厦也是不少的,但是依然存在不少贫民窟的问题,毕竟印度的人口太多了,贫富差距也大,富人不多,但是穷人可不少,哪怕是这么大的城市,同样也有很多流浪汉和脏乱差的地方。
‘叁’ 中国和印度最新对比
中印比较之争最近一段煞是热闹,甚至造成了不小的国际影响。例如亚洲发展银行的首席经济师伊夫扎尔·阿里就开口预测印度经济大约到2020年赶上中国。他的理由是:印度经济在2003年第四季度达到了10.4\%的高增长,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甚至超过了中国同期9.9\%的增长率。而且印度经济在未来10年将爆炸性增长。至于印度人,则更是有炫耀其成就和将其国民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对手”上的趋势。
但这样的比较真的有意义么?下面笔者就将两国在若干方面的数字做一番对比,目的是希望能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中国值得比、应该比、甚至被迫比、尽管现在还没法比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
消费领域
移动电话
印度:2003年底拥有2800万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1800万。
中国:2003年底拥有2.7亿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6000万。
个人电脑
印度:2003年印度人只买了230万台PC。
中国:2003年中国人买了1300万台。
Internet用户
印度:1600万。
中国:7800万。
宽带用户
中国:1700万。
印度:查不出来,估计是还没有产业化。当年中国的三线建设被形容为镶嵌式发展,以致围墙内外可以出现航天时代与原始社会的差别(如西昌卫星城)。而印度这个所谓的世界IT第二大国的信息化,看来也是完全没有民众基础的空中楼阁——10亿没有被互联网网罗的人民和25万IT员工。
工业领域
钢铁(反映工业基础最重要的指标)
印度:2003年的钢铁产量不足2800万吨(甚至比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还要少)。
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2.25亿吨的钢铁并且另外进口了3500吨来满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乙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印度:约60万吨/年,不仅在世界、也名落亚洲排行榜的孙山之外。
中国:约500万吨/年,世界第5位,亚洲第3位。
水泥(另一项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
中国:世界上55\%的水泥由中国生产,2003年产量为7.6亿吨。
印度:无可奉告。只有两个相关数据:印度只有不到10\%的路面被水泥或柏油硬化了,只有不到3\%的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借用化学概念,两种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印度这个国家主要还是处于水和泥分开的原始状态,他们之间还没有反应条件。
石油(命脉资源丰富程度和工业发达程度指标)
印度:2003年生产了大约3600万吨石油,并且即将面临资源枯竭危机。
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1.6亿吨石油,同年进口了大约1亿吨。
汽车
印度:号称100万辆,估计是把人力、畜力之外的三个轮子以上的车全都算上了。
中国:420万辆,2004年预计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速。
高速公路
中国:中国的高速公路(最少4车道,限速100公里/小时或120公里/小时)在2003年末达到了2.7万公里,并且以每年近5000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印度:2003年才开始对它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进行规划设计。
铁路
印度:6万多公里,世界第二位。但印度全国的铁路体系并不统一,有宽轨和窄轨之分。同时,印度几乎没有对它的铁路系统作过全面改造,现代化程度很低,很多地方还靠李玉和时代的举灯摇旗来指挥。
中国:不要忘记中国超过70\%的国土是高原和山地,其中的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均可以作为铁路建设博物馆,更有“磁悬浮”这种高精尖。
粮食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比中国多得多。2003年生产2.5亿吨粮食,人均粮食只有480斤/年。
中国:不管天气如何,通常每年生产至少4亿吨粮食,人均粮食达到650斤/年。
经济成分
中国:农业占GDP15\%,工业占52\%,制造业占35\%,服务业占33\%(2001年数据)。
印度:农业占GDP24\%,工业占27\%,制造业占16\%,服务业占48\%(2001年数据)。
中国2003年工业增长16.8\%,印度增长8\%。
以上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如果说中国是工业化中期的国家,要注意增长的质量和代价,印度的首要任务则是不顾一切恶补工业化。
科技实力
说到科技,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国的超级计算机,因为印度号称世界第二大IT大国,因此这应该算是其强项。
中国国产的超级计算机名列世界第14位,而印度现在使用的最快的只排第105位,而且还是IBM生产的,印度的国产货排第258位。中国联想公司今年生产了一台超超级计算机,世界排名第4。
国际贸易
中国:2003年总额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
印度:2003年总额为1540亿美元(出口740亿,进口800亿,出口小于进口)。
这是中国货(当然还只是廉价品,所以被戏称为一亿条中国裤子换一架美国飞机)横扫世界,而中国人想见到印度货不亲自到西天(天竺)“取经”是取不来的原因。
社会发展领域
中国有13亿人,印度的人口也已突破10亿,并有望在40年内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字,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是3920美元,比印度高70\%。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90年代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只有4.1\%。这种差别导致了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10年内增长140\%,而另一个国家只增长50\%。
请看下面来自CIA(美国中情局)2003年的资料:
印度的婴儿死亡率:59.59‰。
中国的婴儿死亡率:25.26‰。
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63.26。
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72.22。
在中国很少存在家庭歧视。女性有平等的权利。中国的少数民族经常比汉族人享有更多的优惠权利。在印度呢?有种姓制度,有付不起嫁妆被烧死的新娘,却从未听说“妻管炎”。
现在的国际媒体上充斥着太多这样的论调:印度的未来比中国好,印度比中国更有潜力……但是,印度怎么样、中国怎么样大家可从前面的数字看出来。
‘肆’ 为什么总拿印度和中国比较,为什么总说印度会超过中国
总拿印度和中国比较,是因为印度和中国有可比性,同是发展中国家,同是人口大国,同处亚洲,同为金砖四国,最主要的不同是国家制度,这也是西方总拿印度和中国比较的主要原因,西方认为民主制度一定能胜过一党制,结果是至今印度也赶不上中国。
大家可能还不清楚印度会超过中国这句话背后的涵义.
如果中印以正常的发展速度来竞争的话,印度永远都不会超过中国,这一点连好高婺远的印度人心里都清楚,怎么还有这么多网友会被人家蒙上眼睛.
印度人说印度会超过中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期待,但是却披上什么印度比中国民主自由什么软件业发达什么英语良好等等美丽漂亮的外衣,那是专忽悠中国人的,别上当.
印度人说印度会超过中国,就是看中了中国有2个战争要打,一个在台海,一个在东海.印度人认为中国躲不开,绕不过这两场战争,而且中国面临的对手并不是台湾,而是世界老大和老二的美日,所以,印度人认为,即使中国能打赢这两场战争,国力也要至少衰退20年,要是打败的话,那就不是衰退几十年的问题,而是上百年甚至亡国的危险局面.
所以印度说10年赶上中国,是预测中国10年内打这2场战争,说20年赶上中国,是因为他预测到中国在20年内打这两场战争.当然,中国也可能20年内都不打,但印度人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中国放弃自己的强国梦想,永远甘做二流国家.
印度人并没有中国这么险恶的局势,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关系虽然维持,但是打大仗,打核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印度以自己良好的国际局势,来期待中国与美日的争夺,最好赶上并超过中国,这是印度的"大国梦".
当然,这个梦也有局限性,就是局限在别人身上,希望中国和美日争斗,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后退,一但这些国家不象印度希望的那样做,比如美国不和中国斗,这个梦就破灭了!
所以,作为中国人,头脑要清醒,不要被人左右!
‘伍’ 印度首都新德里放到中国城市中,能排名第几
印度是同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发展至今,两国的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这是由双方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城市新德里,作为印度的首都,发展水平还是在印度各个城市居首的。但是相比中国的首都北京来说,仍然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新德里虽然作为印度的中心城市,但是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实是滞后的,可以认为和我国的三四线城市的建筑水平差不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德里距离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陆’ 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
一个城市看要看综合指标,不能单比某一项。凭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到过的地方感受来说排了前十名不算港澳台。
第一 上海滩 未来的东方金融中心
第二 北京城 中国的决策中心
第三 广州府 最发达省份的省会
第四 深圳渔村 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深圳速度见证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
第五 天津卫 直辖市之一 国家政策现在又转移到滨海新区
第六 民国总统府—南京 历史不让南京做老大 搜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七 天府之国——成都 西南中心 潜力无限 发展迅猛
第八 山城————重庆 直辖市之一
第九 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 大连 宁波 厦门 滨海单列市综合实力青岛第一
第十 天堂二州——苏杭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柒’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产
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最近几年非常火,从各种渠道来看,很多人都说目前我国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都达到好几个亿,而且未来的增速非常快。
比如2002年,有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年的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了8000万,但是截止目前中国中产阶级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亿人。比如美国《圣荷塞信使新闻》网站就曾经发表文章称,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超过4亿人。而市场信息公司欧瑞信息咨询更大胆预测,到了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数量将达到7亿人。
因此按照中产阶级的定义,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要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相对来说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中国居民来说,我认为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符合增长阶级的标准。
第一、主要通过工资以及薪金获取收入来源,一线城市月薪至少达到1万以上,二线城市至少达到8000以上,三线城市至少达到6000以上,四线及以下城市至少达到5000以上。
第二、名下有80平米以上的房产,可以有房贷。
第三、名下有15万以上的车,可以有贷款。
第四、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消费之外,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文化,娱乐,旅游等等。
参考以上4点标准,我认为目前我国真正的中产阶级最多有3亿左右,当然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中产阶级规模会不断扩大,未来5~10年,我国中产阶级有可能会达到5-8亿人。
‘捌’ 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在中国算几线城市
那么,在印度孟买的地位到底如何呢?截至2018年底,孟买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604亿美元,如果折合成人民币,约1.79万亿,与同期我国苏州市经济体量相当,总体上位于苏州之后,成都之前,
位列第八,孟买其实相当于中国的上海,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孟买的发展速度很快,经济位置很高呢?
虽然这座城市经济十分发达,文化气氛比较浓厚,但是孟买也存在着另外一面,虽然孟买经济实力是真的不容小觑,可是当地的垃圾处理却十分棘手,并不能为民众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在此地,排水管道体系不够健全,另外,这座城市也并不是到处一片好光景,一些地方也存在着平民窟,其中达拉维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在这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很难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
‘玖’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美国纽约(NewYork)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占地面积1214平方公里,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市区人口833.6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1900万。
2、英国伦敦(London)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32个市区,伦敦城外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其它20个市区称为外伦敦。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构成大伦敦市。大伦敦市又可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南区和港口。
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南区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间的地区。整个大伦敦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
3、日本东京(Tokyo)
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东京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截至2012年8月),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4、法国巴黎(Paris)
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
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5、中国香港(HongKong)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10月),人口约72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22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
6、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着,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2011年数据显示新加坡是全世界投资移民门槛最高的国家。
7、中国上海(Shanghai)
上海的优势在于成长发展潜力大,在所有45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兴经济体城市(上海、圣保罗、莫斯科、约翰内斯堡、孟买)之中,受访者对上海构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举办的世博会,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力,更有利于促进上海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从各种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处于积极发展的地位,并具有强大的待开发潜力。
然而,上海在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据IFCDIndex显示,上海在金融市场和产业支撑方面排名均为第7位,但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远低于其他入围城市。
8、澳大利亚悉尼(Sydney)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城市,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和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悉尼的国际声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9、韩国首尔(Seoul)
首尔是韩国首都,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61%,2000年统计人口为1032万。首尔共有25个区,522个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辖的地方自治团体“特别市”。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根据这两家公司的统计办法,每座城市的排名根据对该城市的四个指数的分析,包括经济活力、政治影响力、科研基础以及生活水平。但名列前茅的几个城市并非在所有指数中均据第一,比如,纽约市在“经济活力”、“科研基础”两个指数中最高,但在政治影响和生活水平方面却位居第二和第八。根据这项统计,华盛顿的政治影响力最高,而巴黎的生活水平最高。
10、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
欧洲统一使用欧元之后,欧洲中央银行就设在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如此得天独厚的"心脏"位置决定了法兰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这座位于欧洲心脏的大都市,其优势在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在此次排名中,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国和外国的银行、金融机构驻扎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着名交易所之一,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交易所。
(9)印度三线城市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1、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顶给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个城市有幸被视为伟大的城市的极高搭配。这样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
2、理解国际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这种影响能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现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五大城市。